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超声监测视神经鞘直径评价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4 位作者 李翔 栗艳茹 张磊 赵敬河 冯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4-699,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共7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均行有创性颅内压监测和床旁超声ONSD测量,比较平卧位与30°头高位、通气治疗前30 min与治...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共7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均行有创性颅内压监测和床旁超声ONSD测量,比较平卧位与30°头高位、通气治疗前30 min与治疗后30 min、甘露醇治疗前30 min与治疗后30 min双眼ONSD超声测量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NSD超声测量值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分1~3分]患者入院后连续5 d平均颅内压高于预后良好组(GOS评分4~5分;t=2.111,P=0.038)。经30°头高位、通气和甘露醇治疗30 min,ONSD超声测量值分别低于平卧位(F=6.644,P=0.012)、通气治疗前30 min(F=4.492,P=0.037)和甘露醇治疗前30 min(F=5.552,P=0.021),而且预后不良组ONSD超声测量值高于预后良好组(体位变化:F=16.751,P=0.000;通气治疗:F=29.776,P=0.000;甘露醇治疗:F=12.465,P=0.002)。Pearson相关分析,治疗前平卧位ONSD超声测量值与颅内压呈正相关(r=0.691,P=0.000);ROC曲线显示,治疗前平卧位ONSD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76(95%CI:0.826~0.978,P=0.000)、最佳临界值5.53 mm,灵敏度91.52%、特异度87.14%。结论床旁超声动态检测ONSD有助于早期评估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指导制定降低颅内压的综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预后 视神经 脑超声描记术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梦媛 刘洋 +2 位作者 李娇 冯光 韩冰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收治的SaSAH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参数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患者发病后90 d预后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SICU)收治的SaSAH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位置(前循环、后循环)、手术方式(开颅手术、介入手术、复合手术)、入院Hunt-Hess分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水肿评分(SEBES)、入NSICU后首次随机血糖、乳酸水平及NSICU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入NSICU后48 h内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收集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上、下边界、95%频谱边缘频率(SEF95)、α变动、(δ+θ)与(α+β)功率比(DTABR)、大脑对称性指数(BSI)、光谱熵。根据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组和预后不良(mRS评分3~6分)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SaSAH患者定量脑电图参数与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各指标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1)共纳入SaSAH患者72例,预后不良组47例,预后良好组25例,发病后90 d预后不良占65.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位置、手术方式、乳酸水平、NSICU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unt-Hess分级、SEBES、随机血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的aEEG上、下边界及SEF95、α变动、光谱熵更低,DTABR、BSI更高(均P<0.05)。(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aEEG上边界(r=-0.41,P<0.01)、aEEG下边界(r=-0.54,P<0.01)、SEF95(r=-0.46,P<0.01)、α变动(r=-0.53,P<0.01)和光谱熵(r=-0.39,P<0.01)与SaSAH患者mRS评分呈负相关,DTABR(r=0.52,P<0.01)、BSI(r=0.33,P<0.01)与SaSAH患者mRS评分呈正相关。(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unt-Hess分级(Ⅳ级比Ⅲ级:OR=1.203,95%CI:1.005~1.441,P=0.044;Ⅴ级比Ⅲ级:OR=1.661,95%CI:1.109~2.487,P=0.014)、SEBES(OR=1.647,95%CI:1.050~2.586;P=0.030)、aEEG下边界(OR=0.687,95%CI:0.496~0.953;P=0.024)、SEF95(OR=0.436,95%CI:0.202~0.937;P=0.034)、α变动(OR=0.368,95%CI:0.189~0.717;P=0.003)、DTABR(OR=1.324,95%CI:1.064~1.649;P=0.012)和BSI(OR=1.513,95%CI:1.026~2.231;P=0.036)是S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7项指标均对SaSAH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DTABR预测S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761~0.932),敏感度为85.11%,特异度为80.00%。结论定量脑电图参数aEEG下边界、SEF95、α变动、DTABR、BSI可能对SaSAH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待于未来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脑电描记术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伦理思考
3
作者 黄子芮 申皓宇 +1 位作者 杨有雷 迁荣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1-25,共5页
妊娠期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目前尚无指南,治疗方法主要参考文献中的病例报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妊娠期胶质母细胞瘤治疗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伦理挑战,如何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成为了临床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必须... 妊娠期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目前尚无指南,治疗方法主要参考文献中的病例报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妊娠期胶质母细胞瘤治疗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伦理挑战,如何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成为了临床工作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临床医生在治疗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患者与胎儿双方的安全,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知情同意,并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因此,良好的沟通,尊重患者的意愿,多学科的团队合作是获得更好疗效的关键。通过对妊娠期胶质母细胞瘤治疗中的伦理思考,笔者提出一种决策算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个性化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伦理学 妊娠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D133与EGFRvⅢ的: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栗超跃 赵黎明 +1 位作者 田向阳 韩双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的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4...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的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40例,其中Ⅱ级17例、Ⅲ级12例、Ⅳ级11例。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CD133+、EGFRvⅢ+和CD133+/EGFRvⅢ+细胞所占的比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D133、EGFRvⅢ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及其阳性表达细胞比例均随肿瘤级别逐步升高(均P﹤0.05)。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均发现CD133和EGFRvⅢ共表达细胞,CD133+/EG-FRvⅢ+细胞共表达率在(4.75±1.26)%~(18.26±3.45)%之间,Ⅲ、Ⅳ级胶质瘤中CD133+/EGFRvⅢ+细胞的共表达率高于Ⅱ级(P﹤0.05)。