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氏盐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蛋白D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
作者 刘红涛 宋建伟 +3 位作者 臧卫东 鲁照明 王鹏举 薛乐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31-436,共6页
根据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Oryza sativa、Chlorella vulgaris以及Me-sostigma viride等真核生物的psbD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细胞的总RNA,通过RT-... 根据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Oryza sativa、Chlorella vulgaris以及Me-sostigma viride等真核生物的psbD基因的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利用TRIzol试剂提取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得到杜氏盐藻cDNA片段的长度大约为1 000bp.该序列的PCR产物经T-A克隆并测序分析以及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所克隆的基因为杜氏盐藻psbD基因,编码杜氏盐藻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2蛋白,该序列已递交GenBank(GenBank登录号为:DQ074450).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依次为: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92%,Nephroselmis olivacea88%,Pinus thunbergii88%,Am-borella trichopoda88%,Chlorella vulgaris88%.通过密码子偏爱性分析表明,psbD基因存在明显的密码子偏爱性,其(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D2蛋白 psbD 简并引物 密码子偏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2
作者 赵国强 宋建伟 +2 位作者 戚敏 张世杰 陈宗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克隆和测定在郑州市得到的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例B19阳性的流产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B19病毒全基因,获得7个互相重叠的片段,分别长814bp(1~814),849bp(753~1601),663bp(1523~2185),738bp(... 目的:克隆和测定在郑州市得到的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1例B19阳性的流产患者血清中分段扩增B19病毒全基因,获得7个互相重叠的片段,分别长814bp(1~814),849bp(753~1601),663bp(1523~2185),738bp(2124~2861),1011bp(2790~3800),1014bp(3747~4760),914bp(4681~5594)。将其分别克隆入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郑州市B19病毒分离株全基因长5594个核苷酸,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ORF)。第1个ORF位于615~2630位核苷酸,编码672个氨基酸,第2个ORF位于2623~4968位核苷酸,编码782个氨基酸,第3个ORF位于3304~4968位核苷酸,编码555个氨基酸。在该基因中4种碱基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为:A,29.58%(1655/5594),T,26.52%(1484/5594),G,22.88%(1280/5594),C,21.02%(1175/5594)。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NC_000883高度同源;存在10个碱基改变,只有1个引起氨基酸改变(3752位C→G导致Ser→Cys)。结论:郑州B19病毒分离株和NC_000883属同一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9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Notch1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4
3
作者 鲁照明 刘红涛 +3 位作者 高媛 许培荣 鄢文海 薛乐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63-267,共5页
采用RT-PCR方法,分别从人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扩增Notch1基因,结果表明Notch1基因在人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均有表达.此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特征的35例食管鳞癌、16例原位癌及35例癌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Not... 采用RT-PCR方法,分别从人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扩增Notch1基因,结果表明Notch1基因在人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均有表达.此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特征的35例食管鳞癌、16例原位癌及35例癌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Notch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Notch1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和原位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2.9%、68.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食管鳞癌组织37.1%(P<0.05);食管鳞癌Notch1蛋白的低表达与肿瘤的直径、分期和发生部位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这表明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中Notch1蛋白高表达,而在食管癌鳞中Notch1蛋白呈现低表达或不表达.该研究为进一步探明Notch1基因的表达对食管癌细胞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NOTCH1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信号途径在食管鳞癌细胞株EC9706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鲁照明 刘红涛 +2 位作者 许培荣 侯桂琴 薛乐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740-743,共4页
目的:研究Notch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otch1基因在EC9706细胞中的表达。通过RT-PCR扩增Notch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otch1,转染EC9706细胞,利用Western... 目的:研究Notch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EC9706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otch1基因在EC9706细胞中的表达。通过RT-PCR扩增Notch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otch1,转染EC9706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pcDNA3.1-Notch1载体12h,24h,48h,72h的食管癌细胞株与转染空载体食管癌细胞株中Notch1的表达,并观察每一时期食管癌细胞株的凋亡情况。结果:在食管癌细胞株中Notch1基因低表达,此外,转染Notch1后的细胞株Notch1表达量与转染空载体相比有明显差异(F=80.442,P<0.05)。经组间两两比较,实验组食管癌细胞株的Notch1的表达量在12h时比对照组食管癌细胞株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1),前者约为后者的4.6倍。