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日语网络新闻的语言表达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彬 《教师》 2016年第23期53-54,共2页
现如今,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在逐渐增加,比如说网络、广播、电视以及报刊等,这加快了信息全球化的进程。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新闻传媒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通过网络传播逐渐与人们的生活融合。网络新闻作... 现如今,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在逐渐增加,比如说网络、广播、电视以及报刊等,这加快了信息全球化的进程。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新闻传媒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闻通过网络传播逐渐与人们的生活融合。网络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媒介,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的新闻传播途径,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日语网络新闻的语言表达通过它自身特有的魅力被人们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 网络新闻 语言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改革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保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针对传统词汇学课程教学中的弊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原始语根假说,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估手段,提出了"任务分配、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补充"五个环节构成的英语词汇学教学模式。通过实验设... 针对传统词汇学课程教学中的弊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原始语根假说,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估手段,提出了"任务分配、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补充"五个环节构成的英语词汇学教学模式。通过实验设计,统计和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较之于传统的词汇学课堂教学,新型的词汇学教学模式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词汇量,且更适合于词汇量中等及偏低的学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英语词汇学 教学模式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本院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调查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保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9-134,共6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和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以及课外阅读与其英语水平、词汇习得之间的关系,对三本院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提出创...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和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以及课外阅读与其英语水平、词汇习得之间的关系,对三本院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提出创新性建议,即基于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特点,用课外阅读辅助课堂词汇教学,构建词汇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词汇学习策略 英语课外阅读 词汇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言认知学角度赏析《悲惨世界》中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保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25-26,共2页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作品,通过主人公冉阿让的遭遇,描写了一个被救赎的灵魂新生的故事。冉阿让曾经是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生活中得不到别人的温暖,因此就在被重罚后继续作恶。但在主教的宽容之下,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 《悲惨世界》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作品,通过主人公冉阿让的遭遇,描写了一个被救赎的灵魂新生的故事。冉阿让曾经是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生活中得不到别人的温暖,因此就在被重罚后继续作恶。但在主教的宽容之下,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不仅改恶从善,而且还以德报怨。这部小说主要说明了对于人的教化不是用处罚的方式,而应该建立在以爱为基础的尊重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冉阿让 沙威 以德报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英汉比较的语音象征研究——以辅音丛gl-/gr-的音义分化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保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5-68,共4页
语言起源于拟声,拟声词是语言之根。通过汉英比较研究,将汉语语源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英语词汇音义分析,从语言发展的角度对gl-/gr-的音义及其分化作出解释:汉语"果蠃"源于原始人对果实之类圆形物体滚落时的声音/g-l-/的模仿,在... 语言起源于拟声,拟声词是语言之根。通过汉英比较研究,将汉语语源学研究成果应用于英语词汇音义分析,从语言发展的角度对gl-/gr-的音义及其分化作出解释:汉语"果蠃"源于原始人对果实之类圆形物体滚落时的声音/g-l-/的模仿,在英语里体现为联觉音组gl-/gr-,汉英语都可省去前音或后音而成为"果/g"或"蠃/l"。汉英是完全不同的语言,却有如此之大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明语言的共性。语源是语言共性的本源,只有语源研究才能说明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相信随着语源研究的深入,语言音义的理据性观点会更具有说服力和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征 汉英比较 联觉音组 语源 理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始语根假说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保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20-124,共5页
原始语根假说用语言进化论的观点构拟出人类最初的语根,即原始音义的结合体,其来源就是拟声,揭示了语言的起源和理据性,即"音由天地"、"义由音生"。然后,由语根生成词根及其变体,词根虚化产生词缀,词根和词缀的结... 原始语根假说用语言进化论的观点构拟出人类最初的语根,即原始音义的结合体,其来源就是拟声,揭示了语言的起源和理据性,即"音由天地"、"义由音生"。然后,由语根生成词根及其变体,词根虚化产生词缀,词根和词缀的结合得到无数的单词,在词族的基础上进行音义系联从而建立英语词汇系统,创造性地解释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即"音随义转"、"音近义通"、"反义同根"。假说为英语词汇学习提供了新颖有效的方法,即学习构词法,建立词族概念;认识词根变体,扩大同源词范围;学习语根学,建立英语词汇系统。同时,拟声理据和拟声词词义引申规律,有助于学习者扩大词汇量,更好地掌握词的用法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语根假说 拟声 理据性 英语词汇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语根假说中的单纯符号的理据性——从语根到词根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瑾英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5期16-17,共2页
