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分等时替代模型分析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自测健康的关联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凯欣 赵越 +2 位作者 肖绛 彭俊歌 李晏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对河南省某高校1406名18~24岁大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24h活动行为调查,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估健康水平,运用成分分析和等时替代模型方法分析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自测健康的关联及替代... 对河南省某高校1406名18~24岁大学生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与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24h活动行为调查,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估健康水平,运用成分分析和等时替代模型方法分析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自测健康的关联及替代效应。结果显示:(1)24h活动行为与大学生自测健康各因子、维度及总分均显著相关(P<0.001),MVPA、LPA及睡眠时间占比均与大学生自测健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MVPA:β=3.68,P<0.05;LPA:β=1.45,P=0.05;睡眠:β=1.95,P<0.05),久坐行为时间占比与大学生自测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β=-4.31,P<0.05);(2)15 min等时替代模型预测变化显示,MVPA替换其他活动行为后大学生自测健康得分均显著上升,且MVPA替代久坐行为对提高自测健康得分的效应最佳;(3)在从-40min到40min的剂量-效应关系中,其他行为替代MVPA产生的不利影响大于MVPA替代其他行为产生的益处,同时5min是健康效益变化的最佳转折点。研究认为,大学生24h活动行为的综合效应值需高度重视,尤其应关注MVPA不足和久坐时间过长对大学生整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促使久坐行为向MVPA适度转化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而睡眠可能是健康干预的另一重要方向。此外,每天45min的MVPA最低推荐量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最高效的体质健康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活动行为 成分分析 等时替代模型 自测健康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中小学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新赛道与新策略——“京八条”的意义、特点、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
2
作者 毛振明 李海燕 +2 位作者 陈帅 陈璐 向静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3,共11页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5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京八条”),引发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市中小学在落实“京八条”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但也出现了新赛道,需要把握“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5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京八条”),引发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市中小学在落实“京八条”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但也出现了新赛道,需要把握“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逐步进入体育工作新赛道。“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1)是根据教育强国战略要求补齐学校体育短板出台的政策;2)具有全国引领意义、兼具前瞻性与超前性;3)其中虚实结合的“虚措施”有待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推动细化;4)贯彻落实过程中需要平衡与传统体育教育目标导向之间的矛盾;5)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工作标准与专业能力要求;6)需要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充满教育智慧与创新精神;7)超越中小学体育场地时空局限,促进家校社形成一体化体育与健康共育机制;8)将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系统性改革;9)措施内涵持续变化并不断丰富。“京八条”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开辟的新赛道包括“挤时间“”丰内容”“及全员”“提质量”“求精准”“结队友“”增动力“”盘资源“”优管理“”谋新局”,在步入新赛道过程中,当前面临着实施困境,应采取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京八条 学校体育 学生体质精准提升 体育选项走班制 班级联赛 体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校体育全领域“教育全体性”的实现策略——破解学校体育“二八格局”难题的思路与方法
3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1 位作者 陈璐 向静文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由于体育固有的竞赛性和锦标性的特征,相对其他学科,体育学科中“胜者为王”的逻辑是造成学校体育在各领域明显存在“二八格局”的深层原因。研究聚焦学校体育各领域的“二八格局”,从贯彻体育教育“全体性”理念出发,审视体育课程教学... 由于体育固有的竞赛性和锦标性的特征,相对其他学科,体育学科中“胜者为王”的逻辑是造成学校体育在各领域明显存在“二八格局”的深层原因。研究聚焦学校体育各领域的“二八格局”,从贯彻体育教育“全体性”理念出发,审视体育课程教学、学生体质提升、课外体育活动、班级体育竞赛和校运动会5个领域的“全体性”问题,讨论了在学校体育全领域实现“全体性”的策略与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领域,需建立“三个全体性”的理念,创设“普修+走班+训练”的三类体育课程新体系,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会”;在学生体质提升领域,要深入研究推进“体质提升三精准”的新方法,以促进全体学生体质健康的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在课外体育活动领域,要积极进行大课间、小课间和课后体育内容与场地的拓展与管理,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勤练”;在班级体育联赛领域,要推进各类“全员性班级体育联赛”的新方法,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常赛”;在学校运动会领域,要广泛普及“全员运动会”的新方法体系,以彻底打破“少数人在跑、多数人在晒太阳”的旧式学校运动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二八格局 体育教育全体性 全员运动会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改革面临的十大矛盾冲突
