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康片预防大鼠卡马西平肝毒性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堃 李成文 +4 位作者 蔡庆春 李伟 高爱社 李增富 田新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研究复康片预防卡马西平(CBZ)肝毒性的效果。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康片低剂量组、复康片高剂量组共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正常喂养,每d灌胃蒸馏水,其余不做任何处理。余3组建立CBZ致消化系统损伤... 目的:研究复康片预防卡马西平(CBZ)肝毒性的效果。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康片低剂量组、复康片高剂量组共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正常喂养,每d灌胃蒸馏水,其余不做任何处理。余3组建立CBZ致消化系统损伤模型,造模同时复康片低、高剂量组分别按750mg/(kg·d)和1500mg/(kg·d)灌胃复康片1次/d。90d后,脊髓脱臼处死大鼠,腔静脉取血,离心取血清测肝功能,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取肝组织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肝功能异常,线粒体面积、脂肪滴面积增大,线粒体密度降低,肝脏病理为受损表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康片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ST、ALT、ALP降低,ALB升高;肝细胞核膜结构清晰完整,核周无水肿,粗面内质网结构正常,含有丰富的核糖体,线粒体形态结构正常,线粒体面积与密度、脂肪滴面积恢复(P<0.05)。复康片低剂量组ALT降低,ALB升高;肝细胞线粒体基本正常或偶有轻度水肿,脂肪滴面积较模型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复康片对CBZ所致大鼠肝功能、肝脏超微结构损害有预防性保护作用,以高剂量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不良反应 复康片 预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0-791,共2页
目的:建立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选用C18柱,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8∶4∶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40℃。结果:精密度实验RSD为1.18%,稳定性实验RSD为2... 目的:建立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选用C18柱,以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05%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8∶4∶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柱温40℃。结果:精密度实验RSD为1.18%,稳定性实验RSD为2.18%,重现性实验RSD为1.32%,线性范围0.2355~1.6485μg,标准曲线C=1591665.3A-12161.7(r=0.9996,P<0.05),平均加样回收率100.43%,RSD为2.18%。结论:该方法测定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含量,简便、灵敏、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马钱苷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康片预防卡马西平致大鼠小脑突触损伤效果观察
3
作者 冯堃 李成文 +3 位作者 李伟 李增富 高爱社 田新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康片预防卡马西平(CBZ)致大鼠小脑突触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康片低剂量组、复康片高剂量组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每d灌胃蒸馏水,其余不做任何处理;余3组以分步逐渐增加灌... 目的:观察中药复康片预防卡马西平(CBZ)致大鼠小脑突触损伤的效果。方法:将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康片低剂量组、复康片高剂量组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每d灌胃蒸馏水,其余不做任何处理;余3组以分步逐渐增加灌胃剂量法灌服CBZ90d。复康片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灌服CBZ同时分别灌胃复康片750mg/(kg·d)、1500mg/(kg·d),每d1次。实验第90d,处死大鼠,观察小脑超微结构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线粒体面积、密度与脂肪滴面积。结果:模型对照组第30d开始出现四肢软弱无力、活动困难、行走不稳、精神萎靡等症状,一直持续至第90d;神经突触数量减少,突触内囊泡减少,线粒体数量减少并且肿胀,基质不均匀。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康片高、低剂量组突触较多,突触内囊泡丰富,线粒体数量和结构接近正常,突触面积、突触囊泡密度、线粒体与突触面积比值增加;小脑组织轻度水肿,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正常,神经胶质细胞轻微增生;大鼠活动和行为异常表现均有减轻。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更明显。结论:中药复康片对CBZ所致大鼠小脑突触损伤有预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小脑突触 预防 中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康片对卡马西平所致大鼠血脂异常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蔡庆春 李成文 +3 位作者 李伟 冯堃 田新红 高爱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了解卡马西平(CBZ)长期灌胃对大鼠血脂的影响及中药复康片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每d灌胃蒸馏水,其余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按分步逐渐增加灌胃剂量法给予大鼠CBZ120d;复康片低、高... 目的:了解卡马西平(CBZ)长期灌胃对大鼠血脂的影响及中药复康片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每d灌胃蒸馏水,其余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按分步逐渐增加灌胃剂量法给予大鼠CBZ120d;复康片低、高剂量组按上述方法给予CBZ的同时分别灌胃复康片750mg/(kg·d)和复康片1500mg/(kg·d),1次/d,给药120d。观察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结果:CBZ长期灌胃后,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及LDLC/HDLC增高,甘油三酯(TG)变化不显著;复康片高剂量组可使模型大鼠TC、LDLC、TC/HDLC及LDLC/HDLC降低,HDLC升高;低剂量组可使模型大鼠TC、TC/HDLC降低。结论:中药复康片对长期应用CBZ引起的大鼠血脂异常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高剂量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血脂 复康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对Luminal型乳腺癌中Fas、FasL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郑颖娟 王辉 +5 位作者 刘晓静 梁天嵩 赵静宜 翟素娜 张羲茜 杨道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85-189,226,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Luminal型乳腺癌中自杀相关因子(Fas)、Fas配体(Fas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及造模组62只。造模组采用二羟甲基丁酸灌胃建立Luminal型乳腺癌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食用...