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有机分子集合体[(fcpa)_2bpy]的合成、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红卫 米立伟 +3 位作者 廖荣宝 桑雅丽 唐明生 朱玉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67-69,共3页
3-二茂铁羰基丙酸(fcpa)和4,4′-联吡啶(bpy)依靠氢键作用力,构筑了1个新的金属有机分子集合体[(fcpa)2bpy].单晶结构解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0.572 4 nm,b=3.522 6 nm;c=0.835 9 nm;α=γ=90°,... 3-二茂铁羰基丙酸(fcpa)和4,4′-联吡啶(bpy)依靠氢键作用力,构筑了1个新的金属有机分子集合体[(fcpa)2bpy].单晶结构解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0.572 4 nm,b=3.522 6 nm;c=0.835 9 nm;α=γ=90°,β=102.07(3)°,R1=0.053 1,wR2=0.120 0.在π-π堆积作用下,该分子沿着a*轴方向堆积成为1个超分子化合物.此外,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此化合物的前线轨道以及各原子Mullik-en电荷,这对于研究化合物的反应性和稳定性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 弱作用力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击-去点击化学反应的Hg^(2+)荧光探针检测体系构建
2
作者 陶健 成婕 +7 位作者 孙志远 尹玉云 杨晶晶 张汝凡 孙朋娟 蔡硕 屈凌波 杨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5-261,共7页
基于杂化罗丹明与巯基化合物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及巯基化合物与金属汞离子的配位反应导致的去点击化学反应机理,构建香豆素杂化罗丹明探针-1,3,5-苯三硫酚-Hg^(2+)的三元荧光检测体系。在该体系中,探针能够与1,3,5-苯三硫酚中的巯基基... 基于杂化罗丹明与巯基化合物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及巯基化合物与金属汞离子的配位反应导致的去点击化学反应机理,构建香豆素杂化罗丹明探针-1,3,5-苯三硫酚-Hg^(2+)的三元荧光检测体系。在该体系中,探针能够与1,3,5-苯三硫酚中的巯基基团发生加成反应,破坏探针的共轭结构,从而导致探针的红色荧光猝灭。加入Hg^(2+)后,Hg^(2+)与1,3,5-苯三硫酚通过配位作用结合,使其从探针结构上离去,探针的共轭结构及红色荧光恢复。体系的荧光强度与Hg^(2+)在5×10^(-9)~1×10^(-8)、1×10^(-8)~1.1×10^(-7)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9)mol/L,等倍量的常见重金属离子对Hg^(2+)的特异性识别无干扰。应用于实际饮用水样品中Hg^(2+)含量检测,回收率可达到86.7%~1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荧光检测体系 荧光探针 Hg^(2+)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纳米材料暴露对低温强化生物除磷的影响机制探究
3
作者 闫生辉 汤宁宁 +1 位作者 周方方 孙素颜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128,共6页
针对新污染物纳米氧化镍(NiO NPs)对强化生物除磷工艺运行效能影响不明确的现状,本工作在低温条件下(10℃~15℃)研究了NiO NPs长期暴露对EBPR的影响并揭示相关机制。结果表明,NiO NPs长期暴露抑制了EBPR对COD和溶解性磷酸盐(SOP)的去除,... 针对新污染物纳米氧化镍(NiO NPs)对强化生物除磷工艺运行效能影响不明确的现状,本工作在低温条件下(10℃~15℃)研究了NiO NPs长期暴露对EBPR的影响并揭示相关机制。结果表明,NiO NPs长期暴露抑制了EBPR对COD和溶解性磷酸盐(SOP)的去除,在NiO NPs浓度为10.0 mg/L时,COD和SOP去除效率下降至75.6%~78.5%和70.5%~72.1%。NiO NPs长期暴露降低了系统内总悬浮固体(TSS)浓度及VSS/TSS,提高了胞外聚合物(EPS)含量。NiO NPs重点提高了EPS内蛋白质含量,并提高了PN/PS。典型周期研究表明NiO NPs降低了厌氧释磷及好氧吸磷。微生物活性分析表明NiO NPs降低了比耗氧速率,但促进了活性氧及乳酸脱氢酶释放,降低了微生物代谢活性。研究结果为EBPR工艺处理含NiO NPs废水提供一定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O NPs EBPR 胞外聚合物 典型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桑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雁冰 李玲 +3 位作者 刘宏民 王克让 徐向军 朱献民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75-77,98,共4页
以河南省西峡县采集的马桑为原料 ,经乙醇回流提取 ,通过硅胶柱、高效液相制备柱对氯仿段进行分离 ,得到9个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豆甾醇、β-谷甾醇、高级脂肪酸及其酯 ,其中 ,8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
关键词 β谷甾醇 首次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 硅胶柱 回流提取 豆甾醇 马桑 理化性质 西峡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及光度法用于巴戟天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拥军 石杰 +3 位作者 屈凌波 李斐菲 李晓静 吴逸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88-1691,共4页
