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磨时间对热压烧结制备TiC-CoCrFeNi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桂芳 刘忠侠 张国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100,共7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法,制备TiC-CoCrFeNi复合材料,研究球磨时间对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Fe和Ni粉体在球磨10h后形成fcc结构的单相固溶体。经1200℃/1h热压烧结后,烧结体中生成TiC和Cr7C3结构的碳化物,并... 采用机械合金化-热压烧结法,制备TiC-CoCrFeNi复合材料,研究球磨时间对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Cr,Fe和Ni粉体在球磨10h后形成fcc结构的单相固溶体。经1200℃/1h热压烧结后,烧结体中生成TiC和Cr7C3结构的碳化物,并弥散分布于CoCrFeNi固溶体中。球磨时间显著改变了烧结体中碳化物的数量和尺寸,进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球磨10h时,烧结体中纳米级TiC相急剧增多,此时复合材料的硬度(671HV)和屈服强度(1440MPa)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球磨 高熵合金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加钛与熔配加钛对工业纯铝晶粒细化的作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范广新 王明星 +3 位作者 刘志勇 刘忠侠 翁永刚 宋天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0-254,共5页
对比研究了电解加钛,以Al Ti和Al Ti B中间合金方式向工业纯铝熔配加钛以及向电解低钛铝合金中再熔配加Al B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加钛方式对纯铝都有较强的细化作用;在钛含量相同的条件下,电解加钛的晶粒细化能力明显高于... 对比研究了电解加钛,以Al Ti和Al Ti B中间合金方式向工业纯铝熔配加钛以及向电解低钛铝合金中再熔配加Al B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加钛方式对纯铝都有较强的细化作用;在钛含量相同的条件下,电解加钛的晶粒细化能力明显高于熔配加Al Ti中间合金的;钛含量较低时,熔配加Al Ti B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略好于电解加钛的,钛含量较高时,二者的细化能力相当。向电解生产的低钛铝合金中再熔配加入Al B中间合金,可明显改善晶粒细化效果,尤其在较低的钛含量时表现得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铝 晶粒细化 电解加钛 熔配加钛 铝合金 中间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碳膜中sp^2和sp^3相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鲁占灵 张兵临 +2 位作者 姚宁 杨仕娥 樊志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101,共4页
非晶碳薄膜由sp2和sp3杂化的碳原子组成。sp2和sp3碳原子的比例是决定非晶碳膜的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参数。如何定量或定性地分析碳薄膜中sp2和sp3碳的含量一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用来测定sp2和sp3碳及其比例的实验方法有13C核磁共振谱... 非晶碳薄膜由sp2和sp3杂化的碳原子组成。sp2和sp3碳原子的比例是决定非晶碳膜的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参数。如何定量或定性地分析碳薄膜中sp2和sp3碳的含量一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用来测定sp2和sp3碳及其比例的实验方法有13C核磁共振谱(NMR)、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椭圆偏振谱、拉曼光谱(Raman)、红外光谱(IR)等。综述了这些测定方法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碳膜 sp^2碳 sp^3碳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微晶硅薄膜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剑涛 郜小勇 +3 位作者 刘绪伟 陈永生 杨仕娥 卢景霄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87-1290,共4页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在不同衬底温度Ts下沉积了氢化微晶硅(μc-S i:H)薄膜,并深入研究了衬底温度对微晶硅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表征μc-S i:H薄膜微结构的晶化率和平均晶粒尺寸均呈... 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在不同衬底温度Ts下沉积了氢化微晶硅(μc-S i:H)薄膜,并深入研究了衬底温度对微晶硅薄膜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表征μc-S i:H薄膜微结构的晶化率和平均晶粒尺寸均呈现了相似的变化规律,其临界温度点随着硅烷浓度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该实验结果可通过“表面扩散模型”得到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c-Si:H薄膜 衬底温度 临界温度点 晶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对Ni60激光熔覆层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周笑薇 晁明举 杨坤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3,共3页
采用自动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进行了Ni60合金添加Al2O3的激光熔覆试验,通过对工艺参数和Al2O3含量的选取,获得了性能改善的激光熔覆层。对熔覆层横截面进行了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对熔覆层表面进行了X射线衍射物象分析和摩... 采用自动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进行了Ni60合金添加Al2O3的激光熔覆试验,通过对工艺参数和Al2O3含量的选取,获得了性能改善的激光熔覆层。对熔覆层横截面进行了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对熔覆层表面进行了X射线衍射物象分析和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与纯Ni60激光熔覆层相比,添加适量Al2O3的Ni60激光熔覆层的平均硬度提高300Hv0.3,耐磨性提高4倍。分析认为,Al2O3能够大大提高Ni60激光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原因在于:适量Al2O3的加入,可抑制涂层中粗大的脆性硬质相的形成,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而形成的Al2Cr4C2细小颗粒增强相均匀弥散分布在组织中,不容易脱落,很好的起着均匀载荷和减摩抗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镍基合金 AL2O3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对金刚石-金属复合薄膜电沉积结果的影响及流体力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方莉俐 张兵临 姚宁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0,共3页