CD133+/EGFRvⅢ+细胞比CD133+细胞、EGFRvⅢ+细胞对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更大,共表达细胞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CD133+/EGFRvⅢ+共表达细胞,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生存时间有关,本研究为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CD133 EGFRvⅢ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管理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3 位作者 李翔 栗艳茹 张磊 冯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分析以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 目的分析以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SaSAH手术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神经重症监护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rScO 2为目标导向的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干预,包括神经系统专科监测、血流动力学管理、体温管控、癫痫的预防与控制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90 d时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改良Rankin量表(mRS)、细化型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E)]、次要有效性评价指标(ICU住院时间)及安全性评价指标[迟发性脑缺血(DCI)、颅内感染、脑积水、死亡]的差异。结果共209例SaSAH手术治疗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纳入入组。试验组104例,其中98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6例;对照组105例,其中98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7例。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如DCI、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6)d比(15±8)d,3.1%(3/98)比10.2%(10/98)、4.1%(4/98)比12.2%(12/98);t=-2.775,χ^2值分别为4.037、4.356,P值分别为0.006、0.045、0.037];试验组在随访90 d时的mRS评分及GO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3.6±0.9)分比(4.1±0.8)分,(6.2±1.8)分比(5.5±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15)。结论以rScO2监测为目标导向的SaSAH术后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改善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局部脑氧饱和度 神经重症集束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及照顾者家庭功能与经济毒性的纵向主客体模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程玉婷 周东阳 张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双方经济毒性的预测效应,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脑肿瘤患者及主要照顾者233对为研究对象,于诊断后3 d及诊断后6个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患者报告结... 目的 探讨脑肿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双方经济毒性的预测效应,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取脑肿瘤患者及主要照顾者233对为研究对象,于诊断后3 d及诊断后6个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照顾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进行调查;基于纵向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肿瘤患者和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双方经济毒性的预测效应。结果 脑肿瘤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65(55,71)分,主要照顾者总分为68(61,72)分;脑肿瘤患者经济毒性总分为23(18,27)分,主要照顾者总分为21(16,27)分。从主体效应来看,脑肿瘤患者及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其自身的经济毒性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46、0.510,均P<0.05);从客体效应看,仅主要照顾者的家庭功能对患者的经济毒性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72,P<0.05)。结论 脑肿瘤患者的经济毒性受到自身和主要照顾者所感知家庭功能的影响,医护人员应重视脑肿瘤患者家庭功能的评估,积极探索以家庭功能为焦点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主要照顾者 家庭功能 经济毒性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脑电图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冰莎 李娇 +3 位作者 栗艳茹 王炬 任志强 冯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7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术的7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均行定量脑电图监测,术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筛选出的危险因素预测术后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5分,28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t=2.686,P=0.009)、取栓次数>3次比例(χ^(2)=4.201,P=0.040)、患侧脑电图慢波化指数(DTABR;t=2.183,P=0.032)、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t=6.230,P=0.000)、术后即刻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2b级比例(χ^(2)=5.420,P=0.020)均高于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43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高NIHSS评分(OR=1.542,95%CI:1.368~1.725;P=0.012)、高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OR=3.428,95%CI:2.673~7.314;P=0.008)、相对α变异性(PAV)Ⅱ级(OR=2.983,95%CI:2.625~4.682;P=0.003)和Ⅲ级(OR=4.088,95%CI:3.825~5.349;P=0.002)、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Ⅱ级(OR=2.536,95%CI:1.942~5.287;P=0.005)和Ⅲ级(OR=3.924,95%CI:2.012~6.378;P=0.003)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患侧DTABR/健侧DTABR比值、PAV分级、aEEG分级及其联合指标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95%CI:0.554~0.782,P=0.000)、0.887(95%CI:0.789~0.950,P=0.000)、0.760(95%CI:0.643~0.853,P=0.000)、0.778(95%CI:0.664~0.868,P=0.000)和0.943(95%CI:0.861~0.984,P=0.000)。其中,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Z=4.150,P=0.000)、PAV分级(Z=4.006,P=0.000)和aEEG分级(Z=3.462,P=0.001)。结论定量脑电图对早期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机械溶栓 脑电描记术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娄桂予 田向永 +5 位作者 张玉薇 杨科 刘红彦 张晓梅 曹慧霞 王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208-2213,共6页
目的对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进行基因检测,明确其致病性突变,为防治方法及产前诊断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7-2020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3个多囊肾家系的病史及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样品提取DNA,利用靶向扩... 目的对3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家系进行基因检测,明确其致病性突变,为防治方法及产前诊断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7-2020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3个多囊肾家系的病史及临床资料;采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样品提取DNA,利用靶向扩增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检测,筛查可疑致病位点;Sanger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成员进行验证及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美国医学遗传与基因组学会制定的基因变异致病性评估标准,分析变异的致病性。结果家系1、2、3先证者超声结果诊断均为多囊肾,临床分期分别为G1、G3a和G5,在PKD1(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1)基因分别发现c.5933delA(p.Asn1978fs)缺失移码突变、c.6871C>T(G2291X)无义杂合突变和c.894_897delCCCT(p.299Sfs*34)缺失移码变异。3个家系的以上变异符合表型-基因型相分离。结论明确了遗传多囊肾病3个家系的致病变异位点,其中c.5933delA和c.894_897delCCCT为新突变,c.6871C>T为已知致病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显性 多囊肾 PKD1基因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