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跨阶段信息的轻量化人体姿态估计
1
作者 陈相龙 李松洋 +2 位作者 陈恩庆 郭新 汪松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60-170,共11页
人体姿态估计任务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网络模型既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又能快速高效地实现,因此在模型设计时需要兼顾准确率和实时性,并使模型能在资源有限的边缘设备上部署运行。然而目前轻量化人体姿态估计模型存在随着计算复杂度的降低... 人体姿态估计任务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网络模型既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又能快速高效地实现,因此在模型设计时需要兼顾准确率和实时性,并使模型能在资源有限的边缘设备上部署运行。然而目前轻量化人体姿态估计模型存在随着计算复杂度的降低而精度显著下降的问题,无法兼顾准确率和速度,因而在边缘设备中难以部署。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轻量级主干网络EMO(efficient model),设计一种跨阶段注意力机制,通过借鉴跨阶段特征分布信息引导不同尺度特征对齐,并根据不同阶段特征的权重设计简单有效的多层特征融合方法。引入特征融合监督损失函数,直接优化多尺度特征融合过程,并对特征解码器进行轻量化改进,使模型在速度与精度上达到平衡。在COCO与MPII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相比,模型在降低复杂度的情况下达到了更优的准确率,并且优于主流轻量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多尺度特征融合 轻量化网络 特征融合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响应过程中蛋白质半胱氨酸修饰调控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吕志红 王盘琴 +2 位作者 郭伟峰 王振龙 程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蛋白质半胱氨酸修饰(PCM)在低氧响应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比对iHypoxia数据库中低氧响应蛋白的UniProt ID和CysModDB、iCysMod数据库中PCM底物的UniProt ID,筛选出能够发生PCM的低氧响应蛋白及其修饰位点...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蛋白质半胱氨酸修饰(PCM)在低氧响应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比对iHypoxia数据库中低氧响应蛋白的UniProt ID和CysModDB、iCysMod数据库中PCM底物的UniProt ID,筛选出能够发生PCM的低氧响应蛋白及其修饰位点,分析不同物种和不同PCM类型中以上蛋白及修饰位点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同一PCM位点上不同半胱氨酸修饰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人类发生PCM的低氧响应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Xena Browser网站上12种常见肿瘤的体细胞突变数据筛选发生PCM的人类低氧响应蛋白上的错义突变,比较非PCM区域和PCM区域每1000个氨基酸中的突变数。利用COSMIC和DrugBank数据库比对发生PCM的低氧响应蛋白的UniProt ID与癌基因和药物靶标的UniProt ID,获取发生PCM的低氧响应蛋白分别被注释为癌基因与药物靶标的数量并进行癌基因与药物靶标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4种动物(人类、小鼠、大鼠和牛)1111个低氧响应蛋白的5242个PCM位点;低氧响应蛋白可发生氧化、S-亚硝基化、S-谷胱甘肽化等多种PCM,不同修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受PCM调控的低氧响应蛋白显著富集于与癌症等相关的信号通路中。596个低氧响应蛋白的错义突变更易于发生在PCM区域。人类发生PCM的低氧响应蛋白中有85个被注释为癌基因,340个被注释为药物靶标,且受PCM调控的低氧响应蛋白与癌基因和药物靶标高度相关(富集比例分别为8.34和4.63,P<0.01)。结论:PCM在低氧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半胱氨酸修饰 低氧响应蛋白 调控作用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汽温系统改进自抗扰控制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永 史耕金 吴振龙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0-157,共8页
过热汽温对于燃煤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过热汽温系统的大惯性和强不确定性使得其控制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串级控制结构,内环采用常规PI控制器,外环采用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并给出了改进自抗... 过热汽温对于燃煤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十分重要,然而,由于过热汽温系统的大惯性和强不确定性使得其控制难度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自抗扰控制的串级控制结构,内环采用常规PI控制器,外环采用改进自抗扰控制器,并给出了改进自抗扰控制的工程整定方法,同时针对补偿环节时间常数难以得到的难点,设计了基于响应曲线的补偿环节时间常数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大范围变负荷下的设定值跟踪和抗干扰性性能的优势,工程应用的运行数据显示所提方法能够保证更小的偏差、平均绝对偏差与偏差标准差,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工程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汽温系统 改进自抗扰控制 参数整定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YOLOv5的电气设备外部缺陷检测 被引量:7