给出了搅拌对金刚石-金属复合薄膜电沉积结果的影响,指出:搅拌速度对薄膜中金刚石颗粒密度影响很大, 最佳速度范围内(180r/min-220r/min),金刚石颗粒分布致密;螺旋桨位置严重影响金刚石颗粒分布均匀性,搅拌位置为镀液下部时,可以获得致... 给出了搅拌对金刚石-金属复合薄膜电沉积结果的影响,指出:搅拌速度对薄膜中金刚石颗粒密度影响很大, 最佳速度范围内(180r/min-220r/min),金刚石颗粒分布致密;螺旋桨位置严重影响金刚石颗粒分布均匀性,搅拌位置为镀液下部时,可以获得致密均匀的金刚石-金属复合薄膜;阴极倾斜悬挂有利于金刚石颗粒的沉积。并从固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理论对结果作了简要分析。另外,采用扫描电镜(SEM)检测了薄膜中金刚石颗粒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 金刚石-金属复合薄膜 电沉积 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球磨机端盖铸造工艺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文焱 谢敬佩 +4 位作者 李继文 王爱琴 李洛利 闫华 张慧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0,74,共4页
选用Solidworks软件生成铸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用华铸CAE软件对球磨机端盖凝固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初始工艺中在两圈冒口中间部分及轴径处出现了显微疏松,原因是冷铁激冷度不够;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铸造工艺是否合理做出正确判断,克... 选用Solidworks软件生成铸件的三维实体模型,用华铸CAE软件对球磨机端盖凝固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初始工艺中在两圈冒口中间部分及轴径处出现了显微疏松,原因是冷铁激冷度不够;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铸造工艺是否合理做出正确判断,克服了传统工艺设计的缺点,提高了工艺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端盖 铸造工艺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_2O_5/Ni60激光熔覆层的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梁会琴 晁明举 +1 位作者 王东升 梁二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79,共2页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进行了Ni60合金添加Ta_2O_5的激光熔覆实验。采用静态浸泡法对相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纯Ni60熔覆层和Ta_2O_5/Ni60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样品表面腐蚀形貌,并对Ta_2O_5/Ni60熔覆层...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进行了Ni60合金添加Ta_2O_5的激光熔覆实验。采用静态浸泡法对相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纯Ni60熔覆层和Ta_2O_5/Ni60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样品表面腐蚀形貌,并对Ta_2O_5/Ni60熔覆层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Ni60自熔合金粉末中加入Ta_2O_5,可以形成一种新的耐腐蚀体系。然而加入的Ta_2O_5必须有足够的量(>7wt.%),才有提高耐蚀性的作用。随着Ta_2O_5的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耐腐蚀性也增加。当Ta_2O_5的加入量为11wt.%时,可以使耐蚀性提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A2O5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预制初裂纹扩展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鹏 王雪青 +2 位作者 郭宗标 宋有林 贾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2-615,共4页
采用基于Stillinger-Weber作用势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晶硅预制初裂纹前缘方向分别为[100]、[110]、[111]晶向的裂纹扩展行为。模拟结果表明:低温时裂纹尖端形成新的环状结构,温度逐渐升高后,出现母-子裂纹传播机制,裂纹前缘方向为[... 采用基于Stillinger-Weber作用势的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单晶硅预制初裂纹前缘方向分别为[100]、[110]、[111]晶向的裂纹扩展行为。模拟结果表明:低温时裂纹尖端形成新的环状结构,温度逐渐升高后,出现母-子裂纹传播机制,裂纹前缘方向为[111]晶向的初裂纹扩展呈现出明显的取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扩展 分子动力学模拟 S-W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对Ni60激光熔覆层的耐蚀性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笑薇 晁明举 王文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76,共2页
利用自动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进行了Ni60合金添加碳纳米管的激光熔覆实验,采用静态浸泡法对相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纯Ni60熔覆层和碳纳米管/镍基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进行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样品表面腐蚀形貌,并对碳纳米管/镍基... 利用自动送粉激光熔覆技术,在A3钢表面进行了Ni60合金添加碳纳米管的激光熔覆实验,采用静态浸泡法对相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纯Ni60熔覆层和碳纳米管/镍基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进行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样品表面腐蚀形貌,并对碳纳米管/镍基熔覆层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0.3 wt%时,碳纳米管/镍基激光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与纯Ni60激光熔覆层相比,耐腐蚀性提高1倍多。碳纳米管/镍基激光熔覆层耐腐蚀的原因在于熔覆层保留的碳纳米管使熔覆层更加致密,隔离了腐蚀介质,促进了镍基合金的钝化,从而提高了熔覆层的耐蚀性;同时,熔覆层中保留下来的碳纳米管和被分解的碳纳米管与金属基体形成碳化物,作为增强相均匀弥散在熔覆层中,它们的存在阻止了腐蚀坑的长大,因而蚀坑较小,耐腐蚀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碳纳米管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Ni60激光熔覆层的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笑薇 晁明举 王文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57,共2页