将中药巴戟天提取液加入鲁米诺-H2O2-CuSO4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可以评价巴戟天的抗氧化活性,并将巴戟天与抗坏血酸的抗自由基活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巴戟天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活性;采... 将中药巴戟天提取液加入鲁米诺-H2O2-CuSO4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可以评价巴戟天的抗氧化活性,并将巴戟天与抗坏血酸的抗自由基活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巴戟天提取液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体系吸光度的变化来研究巴戟天对OH.及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抗坏血酸作阳性对照,结果发现:巴戟天对OH.及O2-.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结果较为满意。提示中药巴戟天可作为潜在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光度法 巴戟天提取液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两次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申博 余雪 +3 位作者 赵庆炎 杨留明 尹沙沙 张瑞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25-2431,共7页
于2017年11月21~29日利用在线金属分析仪及气象仪器在郑州大学站点进行连续观测,识别郑州市秋冬季节典型灰霾重污染爆发的成因.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采样点大气PM_(2.5)中As,Mn,Fe,Cu和Zn等元素浓度相比其他城市较高;基于气象数据统计分析... 于2017年11月21~29日利用在线金属分析仪及气象仪器在郑州大学站点进行连续观测,识别郑州市秋冬季节典型灰霾重污染爆发的成因.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采样点大气PM_(2.5)中As,Mn,Fe,Cu和Zn等元素浓度相比其他城市较高;基于气象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来自郑州市东北方向污染气团的传输,以及低风速、高湿度的静稳天气造成的本地排放污染物积聚是这两次重污染形成的主要气象因素;同时,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定量解析出观测期间主要贡献源:扬尘源(36.8%),机动车源(27.6%),工业源(21.0%)和燃烧源(14.6%).其中,扬尘源在清洁天的贡献占比较高,而重污染期间机动车源和燃烧源的贡献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在线金属分析仪 正矩阵因子分解法 重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研究三种黄酮小分子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冉 陈晓岚 +1 位作者 李萍 屈凌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73-1676,共4页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芹菜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cin)、槲皮素(Quercetin)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对比了C3′—OH和C3—OH取代对黄酮与溶菌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3′—OH可大大增强黄酮与溶菌酶之间的作用,C3—OH的取代则导致作用...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芹菜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cin)、槲皮素(Quercetin)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对比了C3′—OH和C3—OH取代对黄酮与溶菌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3′—OH可大大增强黄酮与溶菌酶之间的作用,C3—OH的取代则导致作用力减弱.根据3种黄酮的结构参数,初步分析了C3′—OH和C3—OH取代对黄酮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溶菌酶 芹菜素 木犀草素 槲皮素 能量转移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小分子硫堇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冶保献 刘灵芳 +1 位作者 齐小花 王翠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用光谱电化学和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硫堇和硫堇与 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 ,得出了硫堇作为有机小分子能插入 DNA双螺旋结构内部的结论 ,求得了对应的动力学参数。DNA的加入量与硫堇峰电流的降低呈一次线性关系 ,可望用于
关键词 有机小分子 DNA 硫堇 光谱电化学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PM_(2.5)和PM_(10)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佳 李晓 +2 位作者 吴瑞杰 李运中 张瑞芹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7,共7页
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采集郑州市大气颗粒物PM2.5与PM10样品,对其质量浓度及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2.5在秋、冬、春、夏四季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34.9、121.6、77.9和102.0μg/m3,PM10在秋、冬、春、夏四季的质... 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采集郑州市大气颗粒物PM2.5与PM10样品,对其质量浓度及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2.5在秋、冬、春、夏四季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34.9、121.6、77.9和102.0μg/m3,PM10在秋、冬、春、夏四季的质量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93.2、184.0、140.9和140.5μg/m3,日均值超标率分别达77.8%和59%.PM2.5和PM10质量浓度呈现很好的相关性,春季粗粒子在PM10中的比例相对较高,而秋、冬和夏季细粒子是PM10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的水溶性离子是SO2-4、NO-3和NH+4,大部分以(NH4)2SO4和NH4NO3形式存在;NO-3和SO2-4质量比小于1,说明采样期间郑州市大气以固定排放源污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PM2.5 PM10 水溶性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新的双二茂铁硫脲衍生物FcL_1和FcL_2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琰 王非 +4 位作者 付勇 张巧红 冶保献 宋毛平 吴养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1-1085,共5页