4
作者 廖晓辉 谢子晨 +2 位作者 辛忠良 陈怡 叶梁劲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4,共8页
为了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外部缺陷实时检测的精度,同时让检测模型更加轻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YOLOv5的电气设备外部缺陷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电气设备外部缺陷图像数据集并进行数据增强处理。其次,采用3种优化策略对原YOLOv5进行改进... 为了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外部缺陷实时检测的精度,同时让检测模型更加轻量化,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化YOLOv5的电气设备外部缺陷检测方法。首先,构建电气设备外部缺陷图像数据集并进行数据增强处理。其次,采用3种优化策略对原YOLOv5进行改进:通过引入EfficientViT网络改进算法主干网络,减少模型参数量,并在算法Neck部分中加入SimAM无参数注意力机制来提高变电站复杂背景下的识别精度,同时采用Soft-NMS模块来改进检测框筛选方式,避免出现缺陷漏检现象。最后,通过消融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电气设备外部缺陷检测模型mAP值稳定在86.4%,与原模型相比提高了1.2百分点,模型参数量减少了20%,计算量减少了38%,模型大小为11 MB,比原模型减少了19.7%。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满足设备外部缺陷实时检测的要求,可以实现模型的轻量化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电气设备 轻量化YOLOv5 EfficientViT网络 SimAM注意力 Soft-NMS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和Android部署的电气设备识别 被引量:4
5
作者 廖晓辉 谢子晨 路铭硕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针对变电站多种电气设备实时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电气设备识别方法,并设计基于Android部署的电气设备识别APP,以便对电气设备进行识别与学习。以电力变压器、绝缘子串等6种常见变电站电气设备为例构建图像数据集。... 针对变电站多种电气设备实时检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电气设备识别方法,并设计基于Android部署的电气设备识别APP,以便对电气设备进行识别与学习。以电力变压器、绝缘子串等6种常见变电站电气设备为例构建图像数据集。数据集进行图像预处理后对YOLOv5s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引入C2f模块提高小目标检测精度,采用Soft-NMS提高检测框筛选能力,减少漏检和误检的情况,使用改进后的算法对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将训练好的识别网络模型通过TensorFlow Lite框架进行模型部署,设计电气设备识别APP。经验证,改进后的变电站电气设备识别网络模型mAP稳定在91.6%,与原模型相比提高了3.3百分点。部署后的APP具有设备识别和设备介绍等界面,使用移动端进行识别时每张图片识别时间都小于1 s,具有较快的识别速度和较高的识别精度,可以高效地实现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实时检测与设备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设备 改进YOLOv5s ANDROID TensorFlow Lite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发展现状、趋势及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邬江兴 季新生 +3 位作者 贺磊 谢宇 牛玉坤 张帆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7,共14页
在全球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的推动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评估了全球网络安全格局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国外网络安全战略的... 在全球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的推动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评估了全球网络安全格局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国外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政策;探讨了网络弹性、设计安全和零信任等国际主流网络安全方法,以及我国原创的内生安全理论和拟态构造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网络安全发展具有庞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完整的信息产业链、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原创技术理论等优势,但在安全责任分配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度以及安全标准建设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研究建议,加快制定中国特色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构建基于内生安全的网络安全架构,推动网络安全责任从用户侧向制造侧转移,为建立全面的网络安全责任和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提升数字产品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战略 网络安全方法 内生安全 网络安全责任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赋能语义通信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政宇 梁馨月 +5 位作者 孙钢灿 牛凯 楚征 杨照辉 杨光睿 郑谷寒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5,共9页
