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a)芘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岩藻多糖的干预作用
1
作者 张智 蒋玉婷 +6 位作者 雷艳婷 鲁平 华辰凤 马铖杰 张巧 冯斐斐 尚平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2,共7页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岩藻多糖(FCD)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6周龄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B(a)P组及低、高剂量FCD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气管滴注B(a)P (1 mg/只,1次/周...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岩藻多糖(FCD)的干预作用。方法:32只6周龄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B(a)P组及低、高剂量FCD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气管滴注B(a)P (1 mg/只,1次/周,连续4周)染毒,低、高剂量FCD组提前2周并持续给予FCD含量为1.55和3.10 g/L的水。最后一次B(a)P染毒后间隔22周,对小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学习记忆能力。收集粪便标本,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计算α多样性,并通过比对KEGG数据库对肠道菌群进行功能预测,筛选不同组别的差异通路。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肠道优势菌群与小鼠平台穿越次数和逃逸潜伏期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P组逃避潜伏期、平台潜伏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与B(a)P组相比,高剂量FCD组以上指标均有改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P组Chao1指数、香农指数、观察物种数均降低,高剂量FCD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关联性分析表明,小鼠逃避潜伏期、平台穿越次数均与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菌属的丰度变化显著关联(P<0.05)。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B(a)P组相比,其他2组的钙信号通路和凋亡通路下调(P<0.05)。结论:B(a)P暴露可能会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肠道菌群产生持久的损伤,FCD干预可有效缓解这些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钙信号和凋亡通路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岩藻多糖 肠道菌群 学习记忆能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2015~2016年臭氧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黄丽 段书音 +4 位作者 朱佳城 陈晓慧 朱亚娟 姚达 冯斐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郑州市臭氧的污染特征,为改善和提高郑州市的空气质量及减少臭氧所引起的相关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郑州市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臭氧等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从臭氧超标的情况、季节变化趋势、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变... 目的:探讨郑州市臭氧的污染特征,为改善和提高郑州市的空气质量及减少臭氧所引起的相关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郑州市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臭氧等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从臭氧超标的情况、季节变化趋势、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臭氧的日变化趋势等方面,系统的总结臭氧的污染特征。结果:2015年和2016年郑州市8 h平均臭氧浓度总超标天数分别为37 d(超标率为10.14%)和68 d(超标率为18.58%);且臭氧浓度在5~9月份内连续多天超标。从季节变化趋势可知,郑州市夏季臭氧浓度较高;臭氧作为首要污染物也主要出现在5~9月份,且2016年臭氧污染明显比2015年严重;臭氧日变化趋势呈典型的单峰型分布,在06:00~07:00出现最小值,在14:00~16:00出现最大值。结论:郑州市2015~2016年臭氧污染愈发严重,且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郑州市 首要污染物 单峰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Nrf2、Keap1和NQO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4
3
作者 倪静 秦丽娟 +2 位作者 吴拥军 王静 吴逸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Nrf2、Keap1和NQO1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rf2、Keap1和NQO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Keap1、Nrf2和NQO1蛋白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Keap1蛋白在...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Nrf2、Keap1和NQO1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rf2、Keap1和NQO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Keap1、Nrf2和NQO1蛋白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Keap1蛋白在肺Ⅰ、Ⅱ、Ⅲ期鳞癌和Ⅲ期、Ⅳ期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Nrf2蛋白在肺Ⅰ期鳞癌和Ⅱ、Ⅲ、Ⅳ期腺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NQO1蛋白在肺Ⅰ期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Ⅱ期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3种蛋白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是否侵及胸膜有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Keap1、Nrf2、NQO1蛋白表达异常,提示Keap1-Nrf2/ARE通路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Nrf2蛋白 Keap1蛋白 NQO1蛋白 Keap1-Nrf2/ARE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联合端粒长度构建肺癌筛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威 段晓冉 +3 位作者 谭善娟 姚永成 吴逸明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联合检测外周血DNA中p16、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以及DNA端粒相对长度4项生物标志,应用BP神经网络和判别模型筛查肺癌。