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行山猕猴种群mt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谢东明 路纪琪 王建东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5,共7页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个地理单元、5个野生种群猕猴个体的粪便样品,并从22份样品中提取到DNA,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野生太行山猕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群遗传结构.结...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个地理单元、5个野生种群猕猴个体的粪便样品,并从22份样品中提取到DNA,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野生太行山猕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①在341 bp的mtDNA控制区序列中发现11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和颠换的位点分别为9个和2个;②在3个地理单元中,共定义了9种单倍型;③AMOVA分析结果表明,88.02%和11.03%的遗传变异分别发生在各地理单元间和各种群间,而地理单元内的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0.95%,且济源、焦作和新乡3个地理单元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P<0.01),无共享单倍型;④济源黄楝树种群具有最多的单倍型数(3),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33),最高的核苷酸多样性(0.002 93)和最高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1.000).因此,从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将该种群列为优先保护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Macaca mulatta)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虫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娟 张向锋 +3 位作者 王慧君 闫彪 路纪琪 田军东 《河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26-29,共4页
劳亚食虫目的物种数量列哺乳动物第3位。迄今为止,有关河南劳亚食虫目动物的调查仅有少量报道。梳理了河南劳亚食虫目动物的研究历史、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期推动河南食虫动物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劳亚食虫目动物相关研究尚欠深入,... 劳亚食虫目的物种数量列哺乳动物第3位。迄今为止,有关河南劳亚食虫目动物的调查仅有少量报道。梳理了河南劳亚食虫目动物的研究历史、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期推动河南食虫动物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劳亚食虫目动物相关研究尚欠深入,物种信息较为混乱,亟待开展资源本底调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食虫类 物种多样性 本底调查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赵海鹏 侯勉 +2 位作者 王春平 于中斌 路纪琪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7-886,共10页
经野外调查、文献整理、检视标本和照片核查,整理得河南现生爬行动物计有47种,隶于2目11科。包括龟鳖目2科4种;有鳞目9科43种,其中蜥蜴亚目4科9种;蛇亚目5科34种。三(亚)目种数分别占河南爬行动物总种数的8. 5%,19. 1%和72. 3%。从区系... 经野外调查、文献整理、检视标本和照片核查,整理得河南现生爬行动物计有47种,隶于2目11科。包括龟鳖目2科4种;有鳞目9科43种,其中蜥蜴亚目4科9种;蛇亚目5科34种。三(亚)目种数分别占河南爬行动物总种数的8. 5%,19. 1%和72. 3%。从区系组成来看,32种属东洋界,6种属古北界,9种为广布种,分别占河南爬行动物总种数的68. 1%、12. 8%和19. 1%,体现出古北界、东洋界成分相过渡的特点。动物地理区划分析表明,河南省爬行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山区高、丘陵及平原低,豫南高于豫北,豫西高于豫东。基于最新文献和笔者调查,对部分物种的归属作了调整或学名订正;对部分已记录种的分布范围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动物 多样性 区系 地理分布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初步调查
4
作者 赵海鹏 杨海 +4 位作者 张圣全 施业忠 敬广伟 姚鹏 路纪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9,共5页
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到鱼类物种4目9科20属24种,其中,似(Belligobio mummifer)、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克氏光唇鱼(Acrossocheilus kreyenbergii)、盎堂拟鲿(Ps... 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到鱼类物种4目9科20属24种,其中,似(Belligobio mummifer)、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克氏光唇鱼(Acrossocheilus kreyenbergii)、盎堂拟鲿(Pseudobagrus ondon)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为信阳地区淡水溪流鱼类新记录种。从区系组成来看,连康山保护区的鱼类包括了中国平原、北方平原、南方平原、北方山地及新近纪区系复合体的种类,呈现古北界和东洋界相过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性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生物量和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国华 沈果 +1 位作者 王振龙 路纪琪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6,共5页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选择放牧区和禁牧区两种生境研究植被生物量、干生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及多样性,旨在探讨放牧对植被生物量和土壤动物的影响,为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放牧显著降低了草地植被的地上生...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选择放牧区和禁牧区两种生境研究植被生物量、干生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及多样性,旨在探讨放牧对植被生物量和土壤动物的影响,为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放牧显著降低了草地植被的地上生物量;(2)放牧使草地干生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3)干生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与植被地上生物量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等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草地生态系统 放牧 锡林郭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tDNA D-loop的河南某地引入猕猴群体遗传背景分析
