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术在胃黏膜下肿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卢曼曼 李贞娟 +7 位作者 徐闪闪 张慧敏 王雪雁 李佳鑫 全润钊 张昊 丁辉 李修岭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11期39-46,共8页
目的探讨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SM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3年8月该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66例胃SM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手术器械不同,分为:圈套器组(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n=33)... 目的探讨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物(SM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3年8月该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66例胃SM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手术器械不同,分为:圈套器组(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n=33)和传统切除组(采用传统一次性黏膜切开刀行内镜下切除,n=3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整体切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费用、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圈套器组病变直径为8.00(6.00,14.00)mm,传统切除组病变直径为8.00(7.50,10.00)mm,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圈套器组手术时间为26.00(19.00,30.50)min,明显短于传统切除组的33.00(22.50,49.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整体切除率均为100.0%;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穿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腹痛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圈套器组手术费用为(8642.18±1078.56)元,明显少于传统切除组的(13266.45±2160.8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操作器械相比,采用圈套器行内镜下切除术治疗胃SMTs,操作时间更短、手术费用更低,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肿物(SMTs) 内镜全层切除术(EFR)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圈套器 一次性黏膜切开刀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3种姑息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程黎娜 丁辉 +1 位作者 杨惠 王修齐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对3种姑息性减黄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的95例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胆肠吻合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组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 目的对3种姑息性减黄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的95例老年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胆肠吻合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组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胆管支架置入组,对3种姑息性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术后近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ERCP胆管支架置入组较胆肠吻合组近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TCD组较胆肠吻合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近期并发症明显减少;ERCP组较PTCD组术后并发症减少。3组之间术后黄疸消退、肝功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胆管支架置入作为一种微创性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效果好和适应证广等优点,对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等症状的改善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确切疗效,应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肠吻合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