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离子注入对水稻愈伤组织形成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帅鹏 黄群策 +2 位作者 黄雅琴 贾宏汝 秦广雍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利用3种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分别对不同染色体组倍性的水稻成熟胚进行离子注入试验,对其出芽率和愈伤组织的形成状态进行了观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氮离子注入后,试验材料成熟胚的出芽能力、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以及愈伤组织的... 利用3种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分别对不同染色体组倍性的水稻成熟胚进行离子注入试验,对其出芽率和愈伤组织的形成状态进行了观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氮离子注入后,试验材料成熟胚的出芽能力、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以及愈伤组织的出愈时间均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这种生物学效应会因离子注入剂量的大小而异,也会因试验材料的染色体组倍性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时发现,经过离子注入后的同源四倍体材料比相应的二倍体材料更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由此可见,氮离子注入对水稻愈伤组织形成的生物学效应相当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组织 出芽率 诱导率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兰真 秦广雍 +3 位作者 霍裕平 杨会武 李博 杨会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能量的离子处理小麦新品种豫麦 39和优质小麦品种豫麦 47、陕优 2 2 5、兰考 90 ( 6 ) - 4,PH82 - 2 - 2和一些高代品系 ,发现出苗率、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相差很大 .结果证明 ,用 30keV ,3× 10 17N+·cm-2 离子...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能量的离子处理小麦新品种豫麦 39和优质小麦品种豫麦 47、陕优 2 2 5、兰考 90 ( 6 ) - 4,PH82 - 2 - 2和一些高代品系 ,发现出苗率、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相差很大 .结果证明 ,用 30keV ,3× 10 17N+·cm-2 离子注入豫麦 39效果最佳 .M1代株高比Ck(未处理的本品种 )降低 12~ 2 9cm .M2 代共选 18株 ,株高 6 7~ 83cm ,平均 76 8cm ,克服了豫麦 39植株偏高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剂量 能量 株高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后双胚苗突变水稻的无性系诱导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雅琴 黄群策 赵帅鹏 《中国稻米》 2010年第5期51-54,共4页
以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及其衍生后代为研究材料,利用无性系诱导技术对愈伤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在无性系诱导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试验中将2,4-D浓... 以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及其衍生后代为研究材料,利用无性系诱导技术对愈伤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在无性系诱导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试验中将2,4-D浓度由2.0 mg/l提高到2.5 mg/l则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诱导率;半胚乳处理不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干燥处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同源四倍体水稻 双胚苗 无性系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后突变水稻再生植株的花器性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雅琴 李尽哲 黄群策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118,共3页
为挖掘无融合生殖种质,以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再生植株及其原始亲本和实生后代为研究材料,比较了3份不同世代材料的花粉育性和花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始亲本相比,再生植株的正常花粉率要低,败育类型主要为典败和圆... 为挖掘无融合生殖种质,以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再生植株及其原始亲本和实生后代为研究材料,比较了3份不同世代材料的花粉育性和花器性状。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始亲本相比,再生植株的正常花粉率要低,败育类型主要为典败和圆败;花器性状上差异较大,11个参数中有显著性差异的占7个;颖壳数目突变多为单颖壳突变。与再生植株相比,实生后代的正常花粉率要高,败育类型主要为染败;花器性状上差异较小,11个参数中差异不显著的高达10个;出现的颖壳数目突变较少,仅观察到极少数的单颖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同源四倍体水稻 再生植株 花器性状 花粉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多胚苗水稻双受精过程及胚胎早期发育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代西梅 黄群策 +1 位作者 梁秋霞 秦广雍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3-498,共6页
以同源四倍体多胚苗突变水稻IR36-双为材料,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其双受精过程及胚、胚乳的早期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在"IR36-双"双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异常受精现象和胚囊发生败育的异常类型。统计结... 以同源四倍体多胚苗突变水稻IR36-双为材料,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其双受精过程及胚、胚乳的早期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在"IR36-双"双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一些异常受精现象和胚囊发生败育的异常类型。统计结果表明,异常受精作用或败育胚囊的发生频率高达46.67%,远高于其野生型品种IR36-4x(33.00%)。主要有子房退化、胚囊退化、单受精、双胚珠、双胚等几种异常类型。这些异常类型是导致结实率降低及形成双胚苗的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多胚苗水稻 双受精 生殖发育特征 发育生物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性系培养技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帅鹏 黄群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021-4023,4025,共4页
