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引导式教育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彤
张芬
+2 位作者
张会聪
司新艳
刘永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17,共5页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康复训练,观察组行引导式教育的康复训练,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康复护理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平衡...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康复训练,观察组行引导式教育的康复训练,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康复护理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肌张力和患侧下肢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康复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8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肌张力、最大髋关节屈伸角度、最大膝关节屈伸角度、最大踝关节背屈跖角度比较,干预、时间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用于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引导式教育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关节活动度
肌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26
2
作者
王海明
蔡琛
张智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90例因颅脑损伤致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C...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90例因颅脑损伤致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C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吞咽障碍程度及日常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明显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FG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WS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FG评分高于A组、B组,WST评分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WAL-QOL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SWAL-QOL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相互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针灸
康复锻炼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营养状态、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
21
3
作者
孙晓东
杨宁
车文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285-2287,2291,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营养状态、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营养状态、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针刺治疗,持续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评分、血清神经营养指标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值,血清中神经营养指标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SS、HAMD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接受针刺辅助治疗,可有效优化病情、改善神经营养状态、提升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针刺
神经营养状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单胺类神经递质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过表达miR-202-5p通过抑制PCSK9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损伤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沛沛
赵树华
+2 位作者
王江波
姚先丽
白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58,共10页
目的探讨miR-202-5p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调控作用,及对阿尔茨海默症(AD)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2)法建立AD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go-miR-202-5p组、ago-NC组、PCSK9...
目的探讨miR-202-5p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调控作用,及对阿尔茨海默症(AD)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2)法建立AD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go-miR-202-5p组、ago-NC组、PCSK9抑制剂组。给药结束后进行空间记忆及学习能力检测;尼氏染色检测脑皮层组织神经元变化;神经元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皮层组织神经元数目;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PCSK9、β-淀粉样蛋白42(Aβ42)、β-淀粉样蛋白40(Aβ40)、总胆固醇(TC)及脑皮层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qRT-PCR法检测脑皮层组织miR-202-5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皮层组织PCSK9、LDL受体相关蛋白1(LRP-1)、载脂蛋白E(ApoE)及淀粉前体蛋白(APP)、β位点APP剪切酶1(BACE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miR-202-5p对PCSK9的靶向调控作用。建立体外AD细胞模型,共转染miR-202-5p mimic及PCSK9过表达载体(pcDNA-PCSK9),探究PCSK9过表达对miR-202-5p作用的逆转。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间记忆及学习能力降低,脑皮质神经元损伤及数目减少,脑脊液中PCSK9、Aβ42、Aβ40、胆固醇水平升高,脑皮质组织中P-tau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miR-202-5p表达降低,PCSK9活化介导的BACE1-APP-Aβ生成途径活性升高,LRP-1-ApoE介导的促胆固醇摄取及Aβ清除活性降低(P<0.05)。miR-202-5p过表达或PCSK9抑制剂干预治疗,均可抑制Aβ42、Aβ40沉积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减少炎症因子分泌,并抑制PCSK9活化介导的BACE1、APP、Aβ生成,提高LRP-1-ApoE介导的促胆固醇摄取及Aβ清除(P<0.05)。miR-202-5p与PCSK9之间存在靶向调控作用。PCSK9上调,可部分减弱miR-202-5p过表达发挥的抗AD作用(P<0.05)。结论过表达miR-202-5p可通过抑制PCSK9活化抑制Aβ生成并促进LRP-1-ApoE介导的促胆固醇摄取及Aβ清除,进而发挥抗AD神经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2-5p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阿尔茨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导式教育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彤
张芬
张会聪
司新艳
刘永瑞
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4,17,共5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LHGJ20210692)。
