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因子κB抑制剂parthenolide联合柔红霉素对髓系白血病小鼠的治疗效应
1
作者 胡国敏 赵杨 +3 位作者 符雪如 吴钰莹 卢洁 张红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arthenolide(PN)联合柔红霉素(DNR)对髓系白血病小鼠的治疗效应。方法:20只Nu/Nu裸鼠通过接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构建移植瘤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PN组、DNR组和PN+DNR...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parthenolide(PN)联合柔红霉素(DNR)对髓系白血病小鼠的治疗效应。方法:20只Nu/Nu裸鼠通过接种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构建移植瘤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PN组、DNR组和PN+DNR组,每组5只。PN组小鼠每2 d腹腔注射0.2μg PN,共7次;DNR组小鼠分别于第1、2、3、8、9、10天腹腔注射0.6 mg DNR;PN+DNR组给药方案同各单药组;空白对照组只注射等体积PBS。第16天处死小鼠,分离瘤体,称取质量,计算瘤体积及抑瘤率;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率。结果:处理第16天,空白对照组、PN组、DNR组和PN+DNR组的瘤体积变化值分别为(1365.13±426.79)、(695.68±129.29)、(117.68±58.36)、(-44.55±78.74)mm~3,PN和DNR均可抑制瘤体积(P<0.05),二者联合有协同作用(P=0.034);PN、DNR组、PN+DNR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2.5%、71.9%、86.8%。4组瘤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0±1.58)%、(13.20±3.36)%、(34.32±3.40)%和(36.62±3.56)%,PN和DNR均可诱导瘤细胞凋亡,二者有协同作用(P=0.038)。结论:PN有抗髓系白血病效应,PN和DNR联合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白血病 核因子κB PARTHENOLIDE 柔红霉素 裸鼠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宇 朱敏菁 +5 位作者 温红伟 刘梦娜 王梦迪 何鑫鑫 周琼桂 孙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目的:分析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集聚度从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3个方面,对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3至2022年深圳市... 目的:分析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集聚度从卫生技术人员数、床位数及医疗卫生机构数3个方面,对2013至2022年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3至2022年深圳市主要卫生资源数量呈上升趋势。2022年卫生技术人员数按常住人口数、地理面积和GDP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554、0.3683和0.1635,床位数基尼系数分别为0.2683、0.4575和0.3008,医疗卫生机构数基尼系数分别为0.0715、0.2722和0.2057。除罗湖区、福田区外,其他行政区医疗卫生资源均处于相对不足状态。结论:2013至2022年深圳市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及GDP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罗湖区、福田区卫生资源配置相对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卫生资源配置 集聚度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三级网络筛查及对早期干预方案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时松和 李桑桑 +3 位作者 刘德臣 许予明 李玉生 宋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9-461,464,共4页
目的在脑卒中防治三级网络筛查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早期干预方案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 2012年和2013年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筛查点人群作为干预组,选取河南省其他四个基地医院的筛查点人群作为对照组,2013年的干预组采取国家卫计委... 目的在脑卒中防治三级网络筛查模式的基础上探讨早期干预方案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 2012年和2013年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筛查点人群作为干预组,选取河南省其他四个基地医院的筛查点人群作为对照组,2013年的干预组采取国家卫计委规定的常规筛查模式基础上的三级网络筛查模式,其余均采取常规筛查模式。通过使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风险评估表搜集相关信息,计算出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检出率。利用Markov模型在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早期药物干预基础上,对适应人群所行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三级网络筛查模式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筛查模式(χ~2=66.406,P<0.001);实行早期干预方案可使30年间每10万人中减少1689例脑卒中的发病,每减少1例脑卒中发病需费用50050元,每增加一个质量调整寿命年需投入6049元。结论在三级网络筛查模式的基础上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成本效用分析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三级网络筛查模式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MARKOV模型 成本效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运动算法估计的河南农村中老年人群心肺适能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