以二茂铁苯甲酰氯和二茂铁间(对)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的双二茂铁硫脲衍生物FcL1和FcL2.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FcL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R1=0.0786,wR=0.1762.电化学分析结... 以二茂铁苯甲酰氯和二茂铁间(对)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的双二茂铁硫脲衍生物FcL1和FcL2.通过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确定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FcL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R1=0.0786,wR=0.1762.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FcL1和FcL2的电化学性质相似,说明化合物中的两个二茂铁基所处的化学环境基本相同.间苯胺取代和对苯胺取代对化合物在电极表面的扩散系数影响不大,但对其反应速率常数则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硫脲衍生物 合成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SBA-15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修成 袁程远 +3 位作者 赵文平 杨春艳 叶文豪 王向宇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热合成了介孔分子筛SBA-15,利用N2吸附-脱附、XRD、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O2/P123摩尔比、反应溶液酸度、共溶剂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P123摩尔比的增...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水热合成了介孔分子筛SBA-15,利用N2吸附-脱附、XRD、TEM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SiO2/P123摩尔比、反应溶液酸度、共溶剂等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P123摩尔比的增加,介孔分子筛SBA-15的比表面无显著变化,孔径、孔容逐渐减小;随着反应溶液酸度的增强,样品比表面无明显变化,而孔径、孔容则明显变大;不同共溶剂的扩容效果不一,其中三甲苯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介孔分子筛SBA-15 酸度 共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吸收光谱在生物大分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2
作者 曹书霞 赵玉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97-120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吸收光谱法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利用分子吸收光谱法研究蛋白质、核酸结构及其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吸收光谱法因其简便、快速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测定。紫外光谱法常用于从分... 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吸收光谱法在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利用分子吸收光谱法研究蛋白质、核酸结构及其与小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吸收光谱法因其简便、快速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测定。紫外光谱法常用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小分子如抗癌药物与核酸作用的机理 ,并应用于小分子作为光谱探针测定蛋白质、核酸构象的变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主要应用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运用傅里叶自卷积将重叠的酰胺带进行处理 ,获取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含量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收光谱 生物大分子 结构 相互作用 蛋白质 核酸 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屈凌波 赵俊宏 +1 位作者 李建军 杨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3,共5页
