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黄凸起河南段地热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1
作者 辛浩 宁艺武 +3 位作者 平建华 冷伟 陈高凯 赵继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14537-14550,共14页
内黄凸起河南段地热资源蕴藏丰富,地温梯度相对较高。然而,目前对内黄凸起河南段地热的运移机制尚未有深入研究。采用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计算、氢氧同位素等方法,对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水化学演化、热储温度及深层热水补给来源等... 内黄凸起河南段地热资源蕴藏丰富,地温梯度相对较高。然而,目前对内黄凸起河南段地热的运移机制尚未有深入研究。采用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计算、氢氧同位素等方法,对地热水的水化学类型、水化学演化、热储温度及深层热水补给来源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新近系热储水化学类型以Cl-Na为主,古近系热储主要为Cl-Na和Cl·SO_(4)-Na型。地热水中Na^(+)、Cl^(-)主要来源于矿物的溶解,同时钠硅酸盐矿物的溶解以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也是地热水中部分Na^(+)的来源。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矿物的沉淀溶解平衡共同影响Ca^(2+)、Mg^(2+)离子含量。研究区地热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热水的补给高程在789~1417 m。大多数地热水出现δ^(18)O漂移特征,水岩作用相对强烈。研究区主要热储温度在45~53℃,地热水的循环深度在947~2070 m。冷水混入比例为55.3%~66.5%,在冷水混入之前的热储温度为78.05~102.9℃。探究了内黄凸起河南段热储温度、地热水补给来源及循环深度等地热信息,对研究区地热成因机制建立了系统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成因 内黄凸起 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技术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化学元素对缠丝鸭蛋形成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孙鑫 平建华 +3 位作者 冷伟 李立军 赵继昌 刘嘉麒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为研究环境中化学元素对缠丝鸭蛋形成的影响,沿缠丝鸭蛋产蛋区及其上下游非产蛋区的淇河许沟段附近采集16组河水、土壤、底泥、水草等样品,应用统计分析法、物质损耗分数法和富集系数法,对沿河各种物质元素的迁移聚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 为研究环境中化学元素对缠丝鸭蛋形成的影响,沿缠丝鸭蛋产蛋区及其上下游非产蛋区的淇河许沟段附近采集16组河水、土壤、底泥、水草等样品,应用统计分析法、物质损耗分数法和富集系数法,对沿河各种物质元素的迁移聚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缠丝鸭蛋产蛋区环境中的化学元素含量普遍高于非产蛋区,其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是普通鸭蛋的1.6~2.8倍,稀土元素是普通鸭蛋的1.3~2倍。产蛋区土壤和底泥对各元素主要呈淋滤流失态,水草对元素生物富集系数略高于非产蛋区。蛋黄中红色环常微量元素富集强于黄色环,对锰元素的富集远高于普通鸭蛋,对稀土元素富集弱于黄环。研究表明:岩石中常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与非产蛋区具有显著差异,为鸭蛋缠丝提供原始的物质基础,在蛋黄形成过程中,缠丝鸭蛋的红黄环对元素选择性富集可能是形成鸭蛋缠丝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丝鸭蛋 化学元素 生物富集系数 化学损耗分数 淇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氚同位素的安阳河中下游流域地下水更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先贵 平建华 +2 位作者 禹言 朱亚强 张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3-702,共10页
利用水中氚值与地下水年龄分布特征和多年平均更新速率,分析安阳河中下游流域地下水更新能力。应用MGMTP重建研究区1953—2016年大气降水氚值,应用集中参数模型(LPMs)计算地下水年龄,采用Le Gal La Shalle等提出的方法估算潜水与泉水多... 利用水中氚值与地下水年龄分布特征和多年平均更新速率,分析安阳河中下游流域地下水更新能力。应用MGMTP重建研究区1953—2016年大气降水氚值,应用集中参数模型(LPMs)计算地下水年龄,采用Le Gal La Shalle等提出的方法估算潜水与泉水多年平均更新速率。研究结果表明:(1)潜水与泉水由近20多年来大气降水补给。潜水样点受局部水文地质条件控制,补给径流条件差异明显。(2)小南海泉平均滞留时间23 a,多年平均更新速率3.6%,水量呈不断衰减趋势。(3)安阳河冲洪积扇扇后缘为补给区,受地表水渗漏与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更新能力较强。扇中部至京港澳高速路地带为现代地下水,年龄40~60 a。扇前缘为现代与次现代地下水的混合水,年龄大于60 a,更新能力较弱。(4)剥蚀岗丘与冲洪积平原深层承压水为较老地下水,更新能力极弱。因此,对小南海泉域的保护需要加强,并在短时期内能取得明显成效。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补给及限量地下水开采影响,安阳市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大幅度缩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氚同位素 地下水年龄 地下水更新能力 安阳河中下游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水文平衡状态下宁夏地区植被承载力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德政 梅雪梅 +3 位作者 李鹏 张晓明 张国军 任正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基于Eagleson的生态水文最优性理论,从区域尺度上,综合多种环境变量,模拟宁夏地区生态水文平衡状态下植被最优盖度,进而确定植被承载力,并研究在不过分消耗土壤水分的前提下不同植被类型的最优盖度。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2000—2019... 基于Eagleson的生态水文最优性理论,从区域尺度上,综合多种环境变量,模拟宁夏地区生态水文平衡状态下植被最优盖度,进而确定植被承载力,并研究在不过分消耗土壤水分的前提下不同植被类型的最优盖度。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2000—2019年),基于Eagleson生态最优性理论得到的平衡植被覆盖度与实际植被覆盖度相关关系为0.86,模型模拟良好,除去农田,宁夏地区的多年平均植被盖度为0.048~0.984,模拟的平衡植被覆盖度为0.153~0.840,植被盖度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南部地区较高,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2)从植被承载力空间分布来看,绝大部分区域实际植被覆盖度与模拟的平衡植被覆盖度的差值小于0.05,未处于超载状态,植被超载区主要位于泾源县。(3)乔灌草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模拟植被最优盖度均表现为从南到北逐渐减少,从多年平均来看,草地的模拟植被最优盖度为0.223~0.841,灌木林地的模拟植被最优盖度为0.186~0.659,而乔木林地的模拟植被最优盖度为0.153~0.635。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指导当地生态环境建设,为同类地区生态恢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承载力 生态水文平衡 Eagleson生态最优性理论 宁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区划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朱文举 平建华 +2 位作者 侯俊山 宁艺武 耿文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0-208,共9页