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PCR方法测定200例肺癌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DNA中p16、R... 目的:联合检测外周血DNA中p16、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以及DNA端粒相对长度4项生物标志,应用BP神经网络和判别模型筛查肺癌。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PCR方法测定200例肺癌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DNA中p16、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外周血DNA端粒相对长度,用BP神经网络和Fisher判别分析建立肺癌判别诊断模型,并比较预测效果。结果:肺癌组p16、RASSF1A和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Z(P)分别为2.641(0.008)、2.075(0.038)和3.044(0.002)],肺癌组端粒相对长度低于对照组[(0.93±0.32)、(1.16±0.57),t =4.072, P<0.001]。 Fisher判别分析、C-神经网络、M-神经网络对预测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670(0.569~0.761)、0.760(0.664~0.840)和0.780(0.686~0.857)。结论:人外周血DNA p16、RASSF1A、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端粒相对长度与肺癌有关;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和判别模型成功构建了基于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端粒损伤生物标志的肺癌判别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端粒 肺癌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肿瘤标志群”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其栋 魏小玲 +2 位作者 张红巧 王威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应用决策树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基于"优选肿瘤标志群"的决策树模型,实现对肺癌的快速诊断。方法:运用肿瘤标志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201例肺部良性疾病及199例肺癌患者血清中9项肿瘤标志[癌胚抗原、糖原类抗原19-9... 目的:应用决策树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基于"优选肿瘤标志群"的决策树模型,实现对肺癌的快速诊断。方法:运用肿瘤标志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201例肺部良性疾病及199例肺癌患者血清中9项肿瘤标志[癌胚抗原、糖原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242、铁蛋白、CA125、甲胎蛋白、人生长激素和CA153]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对肿瘤标志进行筛选以获得"优选肿瘤标志群",分别于筛选前后建立决策树模型和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肺癌组9项血清肿瘤标志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0.05)。筛选前基于9项肿瘤标志分别建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决策树模型和筛选后基于6项肿瘤标志建立的Fisher判别分析模型、决策树模型,其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6.0%、92.5%、84.5%、91.5%。筛选前和筛选后决策树模型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925和0.915,均高于Fisher判别分析的0.860和0.845(Z=4.462和4.575,P均<0.01);但决策树模型和Fisher判别分析筛选前后自身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914和1.074,P均>0.05)。结论:基于6项肿瘤标志建立的决策树模型诊断肺癌的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肿瘤标志 肺肿瘤 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苦瓜MAP30蛋白对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樊剑鸣 张晓峰 +2 位作者 张巧 姚武 徐玉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克隆及重组苦瓜蛋白MAP30,观察MAP30对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法克隆MAP30基因的cDNA序列,并表达、纯化MAP30蛋白;MTT法测定纯化的MAP30蛋白对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彗星实验观察MAP30引起凋亡的LoVo细胞基因组... 目的:克隆及重组苦瓜蛋白MAP30,观察MAP30对大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RT-PCR法克隆MAP30基因的cDNA序列,并表达、纯化MAP30蛋白;MTT法测定纯化的MAP30蛋白对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彗星实验观察MAP30引起凋亡的LoVo细胞基因组的降解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苦瓜蛋白MAP30基因;MAP30蛋白对LoVo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MAP30蛋白对LoVo细胞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70.0mg/L。MAP30在体外能诱导LoVo细胞凋亡。结论:重组的苦瓜MAP30蛋白在体外能抑制LoVo细胞生长,并能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MAP30 大肠肿瘤 LOVO细胞 细胞生长抑制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在肺癌CT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徐力平 尚丹 陈小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知识构建一个模糊神经网络(FNN)模型,用于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以实际肺癌诊断病例(n=117)中的一部分(n=73)作为训练集,首先利用隶属度函数对样本的5个临床参数和21项CT特征进行模糊化处理,再... 目的: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和人工神经网络知识构建一个模糊神经网络(FNN)模型,用于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以实际肺癌诊断病例(n=117)中的一部分(n=73)作为训练集,首先利用隶属度函数对样本的5个临床参数和21项CT特征进行模糊化处理,再输入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对网络进行训练。