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野生型DNA聚合酶β转染Eca-109细胞后增变基因表型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乃刚
高涵昌
+3 位作者
吴景兰
裴迎新
王一菱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探讨野生型DNA聚合酶β(polbeta)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后对其增变基因表型的效应。方法:将经过鉴定的重组pcDNA3.1质粒(插入野生型,wt)-polbeta转染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将Eca-109细胞分为3组:转染实验组(E)、空质粒转...
目的:探讨野生型DNA聚合酶β(polbeta)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后对其增变基因表型的效应。方法:将经过鉴定的重组pcDNA3.1质粒(插入野生型,wt)-polbeta转染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将Eca-109细胞分为3组:转染实验组(E)、空质粒转染对照组(C1)和未转染对照组(C2)。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wt-polbeta和wt-p53的杂交信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OLB-免疫反应性(IR)和多药耐受(MDR1)-IR,免疫印迹显示wt-polbeta和突变(mt)-polbeta的带型,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结果:polbeta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组呈现增强的wt-polbeta主带,C1、C2组呈现很弱wt-polbeta主带和显著突变的(mt)-polbeta主带(P<0.01);polbeta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E组的强信号定位于细胞核内,C1、C2组信号皆很弱(P<0.01)。E组的wt-polbeta及wt-p53原位杂交的信号强于C1、C2组(P<0.01)。E组MDR1的免疫反应性和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低于C1、C2组(P<0.01)。结论:wt-polbeta转染的Eca-109细胞呈现wt-polbeta及wt-p53表达上调而mt-polbeta及MDR1表达下调的增变基因表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DNA聚合酶β
转染
DNA聚合酶β-p53-MDR1表达亚群
增变基因表型
ECA-10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调理冲剂祛黄褐斑效果人体试食观察
2
作者
张书芳
胡天爻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587,共2页
目的 :观察某调理冲剂祛黄褐斑 (美容 )效果。方法 :采用卫生部推荐的统一方法 ,选择 30~ 4 9岁面部出现点面状黄褐斑的女性患者 ,按照产品推荐食用方法和食用量 (每d 2次 ,每次 1袋 ,连续服用 30d) ,比较观察对象服用某调理冲剂前后...
目的 :观察某调理冲剂祛黄褐斑 (美容 )效果。方法 :采用卫生部推荐的统一方法 ,选择 30~ 4 9岁面部出现点面状黄褐斑的女性患者 ,按照产品推荐食用方法和食用量 (每d 2次 ,每次 1袋 ,连续服用 30d) ,比较观察对象服用某调理冲剂前后黄褐斑色度、黄褐斑的面积、血常规和血生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该调理冲剂能显著降低黄褐斑色度 (P <0 .0 1) ,减少黄褐斑的面积 (P <0 .0 1) ,并且未观察到新的黄褐斑产生。受试者试食后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 ,且无过敏及不良反应。结论 :该调理冲剂有祛黄褐斑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光牌调理冲剂
黄褐斑
人体试食
观察
功能试验
美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型DNA聚合酶β转染Eca-109细胞后增变基因表型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乃刚
高涵昌
吴景兰
裴迎新
王一菱
董子明
机构
郑州大学
基础医
学院
基础肿瘤学
教研室
郑州大学
基础医
学院
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卫生学教研室
郑州大学
基础医
学院
病理生理学
教研室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109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70287
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探讨野生型DNA聚合酶β(polbeta)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后对其增变基因表型的效应。方法:将经过鉴定的重组pcDNA3.1质粒(插入野生型,wt)-polbeta转染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将Eca-109细胞分为3组:转染实验组(E)、空质粒转染对照组(C1)和未转染对照组(C2)。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wt-polbeta和wt-p53的杂交信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OLB-免疫反应性(IR)和多药耐受(MDR1)-IR,免疫印迹显示wt-polbeta和突变(mt)-polbeta的带型,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结果:polbeta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组呈现增强的wt-polbeta主带,C1、C2组呈现很弱wt-polbeta主带和显著突变的(mt)-polbeta主带(P<0.01);polbeta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E组的强信号定位于细胞核内,C1、C2组信号皆很弱(P<0.01)。E组的wt-polbeta及wt-p53原位杂交的信号强于C1、C2组(P<0.01)。E组MDR1的免疫反应性和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低于C1、C2组(P<0.01)。结论:wt-polbeta转染的Eca-109细胞呈现wt-polbeta及wt-p53表达上调而mt-polbeta及MDR1表达下调的增变基因表型减弱。
关键词
野生型DNA聚合酶β
转染
DNA聚合酶β-p53-MDR1表达亚群
增变基因表型
ECA-109细胞
Keywords
wild type DNA polymerase beta
transfection
DNA polymerase beta-p53-MDR1 subset expression
mutator phenotype
Eca-109 cell
分类号
R730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调理冲剂祛黄褐斑效果人体试食观察
2
作者
张书芳
胡天爻
吕全军
机构
河南省
卫生
防疫站
郑州
异天药业有限公司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卫生学教研室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587,共2页
文摘
目的 :观察某调理冲剂祛黄褐斑 (美容 )效果。方法 :采用卫生部推荐的统一方法 ,选择 30~ 4 9岁面部出现点面状黄褐斑的女性患者 ,按照产品推荐食用方法和食用量 (每d 2次 ,每次 1袋 ,连续服用 30d) ,比较观察对象服用某调理冲剂前后黄褐斑色度、黄褐斑的面积、血常规和血生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该调理冲剂能显著降低黄褐斑色度 (P <0 .0 1) ,减少黄褐斑的面积 (P <0 .0 1) ,并且未观察到新的黄褐斑产生。受试者试食后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 ,且无过敏及不良反应。结论 :该调理冲剂有祛黄褐斑的作用 。
关键词
月光牌调理冲剂
黄褐斑
人体试食
观察
功能试验
美容
分类号
R758.4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155 [医药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野生型DNA聚合酶β转染Eca-109细胞后增变基因表型变化
郑乃刚
高涵昌
吴景兰
裴迎新
王一菱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某调理冲剂祛黄褐斑效果人体试食观察
张书芳
胡天爻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