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6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WMM模型的暴雨洪水模拟研究——以郑州大学新校区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东 荐圣淇 +1 位作者 王慧亮 胡彩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9-182,193,共5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区域面积急剧扩大,城市化所带来的水文效应使城市洪涝灾害出现频率不断增大。以郑州大学新校区为研究区域,应用SWMM模型对该区域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不同峰值比例、不同城市化...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区域面积急剧扩大,城市化所带来的水文效应使城市洪涝灾害出现频率不断增大。以郑州大学新校区为研究区域,应用SWMM模型对该区域在不同暴雨重现期、不同峰值比例、不同城市化程度和LID情境下进行暴雨洪水模拟。结果表明:暴雨雨型对模拟结果有重要的影响,该模型较好的预测了研究区域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 重现期 峰值比例 L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及调控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宏杰 马军霞 左其亭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郑州市为实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方法,计算郑州市现状水平年(2001年)、规划水平年(2010年、2020年)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小.经计算,郑州市现状水平年(2001年)的水环境承载能力为0 6686×108m3,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4 2953&... 以郑州市为实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方法,计算郑州市现状水平年(2001年)、规划水平年(2010年、2020年)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小.经计算,郑州市现状水平年(2001年)的水环境承载能力为0 6686×108m3,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4 2953×108m3,8 3316×108m3.分析认为,2001年和2010年郑州市不满足水环境承载能力要求,而到2020年可以满足水环境承载能力要求.并根据影响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小的因素分析,给出提高郑州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大小的调控对策建议,包括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增加外调水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栽能力 郑州市 计算模型 调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磊 万红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4-87,共4页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郑州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综合污染指数为1.9,处于轻污染状态。菜地主要污染物为Cd,单因子污染指数为2.44。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重金属有一定的累积现象,剖面...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郑州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综合污染指数为1.9,处于轻污染状态。菜地主要污染物为Cd,单因子污染指数为2.44。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重金属有一定的累积现象,剖面分布上表现出表面聚集特征,Ni、Cu、Pb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这可能与Ni、Cu、Pb来源相同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地 重金属 郑州市城郊 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冯军旗 何争光 马勇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根据1985-2005年郑州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郑州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EKC曲线表现为“U”型、倒“U”型等,... 根据1985-2005年郑州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郑州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EKC曲线表现为“U”型、倒“U”型等,目前仍处于工业发展期,最后对郑州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GDP 工业“三废”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承载能力预测模型及其在郑州市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全香 左其亭 杨峰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以郑州市为实例,介绍了计算水环境承载能力的"黑箱"模型、控制因子和控制参数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规划水平年郑州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预测排放量... 以郑州市为实例,介绍了计算水环境承载能力的"黑箱"模型、控制因子和控制参数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规划水平年郑州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的预测排放量均超过了控制目标,必须通过减污和增水两条途径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环境承栽能力 “黑箱”模型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6
作者 李瑶瑶 《绿色科技》 2013年第6期194-198,共5页
指出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日益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立足于人居环境的宏观层面,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等4个方面构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 指出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优化研究日益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立足于人居环境的宏观层面,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等4个方面构建了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最后运用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模型评价郑州市的人居环境现状,并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人居环境质量为"良",且其内部系统处于一种优质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梁结构半余弦基函数冲击载荷识别及验证
7
作者 王莹 马晓力 王强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5,共5页
研究设备的振动状态还需考虑受工作冲击载荷因素导致的冲击损伤、部件松动以及自身结构振动的影响。为此设计了一种建立在半余弦函数基础上的冲击载荷识别算法,通过遗传算法确定合适区间,利用数据方法确定梁、薄板与桁架的尺寸,并进行... 研究设备的振动状态还需考虑受工作冲击载荷因素导致的冲击损伤、部件松动以及自身结构振动的影响。为此设计了一种建立在半余弦函数基础上的冲击载荷识别算法,通过遗传算法确定合适区间,利用数据方法确定梁、薄板与桁架的尺寸,并进行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拟合冲击载荷(SCFF)方法误差均比Tikhonov、切比雪夫正交多项式拟合(COPF)更低,随着噪声增大SCFF识别优势更加明显。获得10%以内的峰值误差,在参数优化下达到最小值,表明参数优化具备良好的适用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响应信号频谱数据,推断该冲击载荷之后造成的悬臂梁发生低频振动状态,前四阶模态对模型实施修正满足可行性要求。采用SCFF方法识别时,可以跟实际载荷形成良好的吻合状态,可以识别获得更小峰值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悬臂梁 载荷识别 函数拟合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卫星数据的黄河湿地植被生物量反演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高明亮 赵文吉 +1 位作者 宫兆宁 赫晓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2-553,共12页