近30年来国内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争论的焦点问题有很多,其中最悬而未决的一项则为单纯符号——词根是否有理据性的问题。本文从马秉义教授提出的原始语根假说出发,解读了单纯符号:从语根到词根的理据性,从而肯定了语言符号的理据性。
关键词 原始语根假说 单纯符号 理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跨文化角度看马克·吐温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中的语言艺术
8
作者 张保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X期31-32,共2页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中篇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运用了讽刺的语言形式作为文章的主要基调,赫德莱堡象征着当时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美国,围绕一袋金币的故事展开情节的铺展,无...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中篇小说。这部小说主要运用了讽刺的语言形式作为文章的主要基调,赫德莱堡象征着当时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美国,围绕一袋金币的故事展开情节的铺展,无情揭露了资产阶级带着假诚实的面具,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和腐朽。本文是围绕《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为论点,站在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这篇小说中运用的语言艺术,从而对这篇小说的情节、故事安排以及主要人物在语言运用和描述上进行探讨,以此论证其充分体现了多变的语言描绘和讽刺的语言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角度 马克·吐温 语言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砍”与英语“cut”的音义系连
9
作者 张保培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3-105,共3页
汉语"砍"语族和英语cut语族有相似的音义来源,原始语根*ka即原始音义的结合,具有普遍性和理据性,是语言共性的体现。语言起源于拟声,拟声词是语言之根。语言音义的结合是理据性的,而非任意的。
关键词 语族 原始语根 拟声 理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视域下《都柏林人》的语言技巧评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兴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Z期41-42,共2页
乔伊斯是具有现代影响力的文学家,其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都柏林人》打破了传统的语言规范,加入了乔伊斯独创的文风特色,使得整部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和鲜明。文中主人公的顿悟历程,体现了乔伊斯独特的语言技巧,这事实上是主人公在精神... 乔伊斯是具有现代影响力的文学家,其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都柏林人》打破了传统的语言规范,加入了乔伊斯独创的文风特色,使得整部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和鲜明。文中主人公的顿悟历程,体现了乔伊斯独特的语言技巧,这事实上是主人公在精神上匮乏状态的写照,乔伊斯在文中加入了诸多意象,也在不同的层面上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语言技巧 乔伊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写作法在英语专业四级写作指导中的运用
11
作者 张丽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67-268,共2页
英语专业四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这一环节问题颇多。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结果写作教学法和过程写作法,显然后者的优点更多。本文依据过程写作教学法的理论,对如何指导英语专业四级写作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 专四写作 结果写作教学法 过程写作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宾语论元角色的突显认知机制
12
作者 贾丹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论元是指带有论旨角色的名词短语。在汉语句法中,论元角色往往和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宾语作为必要的句法成分之一,其论元角色往往是受事。但除了受事外,其论元角色还可以是处所、工具、方式。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观作... 论元是指带有论旨角色的名词短语。在汉语句法中,论元角色往往和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宾语作为必要的句法成分之一,其论元角色往往是受事。但除了受事外,其论元角色还可以是处所、工具、方式。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观作为理论背景,对宾语的多种论元角色这一语言现象的生成机制进行认知上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 论元角色 突显观 认知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现实化:自然文学的意义论
13
作者 贾丹丹 岳国法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03-108,共6页
研究自然文学中的符号,就是研究自然作为符号的理据,发现其中的理解条件。自然符号作为意义的触发者,在整体性的物质视野客观审视下,展示了语言描写中的各种逻辑起点。自然符号中的隐形联结、非时间性结构和起源式的开端构成了意义的生... 研究自然文学中的符号,就是研究自然作为符号的理据,发现其中的理解条件。自然符号作为意义的触发者,在整体性的物质视野客观审视下,展示了语言描写中的各种逻辑起点。自然符号中的隐形联结、非时间性结构和起源式的开端构成了意义的生成模式。自然符号的原初性是自然物的本真存在状态,从语言的浅层阐释上升到存在阐释的过程中,任何阅读逻辑的介入所导致的指涉都是文本深层次阐释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文学 符号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创新分析
14
作者 祁胜利 《教师》 2016年第23期14-15,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在不断地革新,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机会,并且逐渐地发展到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去,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活。学校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在不断地革新,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机会,并且逐渐地发展到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中去,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活。学校和教师在新媒体视域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前学校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思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语境下国际商贸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分析
15
作者 张娟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互联网+"必将带来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国际商贸英语课程的交际性特点已不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翻转课堂的兴起,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新的教学模式下,国际商贸英语课堂带给学生们的是个性化的、主动的... 互联网+"必将带来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国际商贸英语课程的交际性特点已不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翻转课堂的兴起,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新的教学模式下,国际商贸英语课堂带给学生们的是个性化的、主动的、互动的全新教学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国际商贸英语 教学艺术 自我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