4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1 位作者 向静文 张媛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9份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但基层课改实践效果不理想,诸多矛盾冲突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基于多年推动一线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基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对课改困惑的反馈,研究系统归纳并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9份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但基层课改实践效果不理想,诸多矛盾冲突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基于多年推动一线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基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对课改困惑的反馈,研究系统归纳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十大核心矛盾冲突,具体包括:国家体育战略稳定性与体育课改多变性、国家课改意志与基层课改动力不足、课程教学新理念与日常教学旧习惯惰性、学校和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与体育教师的应对不力、课改新要求与教师课改能力不足、刻苦锻炼育人与“以学生为本”、课程教学改革与体育应试现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与提质增效滞后、有效性体育教学与运动安全顾虑、体育特色形成周期与行政领导频繁更替。研究认为,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冲突需要从国家战略稳定性、课改政策持续性、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资源投入精准性、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优化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施策,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改 矛盾冲突 成因分析 破解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推学校体育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问题阐释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秀丽 姚思齐 +3 位作者 周阳 霍傲钵 张磊 毛振明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人工智能(AI)已然引发了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现阶段学校体育领域表现为功能有限、技术表浅、范围较小的“浅应用”,主要体现在技能学习、兴趣提升、体质测试、负荷测评、锻炼管理、场馆管理、竞赛裁决等7个领域。AI具备助推学校体... 人工智能(AI)已然引发了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现阶段学校体育领域表现为功能有限、技术表浅、范围较小的“浅应用”,主要体现在技能学习、兴趣提升、体质测试、负荷测评、锻炼管理、场馆管理、竞赛裁决等7个领域。AI具备助推学校体育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要素,但当前在标准、功能、法规、供需、理念等方面存在限制。随着设备功能丰富完备,AI将更加适配体育特性,引发学校体育场景革新,其应用程度在谨慎探索中稳步加深,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体育教育,有力推动未来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围绕困境与前景,融入AI云边协同前沿技术理念,提出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多方协同的具体路径和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体育 体质健康 新质生产力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24 h体力活动、久坐行为、睡眠对心肺耐力的积累效应
6
作者 宋云峰 徐驰 +2 位作者 李凯欣 谭思洁 齐玉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3,共9页
目的探索大学生体力活动、久坐行为、睡眠对心肺耐力(CRF)的积累效应,为提升大学生CRF水平提供有效措施。方法2023年5至6月在天津科技大学招募223名18~24岁大学生进行24 h活动行为调查及CRF测试。采用成分分析方法探讨身体活动、久坐行... 目的探索大学生体力活动、久坐行为、睡眠对心肺耐力(CRF)的积累效应,为提升大学生CRF水平提供有效措施。方法2023年5至6月在天津科技大学招募223名18~24岁大学生进行24 h活动行为调查及CRF测试。采用成分分析方法探讨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与CRF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等时替代模型预测各活动行为替代后对CRF产生的影响。结果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时间占比与大学生CRF呈显著正相关(β=6.40,P=0.002),久坐行为时间占比与大学生CRF呈显著负相关(β=-3.02,P=0.004),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和睡眠时间占比与CRF无相关性(β=-1.06,P=0.504)。15 min等时替代结果显示,MVPA替代其他活动行为后,大学生CRF均显著提高[久坐行为:1.72 mL/(kg·min),95%CI=0.94~2.51;LPA:1.82 mL/(kg·min),95%CI=0.95~2.68;睡眠:1.64 mL/(kg·min),95%CI=0.84~2.45]。在从-30 min到30 min的剂量-效应关系中,从其他行为重新分配时间到MVPA对CRF的不利影响大于将MVPA重新分配到其他行为的益处;在所有替代中,MVPA替代LPA对提高CRF的效应最佳。此外,5 min的增量被认为是MVPA替代其他活动的最佳转折点。结论强调参与MVPA对改善大学生CRF的重要性。等时替代模型为这些行为的时间分配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未来的干预措施和政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活动行为 成分分析 等时替代 心肺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共生理念下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乐泉 郭家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国家缔造、历史书写、文化创造、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生成的基础,突出体现在各民族体育文化于相互吸纳、彼此交融等文化共生理念中呈现...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国家缔造、历史书写、文化创造、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生成的基础,突出体现在各民族体育文化于相互吸纳、彼此交融等文化共生理念中呈现出的价值追求与文化观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共生的凝练及文化实践的提升,历经了由多元发展到共生凝聚、从共同进步到共有传承的不同历史进程,并最终指向于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传承中,民族传统体育既内蕴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实体的共同认知,亦生成了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以及命运与共的共有情感。在中华体育文明共同价值伦理影响下,经过认知发展、情感生成以及价值指向三个层面的文化共生储备,逐步积淀为一种共生的东方体育文化模式。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民族体育共有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共有体育文化认知的达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归属、缔结共认价值观念夯实了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共生 理论逻辑 情感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与革新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宇飞 冯振伟 曾雨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6,76,共11页