6
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1 位作者 田军东 路纪琪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引入物种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生态学问题受到研究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长期关注。基于来自国内11省份的猕猴(Macaca mulatta)mtDNA D-loop序列(502 bp),分析河南荥阳环翠峪地区一个引入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中,引入物种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生态学问题受到研究者、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长期关注。基于来自国内11省份的猕猴(Macaca mulatta)mtDNA D-loop序列(502 bp),分析河南荥阳环翠峪地区一个引入猕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旨在明确该猕猴群体的遗传背景,探讨其可能的原始种群产地。结果表明:(1)环翠峪猕猴群体核苷酸多样性较低(0.00711±0.00592),而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143±0.119);(2)环翠峪猕猴群体与浙江地区猕猴聚为一支;(3)环翠峪猕猴群体与国内其他猕猴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为63.10%。据此推测,荥阳环翠峪地区猕猴的原始种群可能来自浙江地区。研究结果有助于规范引入动物开展生态旅游的管理,建议对环翠峪猕猴种群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以避免其与太行山猕猴发生遗传混合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物种引入 种群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郊区崖沙燕(Riparia riparia)的巢址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叶淑英 郭书林 +2 位作者 窦泽龙 王振龙 路纪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7006-7013,共8页
2014年3—8月,采用样方法对分布于河南省郑州市郊区的4处崖沙燕(Riparia riparia Linnaeus 1758)营巢地的13个生境因子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巢址样方和对照样方各160组数据,并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这些数据的显著水平进行了检验;最后... 2014年3—8月,采用样方法对分布于河南省郑州市郊区的4处崖沙燕(Riparia riparia Linnaeus 1758)营巢地的13个生境因子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巢址样方和对照样方各160组数据,并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这些数据的显著水平进行了检验;最后采用逐步判别分析(stepwise discriminate analysis)方法确定影响崖沙燕巢址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并建立了标准化的典则判别函数。结果表明,1)崖沙燕洞巢的洞口横径(8.46±0.79)cm,纵径(8.30±0.79)cm,巢洞深(87.80±11.97)cm,巢室长径(11.25±1.33)cm,短径(10.43±1.33)cm,巢室高(9.99±1.33)cm;2)巢址样方与对照样方在植被均高、植被密度、坡位、坡度、崖高、崖长、崖龄及干扰度等8个方面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崖沙燕偏好选择的洞巢周围植被较高(97.24±8.42)cm,植被密度较大(64.34±7.15)株/m^2,坡度较大(83.78±0.35)°、上坡位(1.41±0.04)、崖较高处(7.54±0.13)m、崖壁较长(51.18±3.54)m、崖龄较短(2.41±0.05)月及人类干扰较低(1.94±0.06);3)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崖沙燕营巢地选择的主要生境因子是坡位、崖龄和干扰度,标准化的典则判别函数为y=0.753×坡位+0.681×崖龄+0.288×干扰度。建议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针对崖沙燕的巢址选择特性建立合理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沙燕 巢址选择 逐步判别分析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屋山景区生态旅游与猕猴保护问题探讨 被引量:4
8
作者 齐会娟 田军东 +2 位作者 王永红 孔小刚 路纪琪 《河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生态旅游可以提升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本研究以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调查管理状况、走访工作人员及跟踪观察野生猕猴群,分析了在自然...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以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生态旅游可以提升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增强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本研究以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调查管理状况、走访工作人员及跟踪观察野生猕猴群,分析了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有助于河南太行山猕猴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猕猴 王屋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灵长类动物保护的成就与挑战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保国 张河 +21 位作者 李明 蒋学龙 范朋飞 周江 郭松涛 齐晓光 李进华 路纪琪 夏东坡 崔亮伟 向左甫 周岐海 黄志旁 黄乘明 肖文 胡慧建 周智鑫 陈明勇 黎大勇 范朋来 杨寅 潘汝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5-766,共12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导致全球灵长类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中国是北半球灵长类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农业的扩张、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发,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威胁。