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2017—2023年ICU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忆鹤 刘诗语 +6 位作者 廖俊 陈丹阳 杨兴运 曹博文 焦宇翔 周鹏飞 胡亚会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5-1262,共8页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及临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株数5166例,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s)株数1...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及临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株数5166例,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s)株数1612例。检出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等为主。主要来源于痰液、肺泡灌洗液、尿液等,共占66.37%。MDROs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518株)、耐碳氢酶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52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O,95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0株)为主。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8.53%,对包括碳青霉烯类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甚至超过8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为56.1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ICU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其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应成为感染防控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在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30
2
作者 郭晓艳 康运凯 郭树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比较CD64感染指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0例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为合并感染组,60例白血病非细菌感染患者为非合并感染组,以及60例于... 目的:比较CD64感染指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0例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为合并感染组,60例白血病非细菌感染患者为非合并感染组,以及60例于本院体检健康的人员为对照组。对3组CD64感染指数、CRP、PCT的水平及NEU%进行检测。结果:合并感染组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均明显高于非合并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合并感染组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64感染指数、CRP、PCT与NEU%诊断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71.06%、84.86%、66.93%、59.25%,4项指标诊断的特异度分别为91.46%、75.94%、88.79%、85.36%。结论:相比CRP、PCT与NEU%,CD64感染指数对诊断白血病伴有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菌感染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CD64 CRP P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主动脉夹层评分联合D-二聚体阴性对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霄 杨霞 +2 位作者 谢辉 王世强 李玉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213-2216,共4页
目的评估低主动脉夹层评分联合D-二聚体阴性对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5例以"胸痛"为主诉、距第一次胸痛时间14 d内、做了主动脉夹层评分和D-二聚体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确诊106例急性主动脉夹... 目的评估低主动脉夹层评分联合D-二聚体阴性对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5例以"胸痛"为主诉、距第一次胸痛时间14 d内、做了主动脉夹层评分和D-二聚体检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确诊10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评分0分的258例中发现1例,评分1分的191例中有40例,高评分组(2分和3分)的76例患者中有71例。D-二聚体在0分组的阴性预测值为100%,在1分组的阴性预测值为98.6%,包括0分和1分在内的低主动脉夹层评分组阴性预测值为99.6%,阳性预测值为22.3%。结论高主动脉夹层评分有助于确诊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对于"低可能性"评分的患者若D-二聚体阴性能比较安全的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阳性需要进一步做主动脉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评分 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明慧 刘旭华 +3 位作者 韩际奥 杨柯 杨璐 曹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均为B或C级,其中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2例(观察组),未行干细胞治疗20例(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分别观察治疗...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均为B或C级,其中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2例(观察组),未行干细胞治疗20例(对照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2组患者血液生化、凝血、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氨水平下降,白蛋白合成增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增加(P均<0.05);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检测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失代偿期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ntan手术后儿童的血栓弹力图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霄 杨国强 孟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405-2406,共2页
Fontan手术(Fontan procedure)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术式,主要用于功能性单心室。Fontan手术几经改良,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全腔肺动脉连接术。栓塞是Fontan手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3%~33%,因此,Fontan手术后患... Fontan手术(Fontan procedure)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术式,主要用于功能性单心室。Fontan手术几经改良,目前主要应用的是全腔肺动脉连接术。栓塞是Fontan手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3%~33%,因此,Fontan手术后患者常被冠以“高凝血症”[1]。血栓弹力图(thmmboelastography,TEG)能反映凝血过程全貌[2]。本研究对Fontan手术后的儿童做血栓弹力图检测,以期发现Fontan手术后儿童血栓弹力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手术后 儿童 FONTAN手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 功能性单心室 高凝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内镜中心验收时纯水系统染菌情况调查与处置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枭然 阎颖 +3 位作者 千新玲 王珩 陈向阳 宗士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4-1118,共5页