为从赋存条件和水资源管理两个层面进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建设的区划研究,实施技术与管理的结合,通过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条件,结合水资源管理分区,建立了安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资源管理区划评价体系。采用云模型改... 为从赋存条件和水资源管理两个层面进行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建设的区划研究,实施技术与管理的结合,通过分析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条件,结合水资源管理分区,建立了安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水资源管理区划评价体系。采用云模型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进行了一级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管理分区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完成二级评价,将研究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划分了3个等级。结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宜发展区面积为117.45 km2,主要分布在安阳河冲洪积扇扇体中心强富水区,部分分布在扇缘的外围区域;限制发展区面积为459.26 km2,分布在扇缘的西南和北部丘陵弱富水区以及扇体中心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区;禁止发展区面积为24.02 km2,分布在水源地和南水北调保护区以及铁路和高速公路两旁,在研究区交错分布。在适宜性分区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管理的区划研究更全面合理,可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科学布局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云模型 水资源管理区划 安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东南麓断裂带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水热成因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郑茹丹 熊超凡 +3 位作者 平建华 苏向东 赵继昌 刘嘉麒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6,共14页
太行山东南麓断裂带发育,赋存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然而,该地区深部地热水的水热成因模式依然不清楚。通过55组地热水和38组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特征,研究离子组分来源及其运移规律,并借助同位素特征分析地热水补给来源,在此基础上... 太行山东南麓断裂带发育,赋存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然而,该地区深部地热水的水热成因模式依然不清楚。通过55组地热水和38组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组分特征,研究离子组分来源及其运移规律,并借助同位素特征分析地热水补给来源,在此基础上分析深部热储的水岩平衡状态、热储温度和热循环深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属对流—传导复合型地热系统,地热水整体处于氧化环境,离子组分以HCO_(3)^(-)和Na^(+)为主,主要受盐岩和碳酸盐岩等矿物的溶解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控制;地热水的补给高程为1010~1153m,表明地热水补给区位于太行山东南麓西部的太行山地区;地热水循环深度范围为1125~4468 m;混合比例法估算汤阴断陷深层热储温度达到110~160℃,而汤阴断陷东部的内黄凸起地区为80~110℃,二者热储温度差别源自汤阴断陷两侧深切地幔的汤东、汤西深大断裂导热导水条件良好,以及内黄凸起的基岩埋深较浅,上伏盖层薄,热能更容易散失。本研究揭示了太行山东南麓地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水热成因模式,为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球化学 地热成因 热储温度 氢氧同位素 太行山东南麓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量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范德政 梅雪梅 +4 位作者 张晓明 李鹏 张国军 赵阳 任正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3-843,共11页
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地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土壤侵蚀的重要举措。目前,量化水土保持措施、降雨特征和坡度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量和泥沙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仍具有挑战性。在调查2015~2019年宁夏黄土丘陵沟... 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地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治土壤侵蚀的重要举措。目前,量化水土保持措施、降雨特征和坡度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径流量和泥沙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仍具有挑战性。在调查2015~2019年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犁尖沟小流域19个径流小区25次典型侵蚀性降雨事件中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降雨特征、水土保持措施和坡度对径流和土壤流失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同时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定量化各影响因素对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的贡献率。结果表明:①20°坡度减流效益最好,陡坡则具有更好的减沙效益;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中,人工灌木林地的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较高。②降雨特征、水土保持措施和坡度对径流和泥沙没有间接影响,最大30 min雨强对径流和泥沙的直接影响最大,直接路径系数分别为0.77和0.46。③降雨特征是影响径流、泥沙和减流效益的主导因素;与降雨特征相比,水土保持措施和坡度是控制减沙效益的主要因素。④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侵蚀性降雨事件导致径流和土壤流失加剧;水土保持措施对于防止径流和土壤流失是非常必要的;在陡坡上,实施以灌木为主的植被组合有望实现更大的减流效益和减沙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产沙 减流效益 减沙效益 水土保持 结构方程模型 宁夏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2019年黄河宁夏段支流水沙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传贵 梅雪梅 +4 位作者 张国军 任正龑 张晓明 李鹏 赵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4-856,共13页