木犀草素在0.04mol/L B~R(pH4.00)缓冲溶液中于+0.478V(vs.SCE)和+0.450V(vs.SCE)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当向该溶液中加入DNA分子后,通过比较电化学参数转移系数α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κs的变化,可知木犀草素嵌入DNA碱... 木犀草素在0.04mol/L B~R(pH4.00)缓冲溶液中于+0.478V(vs.SCE)和+0.450V(vs.SCE)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当向该溶液中加入DNA分子后,通过比较电化学参数转移系数α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常数κs的变化,可知木犀草素嵌入DNA碱基对间形成了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从而使得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通过二者的紫外吸收光谱对其嵌入作用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木犀草素的氧化峰电流,Ipa与DNA质量浓度在2~12mg/L的范围内基本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10^-5 A)=8.68—0.322ρDNA(mg/L),相关系数r为0.989;建立了定量检测DNA的方法。并求得木犀草素和DNA嵌入作用的结合常数β=3.02×10^11,结合数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犀草素 脱氧核糖核酸 相互作用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噻肟钠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杰 陶鹏丽 +3 位作者 王瑞勇 杨静 吴家锴 马海鸣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70,共4页
在硫酸介质中,头孢噻肟钠对高锰酸钾-乙二醛体系的化学发光有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噻肟钠的新方法.实验考察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和3种醛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发光强度与... 在硫酸介质中,头孢噻肟钠对高锰酸钾-乙二醛体系的化学发光有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头孢噻肟钠的新方法.实验考察并讨论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和3种醛对体系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发光强度与头孢噻肟钠的质量浓度在2.0×10^-7 - 6.0×10^-5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0×10^-8g/mL;对4.0×10-^6g/mL头孢噻肟钠连续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47%.利用本法测定针剂中头孢噻肟钠的含量,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高锰酸钾 乙二醛 头孢噻肟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分析郑州市高新区PM_(2.5)中的金属元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耿柠波 王佳 +3 位作者 徐艺斐 张稳定 张瑞芹 陈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采集大气颗粒物细粒子(PM2.5)样品,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PM2.5中Ag、Al、Ba、Ca、Cd、Ce、Co、Cr、Fe、K、Mg、Mn、Na、Ni、Pb、Sb、Se、Sr、V、Zn等20种常量及微量金属元素的方法.样品用HNO3+HCl经微波消解后用I... 采集大气颗粒物细粒子(PM2.5)样品,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PM2.5中Ag、Al、Ba、Ca、Cd、Ce、Co、Cr、Fe、K、Mg、Mn、Na、Ni、Pb、Sb、Se、Sr、V、Zn等20种常量及微量金属元素的方法.样品用HNO3+HCl经微波消解后用ICP-MS测定,以Sc、Ge、Rh、In、Bi作为内标物质,选择适当的待测元素同位素消除质谱干扰,确定实验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20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在0.003~1.172μ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精密度良好,RSD<3.42%;回收率为80.9%~110.3%.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检测线性范围宽,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并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微波消解 ICP-MS 金属元素 内标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及测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炳耀 赵蕾 +1 位作者 钟红舰 杨育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74-77,共4页
以 p H5 .0 0的 HAc~Na Ac缓冲溶液作底液 ,维生素 B1 在汞电极上有一个很灵敏的还原峰 ,峰电位为 -1 3 90 m V(vs.SCE) ,峰高与 B1 浓度在 1 0 - 6 ~ 1 0 - 4mol/ L范围内呈线性 (r=0 .999) .将该方法用于药片、大豆与米糠中维生素 ... 以 p H5 .0 0的 HAc~Na Ac缓冲溶液作底液 ,维生素 B1 在汞电极上有一个很灵敏的还原峰 ,峰电位为 -1 3 90 m V(vs.SCE) ,峰高与 B1 浓度在 1 0 - 6 ~ 1 0 - 4mol/ L范围内呈线性 (r=0 .999) .将该方法用于药片、大豆与米糠中维生素 B1 的测定 ,结果与荧光法吻合 .探讨了维生素 B1 的电极反应 ,发现有两个质子参与了电极反应 ,电子转移数为 2 .此外 ,实验证明了 B1 的电极反应为一准可逆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电化学性质 线性扫描极谱法 药物分析 电极反应 电子转移数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羧酸及含氮配体构筑的锌(Ⅱ)和镉(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纲 李子峰 +2 位作者 吴静霞 朱路 侯红卫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5-980,共6页
