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1
作者 赵国强 宋建伟 +2 位作者 戚敏 张世杰 陈宗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克隆和测定在郑州市得到的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例B19阳性的流产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B19病毒全基因,获得7个互相重叠的片段,分别长814bp(1~814),849bp(753~1601),663bp(1523~2185),738bp(... 目的:克隆和测定在郑州市得到的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例B19阳性的流产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B19病毒全基因,获得7个互相重叠的片段,分别长814bp(1~814),849bp(753~1601),663bp(1523~2185),738bp(2124~2861),1011bp(2790~3800),1014bp(3747~4760),914bp(4681~5594)。将其分别克隆入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长5594个核苷酸,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第1个ORF位于615~2630位核苷酸,编码672个氨基酸,第2个ORF位于2623~4968位核苷酸,编码782个氨基酸,第3个ORF位于3304~4968位核苷酸,编码555个氨基酸。在该基因中4种碱基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为:A,29.58%(1655/5594),T,26.52%(1484/5594),G,22.88%(1280/5594),C,21.02%(1175/5594)。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NC_000883高度同源;存在10个碱基改变,只有1个引起氨基酸改变(3752位C→G导致Ser→Cys)。结论: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和NC_000883属同一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9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豚鼠心肌电生理及机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华 温洪涛 +2 位作者 高远 胡香杰 张贵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离体豚鼠右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及收缩力 (Fc)的影响 ,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肌力换能器同步记录心肌收缩力。结果 苦参碱 10、2 5、5 0 μmol·... 目的 观察苦参碱对离体豚鼠右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及收缩力 (Fc)的影响 ,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肌力换能器同步记录心肌收缩力。结果 苦参碱 10、2 5、5 0 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地延长快反应动作电位(FAP)的复极 5 0 %时程 (APD50 )、复极 90 %时程 (APD90 )和有效不应期 (ERP) ,延长高钾除极组织胺及氯化钡诱发的慢反应动作电位 (SAP)的APD50 、APD90 ;但对FAP、SAP的动作电位振幅 (APA)、0期最大除极速率 (Vmax)及Fc无明显影响。结论 结果提示苦参碱对心肌细胞钠、钙离子通道无明显影响 ,其延长APD的作用可能是阻断心肌钾通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乳头状肌 动作电位 有效不应期 心肌收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异丙酯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亮星 岳云宵 +5 位作者 王世祥 南叶飞 郑晓晖 戚敏 于爽 付润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异丙酯(IDHP)对离体大鼠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CDDP)50.00mg·L-1前保护及后保护组、IDHP4.00mg·L-1和0.04m... 目的观察丹参素异丙酯(IDHP)对离体大鼠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CDDP)50.00mg·L-1前保护及后保护组、IDHP4.00mg·L-1和0.04mg·L-1两个剂量的前保护及后保护组。利用Langendorff灌流技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各用药组分别在预灌及复灌时,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各组灌流结束后,7只心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高能磷酸化合物(HEP)含量;其余3只心脏利用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各用药组ADP、AMP及腺嘌呤核苷酸总量(TAN)升高(P<0.01,P<0.05);CDDP50.00mg·L-1前保护和后保护组、IDHP4.00mg·L-1前保护和后保护组的ATP含量升高(P<0.05)。电镜显示:IDHP4.00mg·L-1前保护、后保护组及CDDP50.00mg·L-1前保护、后保护组超微结构与空白对照组相似,损伤较轻;IDHP0.04mg·L-1前保护、后保护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有所改善,但损伤仍较严重。结论 IDHP无论前保护还是后保护均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异丙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能磷酸化合物 透射电镜 能量代谢 心肌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醇提取物促大鼠缺血心肌治疗性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景柯 冯国清 +1 位作者 于爽 胡香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巴戟天糖链(MOO)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缺血心肌治疗性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成功制成AMI模型40只,随机分为MOO小、中、大剂量组、麝香保心丸组及模型组,每组8只。另取10只建立假... 目的探讨巴戟天糖链(MOO)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缺血心肌治疗性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成功制成AMI模型40只,随机分为MOO小、中、大剂量组、麝香保心丸组及模型组,每组8只。另取10只建立假手术组。