采用静态浸泡法对原位生成TaC颗粒强化镍基激光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进行研究。使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熔覆层进行显微组织和物相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样品表面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含10wt%(Ta_2O_5,+C)的TaC/Ni60镍基复合涂层在10... 采用静态浸泡法对原位生成TaC颗粒强化镍基激光熔覆层的耐腐蚀性进行研究。使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熔覆层进行显微组织和物相分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样品表面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含10wt%(Ta_2O_5,+C)的TaC/Ni60镍基复合涂层在10%H_2SO_4溶液和10%HCl溶液中均表现出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与纯Ni60激光熔覆层相比,其相对耐蚀性提高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aC/Ni60激光熔覆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铸金刚石-镍复合膜微观应力分析
12
作者 方莉俐 张兵临 +1 位作者 姚宁 邓记才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7,共4页
用电铸方法,采用低应力电镀液,研制出了金刚石-金属复合膜。该复合膜的厚度为20-45μm,可用于制作超薄切割刀具。介绍了用X射线衍射法(XRD)测量多晶体微观应力的基本原理和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镍多晶体显微应变的程序。用单波法计算了电... 用电铸方法,采用低应力电镀液,研制出了金刚石-金属复合膜。该复合膜的厚度为20-45μm,可用于制作超薄切割刀具。介绍了用X射线衍射法(XRD)测量多晶体微观应力的基本原理和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镍多晶体显微应变的程序。用单波法计算了电铸金刚石-镍复合膜的显微应变,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该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结果发现:阴极电流密度严重影响复合膜的显微应变,在实验所用电流密度范围内(0.6-3.5 A/dm2),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显微应变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镍复合膜 显微应变 XRD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铸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的制备(英文)
13
作者 方莉俐 张兵临 姚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8-493,共6页
用电铸方法,采用低应力电镀液,制备出了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电镀液PH值3.84.2,温度40~60℃,阳极与阴极间距100~150mm。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检测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晶体显微结构和复合膜中金刚石颗粒... 用电铸方法,采用低应力电镀液,制备出了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电镀液PH值3.84.2,温度40~60℃,阳极与阴极间距100~150mm。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检测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晶体显微结构和复合膜中金刚石颗粒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阴极电流密度对自支撑金刚石-镍复合膜的品质影响很大,当阴极电流密度从1.3A/dm^2增加到3.3A/dm^3时,复合膜的显微应变从0.36%减小到0.28%;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复合膜中金刚石颗粒的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镍复合膜 电铸 电流密度 显微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碳纳米管/聚乙烯醇薄膜的机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亚丽 上媛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9-1143,1171,共6页
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利用浸入滚动法制备CNTs/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研究不同浓度的PVA对CNTs/PVA复合薄膜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CNTs/PVA复合薄膜的应力随着PVA的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VA的浓度... 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CNTs),利用浸入滚动法制备CNTs/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研究不同浓度的PVA对CNTs/PVA复合薄膜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CNTs/PVA复合薄膜的应力随着PVA的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VA的浓度为2wt%的时候CNTs/PVA复合薄膜的抗拉强度最大,其值为561MPa。并且实验研究发现CNTs/PVA复合薄膜的应变随着PVA的溶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浓度的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 聚乙烯醇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碘化物后处理制备大晶粒CH3NH3PbI3钙钛矿薄膜
15
作者 苌瑞广 谷锦华 +2 位作者 张景研 朱志立 郜小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03-1307,共5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的光伏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制备大晶粒、致密的钙钛矿吸收层仍然是获得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简单碱金属碘化物(NaI,KI,CsI)后处理方法诱导CH3NH3PbI3薄膜二次结...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电池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的光伏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制备大晶粒、致密的钙钛矿吸收层仍然是获得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简单碱金属碘化物(NaI,KI,CsI)后处理方法诱导CH3NH3PbI3薄膜二次结晶,成功制备了微米级大晶粒、致密的CH3NH3PbI3钙钛矿薄膜。与KI相比,NaI和CsI更有利于促进钙钛矿薄膜晶粒长大。并且碱金属碘化物后处理能够钝化晶界,降低钙钛矿薄膜内的缺陷。最后,碱金属掺杂对CH3NH3PbI3带隙的影响很小,不改变其接近单节电池带隙的最优值。因此,碱金属碘化物后处理是进一步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薄膜 后处理 碱金属碘化物 晶界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 N,Al N和 BN(110 )表面反常弛豫的电子结构计算
16
作者 贾瑜 顾华伟 +4 位作者 李新建 姚乾凯 魏英耐 马丙现 胡行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2-47,共6页
在紧束缚模型框架下采用形式散射理论方法计算了具有闪锌矿结构的化合物半导体 Ga N,Al N和 BN(110 )反常弛豫表面的表面电子结构 ,讨论了表面弛豫对表面电子结构的影响 ,并将结果同 Ga As(110 )表面的表面电子结构作了比较 .
关键词 氮化镓 反常驰豫 表面电子结构 氮化铝 氮化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