为明确黄河宁夏段典型支流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清水河泉眼山站、红柳沟鸣沙洲站、苦水河郭家桥站实测水文资料,运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典型流域的水沙变化趋势以及突变年份,运用累积斜率法、... 为明确黄河宁夏段典型支流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清水河泉眼山站、红柳沟鸣沙洲站、苦水河郭家桥站实测水文资料,运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典型流域的水沙变化趋势以及突变年份,运用累积斜率法、水文法和水保法对比分析水沙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1989~2019年,清水河、红柳沟和苦水河流域水沙变化均表现出减少趋势;相比来说,输沙量变化较径流量变化更显著,苦水河流域的水沙变化较清水河和红柳沟流域更显著。②人类活动在水沙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且贡献率逐渐增大;运用累积斜率法、水文法和水保法进行水沙变化归因分析,均表明人类活动是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累积斜率法和水文法计算结果比较接近。③利用水保法对清水河流域进行水沙变化归因分析,发现人类活动中减水效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淤地坝和梯田,贡献率分别为42.9%、29.0%,减沙效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淤地坝,贡献率为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突变检验 驱动因素 相关性检验 减沙效益 人类活动 水土保持 宁夏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原阳段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智超 冷伟 +1 位作者 平建华 张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77-3189,共13页
为探究现代黄河下游沉积环境演化,在原阳段钻取了两个钻孔岩芯(YHX-1、YHX-2),通过对钻孔沉积物粒度测试与分析,运用沉积物粒度参数、频率曲线与概率累积曲线,结合沉积物岩性及周边钻孔年代信息,划分研究区钻孔地质年代,揭示研究区沉积... 为探究现代黄河下游沉积环境演化,在原阳段钻取了两个钻孔岩芯(YHX-1、YHX-2),通过对钻孔沉积物粒度测试与分析,运用沉积物粒度参数、频率曲线与概率累积曲线,结合沉积物岩性及周边钻孔年代信息,划分研究区钻孔地质年代,揭示研究区沉积水动力条件及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YHX-1分为7个沉积段,YHX-2钻孔为11个阶段,中更新世时期,两根钻孔以中细砂为主,沉积相以河床亚相为主;晚更新世时期,钻孔经历短暂河漫滩微相,进入漫长的河床相沉积;全新世早期,YHX-1钻孔由湖泊沼泽沉积转变为河漫滩沉积,YHX-2钻孔为河漫滩沉积;全新世晚期,黄河改道流入当今河道,两根钻孔河床沉积相对比分析表明,改道后黄河主河道经历由北向南的变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参数 频率曲线 沉积相 沉积环境 原阳段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权重TOPSIS模型的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全成 平建华 +2 位作者 梅雪梅 吕鹏 苗长汀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87,共7页
为了准确评价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了由“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组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赋权的TOPSIS模型对新乡市2006-2018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 为了准确评价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构建了由“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组成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权重赋权的TOPSIS模型对新乡市2006-2018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障碍度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8年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在逐年提升,中间虽有所降低,但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生态和水资源维度方面,生态环境用水率是阻碍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第一障碍因子;产水模数是阻碍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第二障碍因子;供水模数、引黄水量和城市污水处理率是阻碍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第三障碍因子。今后新乡市的发展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引黄水量利用效率的提高,同时要促进节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组合权重 TOPSIS模型 障碍度模型 新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德政 梅雪梅 +1 位作者 任正龑 李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全面掌握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情况,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资源协调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权-TOPSIS评价2012-2019年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及R/S法探究其影响因素及预测未来趋势。... 为全面掌握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情况,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资源协调发展,基于DPSIR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权-TOPSIS评价2012-2019年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及R/S法探究其影响因素及预测未来趋势。结果表明,2012-2019年,整个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上升趋势,但整体基本处于超载状态,而固原市是宁夏地区中水土资源承载力最好者;从障碍度分析,驱动力子系统对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制约最强,经济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单位耕地粮食产出、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R/S法,在未来宁夏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固原市、中卫市上升趋势显著,而其他市上升趋势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资源承载力 DPSIR模型 CRITIC-熵权 TOPSIS模型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