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矿物废渣碳酸化封存C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汪喜和
王诗元
花超
曹亦俊
李猛
-
机构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
郑州大学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
郑州大学关键金属矿产超常富集提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1401,共2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2908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74359)
+1 种基金
河南省优势学科培育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42301420002)
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资助项目(GJJSGFYQ202310)。
-
文摘
当前,全球正面临温室效应引发的多种气候风险,而CO_(2)被认为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我国政府已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矿冶大国,我国每年产生上亿吨选矿和冶金的废渣,这些工业固废是潜在的“矿化固碳”原料,可将CO_(2)以碳酸盐的固体形式进行永久储存,即实现矿冶废渣的碳酸化固定。该过程不仅有效应对了温室效应,还实现了废物资源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符合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综述了以几种典型矿物废渣为原料进行矿物碳酸化封存CO_(2)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CO_(2)矿物碳酸化封存的原料和途径,并探讨了不同原料碳酸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本文还分析了不同固碳技术路线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合理建议,以实现矿冶废渣固碳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CO_(2)封存
矿冶废渣
矿物碳酸化
-
Keywords
carbon neutrality
carbon peaking
CO_(2)sequestration
mineral waste residues
mineral carbonation
-
分类号
X75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