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RAAS活性及介入术后血压改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敏 黄琦 +9 位作者 刘凯 田丹丹 郭林雅 张晨 孔德慧 张清慧 杜慧宇 屈慧云 王伊菲 郝义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及介入术后血压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经肾动脉造影确诊的69例ARAS合并高血压患者(ARAS组),以... 目的:探讨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及介入术后血压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经肾动脉造影确诊的69例ARAS合并高血压患者(ARAS组),以1∶2的比例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入院的138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析EH组、ARAS组人口学信息、高血压病程等临床特征,比较EH组、单侧ARAS组、双侧ARAS组的RAAS活性。比较ARAS介入前后肾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AS介入术后血压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ARAS组患者的BMI、合并症比例、收缩压、脉压、血肌酐高于EH组;高血压病程、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血钾短/低于EH组(P<0.05)。与EH组相比,单侧ARAS组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较高,醛固酮与肾素比值、血钾较低;双侧ARAS组血浆肾素活性较高,血钾较低;与单侧ARAS组相比,双侧ARAS组血浆醛固酮浓度较低(P<0.017)。ARAS介入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AS介入术后血压改善与eGFR(OR=0.928,95%CI为0.875~0.984,P=0.012)有关。结论:ARA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RAAS明显激活;术前eGFR较低的患者更有可能经由介入手术得到血压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介入治疗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伴原因未明低钾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洁 田丹丹 +5 位作者 张晨 黄琦 郭林雅 张丽娟 刘芷兰 刘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原因未明低钾血症患者在低钾状态下高血压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依据纳排标准,选取242例高血压伴原因未明低钾血症患者(观察组)及25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钾正常(4.0~4.5 mmol/L)的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原因未明低钾血症患者在低钾状态下高血压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依据纳排标准,选取242例高血压伴原因未明低钾血症患者(观察组)及257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钾正常(4.0~4.5 mmol/L)的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靶器官损害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各16例)血清炎症因子(促炎因子:IL-1β、TNF-α、IL-6、IL-8;抗炎因子:TGF-β1、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年龄更低[(50.01±13.92)岁vs(46.34±12.22)岁,P=0.002],BMI更高[(22.99±2.71)kg/m^(2)vs(26.16±3.32)kg/m^(2),P<0.001],尿微量白蛋白更高[3.01(0,10.80)mg/L vs 8.8(1.24,28.42)mg/L,P<0.001],外周动脉及靶器官损害更重(P<0.05);低钾状态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如IL-1β、IL-6、IL-8、TGF-β1、TNF-α表达增加(P<0.05),IL-10表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低钾状态可能诱导机体炎症因子分泌增加,炎症反应更明显,促进高血压伴原因未明低钾血症患者外周动脉硬化及靶器官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低钾血症 靶器官损害 炎症反应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