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L合并VT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变化与临床表现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程燕洁 谢辉 郭树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血液科门诊收治的ML合并VTE患者60例作为ML+VTE组,其中男性42...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血液科门诊收治的ML合并VTE患者60例作为ML+VTE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确诊为ML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液学流变学、凝血功能等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血液学指标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作为ML+VTE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作为ML+VTE组中81.67%集中在ⅢB-Ⅳ期,66.67%确诊ML时已出现VTE的症状,85.00%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10.00%合并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5.00%同时合并DVT和PE;56.67%的血栓主要集中在上肢和颈部静脉。合并DVT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9.02%,合并PE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4.29%,同时合并DVT和PE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50,P <0.001);ML+VTE组患者血小板数及其聚集反应强度、D-二聚体、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刚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APTT、血沉、变形指数以及动脉血管流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ML合并VT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易向血栓状态发展;患者中以DVT最为多见,常好发于上肢和颈部静脉,以晚期患者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静脉血栓栓塞 血液学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perCVAD方案和CHOP/CHOP样方案治疗初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荣华 郭树霞 张晓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HyperCVAD方案和CHOP/CHOP样方案治疗初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巧年3月本院收治的97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Hype... 目的:探讨HyperCVAD方案和CHOP/CHOP样方案治疗初发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巧年3月本院收治的97例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HyperCVAD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CHOP/CHOP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累积生存率、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缓解率和PFS累积生存率(1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患者2和3年PFS累积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1、2和3年总累积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 D4^+CD45RA^+,CD4^+CD45R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心脏毒性发生率、重度贫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yperCVAD方案治疗PTCL患者缓解率和1年PFS率均较高,CD4^+CD45RA^+,CD4^+CD45RO^+水平较低,CD4^+和CD4^+/CD8^+水平较低,CD8^+水平较高,但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对此在临床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CVAD方案 CHOP/CHOP样方案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21(miR-221)抑制p27^(Kip1)蛋白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娜 李广波 +1 位作者 郭树霞 张晓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0-585,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21(miR-221)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lemia,CML)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35例CML病人与25例对照组病... 目的探讨microRNA-221(miR-221)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lemia,CML)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法检测35例CML病人与25例对照组病人骨髓中miR-221的表达情况。K562细胞转染miR-221模拟物和miR-221抑制剂48 h,qRT-PCR法检测miR-221的表达。分别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的K562细胞增生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K562细胞周期和凋亡。利用数据库预测miR-221的调节基因为p27^(Kip1)。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221对p27^(Kip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的影响。结果 CML病人组miR-22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转染miR-221抑制剂组K562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升高,细胞周期阻滞于G2SM期,细胞增生能力明显受到抑制。而miR-221过表达则明显促进了K562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miR-221表达后K562细胞中p27^(Ki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当miR-221过表达后p27^(Kip1)表达也随之明显降低。结论 miR-221在CML病人的骨髓中高表达,并抑制下游p27^(Kip1)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白血病K562细胞增生,促进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可能是CML发生、发展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MIR-221 K562细胞 P27K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PLR与Treg、Th17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秦娜 冯睿婷 +1 位作者 王璇 郭树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7-1763,共7页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郑州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5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初诊MM患者135例作为MM组,收集临...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郑州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5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初诊MM患者135例作为MM组,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免疫分型、ISS分期、血钙(C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PLR、LDH、β2微球蛋白(β2-MG)、Treg、Th17的水平。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MM组与对照组的PLR、Treg、Th17水平。运用Pearson分析PLR与Treg、Th17的相关性。分析不同PLR的MM患者与临床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MM患者的PLR、Th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M患者PLR与Treg呈负相关性(r=-0.616),PLR与Th17呈正相关性(r=0.555)。以均值PLR=132.72为界,将135例MM患者分为高PLR组(n=54)和低PLR组(n=81),高PLR的MM患者ISS分期、ALB、Treg明显高于低PLR组,而Th17明显低于低PLR组(P<0.05)。经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PLR是初诊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PLR的MM患者较低PLR的MM患者有更佳的PFS和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5例患者MM作为训练集,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70 MM患者作为验证集,分别比较不同PLR的MM患者的OS,结果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结论保持一致,高表达的PLR具有更高的OS(P<0.01)。结论:初诊MM患者PLR与Treg、Th17存在相关性,高PLR者预后更好,PLR可用于评估MM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TREG TH17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