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确认识并有效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1
作者 毛振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7,共4页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为有效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需要了解体育学科育人存在的认识误区,准确把握体育学科在“五育融合”中的独特地位;其次是要厘清不同类型体育运动的育人功能,着眼...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为有效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需要了解体育学科育人存在的认识误区,准确把握体育学科在“五育融合”中的独特地位;其次是要厘清不同类型体育运动的育人功能,着眼学生品行问题探究不同学段体育课程及活动的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体育学科育人效果评价标准,强化体育教师队伍师德素养培养提升,切实保障“以体育人”的高质量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以体育人 运动类型 体育弟子规 五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校体育全领域“教育全体性”的实现策略——破解学校体育“二八格局”难题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1 位作者 陈璐 向静文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由于体育固有的竞赛性和锦标性的特征,相对其他学科,体育学科中“胜者为王”的逻辑是造成学校体育在各领域明显存在“二八格局”的深层原因。研究聚焦学校体育各领域的“二八格局”,从贯彻体育教育“全体性”理念出发,审视体育课程教学... 由于体育固有的竞赛性和锦标性的特征,相对其他学科,体育学科中“胜者为王”的逻辑是造成学校体育在各领域明显存在“二八格局”的深层原因。研究聚焦学校体育各领域的“二八格局”,从贯彻体育教育“全体性”理念出发,审视体育课程教学、学生体质提升、课外体育活动、班级体育竞赛和校运动会5个领域的“全体性”问题,讨论了在学校体育全领域实现“全体性”的策略与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领域,需建立“三个全体性”的理念,创设“普修+走班+训练”的三类体育课程新体系,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会”;在学生体质提升领域,要深入研究推进“体质提升三精准”的新方法,以促进全体学生体质健康的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在课外体育活动领域,要积极进行大课间、小课间和课后体育内容与场地的拓展与管理,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勤练”;在班级体育联赛领域,要推进各类“全员性班级体育联赛”的新方法,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常赛”;在学校运动会领域,要广泛普及“全员运动会”的新方法体系,以彻底打破“少数人在跑、多数人在晒太阳”的旧式学校运动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二八格局 体育教育全体性 全员运动会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中小学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新赛道与新策略——“京八条”的意义、特点、实施困境与应对策略
3
作者 毛振明 李海燕 +2 位作者 陈帅 陈璐 向静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3,共11页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5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京八条”),引发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市中小学在落实“京八条”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但也出现了新赛道,需要把握“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25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京八条”),引发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北京市中小学在落实“京八条”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但也出现了新赛道,需要把握“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逐步进入体育工作新赛道。“京八条”的特点与意义:1)是根据教育强国战略要求补齐学校体育短板出台的政策;2)具有全国引领意义、兼具前瞻性与超前性;3)其中虚实结合的“虚措施”有待教学改革实践进一步推动细化;4)贯彻落实过程中需要平衡与传统体育教育目标导向之间的矛盾;5)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工作标准与专业能力要求;6)需要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充满教育智慧与创新精神;7)超越中小学体育场地时空局限,促进家校社形成一体化体育与健康共育机制;8)将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系统性改革;9)措施内涵持续变化并不断丰富。“京八条”为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开辟的新赛道包括“挤时间“”丰内容”“及全员”“提质量”“求精准”“结队友“”增动力“”盘资源“”优管理“”谋新局”,在步入新赛道过程中,当前面临着实施困境,应采取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京八条 学校体育 学生体质精准提升 体育选项走班制 班级联赛 体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推学校体育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问题阐释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秀丽 姚思齐 +3 位作者 周阳 霍傲钵 张磊 毛振明 《体育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人工智能(AI)已然引发了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现阶段学校体育领域表现为功能有限、技术表浅、范围较小的“浅应用”,主要体现在技能学习、兴趣提升、体质测试、负荷测评、锻炼管理、场馆管理、竞赛裁决等7个领域。AI具备助推学校体... 人工智能(AI)已然引发了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变革,现阶段学校体育领域表现为功能有限、技术表浅、范围较小的“浅应用”,主要体现在技能学习、兴趣提升、体质测试、负荷测评、锻炼管理、场馆管理、竞赛裁决等7个领域。AI具备助推学校体育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要素,但当前在标准、功能、法规、供需、理念等方面存在限制。随着设备功能丰富完备,AI将更加适配体育特性,引发学校体育场景革新,其应用程度在谨慎探索中稳步加深,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体育教育,有力推动未来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围绕困境与前景,融入AI云边协同前沿技术理念,提出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多方协同的具体路径和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学校体育 体质健康 新质生产力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基于35部教材的分析研究
5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张凯 潘建芬 范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0,共12页
