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问题、进展及学术体系路向 被引量:7
1
作者 侯胜川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3-638,共6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理应是我国本土的民族传统体育,由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理应是我国本土的民族传统体育,由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学科建设的进展和学术体系构建的方向。研究认为,当前现代生物学理论与方法主导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思路,导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的体育项目形式,课程与相应教材缺乏本土理论内容,学术研究存在内卷等问题;但是,学科成立以来也产生了学术研究的本土化转向,人类学、历史学、传播学等方法论的引入等促进了学科研究进展,同时,武术表演专业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学科交叉的可能。建构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本土学术体系,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学界需要深入田野,将民族、历史、概念史等领域和方法引入到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术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 学术体系 田野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技艺”到“记忆”:传统武术身体技术的文化生产——基于伏羲八卦拳个案的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阎彬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86,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以伏羲八卦拳为研究对象,从身体、仪式、记忆的视角,对其身体技术及文化成因进行考察。认为:伏羲八卦拳"取慢舍快"的单练技术体现了对"身体记忆"的选择性建构,而其套捶排打的对练技...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以伏羲八卦拳为研究对象,从身体、仪式、记忆的视角,对其身体技术及文化成因进行考察。认为:伏羲八卦拳"取慢舍快"的单练技术体现了对"身体记忆"的选择性建构,而其套捶排打的对练技术体现为仪式化的身体操演;传统武术身体技术之文化生产的实质是"身体记忆"在传习者身体内部的保存与传递,即记忆在身体层面的入脑、入身与入心,"技艺"之传承即"记忆"之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身体技术 文化生产 伏羲八卦拳 记忆 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胜川 赵子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的普及相比,体育学研究的口述史应用滞后近20年,体育学研究中的口述史规范尚未形成,研究对象尚未深入底层。对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学中的口述史学资料极丰富,在加强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生... 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的普及相比,体育学研究的口述史应用滞后近20年,体育学研究中的口述史规范尚未形成,研究对象尚未深入底层。对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学中的口述史学资料极丰富,在加强民间体育文化传承生命史研究的同时,应重视体育学口述资料的采集,引领体育学术研究范式的创新与研究方法的规范;体育学研究中的访谈录、回忆录不能称之为口述史学,但此类访谈录、回忆录式材料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口述史学勃兴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学 体育学 民间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代少林武术发展的社会环境 被引量:5
4
作者 胡玉玺 安汝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3,16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等方面阐述清代少林武术生存的社会环境。认为:命途多舛的自然经济,由盛而衰的商品经济和遍布全国的镖局机构是清代少林武术生存的经济基础;清廷禁武与秘密习武,八旗兵制与武勇选拔以及...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等方面阐述清代少林武术生存的社会环境。认为:命途多舛的自然经济,由盛而衰的商品经济和遍布全国的镖局机构是清代少林武术生存的经济基础;清廷禁武与秘密习武,八旗兵制与武勇选拔以及政治变革与反抗压迫是清代少林武术生存的政治境遇;少林古迹与武术演艺,尚武传统与尚武思潮,西学东渐与武德彰显是清代少林武术生存的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民族传统体育 少林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门户的生成与发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侯胜川 赵子建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81,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口述史、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武术社会中的门户分化、分裂现象进行考察。认为:作为"树大分支"的结果,门户的分化与分裂是必然现象;新门户为了脱离原有门户的束缚,确立自己的武术社会身份,采用了谱系再造... 运用文献资料、口述史、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武术社会中的门户分化、分裂现象进行考察。认为:作为"树大分支"的结果,门户的分化与分裂是必然现象;新门户为了脱离原有门户的束缚,确立自己的武术社会身份,采用了谱系再造等手段,因而与原有门户发生争执;从中国武术的整体发展看,门户的分化在一定意义上有"继"也有"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门户 分化 生成 社会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击还是攻防:论中国武术的本质属性及其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展玮 侯胜川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8,109,共9页
本质问题是中国武术的元问题,其对于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均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武术本质、武术文化传播、竞技武术套路、学校武术教育等文献的梳理,结合对资深武术裁判长、武术教授的访谈,以及对武术竞赛、学校武... 本质问题是中国武术的元问题,其对于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均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武术本质、武术文化传播、竞技武术套路、学校武术教育等文献的梳理,结合对资深武术裁判长、武术教授的访谈,以及对武术竞赛、学校武术教育现场调查等方法,对中国武术的本质重新进行了探索。研究认为:当前关于中国武术“打”和体操化形象所引起的身份危机的起点在于将武术的本质定位为技击,且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的自证均说服力不足;技击作为武术的本质无法涵盖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在和域外武技的横向比较中难以确立自身的独特性,而将武术的本质属性定位为攻防则能更好地解决当前武术发展中的各类危机。因此,研究尝试提出中国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攻防而非技击,攻防是内在的属性,技击是外在的表现,后者是前者统摄下多种功能价值中的一种;将攻防作为中国武术的本质属性统摄武术的分化与整合,能较好地解决学校武术教育“打练并进”的困境,有利于竞技武术套路在攻防基础上的难美类项群发展和武术身份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武术文化 技击 攻防 学校武术教育 竞技武术套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