药物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巴戟天醇提物水溶性部分(0.7、1.4、2.8mg.kg-1.d-1)及麝香保心丸悬浊液(30mg.kg-1.d-1),其余两组灌胃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6wk后处死大鼠,心肌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缺血心肌Ⅷ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蛋白表达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cdensity,MVD),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VEGF及bFGF表达灰度值,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OO中、大剂量组能增加缺血心肌MVD及VEGF、bFGF灰度值(P<0.05),但作用弱于麝香保心丸组(P<0.05);MOO3个剂量组之间MV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OO3个剂量组之间VEGF灰度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OO中、大剂量组bFGF灰度值与小剂量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OO可促进AMI后大鼠缺血心肌的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心肌VEGF、bFGF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糖链 血管生成 心肌梗死 大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珊丽 刘宗文 +5 位作者 卢沛琦 张艳 张建东 贾丹辉 姚昱欧 曹志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儿茶素低、中、高剂量(50,100,200mg·kg-1)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损伤模型,儿茶素各组... 目的探讨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儿茶素低、中、高剂量(50,100,200mg·kg-1)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损伤模型,儿茶素各组于缺血前30min和缺血后2h腹腔注射儿茶素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的NS。再灌注24h,用改良的Bederson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进行海马组织形态学观察及MPO和NOS活性测定。结果儿茶素可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脑组织学损伤,并且降低脑组织中MPO和NOS的活性。结论儿茶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保护作用 儿茶素 抗炎 抗氧化 髓过氧化物酶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冯国清 吴红霞 +4 位作者 王振基 戴伟娟 付润芳 刘昌发 翁世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脑组织过氧化的影响、对脑细胞膜ATP酶的保护、对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 ,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药组于缺血前 5mi...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脑组织过氧化的影响、对脑细胞膜ATP酶的保护、对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 ,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药组于缺血前 5minivgttPGE1 (1 2 ,2 4 ,48μg·kg- 1 ) ,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容积NS。各组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 60min ,再灌注 60min后 ,断头、取脑匀浆 ,测定其丙二醛 (MDA)含量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及Na+ ,K+ ATP酶 ,Ca2 + ATP酶 ,Mg2 + ATP酶活性。心脏取血分离血浆测定其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浓度及白介素 (IL 1 β、IL 6)和血浆内皮素 (ET 1 )的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MDA含量升高 (P <0 0 5)、SOD及GSH Px活力降低 (P<0 0 5) ,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降低 (P <0 0 5) ,TNFα、IL 1 β、ET 1含量升高 (P <0 0 5)。PGE1 3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 ,MDA含量降低 (P <0 0 5) ,SOD及GSH Px活力升高 (P <0 0 5) ,Na+ ,K+ ATP酶、Ca2 + ATP酶、Mg2 + ATP酶活性升高 (P <0 0 5 ) ,Mg2 + ATP酶活性亦升高 ,TNFα、IL 1 β、ET 1含量降低 (P<0 0 5)。结论 PGE1 对缺血再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过氧化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ATP酶 炎性细胞因子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帕明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许勇 姬汴生 +3 位作者 高远 刘红 徐庆荣 张贵卿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 :研究米帕明 (Imi)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和谷氨酸 (Glu)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 15~ 18d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 ,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 ;加入Glu模拟兴奋毒性损伤 ,测定乳酸... 目的 :研究米帕明 (Imi)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和谷氨酸 (Glu)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 15~ 18d胎龄的大鼠神经细胞 ,用连二亚硫酸钠消除培养基中的氧 ,合并培养基缺糖模拟细胞缺血性损伤 ;加入Glu模拟兴奋毒性损伤 ,测定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变化 ,观察缺血和Glu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及Imi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及Glu引起神经细胞明显损伤性变化 ,死亡率升高 ,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含量升高 ,细胞匀浆中丙二醛生成增加 ,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明显减少。Imi 10 - 8~ 10 - 6mol·L- 1能不同程度地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 :Imi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钙拮抗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帕明 谷氨酸 皮层神经细胞 细胞培养 连二亚硫酸钠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E_1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宋丽杰 付润芳 +2 位作者 王振基 冯国清 翁世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40-1142,共3页