回归模型拟合植被指数与生物量的定量关系是植被生物量反演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环境卫星遥感数据和同步野外实地采样数据,以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试验区,比较MLRM(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SCRM(一元曲线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拟合植被指数与生物量的定量关系是植被生物量反演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研究在此基础上,基于环境卫星遥感数据和同步野外实地采样数据,以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试验区,比较MLRM(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SCRM(一元曲线回归模型)反演植被生物量的能力,并估算研究区植被生物量,生成研究区生物量分布图。结果表明,文中所建立的MLRM在研究区具有较好的反演精度和预测能力。其模型显著性检验为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791,模型拟合精度达到29.8 g/m2,其模型预测结果系统误差为49.9 g/m2,均方根误差为67.2 g/m2,预测决定系数为0.8742,比传统的一元回归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估算研究区域2010年8月湿生植被生物量约为6.849199 t/hm2,相对误差为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卫星 植被指数 生物量反演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闸坝调控对河流水生态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左其亭 刘静 窦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9-447,共9页
为探讨闸坝工程对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进行实地闸坝调控实验,监测河流水质指标在不同调控(0m^3/s、20 m^3/s、40 m^3/s和60 m^3/s)方式下的空间变化,并调查水生态指标,探析长期和短期的调控干扰对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 为探讨闸坝工程对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进行实地闸坝调控实验,监测河流水质指标在不同调控(0m^3/s、20 m^3/s、40 m^3/s和60 m^3/s)方式下的空间变化,并调查水生态指标,探析长期和短期的调控干扰对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60 m^3/s调控,有助于闸下污染物的氧化和分解,提高河流水体的自净作用;水体的强烈冲刷和扰动作用促进底泥中污染物向水体转化,极易造成闸下区域水体的突发性二次污染;短期频繁地开闸调控对浮游动植物的密度分布影响显著;长期的调控干扰导致水生生物群落和结构单一,水生态环境显著恶化,闸上区域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研究结果可为河流生态修护与可持续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坝 闸坝调控 水质 水生态 水污染 影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窦明 左其亭 胡彩虹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63-66,共4页
介绍了国外大型调水工程的一些经验教训,指出在实施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接着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同调水方案,重点讨论了工程对汉江中下... 介绍了国外大型调水工程的一些经验教训,指出在实施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前,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接着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针对不同调水方案,重点讨论了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环境容量和水华发生概率的影响.最后提出维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跨流域调水工程 环境可持续发展 大型调水工程 环境影响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 水环境容量 汉江中下游 经验教训 不利影响 工程实施 调水方案 发生概率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方法的溃坝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宗坤 李巍 +1 位作者 葛巍 徐宏殷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9-276,共8页
针对溃坝环境影响研究内容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综合考虑植被覆盖、河道形态、生物多样性、人居景观环境、污染工业、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溃坝环境影响因素,构建并细化了溃坝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以集对分析理论... 针对溃坝环境影响研究内容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综合考虑植被覆盖、河道形态、生物多样性、人居景观环境、污染工业、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溃坝环境影响因素,构建并细化了溃坝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等级标准.以集对分析理论核心概念"联系度"和可变模糊集理论核心概念"差异度"在本质上相同为纽带,将改进细化的集对分析联系度函数与可变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用联系度的概念来简化差异度的计算公式,将得到的特征函数代替可变模糊集中的相对差异度函数.建立溃坝环境影响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模型,实现了集对分析理论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优势互补.将溃坝环境影响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沙河集水库大坝,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评价结果客观合理,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溃坝环境影响系统的非线性和可变模糊性,符合溃坝环境影响系统的模糊不确定性特点,同时简化了可变模糊差异度的构建过程,提高了评价效率,为溃坝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环境影响 风险后果 集对分析 可变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的流域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贾佳 梁亦欣 +3 位作者 于鲁冀 章显 梁静 王小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8-204,共7页
针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十一五"期间呈现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失调状态,为解决环境容量资源稀缺与流域经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构建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SD),模型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子系统构成。... 针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十一五"期间呈现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失调状态,为解决环境容量资源稀缺与流域经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构建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SD),模型由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子系统构成。调控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决策因子,如再用水回用率、重点排污行业产值增长率等,通过模型的正负反馈进行因果关系分析,并依据流域现状发展趋势和优化发展方向分别设计不同的情景,对比分析得出流域最优发展方案。并通过对不同发展情景的分析和比较,提出河南省淮河流域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人口城乡布局、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能力、优化工业污染结构的政策建议,为河南省淮河流域的规划、治理提供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系统动力学 河南省淮河流域 决策变量 情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水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华侨 窦明 +1 位作者 赵辉 郑宝强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6期42-46,74,共6页
针对目前郑州市水安全现状,提出以水供需安全、水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安全和灾害防治安全作为水安全评价的准则,选取代表性指标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郑州市的水安全状况进行分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5年... 针对目前郑州市水安全现状,提出以水供需安全、水环境安全、社会经济安全和灾害防治安全作为水安全评价的准则,选取代表性指标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郑州市的水安全状况进行分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5年郑州市的水供需安全度较低;灾害防治安全度变化较大,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环境和社会经济安全度处于稳定水平;2000年郑州市水安全隶属于基本安全的临界状态,2005年较2000年有所提高,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模糊评价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郑州市建成区扩展变化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爱民 刘杉 吕安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了4个时期的郑州市建成区的面积信息,利用扩展强度系数、紧凑度指数、分维数指数、城市面积-人口弹性系数等参数,从扩展数量、形态、扩展合理性3个方面分析了郑州1999—2007年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 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了4个时期的郑州市建成区的面积信息,利用扩展强度系数、紧凑度指数、分维数指数、城市面积-人口弹性系数等参数,从扩展数量、形态、扩展合理性3个方面分析了郑州1999—2007年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以及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从1999—2007年8年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净增了211.802 km2,平均每年扩展26.475 km2,扩展强度指数为27.222%,城市空间形态越来越离散,高速外延式扩展是建成区用地扩展的主要特征,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不相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建成区 城市扩张 用地规模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 被引量:10