使Zn(OAc)2·2H2O或Cd(OAc)2·2H2O与邻羧基苯甲酰二茂铁钠(o-OOCC6H4COFcNa;Fc=(η5-C5H5)Fe(η5-C5H4))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中反应,合成了含有混合配体的单核配合物[Zn(o-OOCC6H4COFc)2(phen)(H2O)]·CH3OH(1)和... 使Zn(OAc)2·2H2O或Cd(OAc)2·2H2O与邻羧基苯甲酰二茂铁钠(o-OOCC6H4COFcNa;Fc=(η5-C5H5)Fe(η5-C5H4))和1,10-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中反应,合成了含有混合配体的单核配合物[Zn(o-OOCC6H4COFc)2(phen)(H2O)]·CH3OH(1)和双核配合物{[Cd(η2-o-OOCC6H4COFc)(μ2-o-OOCC6H4COFc)(phen)]·CH3OH2·H2O}2(2)。晶体结构表明:在1中,单核的结构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了一维的长链结构;在2中,o-FcCOC6H4COO-以及phen均双齿螯合中心Cd!离子,随后在o-FcCOC6H4COO-的双齿桥联下,形成一个双核结构。研究了这2个配合物在DMF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基羧酸 1 10-邻菲咯啉 锌(Ⅱ) 镉(Ⅱ) 合成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建军 周杰 +2 位作者 张勋 石杰 屈凌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5-297,共3页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洛美沙星可与Ce(Ⅳ)产生化学发光反应,罗丹明6G对该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15.0mg/L,检出限为0.06mg/L,相对标准偏差(n=11,c=1.00mg... 在酸性条件下盐酸洛美沙星可与Ce(Ⅳ)产生化学发光反应,罗丹明6G对该反应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15.0mg/L,检出限为0.06mg/L,相对标准偏差(n=11,c=1.00mg/L)为1.2%,回收率为95%~102%。本法用于胶囊中盐酸洛美沙星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盐酸洛美沙星 铈(Ⅳ) 罗丹明6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链状超分子化合物[Zn(dafo)_2(H_2O)_2](NO_3)_2(dafo=4,5-二氮芴-9-酮)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晨 毛红艳 +4 位作者 张鸿云 刘红磊 吴庆安 侯红卫 朱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9-542,共4页
A novel one-dimensional chain complex [Zn(dafo)2(H2O)2](NO3)2 was synthesized.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R, UV, TGA,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P1 s... A novel one-dimensional chain complex [Zn(dafo)2(H2O)2](NO3)2 was synthesized.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IR, UV, TGA,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P1 space group.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are: a = 0.702 7(14) nm, b = 0.828 95(17) nm, c = 10.225(2) nm, α = 95.02(3)°, β = 91.45(3)°, γ = 99.85(3)°. The crystal structur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Zn(Ⅱ) ion was coordinated with the four nitrogen atoms of two dafo and two oxygen atoms of two coordination water molecules, respectively. The complex ha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which is formed by hydrogen b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链状超分子化合物 [Zn(dafo)2(H2O)4(NO3)2 4 5-二氮芴-9-酮 合成 表征 晶体结构 锌配合物 超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亚甲基-噻酚-二茂铁基芳胺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琰 朱丽敏 +2 位作者 冉春玲 王海先 樊耀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9-596,共8页
以邻、间、对-二茂铁苯胺为原料,合成了含噻酚的二茂铁苯基席夫碱衍生物并还原得到N-2-亚甲基-噻酚-二茂铁基芳胺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1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2c... 以邻、间、对-二茂铁苯胺为原料,合成了含噻酚的二茂铁苯基席夫碱衍生物并还原得到N-2-亚甲基-噻酚-二茂铁基芳胺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1H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2c属于单斜晶系,P2/n空间群。量化计算结果证明,化合物2c在晶体中的结构并不是它的最稳定结构;其HOMO轨道主要由Fe原子及茂环上C的原子轨道组成的;电化学实验证明所得邻、间、对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相似,氧化还原峰对应于二茂铁的氧化还原过程,Fc++e-"Fc;说明化合物中的二茂铁基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同,苯环上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对化合物在电极表面的扩散系数影响不大,但对反应速率常数则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衍生物 晶体结构 量化计算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