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大蒜油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乔海灵 张莉蓉 +2 位作者 贾琳静 张启堂 刘凤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研究中华大蒜油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绞股蓝总甙阳性对照组.第1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第2~5组均给予高脂饲料,第3、4组分别ig中华大蒜油1.5 mg/kg... 目的:研究中华大蒜油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绞股蓝总甙阳性对照组.第1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第2~5组均给予高脂饲料,第3、4组分别ig中华大蒜油1.5 mg/kg和3 mg/kg,第5组ig绞股蓝总甙60 mg/kg.每d给药1次,连续28 d.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的含量.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中华大蒜油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G、TC、LDL-C、VLDL-C,并能明显降低AI.结论:中华大蒜油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具有明显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蒜油 高脂血症 防治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冯静 柴东燕 +1 位作者 秦玉花 乔海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0-912,共3页
目的:探讨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杞总黄酮(200、100、50mg/kg)组、脑心通(292mg/kg)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行为评分... 目的:探讨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杞总黄酮(200、100、50mg/kg)组、脑心通(292mg/kg)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然后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各组间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血清中NO水平、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为35.305、40.259、15.338、21.022、10.497和12.381,P均<0.001)。除100mg/kg黄杞总黄酮组GSH-Px外,200和100mg/kg黄杞总黄酮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杞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杞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抗氧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2
3
作者 乔海灵 贾琳静 +2 位作者 张莉蓉 张启堂 刘凤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8-660,共3页
目的 :研究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9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格列吡嗪片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 5mg ,采用HPLC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 结果 :2种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 ,... 目的 :研究格列吡嗪片在健康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9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格列吡嗪片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 5mg ,采用HPLC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 结果 :2种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 ,Tmax分别为 (3 .67± 0 .50 )h和 (3 .33± 0 .50 )h。Cmax分别为 (391± 37) μg·L- 1和 (40 0± 35) μg·L- 1 ,AUC分别为 (2 .46± 0 .39) μg·h·L- 1 和 (2 .2 3± 0 .88) μg·h·L- 1 ,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 0 2 .9± 1 5 .7) %。结论 :用NDST软件对两种制剂的AUC、Cmax、Tmax进行双单侧t检验 ,证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吡嗪片 药物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降血糖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罗齐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2
4
作者 乔海灵 郜娜 +3 位作者 贾琳静 张启堂 郭玉忠 刘凤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 :研究吉非罗齐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 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 90 0mg 2种吉非罗齐胶囊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二者药 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 ,Cmax分别... 目的 :研究吉非罗齐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 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 90 0mg 2种吉非罗齐胶囊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二者药 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 ,Cmax分别为 (45 .2 4± 10 .15 )mg·L-1和 (43.38± 9.84 )mg·L-1;Tmax分别为 (2 .4 7± 0 .93)h和 (2 .2 5±0 .75 )h ;T1/ 2 分别 (1.5 9± 0 .19)h和 (1.75± 0 .2 9)h ;AUC分别为 (16 5 .79± 37.79)mg·h·L-1和 (15 6 .39± 32 .2 8)mg·h·L-1。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5 .5 5± 11.4 5 ) % (77.0 3%~ 119.4 5 % )。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罗齐胶囊 生物利用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 调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C_2监测 被引量:4
5
作者 闻质红 赵峻 +1 位作者 张莉蓉 宋东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存活期1a以上的肾移植患者C2(服用环孢素(CsA)2h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后存活期1a以上、接受微乳化CsA(6~8mg/(kg·d))、硫唑嘌呤和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75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 目的:探讨术后存活期1a以上的肾移植患者C2(服用环孢素(CsA)2h后的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后存活期1a以上、接受微乳化CsA(6~8mg/(kg·d))、硫唑嘌呤和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75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方法进行CsA全血药浓度测定。C2监测至少6个月,CsA治疗窗浓度范围定为(900±120)μg/L。结果:C2监测前,46例(61%)患者CsA全血浓度高于目标浓度范围,13例(17%)低于目标浓度范围。C2监测6个月后,与C2监测前比较患者的尿素氮降低(P〈0.05),而血清肌酐、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A平均剂量从(241±63)mg减至(213±50)mg(P〈0.05),每人每年节省费用约3500元;C2监测6个月后,CsA暴露量过高患者组的BUN水平较监测前降低(P〈0.05)。结论:稳定期肾移植患者实行C2监测安全、有效。