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低能离子束生物工程研究现状和展望 |
黄群策
陈秋芳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2
|
低能离子束生物诱变实验中统计学分析问题评述 |
李永亮
秦广雍
霍裕平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3
|
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水稻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
王松丽
黄群策
王铁固
秦广雍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4
|
离子束介导玉米DNA后受体小麦当代群体的生物学效应 |
黄群策
赵帅鹏
冯伟森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离子束介导外源DNA转化小麦的当代生物效应分析 |
赵新亮
王铁固
欧行奇
冯伟森
王卫东
秦广雍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6
|
离子束介导玉米DNA处理对水稻的生物学效应 |
黄群策
燕晓阳
李玉峰
|
《中国稻米》
|
2010 |
0 |
|
7
|
花色苷生物合成及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
房欢
焦浈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8
|
低能离子注入生物组织原初过程的模拟计算 |
卞坡
张艳锋
吴健
秦广雍
霍裕平
|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1 |
17
|
|
9
|
工业微生物物理诱变育种技术的新进展 |
汪杏莉
李宗伟
陈林海
刘晓波
谢慧波
|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
2007 |
31
|
|
10
|
离子束介导大豆DNA转化小麦后代高蛋白株的RAPD标记分析 |
焦浈
谷运红
李景原
宋冰
秦广雍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1
|
低能氮离子束与UV-B增强对水稻光合及蒸腾速率的影响 |
李林玉
黄群策
张书艮
赵帅鹏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2
|
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诱变效应 |
卞坡
谈重芳
秦广雍
余增亮
霍裕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3
|
离子束介导甘蓝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RAPD分析 |
卞坡
秦广雍
余增亮
霍裕平
王燕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14
|
离子束注入胸腺嘧啶的剂量效应研究 |
谷运红
卞坡
秦广雍
苏明杰
王卫东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
1999 |
5
|
|
15
|
离子束诱变对M_4代小麦醇溶蛋白和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
焦浈
史艳芹
秦广雍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6
|
布洛芬立体拆分菌株的筛选与离子束诱变选育 |
谈重芳
吴健
史贤明
刘宏民
秦广雍
霍裕平
|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7
|
离子束诱变产生的CGTase高产菌株发酵规律研究 |
段宇珩
王雁萍
秦广雍
霍裕平
|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8
|
低能离子束对拟南芥诱变效应的研究 |
谷运红
余增亮
秦广雍
霍裕平
|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
2003 |
4
|
|
19
|
离子束诱导玉米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
陈彦惠
吴连成
吴建宇
席章营
霍裕平
秦广雍
苏明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9 |
5
|
|
20
|
离子束诱变小麦突变体叶片的SEM观察 |
张艳锋
王雪青
秦广雍
曹刚强
苏明杰
王卫东
刘磊安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