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Luminal型乳腺癌中自杀相关因子(Fas)、Fas配体(Fas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及造模组62只。造模组采用二羟甲基丁酸灌胃建立Luminal型乳腺癌模型,对照组予以等量食用油。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及他莫昔芬组,各11只。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无菌生理盐水5 mL·kg^-1,qd,灌胃;人参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1 mg·mL^-1、0.2 mg·mL^-1、0.4 mg·mL^-1的人参皂苷溶液5 mL·kg^-1,qd,灌胃;他莫昔芬组予以0.6 mg·mL^-1的他莫昔芬溶液5 mL·kg^-1,qd,灌胃。各组大鼠均给药4周。检测比较各组肿瘤体积和瘤重、抑瘤率,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血清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L(sFasL)含量,以及肿瘤组织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抑瘤率、肿瘤组织AI、血清sFas含量及肿瘤组织Fas蛋白表达水平较高,较高且人参皂苷低剂量组<人参皂苷中剂量组<人参皂苷高剂量组和他莫昔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组大鼠肿瘤体积和瘤重、血清sFasL含量、肿瘤组织FasL蛋白表达水平较低,且人参皂苷低剂量组>人参皂苷中剂量组>人参皂苷高剂量组和他莫昔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能有效抑制Luminal型乳腺癌大鼠肿瘤生长,加速肿瘤细胞凋亡,且药物剂量越高作用效果越好,其作用可能与上调Fas蛋白表达、下调FasL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Luminal型乳腺癌 大鼠 FAS FAS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樊锐太 冯堃 +3 位作者 顾浩 张洪志 郭艳娜 王敬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疗效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临床观察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玉玲 王祥麒 +1 位作者 张明智 王新杰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7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重点观察了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状况、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细胞因子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重点观察了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状况、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细胞因子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其一般状况、症状体征、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经各评分评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因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状况和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的血清IL-2、IL-12、IFN-γ及IgA、IgG、IgM的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 食管癌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少平 李增富 冯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磁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新杰 郑玉玲 +2 位作者 张明智 王祥麒 刘怀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4-496,共3页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豆根管食通口服液”10ml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替加氟片200mg口服,3次/d,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第1疗程后、第2...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豆根管食通口服液”10ml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替加氟片200mg口服,3次/d,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第1疗程后、第2疗程后2组一般状况、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检测血清IL-6、IL-10的变化,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一般状况、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升高,IL-10下降。治疗组治疗2疗程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46.7%vs23.3%,P<0.05)。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状况和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升高血清IL6水平,降低IL10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 食管肿瘤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IL-6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化纤方对肺纤维化大鼠TNF-α、内皮素-1和羟脯氨酸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巴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养阴化纤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5组,每组12只;后4组用盐酸博莱霉素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高剂量治疗组... 目的:探讨养阴化纤方对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5组,每组12只;后4组用盐酸博莱霉素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分别灌服养阴化纤方药20和10g/kg,阳性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地塞米松,正常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药后第7和28天,分别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1)和肺组织羟脯氨酸(HYP)的水平,同时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5组间TNF-α、ET-1和HY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F值分别为36.823、12.064和51.979,P均<0.001;第28天:F值分别为23.484、19.600和33.631,P均<0.001)。且模型对照组的TNF-α、ET-1和HY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阳性对照组、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的TNF-α、ET-1和HYP水平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5),肺纤维化程度亦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养阴化纤方可能是通过降低肺组织TNF-α、ET-1和HYP的水平而达到防治肺纤维化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化纤方 肺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素-1 羟脯氨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