智能超表面(RIS)以其卓越的成本效益、低能耗及独特的可编程性,在调控无线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成为6G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语义通信(SemCom)突破香农极限,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的精确传递,同样被视为6G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首先... 智能超表面(RIS)以其卓越的成本效益、低能耗及独特的可编程性,在调控无线环境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已成为6G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语义通信(SemCom)突破香农极限,同时确保关键信息的精确传递,同样被视为6G的核心技术之一。该文首先回顾了语义通信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并分析了RIS在提高通信性能方面的突出优势。接着,提出RIS赋能语义通信系统模型,展示了RIS在提升通信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最后,对RIS赋能语义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其将迈向智能化、个性化信息传递新阶段,为6G通信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有望成为6G核心关键技术,引导通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语义通信 无线通信 第六代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的单级式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要强 钟正阳 +2 位作者 李想 聂福全 梁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24-3235,共12页
针对单级式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调制非线性和电流应力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化的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扩展移相(EPS)调制策略的开关特性,对于输入电流与移相比呈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线性化变频移相控制策... 针对单级式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调制非线性和电流应力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化的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扩展移相(EPS)调制策略的开关特性,对于输入电流与移相比呈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线性化变频移相控制策略。其次,通过微分极值法实现变换器电流应力的最小化,该控制策略不仅可以降低变换器的控制复杂度,还可以在有效降低变换器电流应力的同时保证开关管具有较宽零电压开通(ZVS)范围,并且移相比和开关频率以解析形式获得,计算简单、易于实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文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C变换器 扩展移相 线性化 最小电流应力 零电压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滑模控制器的PMSM调速策略研究
9
作者 王要强 王秋旭 +2 位作者 聂福全 张晓光 梁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性能,滑模控制逐渐取代PI控制被引入控制系统中。但是传统滑模控制中趋近律的趋近速度慢与固有抖振问题制约着滑模控制的发展,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滑模趋近律。首先,为了解决传统等速趋近律中趋近速度和抖振...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性能,滑模控制逐渐取代PI控制被引入控制系统中。但是传统滑模控制中趋近律的趋近速度慢与固有抖振问题制约着滑模控制的发展,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滑模趋近律。首先,为了解决传统等速趋近律中趋近速度和抖振难以平衡的问题,在所提趋近律中引入系统状态变量,并在滑模增益中引入指数项,使其在保证趋近速度的同时抑制滑模抖振。其次,由于开关函数在零点附近具有不连续的特性,会引起滑模抖振,为此采用sat函数代替常规开关函数,能够在保证响应速度的前提下抑制滑模抖振。然后,基于所提趋近律,设计永磁同步电机的滑模速度控制器。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趋近律可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控制 自适应趋近律 sat函数 系统状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通感一体化系统安全资源分配算法
10
作者 朱政宇 杨晨一 +3 位作者 李铮 郝万明 杨婧 孙钢灿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4,共9页
为了解决6G通感一体化系统(ISAC)中信息传输安全以及频谱紧张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智能反射面(IRS)辅助ISAC系统安全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在IRS-ISAC系统中,用户受到窃听者的恶意攻击时,通过干扰机发射的干扰信号和IRS智能地调节反射相移... 为了解决6G通感一体化系统(ISAC)中信息传输安全以及频谱紧张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智能反射面(IRS)辅助ISAC系统安全资源分配算法。首先,在IRS-ISAC系统中,用户受到窃听者的恶意攻击时,通过干扰机发射的干扰信号和IRS智能地调节反射相移,重新配置传输环境,以提高系统的物理层安全。其次,考虑在基站和干扰机的最大发射功率约束,IRS反射相移约束以及雷达的信干噪比约束下,建立一个联合优化基站发射波束成形、干扰机预编码和IRS相移的系统保密率最大化优化问题。然后,利用交替优化和半正定松弛(SDR)算法等方法对原非凸优化问题进行转换,求出一个能够得到确定解的凸优化问题。最后提出一种基于交替迭代的安全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IRS-ISAC系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智能反射面 物理层安全 交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肺部介入的光纤光栅三维力传感器设计