用训练好的网络对余下的样本(n=44)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以及基于BP神经网络(BPNN)的预测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FNN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0.904 8、0.913 0和90.91%,BPNN分别为0.809 5、0.869 6和84.09%。结论:FNN模型诊断肺癌的预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接近,且优于BPNN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隶属度函数 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谭善娟 余春华 +2 位作者 王威 吴拥军 吴逸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2-764,共3页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对肺癌及肺良性疾病进行诊断,建立肿瘤标志蛋白芯片联合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模型。方法:收集有肿瘤标志蛋白芯片检测记录的肺癌和肺良性疾病患者共102例,其中肺癌50例,肺良性疾病52例。...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对肺癌及肺良性疾病进行诊断,建立肿瘤标志蛋白芯片联合人工智能的辅助诊断模型。方法:收集有肿瘤标志蛋白芯片检测记录的肺癌和肺良性疾病患者共102例,其中肺癌50例,肺良性疾病52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9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肿瘤标志蛋白芯片智能诊断模型。结果: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判别分析和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肺良性疾病和肺癌识别的准确度分别为88.0%、64.0%和60.0%,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878,准确度较好,而判别分析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635)和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0.596)均<0.7,准确度较差。结论:人工神经网络联合多肿瘤标志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区分肺癌和肺良性疾病,对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果优于判别分析和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人工神经网络 肿瘤标志 蛋白芯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锰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及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高慧艳 李春阳 +2 位作者 苏晓东 尚平平 陈小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氯化锰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及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探讨氯化锰的抗雄激素样作用。方法:①Percoll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根据氯化锰染毒剂量分为对照(0mol/L氯化锰)和1.0×10-6、2.5×10-6、... 目的:观察氯化锰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及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探讨氯化锰的抗雄激素样作用。方法:①Percoll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大鼠睾丸间质细胞,根据氯化锰染毒剂量分为对照(0mol/L氯化锰)和1.0×10-6、2.5×10-6、5.0×10-6、1.0×10-5、2.5×10-5、5.0×10-5及1.0×10-4mol/L氯化锰组,培养24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存活率。②同法分组,观察氯化锰对基础状态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下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③将行睾丸摘除术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玉米油0.2mL,阴性对照组皮下注射丙酸睾酮(TP)1.0μg,氯化锰低、中、高剂量组皮下注射1.0μgTP后分别注射氯化锰7.5、15.0和30.0mg/kg,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1.0μgTP后注射氟他胺(100.0mg/kg),1次/d,连续7d。7d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去势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分离雄激素依赖组织,称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①随氯化锰染毒剂量的升高,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F=15.297,P=0.023)。②基础状态和HCG刺激下各组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639和25.187,P均<0.001);基础状态下氯化锰剂量≥5.0×10-6mol/L时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CG刺激状态下氯化锰剂量≥1.0×10-5mol/L时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各组去势大鼠血清睾酮、PSA含量、腹侧前列腺及精囊腺脏器系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920,25.403,15.562和9.476,P均<0.05),但氯化锰低、中和高剂量组去势大鼠血清睾酮和PSA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氯化锰高剂量组腹侧前列腺和精囊腺脏器系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氯化锰可能有抗雄激素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锰 雄性大鼠 睾丸 间质细胞 抗雄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MAP30基因的表达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樊剑鸣 许君 +2 位作者 张巧 姚武 徐玉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克隆苦瓜MAP30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并在体外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体外测定MAP30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MAP30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861 bp的苦瓜蛋白MAP30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苦瓜MAP30原... 