目的 研究PGE1对纯化培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 5组 :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 /复氧损伤 +PGE1(5、15、4 5 μg·L-1)组。... 目的 研究PGE1对纯化培养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 ,实验分 5组 :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 /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 /复氧损伤 +PGE1(5、15、4 5 μg·L-1)组。分别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 ,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MDA含量 ,MTT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脱氢酶活性改变并测定LDH含量变化。结果 PGE1可明显提高SOD、LDH活性 ,降低MDA含量并可提高线粒体脱氢酶活性。结论 PGE1具有明显的抗缺氧复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培养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醇提物对血淤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付润芳 冯国清 +3 位作者 于爽 贾丹辉 胡香杰 李永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观察巴戟天醇提物对血淤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0.1g/(kg.d))阳性药对照组及巴戟天醇提物12g/kg、6g/kg、3g/kg剂量组6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 目的:观察巴戟天醇提物对血淤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0.1g/(kg.d))阳性药对照组及巴戟天醇提物12g/kg、6g/kg、3g/kg剂量组6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5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其他各组每d1次灌胃给药,连续5d。采用2次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kg之间将大鼠置于冰水中5mim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淤"模型,观察药物对血淤模型大鼠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卡森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及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诱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结果:巴戟天醇提物3个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淤大鼠的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卡森黏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抑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均<0.01);其高、中剂量组尚能降低全血还原黏度(P<0.01或0.05)。结论:巴戟天醇提物可改善血淤时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血淤 血流动力学 血小板聚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糖链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宁 周鹏 +5 位作者 冯国清 刘心玉 张培君 吴斌 胡香杰 乔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巴戟天糖链(MOO)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的促血管形成作用。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损伤(H/R)模型,实验分为6组:正常细胞组、H/R模型组、H/R+阳性对照组、H/R+MOO大、中、小剂量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巴戟天糖链(MOO)对缺氧复氧损伤内皮细胞的促血管形成作用。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损伤(H/R)模型,实验分为6组:正常细胞组、H/R模型组、H/R+阳性对照组、H/R+MOO大、中、小剂量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量在H/R条件下的细胞周期;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检测MOO对体外内皮细胞血管形成的作用。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H/R模型组增加了G2+S期的细胞(P<0.05),与模型组相比,MOO大、中剂量减弱了这种趋势(P<0.05),使细胞状态更接近于正常细胞;②MOO各剂量组细胞迁移数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③MOO各剂量组小管形成的面积较模型对照组亦增多(P<0.05)。结论 MOO可以减轻H/R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抑制细胞凋亡,有效促进H/R损伤的内皮细胞迁移和形成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糖链 内皮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流式细胞检测 细胞迁移 小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寡糖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汪宝军 付润芳 +3 位作者 岳云霄 冯国清 于爽 胡香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巴戟天寡糖(MO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结扎组、IRI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MOO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0.7g/kg,MOO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2.8、1.... 目的:探讨巴戟天寡糖(MO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结扎组、IRI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MOO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阳性对照组给予地奥心血康0.7g/kg,MOO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2.8、1.4及0.7g/kg的MOO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按10mL/kg给予蒸馏水灌胃,均1次/d,共7d。末次给药1h后,除假结扎组不结扎外,其他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90min。观察心功能、心肌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及肌酸激酶(CK)等的变化。结果:6组大鼠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期末压、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及心肌酶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与模型组相比,MOO各剂量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肌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升高,而CK含量则降低(P<0.001)。结论:MOO有预防心肌IRI作用,其机制主要与防止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寡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钙超载 大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香芹 冯国清 +2 位作者 付润芳 王振基 翁世艾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PGE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3 0min复氧 40min损伤模型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原位杂交法检测bc... 