4
作者 刘格 牛振民 +4 位作者 徐帆 孙亮 胡东生 赵阳 孙浩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在河南农村中老年人群中探讨基于非运动算法估计的心肺适能(e-CRF)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于2007至2008年在河南省某农村地区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共招募15 793名40岁及以上成人,最终共纳入11 306人参... 目的:在河南农村中老年人群中探讨基于非运动算法估计的心肺适能(e-CRF)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于2007至2008年在河南省某农村地区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共招募15 793名40岁及以上成人,最终共纳入11 306人参与研究。采用非运动算法评估基线e-CRF。收集从基线到第2次随访调查结束结局事件脑卒中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e-CRF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关系,并针对性别和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经过中位时间11.1 a的随访,脑卒中的发病密度为16.00/1 000人年。调整基线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饮酒情况和脑卒中家族史后,以最低分位数组为参照,e-CRF第二、三和四分位数组脑卒中发生风险的HR(95%CI)分别为0.64(0.55~0.74)、0.65(0.55~0.76)和0.66(0.56~0.78)。e-CRF每增加一个标准差,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17%(HR=0.83,95%CI:0.78~0.89;P_(趋势)<0.001)。亚组分析结果发现在男性、女性以及<60岁人群中,e-CRF与脑卒中之间的负向关联未发生改变。结论:非运动算法估计的e-CRF与40~<60岁河南农村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发生风险呈负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心肺适能 非运动算法 队列研究 农村 中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农村成人血清糖皮质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10 a发病风险的关联及炎症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周以琳 史佳雨 +9 位作者 魏丹丹 赵梦真 马翠翠 耿巾甜 郭尧 徐浩然 陈志伟 霍文倩 王重建 毛振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河南农村成人血清糖皮质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10 a发病风险的关联,以及炎症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从“河南农村队列”基线人群中选取4 995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皮质醇、11-脱氧皮质醇、可的松... 目的:探讨河南农村成人血清糖皮质激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10 a发病风险的关联,以及炎症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从“河南农村队列”基线人群中选取4 995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皮质醇、11-脱氧皮质醇、可的松水平与ASCVD 10 a发病风险的关联,评估9种炎症指标在关联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调整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饮酒状况、脂肪摄入状况、蔬菜水果摄入状况和体力活动后,血清皮质醇和11-脱氧皮质醇水平与ASCVD 10 a发病风险存在正关联,β(95%CI)分别为0.184(0.080~0.287)、0.101(0.031~0.170)。血清皮质醇与ASCVD 10 a发病风险的关联部分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介导,中介比例分别为15.2%、11.9%、16.3%。血清11-脱氧皮质醇与ASCVD 10 a发病风险的关联部分由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数计数比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介导,中介比例分别为31.2%、15.5%、18.7%、10.3%、10.4%、9.9%、15.9%。结论:血清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会增加河南农村成人ASCVD 10 a发病风险,炎症部分介导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炎症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指标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55
6
作者 隋美丽 马晓梅 +5 位作者 段广才 陈帅印 张荣光 申远方 范清堂 郗园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室指标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诊断中的意义,从检验医学角度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实质。方法选择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病例组,另选同期5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晨采集空腹全血样本同时检测白细胞(WBC)、红... 目的探讨实验室指标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诊断中的意义,从检验医学角度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实质。