目的:克隆苦瓜MAP30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并在体外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体外测定MAP30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并测定MAP30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T-PCR技术扩增861 bp的苦瓜蛋白MAP30基因编码区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构建苦瓜MAP30原核表达质粒pET-28a-MAP30,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MAP30的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合层析纯化MAP30,并采用真菌抑制实验检测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Northern blot检测其表达模式。结果:克隆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一致,表达的MAP30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 000,MAP30体外能抑制镰刀菌的生长,镰刀菌能诱导MAP30基因的表达。结论:MAP30基因可能参与植物早期的过敏反应并在植物的抗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MAP30蛋白 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嘧磺隆原药的急性毒性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士光 张巧 陈小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评价烟嘧磺隆原药的急性毒性,为烟嘧磺隆原药的安全使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眼、皮肤刺激试验以及皮肤过敏试验均按照我国现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规定方法进行。结果:烟嘧磺隆原药急性经口半数... 目的:评价烟嘧磺隆原药的急性毒性,为烟嘧磺隆原药的安全使用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眼、皮肤刺激试验以及皮肤过敏试验均按照我国现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规定方法进行。结果:烟嘧磺隆原药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5 000 mg/kg,经皮LD50>2 000 mg/kg,经口、经皮均属低毒,对兔眼及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致敏率为0,致敏率强度1级,属于弱致敏物。结论:烟嘧磺隆原药对人畜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嘧磺隆 急性毒性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对去卵巢大鼠雌激素样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英政 尚平平 +1 位作者 张小娟 陈小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2-334,共3页
目的:评价硼酸的体内雌激素样效应。方法:40只SD大鼠行双侧去卵巢后,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硼酸组(4mg/kg、25mg/kg及75mg/kg)及阳性对照组(0.10mg/kg雌二醇),连续给药3d后处死大鼠,测定子宫脏器系数及血清总... 目的:评价硼酸的体内雌激素样效应。方法:40只SD大鼠行双侧去卵巢后,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蒸馏水),低、中、高剂量硼酸组(4mg/kg、25mg/kg及75mg/kg)及阳性对照组(0.10mg/kg雌二醇),连续给药3d后处死大鼠,测定子宫脏器系数及血清总雌二醇水平。结果:阳性对照组子宫脏器系数及血清雌二醇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硼酸组大鼠子宫脏器系数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硼酸各剂量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硼酸能够诱导去卵巢大鼠子宫增重,具有雌激素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 去卵巢大鼠 子宫增重试验 雌激素样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中DNA甲基化酶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小玲 冯斐斐 +3 位作者 何其栋 冯悦静 王威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酶( DNMT1、DNMT3a和DNMT3b)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4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组织学... 目的:观察DNA甲基化酶( DNMT1、DNMT3a和DNMT3b)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3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14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水平。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肺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对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的影响,以及血清DN-MT1、DNMT3a和DNMT3b表达水平与肺癌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肺癌组DNMT1、DNMT3a表达水平(μg/L)[12.64(9.67~17.07),0.74(0.61~1.05)]高于对照组[11.07(7.85~17.59),0.66(0.49~1.00)(Z =1.884, P=0.002;Z=1.788,P=0.003)],DNMT3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3种DNMTs水平的百分位数25%、50%、75%为分界点分别将肺癌组和对照组分为4层,结果显示随着DNMT1、DNMT3a表达水平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χ^2趋势=4.062和7.853,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DNMT1、DNMT3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检测血清DNMTs的变化可预测患肺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DNA甲基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热疗联合紫杉醇化疗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及JNK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姗 王琳 +2 位作者 吴卫东 周舫 吴逸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9-462,共4页