目的 探讨PGE1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 3 0min复氧 40min损伤模型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原位杂交法检测bcl 2、baxmRNA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乳鼠心肌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明显的梯状图谱 ,TUNEL法检测到较多的阳性标记 ,PGE1各给药组随剂量的增加 ,电泳中的DNA梯状条带逐渐减弱 ,PGE1(0 12 7μmol·L- 1)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 (6 80 %± 1 99% )与模型组 (11 40 %± 2 3 2 %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bcl 2mRNA的含量下降、baxmRNA的含量增加 ,PGE1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的上调bcl 2mRNA的含量、下调baxmRNA的含量。结论 离体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可诱导心肌细胞的凋亡。PGE1可明显抑制这种凋亡的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bcl 2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心肌细胞培养 细胞凋亡 琼脂糖凝胶电泳 TUNEL 原位杂交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PKC及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艳侠 刘丹花 +2 位作者 角灿武 付润芳 程亮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组心肌PKC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PGE1 14,42,126μg.L-1预处理组。应用Langendorff装置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组心肌PKC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PGE1 14,42,126μg.L-1预处理组。应用Langendorff装置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模型,以HE染色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纤维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内PKC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SP70的表达。结果 PKC和HSP70在PGE1预处理组的表达量较I/R组明显增加(P<0.05),且各预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PGE1预处理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纤维形态学变化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PGE1预处理可以改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纤维形态学变化,促进PKC及HSP70的表达,有效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心肌缺血/再灌注 WESTERNBLOT 蛋白激酶C 药理性预适应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国清 王振基 +5 位作者 王泽剑 付润芳 吴红霞 胡香杰 刘昌发 翁世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 从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相关基因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VSMC ,以胎牛血清及白介素 1(IL 1)分别作为促增殖剂 ,测定不同浓度PGE1对VSMC增殖、细胞内周期蛋白d1m... 目的 从细胞周期蛋白和凋亡相关基因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培养的新生牛主动脉VSMC ,以胎牛血清及白介素 1(IL 1)分别作为促增殖剂 ,测定不同浓度PGE1对VSMC增殖、细胞内周期蛋白d1mRNA表达、p5 3及Bcl 2基因表达和培养液内NO含量的影响。结果 PGE1浓度依赖性抑制胎牛血清促VSMC增殖作用 ;显著减少细胞周期蛋白d1mRNA含量 ;浓度依赖性诱导IL 1孵育下VSMC产生大量NO ,同时抑制VSMC增殖 ;并促进p5 3基因表达 ,下调bcl 2基因 ,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PGE1具有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滞VSMC生长有关 ;在炎性因子存在情况下 ,PGE1可诱导VSMC内大量产生NO ,抑制VSMC增殖 ,并加速VSM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L 平滑 血管 细胞 培养的 基因 BCL-2 基因 p53 细胞周期蛋白类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班宁对大鼠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卫林 淤泽溥 +4 位作者 林青 马云淑 罗秋燕 冯国清 赵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9-1020,共2页
关键词 克班宁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律失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汪宝军 付润芳 +3 位作者 岳云霄 于爽 胡香杰 冯国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2-794,共3页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物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和巴戟天寡糖0.7、1.4及2.8g/(kg.d)给药组,每日给予相应剂量的巴戟天寡糖及地奥心血康药...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阳性药物地奥心血康对照组和巴戟天寡糖0.7、1.4及2.8g/(kg.d)给药组,每日给予相应剂量的巴戟天寡糖及地奥心血康药液灌胃,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共7d。末次给药1h后,各组动物均接受开胸,除假手术组不结扎外,其他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90min。观察6组大鼠的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损伤及梗死面积、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6组大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损伤面积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SOD、CAT、GSH-Px和MDA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017、284.667、2589.641、1885.223、64.061、403.713、36.586和45.934,P均<0.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对照组、巴戟天寡糖1.4、2.8g/(kg.d)给药组心律失常评分降低,心肌损伤及梗死面积缩小,心肌组织中SOD、CAT和GSH-Px酶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及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寡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艳 刘珊丽 +2 位作者 曹志斌 张建东 崔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1)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损伤模型,原...