有近90年历史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材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是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看,《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均... 有近90年历史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教材伴随着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也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无论是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还是从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效果看,《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均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为了指出问题及其原因,收集了迄今出版的以“体育教材教法”为名称的教材共35部,在与相关的《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和《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等术科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解构性的研究。研究发现,《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存在着由于课程目标和内容定位不清晰而导致的与其他教材内容重复、教材内容结构不稳定、教材篇幅差别大并趋向臃肿、教材内容偏离教学实际需要、教法分类不科学等缺陷和不足。基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提出应将《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定位于“体育教材与教法的中观理论体系”的思路,并同时对“体育教材的中观理论体系”与“体育教法的中观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 学校体育发展 体育教材 体育教法 中观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共生理念下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崔乐泉 郭家欣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国家缔造、历史书写、文化创造、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生成的基础,突出体现在各民族体育文化于相互吸纳、彼此交融等文化共生理念中呈现...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国家缔造、历史书写、文化创造、民族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这一作用机制生成的基础,突出体现在各民族体育文化于相互吸纳、彼此交融等文化共生理念中呈现出的价值追求与文化观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共生的凝练及文化实践的提升,历经了由多元发展到共生凝聚、从共同进步到共有传承的不同历史进程,并最终指向于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传承中,民族传统体育既内蕴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实体的共同认知,亦生成了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以及命运与共的共有情感。在中华体育文明共同价值伦理影响下,经过认知发展、情感生成以及价值指向三个层面的文化共生储备,逐步积淀为一种共生的东方体育文化模式。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民族体育共有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共有体育文化认知的达成,为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归属、缔结共认价值观念夯实了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化共生 理论逻辑 情感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改革面临的十大矛盾冲突
7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1 位作者 向静文 张媛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9份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但基层课改实践效果不理想,诸多矛盾冲突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基于多年推动一线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基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对课改困惑的反馈,研究系统归纳并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颁布9份中小学体育课程文件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但基层课改实践效果不理想,诸多矛盾冲突长期未获有效解决。基于多年推动一线体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基层体育教研员和教师对课改困惑的反馈,研究系统归纳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十大核心矛盾冲突,具体包括:国家体育战略稳定性与体育课改多变性、国家课改意志与基层课改动力不足、课程教学新理念与日常教学旧习惯惰性、学校和学生对体育的需要与体育教师的应对不力、课改新要求与教师课改能力不足、刻苦锻炼育人与“以学生为本”、课程教学改革与体育应试现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与提质增效滞后、有效性体育教学与运动安全顾虑、体育特色形成周期与行政领导频繁更替。研究认为,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冲突需要从国家战略稳定性、课改政策持续性、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资源投入精准性、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优化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施策,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迈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改 矛盾冲突 成因分析 破解之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向静文 查萍 丁天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79,388,共8页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研究团队深刻领会并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体育特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全国42个实验区进行长达10年的综合改革工作,创建了“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体育文明行为课课养”“体育走班制教学”“体育趣味课课练1 260例”“全员运动会”“阳光体育大小课间改革”“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教育”“快乐体育园地”等“10+10”教改工程。提出“面上改革—深化改革—特色改革”的梯次推进改革行动策略,构建了观念改变与改革并行、内容更新与改革并行、教师提升与改革并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并行、经验总结与改革并行、成果展示与改革并行的改革推进方法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策略、方法与内容体系,为新时代区域(县域)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行动方案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特色发展 区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10+10教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汉藏体育文化交流研究
9
作者 陶光华 崔乐泉 耿献伟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5,共11页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汉藏体育文化交流作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践,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当代价值。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框架,系统梳理汉藏体育文化交流的演进历程和完整脉络。研究表明,汉藏体育...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汉藏体育文化交流作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践,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当代价值。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框架,系统梳理汉藏体育文化交流的演进历程和完整脉络。研究表明,汉藏体育文化通过器物符号共享、竞技规则互鉴、节庆仪式互动等实践方式,构建了符号认同、情感联结、制度整合、价值共识等多维作用机制,其价值意蕴体现为以具身性实践深化民族间理解互信、以共享性特质凝聚精神共识、以仪式化展演强化共同体归属感。面向新时代,研究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构建文化符号创新体系、打造立体化交流平台等实践路径,为深化民族“三交”、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体育文化 交往交流交融 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与革新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宇飞 冯振伟 曾雨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6,76,共11页