基于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涵与特征,耙梳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包括:面向主动健康理念,改善身心状态;迎合民众社会参与,构建情感社群;回... 基于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涵与特征,耙梳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包括:面向主动健康理念,改善身心状态;迎合民众社会参与,构建情感社群;回应主流消费升级,满足多元诉求。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存在制度设计不健全、主动健康意识与体育行为认知不充分、需求能力待提升、产品及服务待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未来的革新路径:应健全制度设计体系,完善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统筹规划;强化主动健康意识,促进体育健康认知与行为的深度融合;激活不同人群需求,提升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需求能力;聚合多元供给力量,加大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综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体育公共服务 适老化 主动健康 体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诠释、生成逻辑与践行向度——以张伯苓、董守义、马约翰为例证
9
作者 曲腾飞 白雪 +1 位作者 陈晴 毛振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大批教育家型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近代以来,张伯苓、董守义、马约翰三位百年体育巨匠主动肩负救国图强的历史使命,将毕生奉献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和体育事业。他们的不凡人生和辉煌成就,共同彰...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大批教育家型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近代以来,张伯苓、董守义、马约翰三位百年体育巨匠主动肩负救国图强的历史使命,将毕生奉献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和体育事业。他们的不凡人生和辉煌成就,共同彰显出体育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在不同主体层面为新时代体育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亮节的标杆,为加快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提供了重要借鉴。剖析其体育教育家精神的内生逻辑,充分体现了个体与大局的统一、立身与育人的统一、实学与创新的统一、情感与情怀的统一。新时代我们应继承和弘扬体育教育家精神,坚定以体强国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明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弘道追求;磨练精湛扎实的技能学识,涵养创新能力;秉持躬耕不辍的职业态度,奔赴教育志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体育教育家精神 内涵 生成逻辑 践行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探析
10
作者 焦素花 焦现伟 马蕊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8,10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探析我国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扩大体育参与人口,让农民更健康;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更富裕;打造生态宜居农村,让农村更美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让农村更凝聚。困境:农民...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探析我国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扩大体育参与人口,让农民更健康;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更富裕;打造生态宜居农村,让农村更美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让农村更凝聚。困境:农民主体内生动力待提升,产业融合程度尚不够充分,“农”特色融入不够深入,生态建设尚需进一步提升。路径:强化农民主体参与性,激发农民内源式动力;聚焦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融合“农”特色场景,丰富农民体育新生活;推进农村生态体育建设,强化生态绿色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农村体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与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关系的个体内分析:基于长期追踪和日记法的证据
11
作者 郭玉江 魏渤航 +1 位作者 陈智豪 汪海宁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0,共12页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的个体内长短期作用机制。方法:研究1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分析了1431名初中生1年的追踪数据;研究2采用动态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163名初中生15天的日记法数据。结果:1)研究1发现,T...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的个体内长短期作用机制。方法:研究1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分析了1431名初中生1年的追踪数据;研究2采用动态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163名初中生15天的日记法数据。结果:1)研究1发现,T1体育锻炼可负向预测T2内外化问题,T2体育锻炼可负向预测T3内化问题;T2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外化问题,T2外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内化问题,两者存在双向预测关系;T1体育锻炼可通过降低T2内化问题减少T3外化问题,T1体育锻炼可通过降低T2外化问题减少T3内化问题。2)研究2发现,前一天体育锻炼可负向预测后一天的内外化问题;前一天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后一天的外化问题,前一天的外化问题无法预测后一天的内化问题;前一天体育锻炼可通过降低内化问题减少外化问题。结论:在青少年早期个体内层面,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存在长期双向预测和短期单向预测关系;体育锻炼对内外化问题具有长期保护和短期缓冲作用;无论是长期体育锻炼还是短期体育锻炼,均可以通过降低内化问题减少外化问题的发生;长期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减少外化问题降低内化问题的发生,但这一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早期 体育锻炼 内化问题 外化问题 个体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机制与路径
