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3D卷积神经网络融合多序列MRI数据探究脑胶质瘤患者生存风险概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的63例术前行颅脑MRI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私有病例数据),收集患者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目的利用3D卷积神经网络融合多序列MRI数据探究脑胶质瘤患者生存风险概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的63例术前行颅脑MRI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私有病例数据),收集患者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T1增强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数据,结合公开数据集癌症影像档案库(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CIA)的500例脑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由两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在MRI图像上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根据患者生存期分为高风险组、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构建3D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将数据集按照3∶1∶1的方式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评估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风险概率。563例病例数据的60%用于训练模型(所有私有病例数据用于训练),20%用于验证方法,20%用于测试结果。结果训练集中高、中、低风险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0.79、0.86,验证集中高、中、低风险组的AUC分别为0.74、0.78、0.81,测试集中高、中、低风险组的AUC分别为0.72、0.74、0.75。结论基于多序列MRI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为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测提供辅助支持,为医生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等方面提供定量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睡眠障碍,长期失眠会导致日间功能障碍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也会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ID已成为影响公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检查手段,可以反映大脑的生理或病理功能状态,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ID患者脑区功能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ID患者在杏仁核、海马、额叶等多个脑区存在功能异常,通过fMRI技术,研究者能够观察到这些脑区在ID患者中的神经元活动变化。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采用基于fMRI分析评估ID患者相关脑区脑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索ID的神经病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影像学研究证据。
文摘失眠障碍(insomnia disorder,ID)及抑郁症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ID与抑郁症存在双向关系,二者常共病出现,但具体共病机制不清。杏仁核是情绪环路的关键中枢,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过调控杏仁核活性参与情绪调节,杏仁核5-HT神经环路参与ID及抑郁症。本文阐述了杏仁核及杏仁核5-HT神经环路结构及功能在ID及抑郁症患者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变化,旨在为探究杏仁核5-HT神经环路在ID及抑郁症共病中可能存在的机制提供客观的神经影像学依据。
文摘目的利用3D卷积神经网络融合多序列MRI数据探究脑胶质瘤患者生存风险概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的63例术前行颅脑MRI检查的脑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私有病例数据),收集患者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T1增强加权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数据,结合公开数据集癌症影像档案库(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CIA)的500例脑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由两名神经影像诊断医师在MRI图像上手动勾画病灶感兴趣区,根据患者生存期分为高风险组、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构建3D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将数据集按照3∶1∶1的方式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评估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风险概率。563例病例数据的60%用于训练模型(所有私有病例数据用于训练),20%用于验证方法,20%用于测试结果。结果训练集中高、中、低风险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0.79、0.86,验证集中高、中、低风险组的AUC分别为0.74、0.78、0.81,测试集中高、中、低风险组的AUC分别为0.72、0.74、0.75。结论基于多序列MRI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为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测提供辅助支持,为医生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等方面提供定量信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