基于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涵与特征,耙梳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包括:面向主动健康理念,改善身心状态;迎合民众社会参与,构建情感社群;回... 基于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涵与特征,耙梳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内生逻辑包括:面向主动健康理念,改善身心状态;迎合民众社会参与,构建情感社群;回应主流消费升级,满足多元诉求。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存在制度设计不健全、主动健康意识与体育行为认知不充分、需求能力待提升、产品及服务待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延迟退休政策下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未来的革新路径:应健全制度设计体系,完善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统筹规划;强化主动健康意识,促进体育健康认知与行为的深度融合;激活不同人群需求,提升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需求能力;聚合多元供给力量,加大体育公共服务适老化的综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体育公共服务 适老化 主动健康 体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近现代体育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诠释、生成逻辑与践行向度——以张伯苓、董守义、马约翰为例证
11
作者 曲腾飞 白雪 +1 位作者 陈晴 毛振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大批教育家型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近代以来,张伯苓、董守义、马约翰三位百年体育巨匠主动肩负救国图强的历史使命,将毕生奉献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和体育事业。他们的不凡人生和辉煌成就,共同彰... 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大批教育家型教师,是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近代以来,张伯苓、董守义、马约翰三位百年体育巨匠主动肩负救国图强的历史使命,将毕生奉献于中华民族的教育和体育事业。他们的不凡人生和辉煌成就,共同彰显出体育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在不同主体层面为新时代体育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亮节的标杆,为加快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提供了重要借鉴。剖析其体育教育家精神的内生逻辑,充分体现了个体与大局的统一、立身与育人的统一、实学与创新的统一、情感与情怀的统一。新时代我们应继承和弘扬体育教育家精神,坚定以体强国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明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树立弘道追求;磨练精湛扎实的技能学识,涵养创新能力;秉持躬耕不辍的职业态度,奔赴教育志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体育教育家精神 内涵 生成逻辑 践行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探析
12
作者 焦素花 焦现伟 马蕊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8,10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探析我国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扩大体育参与人口,让农民更健康;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更富裕;打造生态宜居农村,让农村更美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让农村更凝聚。困境:农民...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探析我国农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扩大体育参与人口,让农民更健康;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让农民更富裕;打造生态宜居农村,让农村更美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让农村更凝聚。困境:农民主体内生动力待提升,产业融合程度尚不够充分,“农”特色融入不够深入,生态建设尚需进一步提升。路径:强化农民主体参与性,激发农民内源式动力;聚焦多元业态深度融合,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融合“农”特色场景,丰富农民体育新生活;推进农村生态体育建设,强化生态绿色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农村体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旷课原因及对策分析——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无恙 《广东蚕业》 2018年第11期126-127,共2页
随机抽取郑州大学体育学院3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对高校大学生旷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解决大学生旷课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旷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机制与路径
14
作者 周丽 翟翠丽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机制,并提出路径。价值:搭建代际具身建构桥梁,凝聚共同体情感,扩展边界协商机制。机制:符号化叙事建构意义基石,多元主体协同推动融合建构,情感共鸣促进...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机制,并提出路径。价值:搭建代际具身建构桥梁,凝聚共同体情感,扩展边界协商机制。机制:符号化叙事建构意义基石,多元主体协同推动融合建构,情感共鸣促进沉浸建构。路径:优化符号转化机制,推动生活化生成;建构多元协同机制,推动跨界共建共享;优化文化实践场景,拓展沉浸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民间体育 体育赛事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与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关系的个体内分析:基于长期追踪和日记法的证据
15
作者 郭玉江 魏渤航 +1 位作者 陈智豪 汪海宁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0,共12页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的个体内长短期作用机制。方法:研究1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分析了1431名初中生1年的追踪数据;研究2采用动态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163名初中生15天的日记法数据。结果:1)研究1发现,T...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的个体内长短期作用机制。方法:研究1采用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分析了1431名初中生1年的追踪数据;研究2采用动态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163名初中生15天的日记法数据。结果:1)研究1发现,T1体育锻炼可负向预测T2内外化问题,T2体育锻炼可负向预测T3内化问题;T2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外化问题,T2外化问题可正向预测T3内化问题,两者存在双向预测关系;T1体育锻炼可通过降低T2内化问题减少T3外化问题,T1体育锻炼可通过降低T2外化问题减少T3内化问题。2)研究2发现,前一天体育锻炼可负向预测后一天的内外化问题;前一天内化问题可正向预测后一天的外化问题,前一天的外化问题无法预测后一天的内化问题;前一天体育锻炼可通过降低内化问题减少外化问题。结论:在青少年早期个体内层面,内化问题与外化问题存在长期双向预测和短期单向预测关系;体育锻炼对内外化问题具有长期保护和短期缓冲作用;无论是长期体育锻炼还是短期体育锻炼,均可以通过降低内化问题减少外化问题的发生;长期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减少外化问题降低内化问题的发生,但这一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早期 体育锻炼 内化问题 外化问题 个体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体育公共服务财政保障研究:逻辑遵循、基本特征及本土启示