12
作者 周丽 翟翠丽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机制,并提出路径。价值:搭建代际具身建构桥梁,凝聚共同体情感,扩展边界协商机制。机制:符号化叙事建构意义基石,多元主体协同推动融合建构,情感共鸣促进...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机制,并提出路径。价值:搭建代际具身建构桥梁,凝聚共同体情感,扩展边界协商机制。机制:符号化叙事建构意义基石,多元主体协同推动融合建构,情感共鸣促进沉浸建构。路径:优化符号转化机制,推动生活化生成;建构多元协同机制,推动跨界共建共享;优化文化实践场景,拓展沉浸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民间体育 体育赛事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时替代模型的大学生24h活动行为与健康体适能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宋云峰 李凯欣 +1 位作者 谭思洁 齐玉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6,I0008,共8页
[目的]运用成分等时替代模型探索在校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某高校223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记录学生每天24 h活动行为,... [目的]运用成分等时替代模型探索在校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某高校223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记录学生每天24 h活动行为,包括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低强度身体活动(LPA)、久坐时间(SB)和睡眠(SLP)时间.使用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探讨各成分与健康体适能的关系,并以15 min建立等时替代模型预测各活动行为替代后对结局变量产生的影响.[结果]仅MVPA与其他行为之间的替代与反替代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VPA和SB相互替代时变化幅度最大;LPA替代SB时,BMI指数、握力和坐位体前屈均显著升高,反之仅握力显著下降;LPA替代SLP时,BMI指数显著上升,反之显著下降;SLP替代SB时,BMI指数和腰围显著下降,反之均显著升高,并且升高的幅度更明显.[结论]MVPA是影响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保证适度睡眠的同时,将SB转化为MVPA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活动行为 成分分析 等时替代 健康体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的逻辑进路、现实审视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14
14
作者 查金 翟依丰 张大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与数字技术的互动融合,是推进基层体育治理的必然遵循与时代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在系统阐释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与数字技术的互动融合,是推进基层体育治理的必然遵循与时代要求。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在系统阐释智慧社区体育中心韧性治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以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服务人民和技术革新为发展原则,以治理精准化、智能化、现代化为发展方向的逻辑进路。针对政策制定及执行失范、治理主体互动匮乏、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智慧化建设缓慢、场地设施供需失衡等现实困境。从构建制度韧性、优化组织韧性、激发社会韧性、革新技术韧性、巩固空间韧性等五个维度提出纾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体育中心 韧性治理 治理现代化 制度韧性 组织韧性 社会韧性 技术韧性 空间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建设体育强国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纯献 龚德明 +1 位作者 刘盼盼 李雨珊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建设体育强国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无论是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容体育强国建设的人民性,汇聚建设体育强国的中国力量,凝练建设体育强国的中国智慧,还是坚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立场,都是中国式现代... 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建设体育强国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无论是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容体育强国建设的人民性,汇聚建设体育强国的中国力量,凝练建设体育强国的中国智慧,还是坚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立场,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把握时代脉络,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党领导建设体育强国的强大优势,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国体育发展目标,夯实中国特色体育之路,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建设体育强国内涵等是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建设体育强国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体育强国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国特色体育文化话语体系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乐泉 张秀丽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表达和创新性发展,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突破,更有标志性话语范式的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核与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表达和创新性发展,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突破,更有标志性话语范式的创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核与文化叙事,为其提供了引领导航的关键引擎。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体育文化话语体系建构要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时代世界体育复杂多变的态势、媒体网络舆论的复杂化、不平等的国际传播秩序和主体性议题被冲击现状的讨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重塑中国特色体育文化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进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两个巩固”中开辟中国特色体育文化话语新境界;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特色体育文化话语继往开来;讲好中国故事,在构建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进行中国特色体育文化话语体系的叙事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中国特色体育文化话语体系建构的主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特色 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大型体育赛事低碳信息说服机制研究