目的调查新建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纯水系统菌落数超标原因,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采集纯水制备与使用的所有环节水样,明确细菌超标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处置措施,并监测强化消毒效果维持时间。结果排查后推断纯水箱出水口至进入内镜洗... 目的调查新建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纯水系统菌落数超标原因,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采集纯水制备与使用的所有环节水样,明确细菌超标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处置措施,并监测强化消毒效果维持时间。结果排查后推断纯水箱出水口至进入内镜洗消设备前,新铺设的输水管道为此次细菌超标的主要原因,根据原因采取管路改造、增加消毒设施、对输水管道和洗消设备清洗消毒等组合处置措施。综合干预后各个采样点均未再检出细菌,内镜中心顺利投入使用,并确定水路强化消毒间隔时间为12周。结论新建内镜中心启用前的验收工作非常重要,新纯水管道需在铺设之前进行冲洗,以保证终末漂洗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内镜中心 验收 纯水系统 染菌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miR-211、miR-155、C-myc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阳 陈良 +1 位作者 郭树霞 宋银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429,共5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miR-211、miR-155、C-myc表达及相关性,旨在为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T-ALL患者96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9例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miR-211、miR-155、C-myc表达及相关性,旨在为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T-ALL患者96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69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11、miR-155、C-myc表达水平,通过Kaplan-Meier分析T-ALL患者生存情况及miR-211、miR-155和C-myc与预后的关系,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miR-211、miR-155和C-myc与疾病危险度的相关性。结果:T-ALL组miR-211 mRNA、miR-155 mRNA、C-myc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缓解组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1),高危组亦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P<0.01)。miR-211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高表达患者(P<0.01),miR-155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高表达患者(P<0.01),C-myc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亦明显长于高表达患者(P<0.01)。miR-211、miR-155和C-myc高表达与疾病高危呈线性正相关(r=0.749、0.781、0.804)。结论:T-ALL患者miR-211、miR-155、C-myc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且与疾病危险度呈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miR-211 MIR-155 C-MYC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cDNA3.1-TPX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8
作者 刘红春 刘海波 +2 位作者 王秀林 寇洁 刘玉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构建TPX2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X2,并观察其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在pQE-70-TPX2原核表达载体基础上,根据GenBank上提供的TPX2基因序列及测序结果,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扩增TPX2基因编码区的引物序列,经... 目的:构建TPX2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X2,并观察其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在pQE-70-TPX2原核表达载体基础上,根据GenBank上提供的TPX2基因序列及测序结果,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扩增TPX2基因编码区的引物序列,经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并进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将构建的质粒pcDNA3.1-TPX2体外转染EC9706细胞,进行稳定筛选。用Western blot鉴定基因的表达。结果:DNA测序和BLAST比对表明克隆的人TPX2基因序列正确,进一步酶切分析显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X2,并在EC9706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结论:TPX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后续研究TPX2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X2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pQE-70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EC970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亚会 周鹏飞 +3 位作者 杨国强 康运凯 田文倩 谢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移植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慢性肾衰竭肾脏移植术后感染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移植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部分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慢性肾衰竭肾脏移植术后感染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47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首位,占68.71%,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构成比依次为14.29%、17.01%。感染病原菌中检出率居前5位的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念珠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42.86%)、泌尿道(16.33%)和血液系统(11.56%)为主。共检出多重耐药菌(MDRO)35株,占23.81%,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12株)、大肠埃希菌(5株)和鲍曼不动杆菌(5株)为主。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替考拉宁革兰阳性球菌。结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较高,应加强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术后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合并VT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变化与临床表现特点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燕洁 谢辉 郭树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血液科门诊收治的ML合并VTE患者60例作为ML+VTE组,其中男性42...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患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血液科门诊收治的ML合并VTE患者60例作为ML+VTE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确诊为ML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液学流变学、凝血功能等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血液学指标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作为ML+VTE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作为ML+VTE组中81.67%集中在ⅢB-Ⅳ期,66.67%确诊ML时已出现VTE的症状,85.00%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10.00%合并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5.00%同时合并DVT和PE;56.67%的血栓主要集中在上肢和颈部静脉。合并DVT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9.02%,合并PE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4.29%,同时合并DVT和PE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50,P <0.001);ML+VTE组患者血小板数及其聚集反应强度、D-二聚体、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刚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APTT、血沉、变形指数以及动脉血管流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ML合并VT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易向血栓状态发展;患者中以DVT最为多见,常好发于上肢和颈部静脉,以晚期患者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静脉血栓栓塞 血液学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