目的:研究热疗及化疗联合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的临床常用温度(39℃、41℃、43℃、45℃)加热联合50μg/L紫杉醇化疗的方法处理肺癌A549细胞,以37℃加热联合紫杉醇处理的A549细胞和未处理的A549细胞作对... 目的:研究热疗及化疗联合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的临床常用温度(39℃、41℃、43℃、45℃)加热联合50μg/L紫杉醇化疗的方法处理肺癌A549细胞,以37℃加热联合紫杉醇处理的A549细胞和未处理的A549细胞作对照。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的变化,损伤修复试验比较各组细胞的侵袭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JNK磷酸化水平。另取A549细胞如上分组,加入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30 min,同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A549细胞的增殖率有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P<0.05),并以43℃组最低。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后,除39℃组外,细胞增殖率均较加入前升高(P<0.05);细胞的侵袭力变化具有与此相似的趋势;43℃组JNK磷酸化水平最高,39℃组几乎未检测到JNK的磷酸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温度热疗联合紫杉醇作用于肺癌A549细胞后,可对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不同程度地激活JNK信号通路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549细胞 JNK 热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铃脲致突变性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毅波 许东 +5 位作者 赵士光 张磊 任丽敏 杨小芝 徐玉宝 陈小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1-903,共3页
目的:测定氟铃脲的致突变性,预测其遗传危害和潜在致癌作用的可能性。方法:分别采用Ames试验(剂量分别为31.25μg/板、62.50μg/板、125.00μg/板、250.00μg/板和500.00μg/板)、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剂量分别为50mg/kg、250mg... 目的:测定氟铃脲的致突变性,预测其遗传危害和潜在致癌作用的可能性。方法:分别采用Ames试验(剂量分别为31.25μg/板、62.50μg/板、125.00μg/板、250.00μg/板和500.00μg/板)、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剂量分别为50mg/kg、250mg/kg、500mg/kg和1000mg/kg)、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剂量分别为1250mg/kg、2500mg/kg和5000mg/kg)测定氟铃脲的致突变性。结果:氟铃脲各剂量组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氟铃脲各剂量组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铃脲各剂量组的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常染色体单价体发生率和性染色体单价体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氟铃脲的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铃脲 致突变性 AMES试验 染色体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hTERT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巧 钱丽丽 +4 位作者 刘红梅 赵国强 宫亚欧 丁兰萍 杨胜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3-486,共4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ERT,并观察其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效应。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出带有HindⅢ,BamHⅠ酶切位点的hTERT基因片段,与pGEM-TEasy克隆载体连接,筛选出阳性克隆,酶切获得目的片段,与pcD...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ERT,并观察其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效应。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出带有HindⅢ,BamHⅠ酶切位点的hTERT基因片段,与pGEM-TEasy克隆载体连接,筛选出阳性克隆,酶切获得目的片段,与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pcDNA3.1-hTERT表达载体。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TERT注射移植性H22肝癌模型C57BL/6小鼠,并设PBS组及转染空质粒pcDNA3.1组,观察3组的抗肿瘤效应。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hTERT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中的hTERT基因片段全长为951 bp,可编码相对分子量为37 000、由317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73%,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68%。该真核表达载体免疫荷瘤小鼠后,pcDNA3.1-hTERT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且该组生存期分别长于PBS组及pcDNA3.1组(P<0.05);pcDNA3.1-hTERT组的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也均高于PBS组与pcDNA3.1组(P<0.05)。提示该真核表达载体在受试动物体内可有效地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真核表达载体 荷瘤小鼠 抗肿瘤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蛋白MAP30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剑鸣 马建新 +4 位作者 高德富 许君 张巧 姚武 徐玉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3-985,共3页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MAP30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别观察20、40、60、80和100mg/LMAP30处理48h及40mg/LMAP30处理24、36、48和72h对LoVo细胞生长的影响,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m... 