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蛋白质芯片技术对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悦
张静
+4 位作者
杜英
杨波
吴世凯
李国喜
胡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筛选、检测脐血中细胞因子的种类和含量,全面了解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及表达水平。方法取10位健康足月分娩产妇脐静脉血2 ml和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捐献的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抗体芯片RayBio(?) Biotin Label-basedHuman Ant...
目的通过高通量筛选、检测脐血中细胞因子的种类和含量,全面了解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及表达水平。方法取10位健康足月分娩产妇脐静脉血2 ml和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捐献的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抗体芯片RayBio(?) Biotin Label-basedHuman Antibody ArrayⅠ一次性检测507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两样本中细胞因子比值大于或小于两倍以上者为有显著差异。结果在蛋白质芯片检测所包括的507种细胞因子中,脐血浆中有94种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8种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抗体芯片技术能高通量、平行性检测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及表达水平,为深入研究脐血细胞因子积累了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细胞因子
抗体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7
2
作者
崔景彬
胡军
+1 位作者
郭林
王俊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4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含量 ,并与 3 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4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含量 ,并与 3 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恢复期两种细胞因子有下降的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结论 :脑梗塞发病过程中存在IL 6和TNF α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IL 6和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清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测定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峰
严家芹
+3 位作者
陈壬寅
赵国强
李晟磊
曹娟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法结合DNA测序法对49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DNA中EGFR基因的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G/G、G/A...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法结合DNA测序法对49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DNA中EGFR基因的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G/G、G/A、A/A基因型的分布及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多态性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6.5%、59.2%、14.3%,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体积、浸润深度、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血道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携带G/A、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基因型G/G、G/A与A/A比较的OR分别为7.0、1.3,等位基因G与A比较的OR为2.7)、TNM分期递增(基因型A/A、G/A、G/G的平均秩次分别为18.43、23.14、32.69,等位基因A与G的平均秩次分别为42.71、54.81)。结论检测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助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癌组织来源的突变型DNA聚合酶β的碱基切除修复功能
4
作者
张成娟
赵四敏
+1 位作者
赵国强
董子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在DNA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肿瘤的病因发病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子克隆技术,以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基因为模板,扩增后构建pGEM-T-polβ克隆载体,经PC...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在DNA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肿瘤的病因发病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子克隆技术,以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基因为模板,扩增后构建pGEM-T-polβ克隆载体,经PCR筛选,亚克隆于pET28a(+)表达载体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设计3条单链DNA引物,退火合成含有单碱基缺失的DNA底物,与纯化蛋白共做碱基切除修复(BER)实验,最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polβ重组表达载体;在BER实验中,野生型DNA聚合酶β能够在DNA底物的酶切位点处将其切开,突变型DNA聚合酶β不能或部分将其切开。结论野生型DNA聚合酶β能够修复单碱基缺失的DNA底物,而突变型DNA聚合酶β在碱基缺失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丧失或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DNA聚合酶Β
iptg诱导
镍柱亲和层析
碱基切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质芯片技术对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唐悦
张静
杜英
杨波
吴世凯
李国喜
胡祥
机构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深圳市北科细胞工程研究所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1-413,共3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31500015)
文摘
目的通过高通量筛选、检测脐血中细胞因子的种类和含量,全面了解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及表达水平。方法取10位健康足月分娩产妇脐静脉血2 ml和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捐献的外周静脉血2 ml,应用抗体芯片RayBio(?) Biotin Label-basedHuman Antibody ArrayⅠ一次性检测507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两样本中细胞因子比值大于或小于两倍以上者为有显著差异。结果在蛋白质芯片检测所包括的507种细胞因子中,脐血浆中有94种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8种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抗体芯片技术能高通量、平行性检测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及表达水平,为深入研究脐血细胞因子积累了数据。
关键词
脐血
细胞因子
抗体芯片
Keywords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cytokines
antibody array
分类号
R446.9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7
2
作者
崔景彬
胡军
郭林
王俊萍
机构
郑州大学
基础
医学院
生物
化
学
教研室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河南省电力医院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4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含量 ,并与 3 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恢复期两种细胞因子有下降的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结论 :脑梗塞发病过程中存在IL 6和TNF α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IL 6和TNF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血清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测定
临床意义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rleukin 6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峰
严家芹
陈壬寅
赵国强
李晟磊
曹娟娟
机构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1期4-6,共3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424430033)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624410053(135)]
文摘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法结合DNA测序法对49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DNA中EGFR基因的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G/G、G/A、A/A基因型的分布及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多态性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6.5%、59.2%、14.3%,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体积、浸润深度、大体形态、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血道转移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相关(P<0.05),携带G/A、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风险增加(基因型G/G、G/A与A/A比较的OR分别为7.0、1.3,等位基因G与A比较的OR为2.7)、TNM分期递增(基因型A/A、G/A、G/G的平均秩次分别为18.43、23.14、32.69,等位基因A与G的平均秩次分别为42.71、54.81)。结论检测EGFR基因第13外显子G64A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助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预后。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Keywords
colorectal carcinom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gen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癌组织来源的突变型DNA聚合酶β的碱基切除修复功能
4
作者
张成娟
赵四敏
赵国强
董子明
机构
河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郑州大学
基础
医学院
病理生理
学
教研室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2-676,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在DNA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肿瘤的病因发病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分子克隆技术,以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基因为模板,扩增后构建pGEM-T-polβ克隆载体,经PCR筛选,亚克隆于pET28a(+)表达载体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菌,经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设计3条单链DNA引物,退火合成含有单碱基缺失的DNA底物,与纯化蛋白共做碱基切除修复(BER)实验,最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polβ重组表达载体;在BER实验中,野生型DNA聚合酶β能够在DNA底物的酶切位点处将其切开,突变型DNA聚合酶β不能或部分将其切开。结论野生型DNA聚合酶β能够修复单碱基缺失的DNA底物,而突变型DNA聚合酶β在碱基缺失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丧失或减弱。
关键词
胃癌
DNA聚合酶Β
iptg诱导
镍柱亲和层析
碱基切除修复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DNA polymerase β
IPTG induction
nickel affinity chromatograph
base excision repair(BER)
分类号
R730.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蛋白质芯片技术对脐血浆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
唐悦
张静
杜英
杨波
吴世凯
李国喜
胡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崔景彬
胡军
郭林
王俊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EG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李峰
严家芹
陈壬寅
赵国强
李晟磊
曹娟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胃癌组织来源的突变型DNA聚合酶β的碱基切除修复功能
张成娟
赵四敏
赵国强
董子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