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世界中R0切除术后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荣振 梅家转 +1 位作者 夏云展 季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6期704-711,共8页
目的: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显著降低R0切除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真实世界中R0切除术后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从2010年1月到2017年12月,纳入279例R... 目的:卡培他滨为基础的辅助化疗显著降低R0切除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真实世界中R0切除术后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从2010年1月到2017年12月,纳入279例R0切除术后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通过医院的病例系统整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前期随访为患者在医院接受固定周期的辅助化疗期间的随访。后期对预后的随访为电话随访,每3个月一次。随访患者出现复发后接受治疗的情况,重点询问死亡状态和死亡的日期。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依据CTCAE4.0的标准进行。记录2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279例患者的中位年龄51岁,范围为19~82岁。男性167例(59.86%)。ECOG评分中0分患者180例(64.52%)。结肠癌和直肠癌分别173例和106例。肿瘤分化方面,分化较好、分化中等、分化较差患者分别为58例,192例和17例。肿瘤分期上,II期患者58例,III期患者221例。错配修复基因(MMR)状态上,错配修复基因缺失(dMMR)患者19例,错配修复基因存在(pMMR)患者176例,未做检测患者84例。T1-2和T3-4的患者分别为73例和206例。辅助化疗方面,接受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患者71例,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患者208例。纳入研究的279例患者均可评价预后,整体人群的中位DFS为4.7年(95%CI:4.12~5.33),中位OS为6.6年(95%CI:5.74~7.27)。在针对OS的多变量Cox分析中年龄、ECOG评分和病理分期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不良反应方面,2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腹泻等。总体不良事件安全可控。结论:R0切除术后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具有较好的预后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辅助化疗 卡培他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A基因变异对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荣振 张思森 +2 位作者 杨铁健 季节 沈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胞苷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CDA)基因变异对接受含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3级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49例,... 目的:探讨胞苷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CDA)基因变异对接受含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3级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49例,对卡培他滨代谢通路上的关键基因CDA进行基因分型,对分型的位点和HFS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另外,从全部患者中随机选取91例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提取RNA,对CDA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结合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位于CD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位点-451G>A与HFS相关。基因分型结果为GG型109例(73.15%),GA型38例(25.50%),AA型2型(1.36%),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4,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16)。相关性分析发现-451G>A位点GA/AA型患者与HFS的发生显著相关(OR=2.53,P=0.014)。另外,位于CD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插入变异-33delC和-451C>T呈现高度的连锁不平衡(D'=0.92)。在91例PBMC当中提取的RNA表达分析结果表明,-451G>A位点GA/AA型患者的CDA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GG型患者(4.01±0.53 vs.3.13±0.61,P<0.001)。结论:TAM的-451G>A多态性位点可能通过介导CDA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卡培他滨引起的H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胞苷脱氨酶 多态性 手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文奇 马晓飞 +4 位作者 张雅男 蔡晓菲 杨铁健 雷林瑜 张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4-898,共5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42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 目的探讨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42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定位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肾移植意愿分为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n=20)和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n=22),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变化情况。结果42例均在腔镜下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2组患者麻醉清醒后均诉骨痛及皮肤瘙痒完全缓解。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228.2±40.3)min vs.(268.0±48.2)min,t=-2.892,P=0.006],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18.2±1.6)min vs.(11.8±2.9)min,t=8.985,P=0.000]。2组出血量、术后声音嘶哑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内,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自体移植组术后2例PTH升高超过术前水平,且再次出现骨痛及皮肤瘙痒症状,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组未见复发。血钙组间、时间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磷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PTH组别与时间无交互作用(P>0.05),但组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自体移植组PTH明显高于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组(P<0.05),且2组PTH术后1、6个月明显高于术后2周(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联合或不联合自体移植治疗药物控制欠佳的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安全、有效,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复发率更低,甲状旁腺水平更低,且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术 自体移植术 甲状旁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定位在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文奇 张梦瑶 +3 位作者 仝麟龙 张开明 邢利 张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定位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对20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采用ICG荧光定位,将25...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定位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对20例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中采用ICG荧光定位,将25 mg ICG溶解于10 ml灭菌注射用水,术中腔镜下发现疑似甲状旁腺后取2.5 ml于外周静脉快速推注,观察甲状旁腺显影特点,切除全部甲状旁腺,监测围手术期甲状旁腺激素、血钙的变化以判断是否完全切除腺体。结果20例术中切除荧光显影定位疑似甲状旁腺腺体88枚,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组织共79枚(16例有4枚甲状旁腺,3例3枚,1例6枚),另外9枚为甲状腺组织。8枚肉眼未发现而使用荧光显影发现且经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体。甲状旁腺从40 s开始显影,荧光显影高峰为70~100 s,持续至180 s开始消退;甲状腺从25 s开始显影,迅速达到高峰,持续至20 min后开始消退。切除甲状旁腺后20 min及术后2周甲状旁腺激素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声音嘶哑2例,3个月恢复。术后均有低钙血症,积极静脉补钙、口服补钙及骨化醇后恢复。均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腔镜甲状旁腺全切除术时,应用ICG荧光定位有助于提高甲状旁腺检出率,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定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定位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梦瑶 张雅男 +2 位作者 蔡晓菲 李文奇 张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定位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与开放甲状旁腺全切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患者术后心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25例慢性肾功能...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定位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与开放甲状旁腺全切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患者术后心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2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HPT接受ICG荧光定位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作为腔镜组,2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HPT接受开放甲状旁腺全切术作为开放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红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以及心脏超声重要参数。结果术后3个月2组比较PTH、血钙、血磷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腔镜组术后3个月血磷、PTH、血红蛋白、血钙均明显改善(P<0.05),开放组血磷、PTH、血红蛋白明显改善(均P=0.000)。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NT-pro-BNP均显著下降(P<0.05),腔镜组下降更为显著。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心室短轴收缩率(fraction shortening,F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腔镜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LVEdD、LVEsD、EF、左心室FS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开放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LVEdD、EF、左心室FS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sD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状旁腺全切术能显著改善继发性HPT患者心功能及心脏内径、收缩功能变化,且ICG荧光定位腔镜下手术较常规开放手术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术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促甲状腺激素联合检测对行甲状腺全切术后未接受清甲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余江涛 王世杰 +5 位作者 张高飞 段鑫鑫 霍青峰 张颂阳 郑守华 刘佩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探讨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TT)后未接受清甲(RA)治疗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TT的中低危分化... 目的探讨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TT)后未接受清甲(RA)治疗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7月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TT的中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12例,术后仅接受内分泌治疗未接受清甲治疗,无复发组(M0)105例、复发组(M1)7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Tg与TSH的关系,建立Tg、Tg/TSH与DTC复发的ROC曲线。结果两组间血清Tg、包膜侵犯、复发危险分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确诊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g是DTC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Tg与DTC复发关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8,诊断界值为1.355μg/L,灵敏度85.7%、特异度82.9%。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g与TSH呈正相关,当Tg≥1.355μg/L时,M0组患者18例,M1组患者6例,两组患者中Tg/T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SH与DTC患者复发关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最佳界值为1.128,灵敏度66.67%、特异度100%。结论血清Tg、TSH联合检测可用于行TT后未接受RA的中低危DTC患者的术后随访,对疾病的复发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肿瘤复发 甲状腺球蛋白 促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