目的:观察苦瓜蛋白MAP30对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分别观察20、40、60、80和100mg/LMAP30处理48h及40mg/LMAP30处理24、36、48和72h对LoVo细胞生长的影响,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0mg/LMAP30处理24h对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40mg/LMAP30作用于LoVo细胞0~120h,细胞bcl-2和ba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MAP30可呈剂量、时间依赖性抑制LoVo细胞的生长(F=128.3,107.5,P<0.05),促进LoVo细胞凋亡(F=92.7,P<0.05)。MAP30还可上调Bax基因与蛋白表达,下调Bcl-2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论:MAP30可影响LoVo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30 凋亡 大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3-B7.2-MAGE-1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艾敏 张巧 +1 位作者 赵国强 杨胜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3-947,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B7.2和MAGE-1的绿色荧光共表达载体pEGFP-C3-B7.2-MAGE-1,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对B7.2、MAGE-1各设计一对两端带有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从乳腺组织、乳癌组织提取总RNA,进行RT-PCR后,... 目的:构建表达B7.2和MAGE-1的绿色荧光共表达载体pEGFP-C3-B7.2-MAGE-1,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对B7.2、MAGE-1各设计一对两端带有特定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从乳腺组织、乳癌组织提取总RNA,进行RT-PCR后,将两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在pGEM-T载体,经测序证实碱基序列无误后,双酶切pGEM-T载体,回收目的片段,将两目的片段亚克隆至真核绿色荧光蛋白共表达载体(pEGFP-C3)上,并转染真核细胞,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果及结论:pEGFP-C3-B7.2-MAGE-1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及基因序列分析验证,PCR扩增片段与选择的目的片段序列相符,pEGFP-C3-B7.2-MAGE-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该表达载体转染EC9706细胞后,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和RT-PCR分析,该重组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2 MAGE-1 真核表达载体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锰对去势雄性SD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尚平平 常树丽 +1 位作者 赵士光 陈小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观察氯化锰(MnCl2)对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MnCl2的抗雄激素样作用。方法:采用Hershberger体内筛检实验。对大鼠行睾丸摘除术去势,7 d后随机分为6组进行实验,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玉米油,余5组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TP)... 目的:观察氯化锰(MnCl2)对去势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探讨MnCl2的抗雄激素样作用。方法:采用Hershberger体内筛检实验。对大鼠行睾丸摘除术去势,7 d后随机分为6组进行实验,溶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玉米油,余5组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酮(TP)1.0μg/只,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同时腹腔注射MnCl20、7.5、15.0、30.0 mg/kg,阳性对照组经口灌胃氟他胺,每d 1次,连续7 d。7 d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睾酮(T)浓度,免疫放射法测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分离雄激素依赖器官称量,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去势后7 d,各组大鼠恢复良好,未观察到明显中毒症状。各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变化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锰30 mg/kg剂量组的腹侧前列腺和精囊腺脏器系数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染毒组去势大鼠血清T、PSA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锰在30 mg/kg此剂量下可能具有抗雄激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锰 去势雄性大鼠 生殖内分泌 抗雄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肿瘤标志群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尊税 魏小玲 +2 位作者 何其栋 张红巧 吴拥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探讨其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测定20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202例肺癌患者血清中9项血清肿瘤标志(CA199、Ferritin、AFP、CA153、...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联合肿瘤标志蛋白芯片建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探讨其对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芯片(化学发光法)测定201例肺良性疾病患者、202例肺癌患者血清中9项血清肿瘤标志(CA199、Ferritin、AFP、CA153、CEA、NSE、CA242、CA125、HGH)的水平,logistic回归筛选,建立ANN和Fisher判别分析肺癌诊断模型。结果:4项肿瘤标志(CEA、NSE、Ferritin、CA153)建立的ANN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850)高于4项Fisher、6项(CEA、NSE、Ferritin、CA153、AFP、CA125)Fisher和6项ANN的ROC曲线下面积(0.793、0.767和0.825)。结论:基于4种肿瘤标志的ANN模型判别诊断肺癌的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优于6种肿瘤标志建立的ANN模型;ANN模型诊断效果优于Fisher判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 人工神经网络 FISHER判别分析 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