16
作者 王贵斌 张大超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8,共11页
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是满足公共体育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弥补体育公共服务市场失灵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在系统阐述体育公共服务财政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对美国体育公共服... 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是满足公共体育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弥补体育公共服务市场失灵的重要工具,也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在系统阐述体育公共服务财政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对美国体育公共服务财政保障的逻辑遵循、基本特征及其启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美国体育公共服务财政保障的逻辑遵循可概括为以分权为主基调,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以有限政府为中心、社会聚力为引领;以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参照。以实现人本性、公共性、公平性、可及性四个价值取向为目标。并呈现出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和独立性,保障政策的全面性、指向性和系统性,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和自适性,财政支出的民生性和事权财力的匹配性,绩效评价的法治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启示:优化政策制定和实施流程,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赋予治理主体更多独立性,推行多主体协同治理;拓宽资金来源方式,探索地方政府的自适应方案;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增强事权财力的匹配性;加快绩效评价立法化,构建SMART绩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体育公共服务 财政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武汉体育学院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原 李楠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61,共3页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运动系、武术系 96级学生为对象 ,采用问卷、座谈、个别采访等方法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
关键词 体育院系 教育实习 社会实践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琳琳 张大超 安宏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探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逻辑理路。域外发达国家中小学体育跨学科学习教学的经验表明,成功实施...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探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逻辑理路。域外发达国家中小学体育跨学科学习教学的经验表明,成功实施跨学科学习注重政策体系设计与支持保障;关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设置管理机构,规范教学实施;建立激励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据此提出我国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进路:强化政策体系制定与执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提供时间与空间保障;健全学校教学管理方案,规范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行为;建立创新团队并整合教育资源,提升体育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能力与成效;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逻辑理路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青少年体育政策注意力配置及演进——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剑 石孝宇 +3 位作者 郭正茂 吴铭 姚松伯 郭彤彤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8,共12页
青少年体育政策是促进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导向性文件,对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党和政府的注意力配置体现了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关注程度,其注意力配置的变化会直接引起青少年体育发展重心的变化。研... 青少年体育政策是促进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导向性文件,对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党和政府的注意力配置体现了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关注程度,其注意力配置的变化会直接引起青少年体育发展重心的变化。研究收集了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有关青少年体育政策文本(共计99件),基于注意力理论的指向和强度两个维度,最终生成5个主题。并归纳出两种类别:开展场域类主题(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保障类主题(运动项目与组织网络建设、场地设施与组织保障、资金支持)。进一步演化分析得出各主题注意力强度演化特征:①学校体育主题具有较高的注意力强度,且整体呈现出稳定发展后继续明显上升趋势;②竞技体育主题注意力强度逐年提升且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显著;③保障类主题整体注意力强度不高、相对稳定且偶有震荡,易受开展场域类主题影响。研究建议:①完善学校体育政策的顶层设计,提升政策执行效能。②淡化青少年竞技体育“夺金”目标,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③提高保障类政策注意力强度,为青少年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 竞技体育 体育政策 注意力 L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规模巨大”的学校体育现代化:内涵意蕴、优势挑战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小伟 王蓓 毛振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7,共7页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也是推进学校体育现代化实践决策的基本出发点。“人口规模巨大”的学校体育现代化是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兼顾区域客观差异的现代化,是创新多元发展模式的现代化。“人口规...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也是推进学校体育现代化实践决策的基本出发点。“人口规模巨大”的学校体育现代化是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兼顾区域客观差异的现代化,是创新多元发展模式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学校体育现代化一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师生基数大,各方高度关注,管理机构制度健全;学术组织多、学术思想流派“百家争鸣”,体育教学实践“百花齐放”;竞赛活动多,学生广泛参与,体教融合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无法回避的挑战:人均资源数量偏低且分布不均;体育课程供给不足且特色不强;学校体育治理任务繁杂且协作不畅等。提出优化顶层设计方案,健全普惠共享的学校体育服务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均衡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完善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学校体育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学校体育现代化 学校体育 人口规模巨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