为此,...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导致全球灵长类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中国是北半球灵长类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农业的扩张、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发,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威胁。为此,中国实施了包括栖息地恢复和保护在内的多种生态保护措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某些地区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该研究对中国灵长类动物的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中国灵长类动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尽管大多数灵长类物种的栖息地有所改善,种群数量也有所增长,但许多物种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包括种群数量的减少。例如,缅甸金丝猴、东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等物种由于分布范围有限和种群数量极少,仍然特别脆弱。科学数据的缺乏以及保护生物学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此外,蜂猴、倭蜂猴、印支灰叶猴、肖氏乌叶猴和戴帽叶猴等物种的详细种群监测数据仍然缺乏,这严重阻碍了针对这些物种保护管理政策的制定。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迫切需要开展专门的灵长类动物调查,实行跨境保护和区域合作,建立全面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对灵长类生物学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此外,加强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也至关重要。这些综合、系统的工作将为中国灵长类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动物 生物多样性 栖息地破碎化 生境修复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兽类分布新记录——侯氏猬
10
作者 杨耀华 蒋海军 +1 位作者 田军东 路纪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3,共2页
2022年6月15—18日在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1°55′46″E,33°29′29″N,海拔1 254.93 m)进行兽类调查期间,采获3号成年雄性刺猬标本(标本号:IBE00209、IBE00226、IBE00233),保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 2022年6月15—18日在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1°55′46″E,33°29′29″N,海拔1 254.93 m)进行兽类调查期间,采获3号成年雄性刺猬标本(标本号:IBE00209、IBE00226、IBE00233),保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标本IBE00209体背棘刺基部白色,尖端褐色,毛被棕色,下颌、胸腹部深棕色,体侧、前肢和后肢下侧浅棕色。头部较宽,吻部尖,额头正中没有裸露的头皮。耳朵较短,不超过周围棘刺长。尾部较短,几乎和耳壳等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新记录 吻部 生物多样性 深棕色 刺猬 生态学 浅棕色 郑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发现银星竹鼠
11
作者 蒋海军 杨耀华 +2 位作者 周言言 田军东 路纪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46,共2页
2023年6—7月,在开展河南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时,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罗家沟林场(113°58′0.40″E,31°51′13.80″N,海拔351.3 m)采集到2号竹鼠标本,确认为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为河南省兽类地理分布的属、种新记... 2023年6—7月,在开展河南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时,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罗家沟林场(113°58′0.40″E,31°51′13.80″N,海拔351.3 m)采集到2号竹鼠标本,确认为银星竹鼠Rhizomys pruinosus,为河南省兽类地理分布的属、种新记录(路纪琪,王廷正,1996;路纪琪,王振龙,2012)。剥制标本、头骨标本及组织样品等均保存于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IBE01169♂、IBE01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制标本 小型兽类 生物多样性 头骨标本 组织样品 生态学 物种多样性 银星竹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交配行为参数与模式
12
作者 何民强 田军东 +1 位作者 李文韬 路纪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生存和繁衍是动物的本能,交配则是营有性繁殖动物成功繁殖的前提,亦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重要作用环节。由于在自然条件下较难观察交配行为,故而相对缺乏有关野生动物交配行为的量化分析。本研究以济源五龙口地区的太行山猕猴(Macaca mu... 生存和繁衍是动物的本能,交配则是营有性繁殖动物成功繁殖的前提,亦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重要作用环节。由于在自然条件下较难观察交配行为,故而相对缺乏有关野生动物交配行为的量化分析。本研究以济源五龙口地区的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WLK‑1A群为对象,利用焦点动物取样法,采集了太行山猕猴交配行为数据,并对其进行了量化分析,进而与近缘物种作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太行山猕猴的交配前行为以社会理毛为主(49.8%),且多由雌性发起(61.8%);(2)太行山猕猴的交配模式属于多次爬跨射精型,一次完整的交配过程包括12个爬跨回合和1次射精,持续时长平均为(719.4±43.3)s;(3)交配后行为以社会理毛(19.4%)和休息(18.1%)为主,雌雄个体交配关系可持续平均(2.1±2.03)d;(4)猕猴属(Macaca)物种的交配参数存在种间差异,交配模式与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群组基本吻合,但与社会风格关系不甚明显。本研究结果为全面理解猕猴属物种的繁殖生态学特征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交配 多次爬跨射精 猕猴属 行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
