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邹县增产菌应用技术开发报告
- 1
-
-
作者
王登甲
王加河
孔德生
谷秀峰
刘润杰
-
机构
邹县植保站
-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1992年第1期42-43,共2页
-
文摘
增产菌是从植物体内分离筛选的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是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态研究所的发明专利产品,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邹县自1987年引进以来,累计应用面积146.8万亩,约占全省应用面积的十分之一,增产粮食4998.9万公斤,油料352.5万公斤,棉花10.3万公斤。
-
关键词
增产菌
应用
-
分类号
S144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沟金针虫为害小麦产量损失与经济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罗益镇
牛赡光
龙岩
张广义
严振民
迟作兴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滕州市植保站
邹县植保站
泰安郊区植保站
-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1991年第5期42-44,共3页
-
文摘
<正> 在黄淮海冬麦区,沟金针虫为害时期跨越秋苗期和冬后生长期,而以返青期为害最重。有关沟金针虫为害小麦的产量损失国内只作了初步观察与估测,所提出的播种期防治指标不能充分反映小麦生长发育与沟金针虫为害特点及当前的防治技术水平。为此,我们于1988~1990年从小麦返青开始对沟金针虫为害的产量损失做了较系统的定量观测,明确了防治的关键时期。
-
关键词
小麦
沟金针虫
为害
产量
防治
-
分类号
S435.1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麦区沟金针虫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 3
-
-
作者
罗益镇
牛赡光
朱宗堂
严振民
张广义
-
机构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滕州市植保站
泰安市郊区植保站
邹县植保站
-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1989年第4期39-40,共2页
-
文摘
沟金针虫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重要地下害虫,以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发生为害较重.山东小麦产区,自七十年代停用666处理土壤,全面推广有机磷农药拌种后蛴螬、蝼蛄数量下降,而金针虫从1984年开始明显回升,发生量占地下害虫的50%以上,1986~1988年出现严重发生甚至成片绝产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沟金针虫为害的加重,其为害时期、作物种类以及生态习性都有些变化,需要研究相应的防治对策.一。
-
关键词
小麦
沟金针虫
发生
防治
-
分类号
S435.12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