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私人性和公共性关系基础上的晚期希腊哲学理想人格理论分析
1
作者 李艳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0,共4页
在西方文化中,私人性和公共性是作为一对不可分割的历史范畴呈现的。它们基于人类生活的原型并对人类生存方式作出了抽象、深刻的表达。晚期希腊三个主要哲学派别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哲学反思实现了对私人性生... 在西方文化中,私人性和公共性是作为一对不可分割的历史范畴呈现的。它们基于人类生活的原型并对人类生存方式作出了抽象、深刻的表达。晚期希腊三个主要哲学派别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通过个体精神层面上的哲学反思实现了对私人性生活领域的全新诠释,而"哲人"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促使这一转变成为现实的重要理论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性 公共性 晚期希腊哲学 理想人格 私域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哲学视角下的伊壁鸠鲁理想人格理论
2
作者 李艳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7,共4页
理想人格理论是中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哲学家通过设置理想的人格模型来解决现世生存的种种危机。在伊壁鸠鲁看来,自由、理性、审慎适度的"贤人"不仅继承了古希腊快乐是善的伦理传统,同时也开启了寻找生命本真、回复... 理想人格理论是中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哲学家通过设置理想的人格模型来解决现世生存的种种危机。在伊壁鸠鲁看来,自由、理性、审慎适度的"贤人"不仅继承了古希腊快乐是善的伦理传统,同时也开启了寻找生命本真、回复灵魂宁静自足的治疗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治疗哲学 伊壁鸠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壁鸠鲁快乐学说的本质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艳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西方哲学史上,快乐学说的提出让伊壁鸠鲁背上了享乐主义的恶名。然而深入挖掘伊壁鸠鲁的世界,其快乐学说全面昭示出,真正的快乐不是享乐,而是直面人之生存的两难困境,在肉体与精神、动态和静态之间摆脱人之存在悲剧性的至善。
关键词 至善 肉体快乐 精神快乐 动态快乐 静态快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