15
作者 窦明 左其亭 +1 位作者 胡瑞 李桂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8-254,共7页
在界定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定量反映出经济社会系统、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经济社会-水资源-水环境"复合系统模型;以"支撑最大经济社会规模"为目标函数,以"维系良... 在界定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定量反映出经济社会系统、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经济社会-水资源-水环境"复合系统模型;以"支撑最大经济社会规模"为目标函数,以"维系良好水环境状况"为约束条件,并考虑复合系统模型约束、水量约束和其它约束条件,建立了分区式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计算模型;提出承载程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运用上述模型和方法,计算和评价了淮河流域71个单元的水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承载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环境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左其亭 马军霞 高传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针对人类高强度活动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和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探讨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 针对人类高强度活动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和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探讨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内涵;提出了计算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控制目标反推模型"(COIM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控制断面径流量计算、控制断面水质指标计算、控制目标方程和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以郑州市为应用范例,介绍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应用及水环境调控对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能力 水资源承载能力 城市水环境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郑州市黄河湿地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赫晓慧 牛金星 +2 位作者 郑东东 王璐 郭恒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4-336,共3页
城市滨河湿地的治理与保护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监测植被覆盖度是研究湿地植被状况的重要方法。以郑州市黄河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等密度模型,基于1999—2011年的郑州市黄河湿地TM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植被覆盖度的反演,并结合... 城市滨河湿地的治理与保护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监测植被覆盖度是研究湿地植被状况的重要方法。以郑州市黄河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等密度模型,基于1999—2011年的郑州市黄河湿地TM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植被覆盖度的反演,并结合降水数据和实际调研情况,分析了郑州市黄河湿地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郑州市黄河湿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研究期内平均植被盖度由60%下降到40%,典型黄河湿地植被遭到破坏。年降水的差异对植被覆盖度影响明显,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是导致植被持续减少的重要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区域生态修复规划,提高黄河湿地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湿地 郑州市 遥感反演 植被覆盖度 等密度模型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腐蚀环境下改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郭进军 韩菊红 卢燕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0-334,共5页
分别配制包含SO24-,Cl-,NH+和Mg2+,Cl-,NH+的两组高浓度混合腐蚀溶液,对普通混凝土、掺粉煤灰混凝土、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双掺(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腐蚀试验,得到了30,60,90,150d下各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 分别配制包含SO24-,Cl-,NH+和Mg2+,Cl-,NH+的两组高浓度混合腐蚀溶液,对普通混凝土、掺粉煤灰混凝土、掺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双掺(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混凝土试件进行快速腐蚀试验,得到了30,60,90,150d下各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硫酸根混合溶液中腐蚀离子之间呈现相互削弱的关系,延缓了混凝土的损伤过程;而镁离子混合溶液中腐蚀介质则表现出相互叠加的效应,加速了混凝土的侵蚀进程.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进行改性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其腐蚀后劈拉强度可以提高25%~57%.改性混凝土成功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中,防腐性能优良,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混合腐蚀溶液 抗压强度 劈拉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季节性河流保障环境流量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敏 于鲁冀 +3 位作者 梁亦欣 王惠英 吕晓燕 张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6-460,共5页
针对北方季节性河流环境流量短缺和污染并存的现状,从二元水循环的角度,提出一种建立在河流或河段的水量水质平衡基础上的环境流量分析方法;以典型重污染河流——贾鲁河为例,基于河流径流和水质特征,以满足水质目标要求为前提,提出保障... 针对北方季节性河流环境流量短缺和污染并存的现状,从二元水循环的角度,提出一种建立在河流或河段的水量水质平衡基础上的环境流量分析方法;以典型重污染河流——贾鲁河为例,基于河流径流和水质特征,以满足水质目标要求为前提,提出保障环境流量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为改善河流近期水质,在提标治理和进一步严格监管的同时,基于2013、2014年数据,需新增环境流量分别为1.55m^3/s(折合0.49亿m^3/a)和8.10m^3/s(折合2.55亿m^3/a),其经济总成本分别为4.90亿、5.52亿元,占郑州市生产总值的0.08%,可依托现状引水工程进行保障环境流量水资源的调配,经济及水源途径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河流 环境流量 二元水循环 水量水质平衡模型 贾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及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鲁冀 葛丽燕 梁亦欣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90,共4页
基于水环境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河南省实施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为更好地促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分析总结了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客观地对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取得的成... 基于水环境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河南省实施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为更好地促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分析总结了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客观地对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实施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