文摘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康复训练,观察组行引导式教育的康复训练,连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康复护理效果及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肌张力和患侧下肢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康复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8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肌张力、最大髋关节屈伸角度、最大膝关节屈伸角度、最大踝关节背屈跖角度比较,干预、时间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用于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张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
引导式教育
肢体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关节活动度
肌张力
Keywords
stroke
limb dysfunc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nductive education
limb motor function
balance function
joint range of motion
muscle tone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26
2
作者
王海明
蔡琛
张智芳
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90例因颅脑损伤致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C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吞咽障碍程度及日常生活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明显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FG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WS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FG评分高于A组、B组,WST评分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SWAL-QOL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SWAL-QOL评分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相互有协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针灸
康复锻炼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Keywords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craniocerebral injury
swallowing disorder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营养状态、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
21
3
作者
孙晓东
杨宁
车文生
机构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2285-2287,2291,共4页
基金
2017年度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702265)
文摘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营养状态、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针刺治疗,持续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评分、血清神经营养指标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值,血清中神经营养指标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SS、HAMD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接受针刺辅助治疗,可有效优化病情、改善神经营养状态、提升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针刺
神经营养状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单胺类神经递质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Keywords
Post-stroke depression
acupuncture
Neurotrophic status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Dopamine
Norepinephrine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表达miR-202-5p通过抑制PCSK9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损伤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沛沛
赵树华
王江波
姚先丽
白金
机构
郑州
大学附属
郑州
中心
医院
康复
医学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58,共10页
基金
2018年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8020808)。
文摘
目的探讨miR-202-5p对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调控作用,及对阿尔茨海默症(AD)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用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1-42)法建立AD模型,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go-miR-202-5p组、ago-NC组、PCSK9抑制剂组。给药结束后进行空间记忆及学习能力检测;尼氏染色检测脑皮层组织神经元变化;神经元核抗原(NeuN)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脑皮层组织神经元数目;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PCSK9、β-淀粉样蛋白42(Aβ42)、β-淀粉样蛋白40(Aβ40)、总胆固醇(TC)及脑皮层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qRT-PCR法检测脑皮层组织miR-202-5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皮层组织PCSK9、LDL受体相关蛋白1(LRP-1)、载脂蛋白E(ApoE)及淀粉前体蛋白(APP)、β位点APP剪切酶1(BACE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miR-202-5p对PCSK9的靶向调控作用。建立体外AD细胞模型,共转染miR-202-5p mimic及PCSK9过表达载体(pcDNA-PCSK9),探究PCSK9过表达对miR-202-5p作用的逆转。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空间记忆及学习能力降低,脑皮质神经元损伤及数目减少,脑脊液中PCSK9、Aβ42、Aβ40、胆固醇水平升高,脑皮质组织中P-tau及炎症因子水平升高,miR-202-5p表达降低,PCSK9活化介导的BACE1-APP-Aβ生成途径活性升高,LRP-1-ApoE介导的促胆固醇摄取及Aβ清除活性降低(P<0.05)。miR-202-5p过表达或PCSK9抑制剂干预治疗,均可抑制Aβ42、Aβ40沉积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减少炎症因子分泌,并抑制PCSK9活化介导的BACE1、APP、Aβ生成,提高LRP-1-ApoE介导的促胆固醇摄取及Aβ清除(P<0.05)。miR-202-5p与PCSK9之间存在靶向调控作用。PCSK9上调,可部分减弱miR-202-5p过表达发挥的抗AD作用(P<0.05)。结论过表达miR-202-5p可通过抑制PCSK9活化抑制Aβ生成并促进LRP-1-ApoE介导的促胆固醇摄取及Aβ清除,进而发挥抗AD神经损伤作用。
关键词
miR-202-5p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阿尔茨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
Keywords
miR-202-5p
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Alzheimer’s disease
β-amyloid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引导式教育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李彤
张芬
张会聪
司新艳
刘永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针灸及康复锻炼治疗颅脑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
王海明
蔡琛
张智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营养状态、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孙晓东
杨宁
车文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过表达miR-202-5p通过抑制PCSK9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损伤
徐沛沛
赵树华
王江波
姚先丽
白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