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卫侠 林晓珠 +8 位作者 吕培杰 徐学勤 张静 胡曙东 郁义星 赵雪松 董海鹏 严福华 陈克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接受能谱CT扫描者纳入研究,其中10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作为肝硬化组。依据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Ⅰ~Ⅷ段,并分别测量动脉期及... 目的:探讨能谱CT动态增强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接受能谱CT扫描者纳入研究,其中10例无肝脏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5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作为肝硬化组。依据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Ⅰ~Ⅷ段,并分别测量动脉期及门脉期单能量为70keV时肝脏各段的CT值,碘浓度,水浓度及有效原子序数值(Eff-Z),并对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动脉期扫描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组患者的肝实质呈不均匀轻度强化,与对照组相比,Ⅱ段及Ⅳ段70keV的CT值有所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单能量为70keV的CT值在Ⅱ段分别为77±9HU,71±7HU;Ⅳ段分别为79±11HU,72±7HU),其他各段70keV的CT值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动脉期Ⅰ至Ⅷ段的碘浓度、水浓度及Eff-Z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门脉期,肝硬化组的肝实质强化较均匀,与对照组相比,门脉期Ⅰ段至Ⅷ段70keV的CT值,Eff-Z和碘浓度均有所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门脉期Ⅰ至Ⅷ段的水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组的能谱CT动态增强扫描尤其是门脉期扫描的各能谱成像参数和对照组之间有差别,提示能谱CT扫描对诊断肝硬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 肝硬化 碘浓度 水浓度 有效原子序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组织源造血干/祖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玉峰 张永卓 +1 位作者 张传新 王叼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了探讨足月胎盘组织源单个核细胞(human mature placenta tissue-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hPTMNC)中CD34+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寻找新的造血干/祖细胞来源供临床应用,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培养和体外无... 为了探讨足月胎盘组织源单个核细胞(human mature placenta tissue-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hPTMNC)中CD34+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寻找新的造血干/祖细胞来源供临床应用,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培养和体外无细胞因子长期培养的方法,测定胎盘组织源和脐血中的CD34+细胞及其亚群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表明:胎盘组织源CD34+细胞(2.74±0.61%)及其亚群CD34+/CD38-细胞(2.46±0.42%)、造血干/祖细胞集落CFU-GM(186.90±24.52)和BFU-E(101.40±13.35)水平都较脐血CD34+细胞(1.73±0·32%)、CD34+/CD38-细胞(0.80±0.25%)、CFU-GM(136.90±25.15)、BFU-E(49.20±8.13)高;前者在体外无细胞因子培养条件下存活时间长,且细胞数量增加约2倍。结论:胎盘是胎儿期的造血器官,胎盘细胞成分更幼稚,是一种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新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组织 脐血 CD34^+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并发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吕勇 丁慧芳 +1 位作者 杨琳 谭凤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1-353,357,共4页
目的筛选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并发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危险因素,初步探讨术后并发AION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 目的筛选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并发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危险因素,初步探讨术后并发AION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9月1日至2016年9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手术病例,符合条件的病例为11 206例(13 320眼),其中白内障术后并发AION 30例30眼(AION组),以1∶3比例在纳入的其余病例中随机选取90例90眼作为对照组。记录AION组和对照组小视盘、既往手术史、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颈动脉疾病、眼压等情况,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t检验,筛选出白内障术后并发AION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小视盘、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颈动脉疾病为白内障术后并发AION的相关因素。高脂血症、颈动脉疾病为白内障术后并发AION的危险因素。