13
作者 韩梦亚 田军东 +3 位作者 周言言 王钰炜 罗彤彤 路纪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共12页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 性打搅是指动物在交配期间受到同种其他个体化学信息素、面部表情、声音、攻击等方面干扰的现象。性打搅行为作为非人灵长类繁殖行为生态研究的重要话题,具有高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在种内主要受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龙口地区,以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WLK-1A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连续记录法观察并记录目标个体的交配行为,以期探讨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及其性别-年龄组差异。结果表明:(1)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行为仅发生在交配期,高峰期为11月;(2)从性打搅的发起者来看,雄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29.1%,雌性(成年和亚成年)个体占14.9%,青少年个体占7.5%,婴幼个体占48.5%;(3)与接触式性打搅相比,雄性(P=0.011)和雌性(P=0.033)的性打搅均以非接触式性打搅为主,青少年个体的非接触式与接触式性打搅之间无显著差异(P=0.334),婴幼猴以接触式性打搅为主(P=0.001);(4)雄性倾向于打搅交配中的雌性(P=0.040),雌性对交配中雄性与雌性间的打搅频次无显著差异(P=0.157),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大多指向其母亲(90%),婴幼猴的性打搅均指向其母亲。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频次、方式和打搅对象等表现出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基于功能分析,本研究认为,雄性和雌性太行山猕猴的性打搅均支持性竞争假说,青少年个体的性打搅支持学习假说,婴幼猴的性打搅支持分离焦虑假说和学习假说。本研究结果可望增加对非人灵长类性打搅行为发育及其功能差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性打搅 性竞争 繁殖 行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城市园林麻雀惊飞距离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叶淑英 王振龙 路纪琪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城市鸟类对人为干扰的适应性,在郑州市选取不同城市化程度的郑东新区游园和人民公园两个代表样地,以麻雀(Passer montanus)为研究对象,采用可操纵实验法,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以实验者的着装颜色、干扰方向、是否持物和移动速... 为了解城市鸟类对人为干扰的适应性,在郑州市选取不同城市化程度的郑东新区游园和人民公园两个代表样地,以麻雀(Passer montanus)为研究对象,采用可操纵实验法,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以实验者的着装颜色、干扰方向、是否持物和移动速度为参数,模拟4种不同的人类干扰方式,研究其对麻雀惊飞距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个因素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均对麻雀惊飞距离具有显著的影响,麻雀对高度城市化环境中的人类干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城市鸟类 麻雀 惊飞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太行山猕猴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沈果 田军东 +2 位作者 郭相保 王好峰 路纪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4-257,共4页
猕猴华北亚种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中国特有亚种,目前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南端,常被称为太行山猕猴。2009年11月~2010年1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所辖范围内对野生太行山猕猴进行生存状况... 猕猴华北亚种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为中国特有亚种,目前主要分布于河南、山西两省交界的太行山南端,常被称为太行山猕猴。2009年11月~2010年1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所辖范围内对野生太行山猕猴进行生存状况调查的同时,对18只雌体、8只雄体的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雌性的淋巴细胞数(P=0.019)、中间细胞数(P=0.017)均显著地高于雄性;而雌性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则显著低于雄性(P=0.046);2)雌性的血糖(GLU)、总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低密度胆固醇(LDL)的测定值均略高于雄性,但其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并与相关研究作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血液 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寄生对栓皮栎坚果特征和萌发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明洋 王振龙 +3 位作者 王永红 郭彩茹 田澍辽 路纪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0-326,共7页
有多种昆虫常寄生于栎属植物的坚果中,进而影响种子的质量、萌发、幼苗建成等植物的更新过程。为探讨昆虫寄生与上述过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于2007年和2008年在太行山济源地区调查了昆虫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坚果的寄生情况,同时... 有多种昆虫常寄生于栎属植物的坚果中,进而影响种子的质量、萌发、幼苗建成等植物的更新过程。