这种方法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并有助于减少药品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环孢素 血药浓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邢东亮 宋东奎 张莉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基因分析技术,对108例膀胱癌患者和112例非肿瘤同期住院对照患者CYP2C19基因2个常见突变位点m1和m2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基因分析技术,对108例膀胱癌患者和112例非肿瘤同期住院对照患者CYP2C19基因2个常见突变位点m1和m2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膀胱癌组中强代谢型(EMs)频率高于弱代谢型(PMs)(χ2=4.508,P<0.05)。吸烟、职业暴露、嗜食肉食为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CYP2C19EMs与吸烟、职业暴露和嗜食肉食3个环境因素存在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膀胱癌的发病。结论CYP2C19EMs基因型与膀胱癌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克洛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
7
作者 贾琳静 郭玉忠 +3 位作者 张莉蓉 郜娜 田鑫 乔海灵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克洛片标准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500m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两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其主要...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克洛片标准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500m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两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94±1.55)mg·L-1和(14.10±1.45)mg·L-1,Tmax为(0.72±0.15)h和(0.75±0.12)h,T1/2ke为(0.65±0.05)h和(0.69±0.06)h,AUCt0为(15.78±2.75)mg·h·L-1和(14.86±2.98)mg·h·L-1,AUC∞0为(15.96±2.74)mg·h·L-1和(15.10±3.04)mg·h·L-1。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99±17.82)%。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
8
作者 乔海灵 郜娜 +3 位作者 张莉蓉 张启堂 刘凤芝 郭玉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尼莫地平标准参比制剂和待测制剂 1 2 0mg,采用HPLC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 :2种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 ,...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随机交叉口服尼莫地平标准参比制剂和待测制剂 1 2 0mg,采用HPLC法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 :2种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 ,AUC分别为 (1 4 3.1± 9.9) μg·h·L-1 和 (1 37.0± 7.3) μg·h·L-1 ,Cmax分别为 (83.1±7.4 ) μg·L-1 和 (80 .8± 4 .6 ) μg·L-1 ,Tmax分别为 (1 .0 0± 0 .0 0 )h和 (1 .0 6± 0 .1 7)h。待测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6 .0± 5 .9) %。经双向单侧t检验证明 ,2种制剂的AUC、Cmax相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利用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与联苯乙酸联用致痫大鼠脑内iNOS mRNA的变化
9
作者 张莉蓉 郜娜 +2 位作者 贾琳静 田鑫 赵永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探讨NO与氟喹诺酮类药物 (FQs)致痫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 诺氟沙星组、联苯乙酸 (BPAA) 生理盐水组及BPAA 诺氟沙星组 ,分别灌胃BPAA 1 0 0mg/kg或生理盐水 30min后腹腔注射诺氟沙星 2 5mg/k... 目的 :探讨NO与氟喹诺酮类药物 (FQs)致痫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 诺氟沙星组、联苯乙酸 (BPAA) 生理盐水组及BPAA 诺氟沙星组 ,分别灌胃BPAA 1 0 0mg/kg或生理盐水 30min后腹腔注射诺氟沙星 2 5mg/kg或生理盐水。连续记录各组大鼠的EEG ,分析痫样放电 ,用Racine’s标准观察行为学改变 ,RT PCR测定给药后大鼠额前区、海马不同时间iNOSmRNA的表达。结果 :诺氟沙星 BPAA组大鼠EEG示痫样放电 ,并伴有局部抽搐和全身强直痉挛发作等行为学改变 ;给药后 30min和 6 0min在额叶皮层和海马iNOSmR NA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 3组 (P <0 .0 1 ) ,而其他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 3组大鼠行为学、EEG及iNOSmRNA均无改变 (P >0 .0 5 )。结论 :NO可能参与诺氟沙星合用联苯乙酸所致的痫样发作 ,其参与了痫性发作的始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联苯乙酸 大鼠 癫痫 I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4B1基因突变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10
作者 蒋欣 宋东奎 张莉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4B1基因突变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和直接测序分析,分别检测152例膀胱癌患者和150例非肿瘤同期住院患者CYP4B1的各个常见突变基因位点,分析基因突变对...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4B1基因突变与膀胱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和直接测序分析,分别检测152例膀胱癌患者和150例非肿瘤同期住院患者CYP4B1的各个常见突变基因位点,分析基因突变对膀胱癌发病的影响。结果:膀胱癌组CYP4B1 C517T、AT881-882del+G993A+C1018T和C1123T突变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χ2=8.266、16.218和15.347,P<0.05);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膀胱癌患者间CYP4B1各突变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CYP4B1C517T、AT881-882del+G993A+C1018T和C1123T突变基因型者更易患膀胱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4B1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的提取与精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敏 郭玉忠 +1 位作者 胡玉荣 许平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以猪喉、气管软骨和鼻软骨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硫酸软骨素的方法。方法:稀碱浓盐提取猪喉、气管软骨和鼻软骨组织,选择相对分子质量为 10 000的切向流超滤膜进行精制的方法制备。测终产品硫含量,根据硫元素在硫酸软骨素...    目的:探讨以猪喉、气管软骨和鼻软骨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硫酸软骨素的方法。方法:稀碱浓盐提取猪喉、气管软骨和鼻软骨组织,选择相对分子质量为 10 000的切向流超滤膜进行精制的方法制备。测终产品硫含量,根据硫元素在硫酸软骨素分子中的比例推算Chs含量,用元素分析仪及凯氏定氮法测氮含量。结果:超滤后,以猪喉气管软骨和鼻软骨为原料制得的硫酸软骨素含量分别增加 16. 83%和 11. 75%,含量均达 98%以上;用 2种方法测氮含量分别减少0. 437 3%, 0. 482 0%和 0. 266 5%, 0. 515 6%,均小于 3. 8%。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产品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提取 精制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