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互联网战略及其对中国政治文化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余丽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3,79,共7页
确保美国在全球网络空间的霸权地位是美国互联网战略出台的根本目的。这是美国传统霸权在互联网领域的新投射,是美国从技术、资源、信息到法理四个层面掌控和占领全球网络空间制网权和制高点的重要标志,并对中国政治文化安全带来了全方... 确保美国在全球网络空间的霸权地位是美国互联网战略出台的根本目的。这是美国传统霸权在互联网领域的新投射,是美国从技术、资源、信息到法理四个层面掌控和占领全球网络空间制网权和制高点的重要标志,并对中国政治文化安全带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国当务之急是制定自己的互联网战略,以应对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双重挑战,更好地全面维护互联网的总体安全及国家现实与长远的根本利益,这对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互联网战略 互联网自由 政治文化安全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对国际政治影响机理探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余丽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1期105-127,159,共23页
互联网开拓了国际政治新空间。互联网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其内在运行逻辑的外在表现。互联网以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定性或是引导或是否定行为体的行为,迫使行为体服从其内在的法则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作者首先以层次分析法梳理互联网影... 互联网开拓了国际政治新空间。互联网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其内在运行逻辑的外在表现。互联网以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定性或是引导或是否定行为体的行为,迫使行为体服从其内在的法则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作者首先以层次分析法梳理互联网影响国际政治之路径,即个人、国家与国际体系。其次,阐释互联网作用于国际政治之运转核心,即国家利益、权力与安全,说明没有绝对的互联网自由,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至上。最后,揭示互联网助推国际结构变迁之作用,即催化、同步和建构作用。互联网作为信息媒介,可促使某些社会因素推动国际政治中的变革;作为先进技术,可促使国际政治自身的进展与时代发展不断相互确认;伴随微博和社交网站出现的人人互动的交际方式,使国际社会向世界社会进化的条件在互联网世界中有所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个人 国家主权 国家安全 国际体系 互联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战国时期粮食安全思想的传承与当代战略选择 被引量:7
3
作者 余丽 王高阳 《国际安全研究》 2014年第3期3-24,156,共22页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关系国家安全、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粮食安全化与政治化是国际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重新发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的粮食安全思想,从粮食对国家安全、国家权力以...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关系国家安全、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粮食安全化与政治化是国际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鉴于此,重新发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的粮食安全思想,从粮食对国家安全、国家权力以及国家道义层次考察彼时粮食安全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生粟之国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富国以粟",粮食是国家富强的保证;粮食关乎人心向背和国家道义。齐桓公为建立霸业实施了粮食外交与粮食战略,开创了现代粮食战争的先河。"不生粟之国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粮食安全思想的核心和根本,也是对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再发现的落脚点。基于此,当代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应立足于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障国内粮食生产,积极开展粮食外交,实行粮食"走出去"战略,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这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物质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粮食安全 粮食外交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