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策略——以山东省邹平市为例
1
作者 高新贞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70-72,共3页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同区域因气候条件差异,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其产量和质量也有所不同。该文以山东省邹平市为例,系统探讨了优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及其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首先,分析了优质小麦种植技术;其次,阐述了优...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同区域因气候条件差异,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其产量和质量也有所不同。该文以山东省邹平市为例,系统探讨了优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及其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首先,分析了优质小麦种植技术;其次,阐述了优质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最后,提出了优质小麦病虫害防治策略。该文旨在为小麦种植技术推广和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小麦 种植技术 推广策略 病虫害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平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耿雷 《南方农业》 2024年第6期92-94,共3页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山东省邹平市是农业大县,为了促进当地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邹平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指出当前仍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山东省邹平市是农业大县,为了促进当地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邹平市绿色农业发展现状,指出当前仍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不健全、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市场开拓存在困境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建立完善的认证管理机制、加大技术研发与应用力度、拓展销售渠道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产方式 山东省邹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平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刘福兵 《南方农业》 2024年第3期11-13,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邹平市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是资源化利用率偏低。为促进邹平市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高效利用,分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机械化智能分类处理技术、建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邹平市农业废弃物的产生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是资源化利用率偏低。为促进邹平市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高效利用,分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机械化智能分类处理技术、建立综合利用循环技术体系、开展高值化产品技术研发、推广焚烧发电和生物制气技术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技术创新 山东省邹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平市农业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4
作者 张义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52-54,共3页
邹平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农业基地,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为提高邹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促进当地农业科学化发展,分析邹平市农业资源概况和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并相应提出引进和示范先进的机械化种植养殖装备、培育高素质农... 邹平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农业基地,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一直走在前列。为提高邹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促进当地农业科学化发展,分析邹平市农业资源概况和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并相应提出引进和示范先进的机械化种植养殖装备、培育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构建龙头企业技术服务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广精准化水肥一体化配置技术和设施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人才培养 技术服务 山东省邹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林业病虫害适应性管理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萍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气候变化会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程度均呈显著变化。为应对这一挑战,该文重点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林业病虫害的影响机制,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降水... 气候变化会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程度均呈显著变化。为应对这一挑战,该文重点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林业病虫害的影响机制,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林业病虫害的发生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升高、降水模式改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会导致病虫害暴发频率提高、分布范围扩大。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优化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创新应用生态防控措施、增强森林生态系统韧性、加强跨区域合作与政策支持、应用智能化和数字技术等适应性管理策略,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适应性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旨在为制定有效的林业病虫害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维护森林健康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林业病虫害 适应性管理 生态系统韧性 监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绿色种植与机械化协同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燕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1期51-53,60,共4页
【目的】探索水稻绿色种植和机械化协同发展的路径,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基于水稻绿色种植技术与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前面临农机设备与绿色种植需求适应性不足、精准化操作在复杂田间环境中难以实... 【目的】探索水稻绿色种植和机械化协同发展的路径,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基于水稻绿色种植技术与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前面临农机设备与绿色种植需求适应性不足、精准化操作在复杂田间环境中难以实现以及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平衡等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开发专用农机设备、推广智能化种植技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水稻绿色种植与机械化协同发展的路径。并通过重庆市万州区的实际案例,分析了协同发展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结果】绿色种植技术与机械化的协同应用能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稻米品质,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结论】水稻绿色种植与机械化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植 绿色农业 农业机械化 协同发展 智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峰 《种子科技》 2025年第5期145-147,共3页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基于此,从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某地的小麦种植情况为例,阐述了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病虫害,并从预防、监测以及治理等...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其产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基于此,从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某地的小麦种植情况为例,阐述了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病虫害,并从预防、监测以及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通过分析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小麦的种植、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的目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与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莹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1期24-26,共3页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不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还可能导致抗药性病虫害的产生,造成防治效果逐渐下降。本文结合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的粮食种植情况,论述了粮食种植中的病虫害...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不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还可能导致抗药性病虫害的产生,造成防治效果逐渐下降。本文结合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的粮食种植情况,论述了粮食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并探讨了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有助于实现病虫害的合理防治,保障粮食种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种植 病虫害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自主定位导航技术在田间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军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63-65,共3页
当前,自主定位导航技术在农业领域展现出提升作业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巨大潜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该技术在精准种植、智能施肥、自动化除草和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效能,同时指出了技术复杂性、高成本、适应性及兼容性等问题挑战,并针对性... 当前,自主定位导航技术在农业领域展现出提升作业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巨大潜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该技术在精准种植、智能施肥、自动化除草和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效能,同时指出了技术复杂性、高成本、适应性及兼容性等问题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定位导航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田间作业精度和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定位导航技术 农业机械化 精准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锁优质玉米高产密码
10
作者 高新贞 《村委主任》 2025年第6期157-159,共3页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加工作物,优质玉米是我国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产量和品质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然而,受到土壤肥力不足、施肥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种植时常面临产量不稳、质量下降的问题,特别是...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饲料、加工作物,优质玉米是我国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产量和品质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然而,受到土壤肥力不足、施肥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种植时常面临产量不稳、质量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人口持续增长、农业生产需求扩大的新形势下,为了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高产 产量 玉米 品质 人民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机械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模式探索
11
作者 马金花 《河北农机》 2025年第4期72-74,共3页