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7 d AION组眼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脂血症、颈动脉疾病均为白内障术后发生AION的危险因素,术后眼压高可能是发生AION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颈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峥嵘 孙慧 张秋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1-444,共4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 ALL)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髓系抗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双色荧光标记法检测B ALL各分化阶段上CXCR4的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 (MFI)。结果表明 :92 .9%的B ...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 ALL)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髓系抗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双色荧光标记法检测B ALL各分化阶段上CXCR4的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 (MFI)。结果表明 :92 .9%的B ALL表达CXCR4。在B ALL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 ,CD10、CD34抗原的表达率不同 ,由低到高分化阶段的免疫表型依次为 :①CD10 -/CD34+ ;②CD10 + /CD34+ ;③CD10 + /CD34-;④CD10 -/CD34-。CXCR4在各免疫表型的表达率分别为 (2 7.6 0± 15 .2 5 ) % ,(30 .95± 15 .5 0 ) % ,(5 5 .6 2± 18 37) %和 (77.2 5± 10 .86 ) % ,其MFI分别为 4 6 .6 9± 15 .0 6 ,4 7.4 3± 12 .39,79.2 8± 2 4 .71和 132 .92± 88.0 9。CXCR4在较早期阶段的CD10 -/CD34+ 和CD10 + /CD34+ B ALL细胞上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均低于CD10 + /CD34-和CD10 -/CD34-的B ALL细胞上的表达 ,在较成熟的CD10 -/CD34-B ALL细胞上表达最高。CXCR4在伴髓系抗原CD13和 (或 )CD33表达的B ALL(my+ B ALL)细胞的表达率为 (12 .5 6± 3.88) % ,MFI为 39.82± 11.5 8,不伴髓系抗原表达组 (my-B ALL)的表达率为 (37.5 7± 11.5 8) % ,MFI为 5 0 .72± 13.3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XCR4在B ALL细胞上的表达与细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 B-ALL 髓系抗原 CD10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个性心理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恒芬 曹素霞 +2 位作者 朱性霞 马建东 谢光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个性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与髓外浸润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峥嵘 孙慧 邹萍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三系白血病的表达及与髓外浸润的关系,对66例急性白血病中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组(31例)、急性粒细胞... 为了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三系白血病的表达及与髓外浸润的关系,对66例急性白血病中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组(3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患者组(20例)、急性单核系细胞白血病(M4+M5)患者组(15例)、髓外浸润患者组(41例)、非髓外浸润患者组(25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三组白血病外周血及骨髓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结果表明:ALL患者组、M4+M5患者组、M2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的SDF-1α水平分别为1317.87±220.76,1339.79±187.06,1063.70±190.74,1908.34±135.55(pg/ml),其中ALL患者和M4+M5患者组高于M2患者组,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髓外浸润患者组及非髓外浸润患者组SDF-1α血浆水平分别为1252.49±263.12、1234.91±185.50,(pg/ml),组间无显著差别。CXCR4在ALL患者组、M4+M5患者组、M2患者组白血病细胞上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为78.47±33.96、67.21±24.29、41.66±17.18,ALL患者组及M4+M5患者组明显高于M2患者组(P<0.05)。ALL患者组、M4+M5患者组间无显著性差别。髓外浸润患者组CXCR4表达的MFI(81.72±27.63)明显高于非髓外浸润患者组(36.94±11.86)(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系白血病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高表达可能是其易发生髓外浸润的分子机制,3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SDF-1α表达水平均降低且与髓外浸润无明显相关,髓外浸润可能更取决于受浸润脏器局部SDF-1α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系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基质细胞衍生-1α CXCR4 髓外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侯国欣 李天晓 +2 位作者 韩新巍 皇甫幼田 杨纪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Palmaz支架 ,对 10例大动脉炎 ,3例动脉粥样硬化 ,2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病变先行PTRA术 ,然后放置支架 ,术后病人均行常... 