但48h至72h时Notch1表达量实验组与对照组食管癌细胞株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通过倒置显微镜发现48h至72h细胞出现大量凋亡的现象。上述结果说明12hNotch1表达量的增加,使食管癌细胞EC9706中的Notch1信号途径得以激活,该途径激活后导致48h到72h时的细胞大量凋亡。结论:Notch1在食管癌细胞中的激活引起细胞大量凋亡,提示Notch1基因有可能成为治疗食管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EC9706 免疫细胞化学 WESTERN BLO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红细胞锌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洪权 常爱武 +1 位作者 吴予明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红细胞锌的方法。方法 :取一定体积的红细胞 ,低渗破膜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结果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6 %~ 1 .86 %。回收率为 94 .6 7%~ 97.6 0 %。结论 :方法简便 ,精密度好 ,准确度高 。
关键词 红细胞 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本离心条件和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金莲 杨莹 +1 位作者 高革 齐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74-675,共2页
关键词 标本离心条件 标本放置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NF-κB p65/p50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健 杜芳 +12 位作者 齐义军 郭涛 冯常炜 秦豫培 何欣 范宗民 高珊珊 郭花芹 刘宾 张延瑞 李吉林 焦新英 王立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 p65/p50蛋白在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组织的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NF-κB p65/p50蛋白表达状况并分析其特征。结果NF-κB p65/p50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无表达,而在...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 p65/p50蛋白在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组织的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食管癌手术标本的NF-κB p65/p50蛋白表达状况并分析其特征。结果NF-κB p65/p50在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无表达,而在基底细胞增生(38%/32%)、间变(54%/46%)、原位癌(53%/47%)和鳞状细胞癌(69%/62%)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并随病变进展,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而基底细胞增生与鳞癌之间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NF-κB p65/p50在食管鳞癌中表达有异质性。结论NF-κB p65/p50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NF—KB 癌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生四叶参中氨基酸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利娥 常爱武 +2 位作者 韩萍 刘金盾 张洪权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野生四叶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方法:用盐酸水解大别山区野生四叶参中的蛋白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BP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 目的:建立测定野生四叶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方法:用盐酸水解大别山区野生四叶参中的蛋白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BP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7.2);流动相B:甲醇,流速1.0mL/min,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荧光检测波长为450nm。分析四叶参中各种氨基酸含量。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氨基酸在25.0~800.0μmol/L范围内浓度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3),该方法的回收率在89.5%~109.2%,RSD在3.2%~9.0%,检测限在1,0~3.7μmol/L。野生四叶参中含有12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51.49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95mg/g。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野生四叶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四叶参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儿童微量全血锌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洪权 吴予明 +2 位作者 常爱武 阎素清 张丽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儿童微量全血锌的测定方法。方法 :对 2 4 6名郑州市 1~ 6岁正常儿童采指端末梢血 2 0μl,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锌。 结果 :在最佳测定条件下锌回收率为 96 .0 0 %~ 98.33% ,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 2 .6 1%~ 5 .7... 目的 :建立一种儿童微量全血锌的测定方法。方法 :对 2 4 6名郑州市 1~ 6岁正常儿童采指端末梢血 2 0μl,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锌。 结果 :在最佳测定条件下锌回收率为 96 .0 0 %~ 98.33% ,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 2 .6 1%~ 5 .76 %。 1~ 3岁微量全血锌为 (6 1.6 3± 5 .0 8) μmol/L ;3~ 6岁为 (71.4 7± 5 .18) μmol/L。 结论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便、快速、准确。采血样量少 ,儿童易接受 ,且能满足科研、临床对儿童血锌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量全血锌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秦艳茹 金寒 +8 位作者 王立东 何欣 范宗民 焦新英 高珊珊 李吉林 刘宾 张延瑞 冯常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生(DYS)23例,原位癌组织(CIS)45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2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OR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及SCC组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15、p16、mdm2和p53表达。随着病变发展(从NOR→BCH→DYS→CIS→SCC),p15和p16的表达逐渐降低,mdm2和p53的表达逐渐增高(P<0.05)。