本研究探索基于农业机械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模式,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数据建模方法,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构建了技术推广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与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呈现... 本研究探索基于农业机械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推广模式,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和数据建模方法,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构建了技术推广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与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农机合作社,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农机操作人员培训,能提升其技能水平,保障设备高效运转;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推广先进设备。实施新模式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从65%提升至82%,粮食产量提高12%,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8%,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5%。建立农机合作社、培训农机操作人员、完善农机补贴政策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技术推广 模式探索 效率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控制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12
作者 张燕 《河北农机》 202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本研究通过对水稻、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农作物进行为期三年的田间试验,系统评估了捕食性天敌、寄生蜂和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的实际效果...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管理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本研究通过对水稻、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农作物进行为期三年的田间试验,系统评估了捕食性天敌、寄生蜂和微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方法的实际效果。本研究在我国黑龙江、河南和湖南三省的6个试验站进行,覆盖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结果表明,生物防治技术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均显示出显著优势。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可减少66.7%~95.0%的农药使用量,同时保持相当的病虫害控制效果和作物产量。然而,生物防治技术在大规模应用中仍面临防治效果不稳定、初期成本较高等挑战。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优化生物防治策略,促进其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 天敌 寄生蜂 微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改良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创新应用
13
作者 马超 《河北农机》 2025年第8期37-39,共3页
农田土壤改良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农田土壤改良技术的推广现状,本文发现其存在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农民接受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及示范基地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针对这些... 农田土壤改良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农田土壤改良技术的推广现状,本文发现其存在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农民接受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及示范基地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建立多层次技术培训体系、创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推广方式和方法、完善示范基地建设等创新性解决方案。邹平市长山镇采用秸秆还田与生物炭应用等综合改良技术,配套建设标准化土壤检测实验室。自实施改良技术三年以来,其推广面积从800hm²增至2333hm²,土壤有机质平均提升0.86%,主要农作物增产14%~16%,农户每公项增收4000余元。实践表明,创新推广模式能有效提高土壤改良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改良 技术推广 创新应用 示范推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探讨
14
作者 孙永民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09-111,共3页
数字经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信息系统碎片化、数据互联互通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三大优化策略:一是构建数字赋能的生产智... 数字经济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然而在实践中还存在信息系统碎片化、数据互联互通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三大优化策略:一是构建数字赋能的生产智治体系,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农业生产管理流程;二是打造智慧协同的产业链整合平台,实现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的数字化协同;三是塑造数智融合的农业经营新业态,创新发展精准农业、定制农业、共享农业等新模式。同时从制度支撑、人才培育、基础设施协同等维度构建保障机制。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信息化管理 数字赋能 智慧农业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对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马超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2期77-79,82,共4页
【目的】量化评估农业机械化对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有效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202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和... 【目的】量化评估农业机械化对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有效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202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改进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农业机械化对劳动生产率以及生产成本的影响分析。【结果】1)农业机械化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械化水平每提高1%,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指数平均提升0.29%。2)机械化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区域间存在异质性。【结论】本研究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产品竞争力 生产函数 回归分析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刘莹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7期166-168,共3页
该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玉米种植密度(45 000、54 000、67 500株/hm~2)梯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呈先增后减趋势,适宜密度(54 000株/hm~2)条件下穗长最长和行粒数最多... 该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玉米种植密度(45 000、54 000、67 500株/hm~2)梯度,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呈先增后减趋势,适宜密度(54 000株/hm~2)条件下穗长最长和行粒数最多,分别达到了21.2 cm和40.5粒/行;中密度处理显著提升了生物量(20 949 kg/hm~2);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及纤维含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分别较对照组提升10.90%、2.53%和2.91%。研究表明,该区域玉米以54 000株/hm~2密度种植最为适宜,可同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间的关系
17
作者 袁丽丽 《河北农机》 2025年第6期36-38,共3页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同演进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研究揭示,两者在技术层面形成双向赋能的共生关系,管理层面构建多维协同的治理架构,发展层面呈现战略互构的演进特征。技术标准化与农艺多样性的结构性矛盾、传统种植模...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同演进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命题。研究揭示,两者在技术层面形成双向赋能的共生关系,管理层面构建多维协同的治理架构,发展层面呈现战略互构的演进特征。技术标准化与农艺多样性的结构性矛盾、传统种植模式对机械化发展的内生性制约,构成了系统协同的主要障碍。建议通过建立全产业链技术适配机制,构建政策工具的协同支持体系,推动形成机械研发与农艺创新互馈的生态系统。这种协调策略将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对重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机械化 农业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植物产业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2024中国农业国际经贸合作会议”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玉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10-I0011,共2页
农业植物产业化作为农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力量,正在对国内农业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引入高效的种植技术、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系统化的市场运作,农业植物产业化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而且极大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 农业植物产业化作为农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力量,正在对国内农业发展模式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引入高效的种植技术、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系统化的市场运作,农业植物产业化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而且极大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质的飞跃。然而,这一转型也伴随着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挑战,以及需要新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接着介绍了农业植物产业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农业植物产业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旨在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农业经济 国际经贸合作 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经济发展 转型升级 产业化 加工设备 市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军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8期48-50,共3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分析其互动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分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拟从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分析其互动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分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其次阐述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包括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等;分析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如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机购置成本高等。最后提出促进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如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加强农机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村经济 发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及推广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莹 《种子科技》 2024年第8期49-51,共3页
在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创新的农业种植技术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玉米和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种植模式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运而生,不仅能提高单位... 在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创新的农业种植技术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玉米和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其种植模式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运而生,不仅能提高单位面积产出,还能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于此,将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原理出发,探讨其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和具体益处,以及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