11
作者 刘艳红 苗亚洲 +2 位作者 张宽 陈鹏冲 霍本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支气管曲折复杂的环境对肺部介入手术中柔性机器人末端力感知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现有的力传感器难以满足其要求。根据肺部介入手术的需求,为柔性机器人提供精确、实时的末端力反馈,设计了分段式光纤光栅三维力传感器,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有... 支气管曲折复杂的环境对肺部介入手术中柔性机器人末端力感知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现有的力传感器难以满足其要求。根据肺部介入手术的需求,为柔性机器人提供精确、实时的末端力反馈,设计了分段式光纤光栅三维力传感器,并对其结构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了解耦算法,完成传感器内部4根光栅受到三维力时波长变化的解耦,从而实现对横向力与轴向力的检测。设置温补光栅进行温度补偿,设计了补偿策略,降低了温度变化对传感精度的影响。最后,对所设计的光纤光栅力传感器进行了校准与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光纤光栅三维力传感器的横向力灵敏度系数分别为431.3 pm/N与517.6 pm/N,轴向力灵敏度系数为153.5 pm/N,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6、0.025、0.041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机器人 光纤光栅 肺部介入手术 温度补偿 三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再挑选的网络未知流量检测算法
12
作者 王忠勇 孟杰 +2 位作者 王玮 巩克现 刘宏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为解决未知流量检测研究中不同种类流量因存在相同的结构或字段而导致检出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Open-SFSP(open-set selection feature and subspace projection)网络未知流量检测算法。在Open-MUSIC算法的基础上增加特征提取网络输出... 为解决未知流量检测研究中不同种类流量因存在相同的结构或字段而导致检出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Open-SFSP(open-set selection feature and subspace projection)网络未知流量检测算法。在Open-MUSIC算法的基础上增加特征提取网络输出的特征维度,定义特征偏移距离与特征偏移数量以衡量特征的偏移程度,以偏移程度为指标挑选相较已知流量特征偏移程度大的特征完成后续未知流量检测步骤。实验结果表明,Open-SFSP算法相较Open-MUSIC算法在不同数据集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效果提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算法为网络安全领域中的未知流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流量检测 特征提取网络 特征偏移距离 特征偏移数量 特征偏移程度 特征再挑选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和Transformer双流融合的人体姿态估计
13
作者 李鑫 张丹 +2 位作者 郭新 汪松 陈恩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9,共13页
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模型在人体姿态估计中有着广泛应用,然而Transformer更注重捕获图像的全局特征,忽视了局部特征对于人体姿态细节的重要性,而CNN则缺乏Transformer的全局建模能力。为了充分利用CNN处理局部信息和Transfor... 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模型在人体姿态估计中有着广泛应用,然而Transformer更注重捕获图像的全局特征,忽视了局部特征对于人体姿态细节的重要性,而CNN则缺乏Transformer的全局建模能力。为了充分利用CNN处理局部信息和Transformer处理全局信息的优势,构建一种CNN-Transformer双流的并行网络架构来聚合丰富的特征信息。由于传统Transformer的输入需要将图片展平为多个patch,不利于提取对位置敏感的人体结构信息,因此将其多头注意力结构进行改进,使模型输入能够保持原始2D特征图的结构;同时提出特征耦合模块融合两个分支不同分辨率下的特征,最大限度地保留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最后引入改进后的坐标注意力模块(coordinate attention),进一步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在COCO和MPI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相对目前主流模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从而说明所提模型能够充分捕获并融合人体姿态中的局部和全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局部特征 全局特征 2D特征图 特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
14