目的 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Palmaz支架 ,对 10例大动脉炎 ,3例动脉粥样硬化 ,2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病变先行PTRA术 ,然后放置支架 ,术后病人均行常规抗凝治疗。结果  15例患者PTRA +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 10 0 % ,近期随访 3~ 2 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PTRA +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效果满意 ,创伤小 ,病人痛苦少 ,为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 介入治疗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内支架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人群中双眼湿性AMD与CFH Y402H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文博 金学民 +1 位作者 鲍玉洲 张艳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5-707,共3页
目的研究中原地区人群中补体因子H(CFH)单核苷酸多态性(SNP)Y402H与双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相关性。方法对双眼湿性AMD组30例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5mL,提取白细胞内基因组DNA,进一步行PCR扩... 目的研究中原地区人群中补体因子H(CFH)单核苷酸多态性(SNP)Y402H与双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相关性。方法对双眼湿性AMD组30例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组3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5mL,提取白细胞内基因组DNA,进一步行PCR扩增并测序,检测CFH外显子9片段上的TT/TC/CC基因类型。结果A MD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7.47±10.8)与(61.5±10.5)岁(P>0.05)。CFH的Y402H位于染色体的1q31片段的194925860位。AMD组的基因型为TT87%、TC10%、CC3%,对照组的基因型为TT93%、TC7%、CC0%。等位基因T及C的出现率AMD组分别为92%、8%,对照组分别为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7,P>0.05)。结论中原人群中CFH的SNP Y402H与双眼湿性AMD的发病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补体因子H Y402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血及骨髓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比较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荣 邹萍 邹典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9-522,共4页
为比较脐血和骨髓淋巴细胞及祖细胞分化抗原 ,通过流式细胞术 (FCM)双标法对 38份脐血及 1 0份骨髓免疫细胞表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 :①脐血及骨髓淋巴细胞中均测到幼稚淋巴细胞 (CD3- CD4+ ) ,且前者中含量较多 ,但脐血细胞毒T... 为比较脐血和骨髓淋巴细胞及祖细胞分化抗原 ,通过流式细胞术 (FCM)双标法对 38份脐血及 1 0份骨髓免疫细胞表型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 :①脐血及骨髓淋巴细胞中均测到幼稚淋巴细胞 (CD3- CD4+ ) ,且前者中含量较多 ,但脐血细胞毒T细胞含量 (CTL ,CD3+ CD1 6+ 56+ )低于骨髓 ;②脐血中NK细胞 (CD3- CD1 6+ 56+ )比例高于骨髓 ;③脐血有核细胞中CD34+ 细胞的比值接近于骨髓 ,但脐血CD34+ 细胞中髓系祖细胞 (CD34+CD1 3+ ,CD34+ HLA DR+ )及淋巴系祖细胞 (CD34+ CD1 9+ )含量均低于骨髓。结论 :①脐血免疫细胞具有不成熟性 ,这估计是脐血移植后GVHD程度轻的主要原因 ;②脐血淋巴细胞中NK细胞含量较高 ,推测脐血移植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GVL)并不会降低 ;③脐血CD34+ 细胞中髓系祖细胞及淋巴系祖细胞比例均低于骨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 骨髓 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机制研究的认识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韵韵 李靖若 +1 位作者 张云汉 王国岭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10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凋亡机制 研究 系统性 辩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膜蛋白2(MP19)的信号肽在蛋白成熟过程中未被切除
11
作者 栗夏连 Chen Tong Church RL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9-579,共1页
目的:探讨MP19的N端是否具有信号肽的功能,引导MP19到细胞膜,证实此信号肽在蛋白质的成熟过程中未被切除。方法:用MP19 cDNA做模板,通过PCR以获得距MP19 N端不同长度的核苷酸序列:1~25 bp、1~36 bp及1~64 bp。完整的cDNA及PCR所获得... 目的:探讨MP19的N端是否具有信号肽的功能,引导MP19到细胞膜,证实此信号肽在蛋白质的成熟过程中未被切除。方法:用MP19 cDNA做模板,通过PCR以获得距MP19 N端不同长度的核苷酸序列:1~25 bp、1~36 bp及1~64 bp。完整的cDNA及PCR所获得的不同片段的核苷酸分别克隆到四环素调控的哺乳类表达载体pcDNA4/TO,获得克隆MP19/EGFP、MP19—25/EGFP、MP19—36/EGFP及MP19-64/EGFP,确保插入的片段在EGFP的5’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膜蛋白2 MP19 信号肽 蛋白质 细胞固有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