结论:p15、p16的低表达和p53、mdm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病变持续向癌方向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P15 P16 MDM2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p16基因缺失及甲基化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炜伟 王立东 +5 位作者 齐义军 杜芳 王志卿 高珊珊 何欣 范宗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方法采用PCR、DHPLC、MSP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间变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蛋...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方法采用PCR、DHPLC、MSP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间变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16蛋白均为正常表达(45/45,100%),间变和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84.4%(38/45)和91.1%(41/45),3者间异常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3,P<0.001)。p16蛋白表达异常的41例癌组织中,纯合型甲基化发生率为80.48%(33/41),杂合缺失发生率58.53%(24/41),不缺失发生率41.46%(17/41),均高于p16蛋白表达正常的癌组织。结论该地区食管癌组织中p16基因主要通过纯合型甲基化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P16 甲基化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灰化·酸溶·氟电极法测定蔬菜中微量氟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予明 张洪权 +1 位作者 吴拥军 常爱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建立开放式灰化·酸溶·氟电极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方法。方法:称取适量洗净、烘干、粉碎的蔬菜样品置于瓷坩埚中,加Mg(NO3)2、MgCl2、NaOH溶液作氟保护剂。于开放式灰化炉上炭化、灰化。灰分用0.5mol/L HCl浸泡,加入总离... 目的:建立开放式灰化·酸溶·氟电极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方法。方法:称取适量洗净、烘干、粉碎的蔬菜样品置于瓷坩埚中,加Mg(NO3)2、MgCl2、NaOH溶液作氟保护剂。于开放式灰化炉上炭化、灰化。灰分用0.5mol/L HCl浸泡,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后用氟电极测定氟。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E=-101.34-58.58 lgc,r=O.999 9,RSD为1.12%~2.72%,回收率为94.47%~97.7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为测定蔬菜中微量氟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化·酸溶·氟电极法 蔬菜 开放式灰化 氟电极 食物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高癌家族调查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琮宇 李苹娟 +10 位作者 吴会芳 郭涛 张彦霞 邵珊 王苒 常志伟 王智卿 杜芳 余炜伟 范宗民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家族聚集性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表,逐户调查。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448户1107人进行家系调查。结果:共收回264份问卷。264户中,有家族性食管癌共153户(58%)。直系三代中发生10例以上食管癌患者的家庭有5户... 目的:了解食管癌家族聚集性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表,逐户调查。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448户1107人进行家系调查。结果:共收回264份问卷。264户中,有家族性食管癌共153户(58%)。直系三代中发生10例以上食管癌患者的家庭有5户(2%),7例患者的家庭有8户(3%),而三代中发生6例、5例、4例和3例食管癌的家庭分别为13户(5%)、21户(8%)、28户(11%)和46户(17%)。结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家族聚集性发生十分常见,提示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流行病学调查 高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野葛葛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洪权 常爱武 +3 位作者 吴拥军 王旗 吴予明 韩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0-582,共3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野葛葛根素含量,为野葛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体积分数为30%乙醇100℃水浴回流提取葛根样品。应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XDB 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野葛葛根素含量,为野葛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体积分数为30%乙醇100℃水浴回流提取葛根样品。应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ZorbaxXDB C18(4.6×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ml/min,20ml进样,以色谱峰面积计算样品含量。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在250nm处测吸光度,检查该方法的专属性。结果:葛根素在20~200mg/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样品精密度RSD=4.79%,样品回收率为93.05%~105.93%,RSD=4.66%。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好,回收率及准确度高,是测定葛根素和评价野葛质量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葛根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癌旁和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肠上皮化生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冯笑山 高社干 +9 位作者 马保根 何欣 范宗民 高珊珊 郭花芹 王启鸣 郭瑞锋 贺新伟 吴会芳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贲门癌癌旁与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肠上皮化生(IM)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70例贲门癌癌旁IM与320例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IM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 目的:探讨贲门癌癌旁与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肠上皮化生(IM)组织中p53和PCNA的表达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70例贲门癌癌旁IM与320例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IM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无症状人群贲门黏膜活检标本中IM检出率4.4%(14/320),低于贲门癌癌旁组织中的38.6%(24/70)(P<0.01)。癌旁IM组织中p53蛋白高表达率高于无症状人群IM(χ2=8.7840,P<0.01),但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88,P>0.05)。