作者 王忠勇 张洪 +3 位作者 巩克现 王玮 张玲 朱俊昊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37,共14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校验矩阵重建算法。首先,通过多次随机抽取码字的部分比特构建残缺码字,依据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可靠度,从而筛选出高可靠度的残缺码组... 针对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重建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容错高斯消元的校验矩阵重建算法。首先,通过多次随机抽取码字的部分比特构建残缺码字,依据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均值和最小值计算其可靠度,从而筛选出高可靠度的残缺码组。其次,针对残缺码组基的部分错误状态,利用容错高斯消元算法求解与之对应的疑似校验向量,进而从中判定并还原出真实的校验向量。最后,依据码字比特能否通过已知校验向量更新比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进一步提升比特可靠度,为下次随机抽取部分比特带来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识别条件下,所提算法的重建率高于现有算法。对于IEEE802.11n协议下的LDPC(648,324)码,现有算法在误码率达到0.0055时即失效,而所提算法在误码率为0.008时,校验矩阵重建率仍能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码 校验矩阵重建 码字筛选 高斯消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磁控变压器附加控制
15
作者 赵国生 王洪光 李辉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低频振荡现象越来越频繁,研究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来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磁控变压器的... 随着互联电力系统的发展,低频振荡现象越来越频繁,研究低频振荡的抑制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利用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来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磁控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并推导了其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含磁控变压器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分析了磁控变压器的阻尼特性,说明了磁控变压器附加控制为电力系统提供阻尼的机理。然后,重点研究了基于频域法的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设计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算例。最后,通过Simulink时域仿真验证了磁控变压器附加阻尼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低频振荡 磁控变压器 附加阻尼控制器 单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换流站容量和过渡电阻影响的柔性直流配电网纵联保护
16
作者 王要强 李亚玺 +3 位作者 梁军 韩婧 陈剑 吕忠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8,共9页
柔性直流配电网工程实际中,进行换流站设计时需要考虑其对应源荷容量的差异,传统纵联保护未考虑在该场景下的适用性。为此,对故障后换流站直流电容放电阶段进行了数学分析,并揭示了线路两侧换流站容量不同和过渡电阻较大时故障特征的变... 柔性直流配电网工程实际中,进行换流站设计时需要考虑其对应源荷容量的差异,传统纵联保护未考虑在该场景下的适用性。为此,对故障后换流站直流电容放电阶段进行了数学分析,并揭示了线路两侧换流站容量不同和过渡电阻较大时故障特征的变化;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时间窗内不同时刻的电流采样值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对线路两侧暂态电流进行线性拟合,基于直线斜率构造故障识别和故障选极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换流站容量不同和过渡电阻导致的电气量相关性变化的问题,在不同的采样频率、噪声干扰和线路分布电容影响下均可有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纵联保护 继电保护 故障特征 过渡电阻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气体绝缘与沿面闪络特性
17
作者 程显 郭龙雨 +2 位作者 杜帅 葛国伟 鲁文龙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20-2630,共11页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提出,采用自然气体绝缘与真空灭弧室开断的环保型罐式真空断路器是高压、超高压领域替代SF6断路器的有效手段,其绝缘气体选型方案与真空灭弧室陶瓷沿面闪络特性尚不清晰。首先进行了自然环保型绝缘气体干燥空气与... 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提出,采用自然气体绝缘与真空灭弧室开断的环保型罐式真空断路器是高压、超高压领域替代SF6断路器的有效手段,其绝缘气体选型方案与真空灭弧室陶瓷沿面闪络特性尚不清晰。首先进行了自然环保型绝缘气体干燥空气与CO_(2)雷电冲击绝缘击穿试验,提出了环保型气体绝缘方案。其次,进行了环保型气体绝缘条件下真空灭弧室陶瓷外壳沿面闪络特性研究,并分析了中封环处气体-陶瓷-金属三结合点对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9 MPa干燥空气与0.9 MPa CO_(2)可满足罐式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绝缘配置要求;真空灭弧室沿面闪络电压随着气压增加而增大并呈现略微饱和趋势,0.9 MPa干燥空气真空灭弧室沿面闪络电压达到202.98 kV,中封环的引入使沿面闪络电压下降8.47%;金属微粒长度5 mm、距离高压端5 mm时陶瓷外壳沿面闪络电压幅值降低相对最大为49.67 kV;中封环的引入使此处表面电荷密度由6.62μC/m^(2)增至21.54μC/m^(2),导致其沿面闪络电压下降。以上结果可为超高压领域发展环保型罐式真空断路器提供理论依据与试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绝缘气体 罐式断路器 雷电冲击电压 真空灭弧室 沿面闪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鸭源鸡杆菌活性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张华 焦浈 +3 位作者 刘亿 崔东洁 许航博 马若男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92-2903,共12页