方法选择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病例组,另选同期50例轻症手足口病患儿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晨采集空腹全血样本同时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中性细胞比率(NEUT%)、淋巴细胞比率(LYMPH%)、单核细胞比率(MONO%)、C反应蛋白(CRP)、T细胞(CD3+)、Ts细胞(CD3+CD8+)、Th细胞(CD3+CD4+)、Th/Ts(CD4/CD8)、NK细胞(CD16+CD56+)、B细胞(CD19+)、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红细胞沉降率(ES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降钙素原(PCT)、S100蛋白(S100)、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TNT-HS)、总血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腺苷脱氨酶(ADA)、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HB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采用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法对证型与检验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与轻症组相比,重症手足口病患儿WBC、CD19+、NSE、DBIL和ALB水平较高(P<0.05),而MONO%、CD3+细胞和CD3+CD4+细胞、LDH及HBDH水平较低(P<0.05);②对重症手足口病判别能力较强的7个指标依次为CD19+、NSE、NEUT%、MONO%、DBIL、LDH、ALB,其对判别函数的贡献达100.0%;③重症手足口病的判别方程为:Y1=-190.462-0.102×NEUT%+2.926×MONO%+1.212×NSE+0.622×CD19++8.845×DBIL+6.181×ALB+0.104×LDH。结论①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及肝脏、心脏功能等均有所改变;②CD19+可能对手足口病重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③临床上有可能运用判别方程进行手足口病重症进展的初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实验室指标 免疫功能 心功 肝功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CTPP:一种基于错配技术的SNP分型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柯 章金涛 +6 位作者 运玉霞 吴晓冰 陈阿群 王鹏 王凯娟 张建营 代丽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8,共7页
为探讨两对交叉引物PCR(PCR-CTPP)技术的原理并提高SNP分型的准确性,以人类MTHFR基因1298位点突变为例,通过设计合理的引物、优化引物终浓度及复性温度等重建PCR-CTPP检测系统,对比常规PCR-CTPP和改良的PCR-CTPP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结果... 为探讨两对交叉引物PCR(PCR-CTPP)技术的原理并提高SNP分型的准确性,以人类MTHFR基因1298位点突变为例,通过设计合理的引物、优化引物终浓度及复性温度等重建PCR-CTPP检测系统,对比常规PCR-CTPP和改良的PCR-CTPP检测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改良的PCR-CTPP检测系统更加准确,支持了常规方法存在理论缺陷的观点;批量鉴定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改良方法的可靠性。该技术有望在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对交叉引物PCR 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 SNP分型 人为错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MA-BPNN组合预测模型在流感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召 叶中辉 +3 位作者 赵磊 薛庆元 梁淑英 王重建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阐述ARIMA-BPNN组合模型预测流感发病率的方法和步骤,探讨其在流感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河南省2004年1月-2010年12月的流感疫情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ARIMA模型和ARIMA-BPNN组合模型,选取2011年1月-12月的疫情数据作为检验集... 目的阐述ARIMA-BPNN组合模型预测流感发病率的方法和步骤,探讨其在流感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河南省2004年1月-2010年12月的流感疫情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ARIMA模型和ARIMA-BPNN组合模型,选取2011年1月-12月的疫情数据作为检验集,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ARIMA(3,0,0)模型和ARIMA-BPNN组合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及平均误差绝对率分别为1.438、27.65%和0.029、0.43%,ARIMA-BPNN组合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ARIMA模型。结论 ARIMA-BPNN组合模型能有效模拟、预测流感的发病疫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ARIMA—BPNN组合模型 预测 流感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个体患原发性高血压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重建 李玉倩 +4 位作者 于二曼 张卫东 岳馨培 李文杰 胡东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1-593,共3页
目的在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并评价预测个体患原发性高血压的新方法。方法选择8914例社区居民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按3:1分为训练集(6686例)与检验集(2228例),分别用于筛选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及对模型的检测和评价。应用人工神经... 目的在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并评价预测个体患原发性高血压的新方法。方法选择8914例社区居民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按3:1分为训练集(6686例)与检验集(2228例),分别用于筛选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及对模型的检测和评价。