结论:贲门癌癌旁IM可能更易发生基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肠上皮化生 免疫组化 P53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IMP1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芳 王立东 +16 位作者 焦新英 孙哲 高珊珊 范宗民 何欣 郭涛 齐义军 余炜伟 王智卿 江亚南 常志伟 李吉林 常扶保 郭花芹 尹艳春 牛牧 李江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表达最高(100%),并随病变进展,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正常食管上皮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91·67%)、不典型增生(DYS,85·71%)和鳞状细胞癌(SCC,83·33%)之间差有异显著性(P<0·05),且BCH与SCC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明显(P<0·05)。贲门:IMP1在各级病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不典型增生组织(DYS,83·33%%)阳性率最高,表达最低是慢性萎缩性贲门炎组织(CAG,54·55%),DYS与正常贲门腺上皮(61·11%)、CAG和贲门腺癌(GCA,61·90%)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MP1表达率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IMP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鳞状细胞癌 腺癌 癌前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和喜梅 陈小让 何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观察白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结构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白矾低(0.10g/kg)、中(0.42g/kg)、高(1.00g/kg)剂量组,每组8只,每d灌胃给药,用药1周后行电迷宫试验,2个月后行水迷宫试验。试... 目的观察白矾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结构组织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白矾低(0.10g/kg)、中(0.42g/kg)、高(1.00g/kg)剂量组,每组8只,每d灌胃给药,用药1周后行电迷宫试验,2个月后行水迷宫试验。试验结束后观察海马结构组织学改变,并计数CA1区神经元密度。结果和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白矾组电迷宫试验寻找安全区出错的几率增加(P<0.05或0.01),中、高剂量白矾组水迷宫试验中寻找平台潜伏期延长(P<0.05或0.01),皮层组织学分级升高、CA1区神经元密度降低(P<0.05)。结论白矾可降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海马组织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矾 学习记忆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惠良 杨莹 齐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分别同时测定血浆、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多巴胺(DA)、高香草酸(HAV)、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分别同时测定血浆、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多巴胺(DA)、高香草酸(HAV)、5-羟吲哚乙酸(5-HIAA)、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及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分离良好,回收率为90%~107%,线性范围3.0~720μg/L,检出限为0.04ng(S/N=3)。通过在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的血浆、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中的应用,显示本方法能满足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 单胺类神经递质 脑卒中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秦艳茹 李永欣 +8 位作者 王立东 范宗民 李吉林 何欣 高珊珊 焦新英 冯常炜 张延瑞 刘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58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8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结果:癌旁、癌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方法: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58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8例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myc、hTERT和c-MET的表达。结果:癌旁、癌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c-myc阳性率分别为7%,66%,75%;hTERT阳性率分别为0%,48%,75%;c-MET阳性率分别为7%,34%,75%;癌旁和癌组织间c-myc和hTERT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和癌组织间,以及癌和淋巴结转移灶之间c-MET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组织中c-myc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1,P=0.002),c-myc与c-MET的表达不相关(r=0.211,P=0.146)。结论:c-myc、hTERT和c-MET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相关,c-myc可能参与了hTERT的激活过程,c-MET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食管癌淋巴结的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c—myc HTERT C-M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NF-κB抑制物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系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健 杜芳 +2 位作者 齐义军 冯常炜 王立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将NF-κB抑制物基因pcDNA3/mIκBαS32A/S36A转染食管癌细胞株EC1,观察对NF-κB因子活性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mIκBαS32A/S36A质粒转染入EC1细胞进行瞬时表达,检测其对EC1细胞的影响,用Westernblot... 目的:将NF-κB抑制物基因pcDNA3/mIκBαS32A/S36A转染食管癌细胞株EC1,观察对NF-κB因子活性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mIκBαS32A/S36A质粒转染入EC1细胞进行瞬时表达,检测其对EC1细胞的影响,用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转染前后NF-κBp65、NF-κBp50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转染pcDNA3.0质粒和未转染质粒组比较,转染pcDNA3.0/mIκBαS32A/S36A质粒EC1细胞的生长速度受到明显抑制,P<0.05。转染pcDNA3/mIκBαS32A/S36A质粒的EC1细胞,在0、24、48、96小时未见NF-κBp65、NF-κBp50蛋白和mRNA表达,而转染pcDNA3.0质粒EC1细胞可见核内NF-κBp65和NF-κBp50蛋白表达。结论:转染NF-κB抑制物基因IκBα后可抑制EC1细胞的生长,并抑制细胞NF-κBp65、NF-κBp50基因的表达,该结果提示调节NF-κB的表达可能是食管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NF—kB 食管癌细胞系 质粒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