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1)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损伤模型,原花青素各组于缺血前30 min和缺血后2 h腹腔注射原花青素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的NS。再灌注24 h后,测定脑片中ASIC1a的表达及MPO和iNOS活性。结果原花青素能降低缺血区脑组织中ASIC1a的表达,并且可降低脑组织中MPO和iNOS的活性。结论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以及抑制ASIC1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脑缺血/再灌注 脑保护 髓过氧化物酶 一氧化氮合酶 酸敏感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田芳 江亚南 +1 位作者 张晓艳 范天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细胞凋亡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食管鳞癌EC9706和Eca109细胞中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p50和p65蛋白的表达及0、50、100和200μmol/L辣椒素作用后pIκ...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食管鳞癌)细胞凋亡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食管鳞癌EC9706和Eca109细胞中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p50和p65蛋白的表达及0、50、100和200μmol/L辣椒素作用后pIκBα和Bcl-2蛋白的表达;凝胶滞留实验检测2种食管鳞癌细胞胞核中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及0、100和200μmol/L辣椒素作用对NF-κB与DNA结合活性的影响。2种食管鳞癌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5-FU组、辣椒素组和联合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2种食管鳞癌细胞胞质均表达IκBα和pIκBα蛋白,胞核均表达p50和p65蛋白;随辣椒素作用浓度的增加,pIκBα和Bcl-2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也逐渐下降。辣椒素可促进2种食管鳞癌细胞的凋亡,与5-FU联合使用时,凋亡细胞显著增加(EC9706:F辣椒素=2535.497,F交互=113.034,P<0.001;Eca109:F辣椒素=5984.040,F交互=5.150,P<0.05)。结论:辣椒素可能通过抑制IκBα的磷酸化阻断NF-κB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辣椒素 NF-κB IΚBΑ Bcl-2 EC9706 ECA10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酸钠多次给药对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锦玉 李荣欣 +1 位作者 李京路 毕红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目的:研究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多次给药对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健康SPF级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苯甲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苯甲酸钠(0.1、0.2、0.4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山梨酸钾(0.2 g/kg),空白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多次给药对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健康SPF级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苯甲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苯甲酸钠(0.1、0.2、0.4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山梨酸钾(0.2 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d,连续4周。检测末次给药后大鼠血清学指标(ALT、AST、ALP、GGT、TP、ALB、TBIL、BUN、Cre、UA),并观察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苯甲酸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各项血清生化学指标均有一定的异常,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均<0.05)。苯甲酸钠高剂量组大鼠肝脏出现了明显病理学异常,各组大鼠肾脏均未见病理学改变。结论:苯甲酸钠多次给药对大鼠肝肾,尤其是肝脏有一定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钠 大鼠 肝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及ABCB1基因多态性对硝苯地平在健康受试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江峰 闫良 +3 位作者 王晓飞 李晓天 张胜军 张莉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及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硝苯地平人体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90名汉族健康受试者分为空腹组和高脂餐组,各45名。分别在单次服用90 mg硝苯地平缓释片后,定时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受试者硝苯地平血药浓度...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及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对硝苯地平人体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90名汉族健康受试者分为空腹组和高脂餐组,各45名。分别在单次服用90 mg硝苯地平缓释片后,定时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受试者硝苯地平血药浓度,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ABCB1 C3435T基因型。结果空腹组中,C/C、C/T、T/T 3种基因型分别为13例、24例、8例;T/T基因型受试者比C/C基因型受试者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增加了46.34%,分别为3252.08和2222.24(单位:μg·h·L-1),但差异无显著性(P=0.066)。空腹组与高脂餐组健康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Tpeak、Cmax、AUC0-4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脂饮食导致硝苯地平的吸收加快,吸收量增加;ABCB1基因型对硝苯地平体内药动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B1 硝苯地平 药代动力学 基因多态性 高脂饮食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ABC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