17
作者 郭家欣 崔琪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85,共15页
“双碳”目标下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向公众传播碳中和理念、提高公众低碳意识、促进低碳行为,对于动员全民参与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以详尽可能性模型为理论基础,将信息特征及发布者类型引入分析框架,运用PLS-SEM方法分析信息特征与说服效... “双碳”目标下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向公众传播碳中和理念、提高公众低碳意识、促进低碳行为,对于动员全民参与碳达峰具有重要意义。以详尽可能性模型为理论基础,将信息特征及发布者类型引入分析框架,运用PLS-SEM方法分析信息特征与说服效果之间存在影响机制以及不同发布者影响机制的异同,进而构建差异化的大型体育赛事低碳信息说服机制。结果显示:文本逻辑以及曝光策略正向影响说服效果;媒介组合中,文本-图片信息比纯文本信息具有更强的说服效果,文本-视频信息与文本-图片信息无显著差异。发布者类型调节信息特征与说服效果间的关系,影响者更能够发挥良好文本结构及丰富媒介组合在提高说服效果方面的作用,组织账号在运用曝光策略提高说服效果方面表现更佳,文本可读性的影响在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低碳信息 信息特征 发布者类型 用户参与 说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CF理论研究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 被引量:43
18
作者 殷荣宾 孙雷 +4 位作者 王国祥 蔡赓 黄珂 杨桃 李安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改善青少年近视的机制和方法。方法应用ICF的理论及文献研究方法对青少年近视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形成和改善的机制进行分析,探讨体育活动对改善青少年视功能及全面发展的作用。结果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改善青少年近视的机制和方法。方法应用ICF的理论及文献研究方法对青少年近视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形成和改善的机制进行分析,探讨体育活动对改善青少年视功能及全面发展的作用。结果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视近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减少、教育压力增大以及接受光照不足等。青少年近视机制为睫状肌调节准确性降低和协同功能紊乱。体育活动可以代替常规调节功能训练改善青少年睫状肌调节能力,促进视力良性发展。结论应用ICF的理论,构建专门设计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青少年的近视,促进其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功能 体育活动 青少年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残疾人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安巧 李欣 +3 位作者 邱卓英 王国祥 鲁心灵 田红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7-1263,共7页
目的在健康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分析我国残疾人社区体育与社区康复的发展状况,提出促进我国残疾人社区体育与社区康复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分析健康中国和残疾人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理论,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2017... 目的在健康中国的政策背景下,分析我国残疾人社区体育与社区康复的发展状况,提出促进我国残疾人社区体育与社区康复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分析健康中国和残疾人社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理论,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201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中国2030"、"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十三五"期间的相关工作方案为残疾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残疾人参与社区体育的人数不断增加,残疾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残疾人健身指导更加规范。结论要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政策核心架构,运用《社区康复指南》,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与《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等政策方案,促进残疾人社区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提高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要提供科学的指导,构建良好的体育活动设施与环境。促进残疾人社区体育与社区康复融合,在社区平台构建残疾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全民健身 残疾人 社区体育 社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桂永锋 杜若飞 +5 位作者 李欣 邱卓英 鲁心灵 葛晶晶 李安巧 黄珂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分析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河南省2017年度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实名制专项调查数据,对其中基本信息和文化体育两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残疾人仅4%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残疾人未能参与体育活动的... 目的分析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河南省2017年度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实名制专项调查数据,对其中基本信息和文化体育两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残疾人仅4%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残疾人未能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主要为缺少适合的活动项目、场所和设施不足、组织指导不完善以及缺少家庭和社会支持;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受性别、年龄、残疾类型、残疾等级、户口性质等因素影响(P <0.05)。结论残疾人体育活动参与率较低,受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体育活动 残疾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