为探讨昆虫寄生与上述过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于2007年和2008年在太行山济源地区调查了昆虫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坚果的寄生情况,同时探讨了昆虫寄生对坚果单宁水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于2007年9月,分别将完好的和昆虫寄生的栓皮栎坚果种植于土壤4cm深处,对坚果萌发情况、幼苗出土时间、叶片数量和生物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007年栓皮栎坚果的虫寄生率为30.04%,显著低于2008年(47.68%),表现出年际变化;2)虫寄生坚果中单宁酸含量(11.54%±1.36%)显著高于完好坚果(7.36%±1.31%)(P=0.004);3)虫寄生坚果的鲜重、直径、长度均小于完好坚果;4)虫寄生坚果的霉烂率(28%)和不完全萌发率(28%)均高于完好坚果(霉烂率0%,不完全萌发率2%);但虫寄生坚果幼苗建成率(56%)低于完好坚果(92%);虫寄生坚果幼苗出土持续时间(埋藏后35周)短于完好坚果(埋藏后37周);5)在坚果埋藏和幼苗萌出当年的冬季,由虫寄生坚果和完好坚果建成的幼苗的高度、叶片数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在翌年的生长季节,两项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差异;6)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1年)之后,由虫寄生坚果所建成幼苗的根长、根重量和生物量3项指标显著低于完好坚果,而叶片数、茎长、叶重和茎重指标在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昆虫寄生会对栎类坚果的种子质量和萌发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可能是栎类植物群落更新的适应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寄生 栓皮栎 坚果 种子质量 萌发 动植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格局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庆亮 赵雪峰 +1 位作者 刘金栋 路纪琪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在河南济源王屋山地区(E 112°16′,N35°12′)选择灌丛生境,分别于春季、夏季、秋季释放600枚人工标记的山杏(Prunus armeniaca)种子,旨在了解小型啮齿动物对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种子释放之后,每3 d检查一次种子的命... 在河南济源王屋山地区(E 112°16′,N35°12′)选择灌丛生境,分别于春季、夏季、秋季释放600枚人工标记的山杏(Prunus armeniaca)种子,旨在了解小型啮齿动物对种子命运影响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种子释放之后,每3 d检查一次种子的命运,记录种子被啮齿动物扩散、贮藏、取食情况和相关的生境信息.通过比较山杏种子释放处被啮齿动物就地取食、存留动态、种子被搬运和贮藏的距离、位置、状态等的季节差异,确定啮齿动物对山杏种子的存活和对山杏更新的影响.采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取食山杏种子的鼠类主要是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社鼠(Niviventor confucianus)和黑线姬鼠(A.agrarius);山杏种子在释放点的消失速率在秋季最快,夏季次之,春季最慢;山杏种子原地存留率在春季最高,夏季和秋季几乎全部被啮齿动物搬离释放点,扩散后被贮藏种子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31%)>夏季(20%)>春季(0.83%);山杏种子被鼠类搬运的平均距离秋季最大,不同季节间种子扩散距离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杏(Prunus armeniaca) 啮齿动物 灌丛 搬运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例太行山猕猴双胞胎初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士强 王思敏 +3 位作者 王振龙 李庆军 匡三傲 路纪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2,共4页
2014年4月21日17∶30,在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区的一个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群(WLK-1)内首次发现了太行山猕猴一胎双生的现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双胞胎母亲和婴猴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旨在对母猴早期育婴行为特征和... 2014年4月21日17∶30,在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风景区的一个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群(WLK-1)内首次发现了太行山猕猴一胎双生的现象。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双胞胎母亲和婴猴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旨在对母猴早期育婴行为特征和婴猴个体发育进行初步研究。这是国内首次报道野外条件下猕猴的双胞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双胞胎 行为 个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鱼类分布新纪录——方氏鰟鲏
19
作者 赵海鹏 李黎 +3 位作者 苏豪杰 翟帅帅 贾其坤 路纪琪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6-676,共1页
2010年9月,在河南省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进行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时,于沁河河口村段采得一批鱼类标本。其中一种经鉴定为方氏鰟鲏Rhodeus fangi(Miao),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鰟鲏亚科,在珠江、长江、黄河及黑龙江水系均有... 2010年9月,在河南省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管理局进行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时,于沁河河口村段采得一批鱼类标本。其中一种经鉴定为方氏鰟鲏Rhodeus fangi(Miao),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鰟鲏亚科,在珠江、长江、黄河及黑龙江水系均有分布。经检索,在河南未被报道过,系河南鱼类分布的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分布 河南省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太行山猕猴 黑龙江水系 资源调查 鱼类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取食胎盘现象
20
作者 田军东 张士强 +4 位作者 郭伟杰 郭泳满 匡三傲 李庆军 路纪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自然条件下,灵长类动物多于夜间或晨昏时段分娩以降低昼行性天敌导致的捕食风险,这也使人类观察的难度增大,因而对灵长类动物的生产过程,产后处理新生儿、脐带和胎盘等后续行为的信息知之甚少。本文在对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 在自然条件下,灵长类动物多于夜间或晨昏时段分娩以降低昼行性天敌导致的捕食风险,这也使人类观察的难度增大,因而对灵长类动物的生产过程,产后处理新生儿、脐带和胎盘等后续行为的信息知之甚少。本文在对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的野外研究中,观察并记录到野生雌性猕猴分娩后取食、遗弃胎盘的案例,以补充非人灵长类的繁殖生态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取食胎盘 太行山 济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