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和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高血压患病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预测模型的优劣。结果 ANN预测模型的灵敏度(95.94%)、特异度(85.04%)、约登指数(80.98%)、一致率(88.78%)优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灵敏度=51.31%、特异度=95.56%、约登指数=46.87%、一致率=80.39%)。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模型的预测能力:ANN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z=0.904±0.007)明显大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Az=0.734±0.012)。结论利用ANN模型进行疾病分类预测,较logistic回归模型能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LOGISTIC回归 原发性高血压 危险因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文娟 张荣光 +6 位作者 段广才 王颖芳 洪丽娟 张冰 王鹏飞 郗园林 杨海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8-753,共6页
目的基于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建立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新型检测方法。方法应用PCR扩增实验室保存的443株肠道细菌(310株非O157∶H7大肠埃希菌、3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89株志贺菌和9株沙门菌)的CRISPR1和CRI... 目的基于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建立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新型检测方法。方法应用PCR扩增实验室保存的443株肠道细菌(310株非O157∶H7大肠埃希菌、3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89株志贺菌和9株沙门菌)的CRISPR1和CRISPR2,并将PCR产物测序;提取CRISPR database数据库中(标准法)100株肠道细菌(47株非O157∶H7大肠埃希菌、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9株志贺菌和39株沙门菌)的CRISPR1和CRISPR2序列。使用CRISPR Finder在线软件分析PCR产物测序序列和CRISPR database数据库的CRISPR序列。Clustal X软件进行间隔序列比对。比较标准法和PCR扩增CRISPR两种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一致性。结果共分析543株肠道细菌,其中75.6%的非O157∶H7大肠埃希菌、75.5%志贺菌、91.7%沙门菌和95%O157∶H7大肠埃希菌含有CRISPR1,其间隔序列数目为3~26、2~9、2~32、3。57.1%的非O157∶H7大肠埃希菌、77.6%志贺菌、85.4%沙门菌和100%O157∶H7大肠埃希菌含有CRISPR2,其间隔序列数目为1~20、1~6、2~27、1或4个。95%的O157∶H7大肠埃希菌的CRISPR1和90%CRISPR2分别含有3条独特间隔序列(S1-1,S1-2,S1-3)和1条独特间隔序列(S2-1)。间隔序列比对结果显示,S1-1+S1-2+S1-3和S2-1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的特异性分别是100%和99.6%。标准法检测和PCR扩增CRISPR1和CRISPR2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一致性分别达99.6%和99.3%。基于CRISPR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在模拟样品中的应用,结果显示在原样品大肠埃希菌O157∶H7浓度约2.3CFU/mL时,经12h增菌后即能检测出来。大肠埃希菌O157∶H7聚类分析显示,40株O157∶H7大肠埃希菌可分为3类。结论基于CRISPR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方法,可以作为监测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和高毒株大肠埃希菌O157∶H7有价值的流行病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O157∶H7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文华 葛永超 +10 位作者 侯全亮 张程达 葛梦颍 田惠子 任炳楠 岳利敏 杜冰会 李丹康 赵青林 OPOLOT Godfrey 张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目的:评价脂肪干细胞(ADSCs)对糖尿病型大鼠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效果,探讨ADSCs治疗ED的机制。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其中20只为正常对照,余88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行阿扑吗啡实验,将实验阴性者分为ED模... 目的:评价脂肪干细胞(ADSCs)对糖尿病型大鼠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效果,探讨ADSCs治疗ED的机制。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其中20只为正常对照,余88只大鼠通过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大鼠行阿扑吗啡实验,将实验阴性者分为ED模型组(19只大鼠)和ADSCs治疗组(20只大鼠),前者海绵体移植PBS缓冲液,后者海绵体移植ADSCs悬液。4周后,在10 V刺激下测定海绵体内压(ICP)和平均动脉压(MAP),计算ICP/MAP。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中v WF、α-SMA、n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1)ADSCs增殖能力较强且可被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2)正常组、ED模型组和ADSCs组的ICP/MAP值分别为(0.690±0.096)、(0.250±0.096)和(0.440±0.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SCs组明显高于ED模型组。(3)ADSCs治疗组大鼠阴茎海绵体v WF、α-SMA和n NOS蛋白的表达均高于ED模型组(P<0.05)。结论:ADSCs疗法能够提高大鼠的勃起功能,增加大鼠阴茎海绵体v WF、α-SMA和n NOS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