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王艺 赵颖颖 韩双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3-390,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T细胞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新手段,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诱人的应用前景为肿瘤生物治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舞台。CAR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抗体和T细胞的活化基序相结合,... 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修饰T细胞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新手段,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诱人的应用前景为肿瘤生物治疗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舞台。CAR将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抗体和T细胞的活化基序相结合,通过基因转导赋予T细胞肿瘤靶向性、更强的杀伤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自1989年Eshhar等首次提出CAR以来,CAR已从第一代发展至含有共刺激分子的第二、三代,CAR的Ⅰ/Ⅱ期临床试验在白血病、淋巴瘤、黑素瘤等恶性肿瘤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也面临脱靶效应、细胞因子风暴、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潜在的安全性问题,未来研究将集中于设计更安全的第四代CAR、甄选具备最佳治疗潜质的T细胞亚群、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完善临床前试验模型等方面。相信随着免疫学、基因治疗和细胞工程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CAR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的障碍将会逐一扫除,CAR有望成为主流的肿瘤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过继免疫治疗 肿瘤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的第三代嵌合抗原受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敖仕梅 伍玥 +2 位作者 王春荣 杨玉秀 韩双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3-606,共4页
目的:构建第三代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的嵌合抗原受体表达载体,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运用分子克隆方法将嵌合抗原受体的胞外抗原结合区(EGFRvⅢ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EGFRvⅢsc Fv,726 bp... 目的:构建第三代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的嵌合抗原受体表达载体,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运用分子克隆方法将嵌合抗原受体的胞外抗原结合区(EGFRvⅢ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EGFRvⅢsc Fv,726 bp)、铰链区/穿膜区(213 bp)、共刺激分子(CD28和CD137的胞内信号区,123 bp和126 bp)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CD3ζ链,336 bp)连接成EGFRvⅢsc Fv-CD28-CD137-CD3ζ(EGFRvⅢ/3CAR),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 CDHCMV-MCS-EF1-cop GFP的EcoRⅠ和Bam HⅠ位点,转染293T细胞48 h后提取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GFRvⅢ/3CAR的表达。结果:EGFRvⅢsc Fv和基因合成的CD28-CD137-CD3ζ表达框通过重叠延伸PCR拼接成EGFRvⅢ/3CA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分析和DNA测序均验证了重组载体序列完全正确,Western blotting应用抗人-CD3ζ抗体检测到EGFRvⅢ/3CAR在293T细胞中的完整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58 k D)。结论:成功构建嵌合抗原受体EGFRvⅢ/3CAR表达载体,为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靶向治疗肿瘤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过继免疫肿瘤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与B细胞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亚丹 伍玥 韩双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3,共5页
CD19是正常和恶性B淋巴细胞特异性表面蛋白,在B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分化以及恶性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CD19在B淋巴细胞表达的特异性和恶性肿瘤表达的广泛性,使其成为一个颇具潜力的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分子靶点。靶向CD19的各... CD19是正常和恶性B淋巴细胞特异性表面蛋白,在B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分化以及恶性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CD19在B淋巴细胞表达的特异性和恶性肿瘤表达的广泛性,使其成为一个颇具潜力的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的分子靶点。靶向CD19的各种免疫治疗策略正在实验室和临床展开,包括Fc段修饰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等,在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有力地推动了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本文就近年靶向CD19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 B细胞 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CD133与EGFRvⅢ的:共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栗超跃 赵黎明 +1 位作者 田向阳 韩双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的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4...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的共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组织40例,其中Ⅱ级17例、Ⅲ级12例、Ⅳ级11例。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CD133+、EGFRvⅢ+和CD133+/EGFRvⅢ+细胞所占的比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D133、EGFRvⅢ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及其阳性表达细胞比例均随肿瘤级别逐步升高(均P﹤0.05)。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中均发现CD133和EGFRvⅢ共表达细胞,CD133+/EG-FRvⅢ+细胞共表达率在(4.75±1.26)%~(18.26±3.45)%之间,Ⅲ、Ⅳ级胶质瘤中CD133+/EGFRvⅢ+细胞的共表达率高于Ⅱ级(P﹤0.05)。CD133+/EGFRvⅢ+细胞比CD133+细胞、EGFRvⅢ+细胞对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影响更大,共表达细胞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CD133+/EGFRvⅢ+共表达细胞,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生存时间有关,本研究为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CD133 EGFRvⅢ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