概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发生的特点与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状况,分析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实际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速水稻育种进程的新途径。
关键词 无性系 离子束 水稻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雄配子体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群策 胡秀明 梁秋霞 《中国稻米》 2007年第4期11-14,共4页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对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的雄配子体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一份试验材料中均存在着正常雄配子体和异常雄配子体,而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表现出更弱的有性生...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对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的雄配子体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每一份试验材料中均存在着正常雄配子体和异常雄配子体,而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表现出更弱的有性生殖能力。在3份试验材料中,正常雄配子体的发育特征基本相似,没有表现出因试验材料的种类不同所呈现出的明显差异。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品系ASDOR05-01在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出现了5种不正常的分裂现象,即部分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在分裂中期形成了三极纺锤体、形成异常的二分体、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出现了分裂不同步现象、形成异常的四分体。花粉发育过程中的败育现象可能是导致其结实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四倍体双胚苗水稻 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 雄配子体 发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素处理后水稻种子内胚乳蛋白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群策 黄雅琴 谢慧波 《中国稻米》 2009年第3期25-27,共3页
经过秋水仙素对二倍体水稻品种圭630(2)处理后,其后代材料在蛋白质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染色体组的倍性水平对水稻种子内胚乳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的影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在具有嵌合性特征的植株上大粒种子与原始亲本的种子在... 经过秋水仙素对二倍体水稻品种圭630(2)处理后,其后代材料在蛋白质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染色体组的倍性水平对水稻种子内胚乳蛋白的表达量有明显的影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在具有嵌合性特征的植株上大粒种子与原始亲本的种子在总蛋白含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粒种子与小粒种子的差异也很明显。染色体组的多倍化对原始亲本的胚乳蛋白含量有明显的影响,由此所获得的同源四倍体水稻株系,其种子内的蛋白质含量比较多。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秋水仙素诱导后,试验材料的种子内蛋白质亚基的类型没有出现新的变异,而蛋白质亚基的表达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素 水稻 胚乳蛋白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尿素胁迫下苗期小麦根部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单折 崔东洁 代西梅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108-111,共4页
以常规小麦品种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植物抗逆性之间的关系。设置6个氮素浓度水培处理,在不同浓度的氮(尿素)胁迫下,对苗期小麦根部进行了生理生化测定,并对其根尖形态进行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观察。... 以常规小麦品种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生理指标的变化与植物抗逆性之间的关系。设置6个氮素浓度水培处理,在不同浓度的氮(尿素)胁迫下,对苗期小麦根部进行了生理生化测定,并对其根尖形态进行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脯氨酸通过改变自身累积量在植物适应逆境中发挥了渗透保护剂的作用;可溶性糖含量则由于高氮胁迫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适当浓度的氮素胁迫下,根系活力强于高氮和低氮处理;镜检结果显示,尿素胁迫使小麦根尖细胞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都可能与植物抗逆性存在某种相关性,为逆境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胁迫 生理指标 显微观察 根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接种时间对低能N^+处理水稻幼苗抗氧化物的影响
10
作者 张书艮 黄群策 +2 位作者 赵帅鹏 陈雪能 李林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16-2418,共3页
以低能N+注入处理过的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在N6培养基上不同时间接种条件下幼苗抗氧化物酶类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低能N+注入处理后的水稻种子在第1天接种时... 以低能N+注入处理过的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在N6培养基上不同时间接种条件下幼苗抗氧化物酶类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低能N+注入处理后的水稻种子在第1天接种时,其幼苗的CAT活性最高,第5天接种时,其活性最低,与对照组均呈显著差异;而其POD活性在第1天和第5天接种时的表现正好与CAT相反;同时,GSH含量在第3天接种时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其余处理均显著低于对照。由此说明,不同的接种时间能够对低能N+辐照过的水稻幼苗期的生理特性产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氮离子 接种时间 水稻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