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G.anatis)是一种危害畜禽养殖业的常见致病菌,为此探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atmospheric cold plasma jet,ACPJ)对G.anatis活性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发射光谱初步确定ACPJ活性成分。测定... 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G.anatis)是一种危害畜禽养殖业的常见致病菌,为此探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atmospheric cold plasma jet,ACPJ)对G.anatis活性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首先采用发射光谱初步确定ACPJ活性成分。测定ACPJ处理不同时间后培养基(含血清)的理化性质和活性成份含量。然后通过平板计数法统计ACPJ处理鸭源鸡杆菌菌悬液不同时间后抑菌率。并利用结晶紫半定量黏附实验表征ACPJ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采用荧光染料碘化丙啶以及透射电镜观测G.anatis细胞壁膜完整性及显微形态变化。最后利用荧光定量PCR评估处理后G.antis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空气ACPJ产生了丰富的激发态O、N_(2)、N_(2)^(+)、NO等。ACPJ处理后的培养基酸性、氧化性、电导率及温度与处理时间呈现正相关,并在培养基中生成长效的H_(2)O_(2)、NO_(3)^(-)和NO_(2)^(-)以及短效的ONOO^(-)等抑菌成分。ACPJ处理3、4 min能够有效抑制G.antis活性及生物膜形成。ACPJ中的活性成分会破坏G.antis的细胞壁膜完整性及显微形态,导致胞内内容物外泄,从而抑制细菌活性及生物膜形成。此外,ACPJ还能通过下调与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基因的表达抑制生物膜形成。上述研究结果将为ACPJ应用于家禽传染病的防治及禽舍消毒杀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射流 家禽 鸭源鸡杆菌 抑菌 生物膜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太赫兹智能反射面波束色散和分裂的快速感知方法
19
作者 郝万明 杨兰 +1 位作者 朱政宇 李兴旺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8-686,共9页
针对太赫兹智能反射面(RIS)系统中基于波束扫描感知耗时较长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太赫兹RIS波束色散和分裂的快速感知方法。通过在每个RIS元件处部署实时延(TTD)以动态调整波束色散程度,设置大阵列RIS单元间距以形成波束分裂效应,进而... 针对太赫兹智能反射面(RIS)系统中基于波束扫描感知耗时较长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太赫兹RIS波束色散和分裂的快速感知方法。通过在每个RIS元件处部署实时延(TTD)以动态调整波束色散程度,设置大阵列RIS单元间距以形成波束分裂效应,进而联合波束色散和分裂实现目标区域快速感知。具体地,将感知区域分为多个子区域,并基于RIS波束色散优化TTD和RIS反射元件相移,以覆盖单一子区域。同时,利用波束分裂无缝覆盖多个子区域,相比使用单一波束扫描感知显著降低了时间开销。而后,为减少回波信号路径损耗,在RIS处配置主动感知元件,用于直接接收并分析回波信号。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感知目标角度估计值及其均方根误差(RMSE)。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快速感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智能反射面 波束色散 波束分裂 快速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V直流穿墙套管用环保气体的绝缘特性
20
作者 程显 刘赛 +3 位作者 葛国伟 柴影辉 韩书谟 杜帅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0-912,共13页
400 kV直流穿墙套管为连接外部电场和内部阀厅的重要设备,然而现有研究中环保型气体——干燥空气、CO_(2)以及C_(4)F_(7)N(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数据并不完全适用于直流穿墙套管,因此研究直流穿墙套管典型电场结构的环保型气体的绝缘... 400 kV直流穿墙套管为连接外部电场和内部阀厅的重要设备,然而现有研究中环保型气体——干燥空气、CO_(2)以及C_(4)F_(7)N(全氟异丁腈)混合气体的数据并不完全适用于直流穿墙套管,因此研究直流穿墙套管典型电场结构的环保型气体的绝缘特性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仿真分析了±400 kV直流穿墙套管的电场分布,得到穿墙套管内部整体电场分布呈现出两端低中间高的特征,电场强度最大值出现在中间穿墙筒体屏蔽罩端部圆弧处,并根据穿墙套管典型位置电场强度与不均匀度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电极;其次,在正负极性直流电压下通过试验研究了0.5~1.0 MPa气压范围内不同电极形式、不同电极距离的干燥空气和CO_(2)的击穿特性,以及0.1~0.6 MPa气压范围内球板电极、同轴电极下不同电极距离的C_(4)F_(7)N/CO_(2)混合气体击穿特性,并将三种气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气压过高时,干燥空气、CO_(2)及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会呈现饱和现象;在相同条件下,干燥空气的绝缘性能是CO_(2)的1.18倍,球板电极下,0.9 MPa干燥空气直流负极性击穿电压可达0.4 MPa SF_(6)混合气体负极性击穿电压的77.2%,可用于±400 kV直流穿墙套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替代气体 干燥空气 直流击穿特性 直流穿墙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