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鞍结节脑膜瘤切除联合黏膜瓣及自体骨重建颅底效果
1
作者
郭杨
李丹
+5 位作者
陈玉升
汪启阳
刘献志
王斌
陈航
付旭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鼻蝶)鞍结节进行鞍区脑膜瘤切除,并行黏膜及骨性颅底重建的策略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23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年龄30~73岁,男5例,女18例;行神...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鼻蝶)鞍结节进行鞍区脑膜瘤切除,并行黏膜及骨性颅底重建的策略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23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年龄30~73岁,男5例,女18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鞍结节脑膜瘤,采用原位骨瓣复位,并结合自体大腿脂肪和阔筋膜进行颅底修复,必要时结合鞍底缝合技术,进一步加固鞍底重建结构。结果:23例患者中20例脑膜瘤达到Simpson 1级切除,3例有少量残留。住院时间为5~12 d,术后未观察到癫痫,无死亡病例。20例视力障碍者18例术后症状改善,1例未发生明显变化,1例视野较术前下降,治疗后恢复到术前水平。13例头痛患者,8例术后得以改善。脑脊液鼻漏引起颅内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4例术后嗅觉短暂减退,3例长期嗅觉功能减退。术后随访3~54个月,2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鞍结节脑膜瘤切除能在早期阻断肿瘤基底血供,充分达到视神经管减压的效果,肿瘤切除后颅底的黏膜重建,尤其是联合自体骨重建能进一步减少脑脊液漏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鞍结节脑膜瘤
经鼻蝶入路
视神经
颅底
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与脑血流低灌注
被引量:
2
2
作者
聂肖肖
晁琳琳
+2 位作者
蔡萌萌
师晶晶
赵建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脑血流的灌注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23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并分析...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脑血流的灌注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23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并分析其与脑血流低灌注的相关性。结果 症状均为偏侧不自主运动,其中4例患者仅表现为单上肢受累(1例为左上肢,3例为右上肢),19例患者上下肢均受累(10例为左侧肢体,9例为右侧肢体)。发病后测得空腹血糖水平为(19.72±4.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13.60±3.68)%,尿酮体检查均为阴性。6例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基底节区高密度影;23例T_1加权像表现为条状或片状高信号,患者均有同侧的血管狭窄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显示的脑血流局部低灌注,积极控制血糖、改善循环、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偏身舞蹈症在临床中较少见,它的发生可能与脑血流低灌注触发基底核变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舞蹈症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基因分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夏明荣
黄月
+1 位作者
张杰文
李书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0-863,共4页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是一组具有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1-2],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及眼球运动障碍,影像学研究[1-4]表明病变主...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是一组具有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1-2],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及眼球运动障碍,影像学研究[1-4]表明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目前报道[1,5-6]的SCA亚型多达40种,其发病年龄及临床症状多数相互重叠,因此仅仅依据临床表型特征及影像学评估对患者诊断分型较为困难,而基因检测则有助于明确诊断。该研究主要对临床诊断为SCA的一家系9例患者及有血缘关系、临床表现正常的27例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基因型,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关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三核苷酸重复
基因分型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鞍结节脑膜瘤切除联合黏膜瓣及自体骨重建颅底效果
1
作者
郭杨
李丹
陈玉升
汪启阳
刘献志
王斌
陈航
付旭东
机构
郑州大学
人民医院
(
河南省
人民医院
)
神经
外科
郑州大学
人民医院
(
河南省
人民医院
)
神经
内科
郑州大学
省医临床医学院
郑州大学
第一附属
医院
神经
外科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2-73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804172)。
文摘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鼻蝶)鞍结节进行鞍区脑膜瘤切除,并行黏膜及骨性颅底重建的策略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4年6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23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年龄30~73岁,男5例,女18例;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鞍结节脑膜瘤,采用原位骨瓣复位,并结合自体大腿脂肪和阔筋膜进行颅底修复,必要时结合鞍底缝合技术,进一步加固鞍底重建结构。结果:23例患者中20例脑膜瘤达到Simpson 1级切除,3例有少量残留。住院时间为5~12 d,术后未观察到癫痫,无死亡病例。20例视力障碍者18例术后症状改善,1例未发生明显变化,1例视野较术前下降,治疗后恢复到术前水平。13例头痛患者,8例术后得以改善。脑脊液鼻漏引起颅内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4例术后嗅觉短暂减退,3例长期嗅觉功能减退。术后随访3~54个月,2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鞍结节脑膜瘤切除能在早期阻断肿瘤基底血供,充分达到视神经管减压的效果,肿瘤切除后颅底的黏膜重建,尤其是联合自体骨重建能进一步减少脑脊液漏并发症。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鞍结节脑膜瘤
经鼻蝶入路
视神经
颅底
骨重建
Keywords
neuroendoscopy
saddle nodule meningioma
transnasal butterfly approach
optic nerve
skull base
bone remodeling
分类号
R739.4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与脑血流低灌注
被引量:
2
2
作者
聂肖肖
晁琳琳
蔡萌萌
师晶晶
赵建华
机构
郑州大学
人民医院
(
河南省
人民医院
)
神经
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72,共4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SBGJ202102034)
河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2210231077)。
文摘
目的 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脑血流的灌注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患者23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预后情况,并分析其与脑血流低灌注的相关性。结果 症状均为偏侧不自主运动,其中4例患者仅表现为单上肢受累(1例为左上肢,3例为右上肢),19例患者上下肢均受累(10例为左侧肢体,9例为右侧肢体)。发病后测得空腹血糖水平为(19.72±4.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13.60±3.68)%,尿酮体检查均为阴性。6例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基底节区高密度影;23例T_1加权像表现为条状或片状高信号,患者均有同侧的血管狭窄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显示的脑血流局部低灌注,积极控制血糖、改善循环、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偏身舞蹈症在临床中较少见,它的发生可能与脑血流低灌注触发基底核变性有关。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舞蹈症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Keywords
diabetes mellitus,type 2
chore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分类号
R742.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基因分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夏明荣
黄月
张杰文
李书剑
机构
郑州大学
人民医院
(
河南省
人民医院
)
神经
内科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0-863,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重点卫生科技攻关项目122102310159
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项目201203095
文摘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spinocerebellar ataxia ,SCA)是一组具有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1-2],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及眼球运动障碍,影像学研究[1-4]表明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目前报道[1,5-6]的SCA亚型多达40种,其发病年龄及临床症状多数相互重叠,因此仅仅依据临床表型特征及影像学评估对患者诊断分型较为困难,而基因检测则有助于明确诊断。该研究主要对临床诊断为SCA的一家系9例患者及有血缘关系、临床表现正常的27例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基因型,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关资料。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三核苷酸重复
基因分型
临床特征
分类号
R744.7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鞍结节脑膜瘤切除联合黏膜瓣及自体骨重建颅底效果
郭杨
李丹
陈玉升
汪启阳
刘献志
王斌
陈航
付旭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与脑血流低灌注
聂肖肖
晁琳琳
蔡萌萌
师晶晶
赵建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基因分型、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夏明荣
黄月
张杰文
李书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