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ST-NAP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及柱上切割GST标签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夏冰 康巧珍 +2 位作者 傅国 汲振余 刘鑫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98,共5页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p MAL-C2X-NAP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A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GEX-NAP.重组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再经IPTG低温诱导获得可溶性GST-NAP融合蛋白,最后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 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以实验室保存的p MAL-C2X-NAP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A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GEX-NAP.重组质粒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再经IPTG低温诱导获得可溶性GST-NAP融合蛋白,最后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树脂进行纯化,Prescission蛋白酶进行柱上切割去除GST标签.结果表明,p GEX-NAP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低温诱导表达,可获得大量可溶性GST-NAP融合蛋白.Prescission蛋白酶柱上切割去除GST标签后,经Western Blot验证NAP蛋白能被兔抗NAP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NAP 重组质粒 蛋白表达 GST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小鼠IL-23p19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门颖丽 王小龙 +5 位作者 丁聪 王晓东 汲振余 王婷 康巧珍 刘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目的制备兔抗小鼠白细胞介素23p19(IL-23p19)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16b-IL-23p19,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吡喃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分析鉴定蛋白,... 目的制备兔抗小鼠白细胞介素23p19(IL-23p19)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16b-IL-23p19,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吡喃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法分析鉴定蛋白,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制备蛋白;以此蛋白为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并利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抗血清,制备兔抗小鼠IL-23p19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重组表达载体p ET-16b-IL-23p19构建正确且IL-23p19蛋白能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有效表达。通过多次IL-23p19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成功制备兔抗小鼠IL-23p19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确定新西兰大白兔血清效价达1∶256 000,Western blot法证实兔抗小鼠IL-23p19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小鼠IL-23p19蛋白。结论成功制备了兔抗小鼠IL-23p19多克隆抗体,抗体具有高的效价和较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3p19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明宣 康巧珍 王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7-839,844,共4页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IL-6/IL-12家族的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IL-27能够通过促进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抑制Th2细胞、Th17细胞分化,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IL-27能够调节抗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从...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IL-6/IL-12家族的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IL-27能够通过促进CD4^+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抑制Th2细胞、Th17细胞分化,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发挥抗肿瘤作用。IL-27能够调节抗血管生成相关蛋白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相关血管的生成。此外,IL-27还能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等过程从多个方面参与抗肿瘤作用。因此,IL-27作为抗肿瘤细胞因子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热点,本文总结了IL-27在抗肿瘤以及抗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IL-27) 肿瘤转移 TH1细胞 免疫调节 血管生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P在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门颖丽 康巧珍 +6 位作者 王小龙 杜明宣 黄夏冰 张亚萌 汲振余 王婷 刘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在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龄的BALB/c小鼠皮下注射2×10^6个H22细胞,建立荷瘤模型,荷瘤后第2天将小鼠分为PBS组和MBP组,每组6只,并通过皮下瘤旁... 目的:探讨大肠杆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在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龄的BALB/c小鼠皮下注射2×10^6个H22细胞,建立荷瘤模型,荷瘤后第2天将小鼠分为PBS组和MBP组,每组6只,并通过皮下瘤旁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干预,期间监测肿瘤体积和小鼠体重变化,测量肿瘤和各脏器质量,ELISA法检测脾细胞分泌IL-12和IFN-γ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肿瘤组织中IFN-γ和IL-17A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MBP能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与PBS组相比,MBP组小鼠脾细胞中IL-12、IFN-γ分泌量上升,肿瘤组织中IFN-γmRNA的表达量上升,IL-17A mRNA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MBP能够有效抑制肝癌H22肿瘤生长,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Th1型免疫反应和抑制Th17型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糖结合蛋白 小鼠肝癌H22荷瘤模型 TH1 TH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NAP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东 康巧珍 +4 位作者 王小龙 李树芳 王婷 刘鑫 汲振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 ET28a-NAP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HP-NAP的表达,Ni柱亲和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取BALB/c小鼠,皮下...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对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构建p ET28a-NAP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HP-NAP的表达,Ni柱亲和层析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取BALB/c小鼠,皮下注射H22细胞(2×106个/只)构建荷瘤模型,随机分为PBS组和HP-NAP组,以皮下瘤旁注射的方式给予PBS或HP-NAP,监测肿瘤体积和小鼠体重变化。1周后牺牲小鼠,取瘤体及各脏器称重,以ELISA法检测脾细胞IFN-γ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制备了HP-NAP。HP-NAP可显著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对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无明显影响。与PBS组相比,HP-NAP组小鼠脾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及肿瘤组织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HP-NAP可能通过上调IFN-γ的表达抑制肝癌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肝癌 H22细胞 IFN-Γ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