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普通医学专科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何瑜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3期71-72,共2页
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包括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院校医学教育的层次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等形式。而目前普通医学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现阶段区域卫生改革基层社... 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包括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院校医学教育的层次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等形式。而目前普通医学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难以满足现阶段区域卫生改革基层社区尤其是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这就给医学高职高专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科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 普通高等教育 农村卫生服务 医学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能力发展的专科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邓翠珍 曾铁功 +3 位作者 雷芬芳 李杰红 邓莉莹 岳月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11期37-40,共4页
现行的专科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忽略了职业教育的专业导向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护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基于护理专业专科护生关键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 现行的专科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着忽略了职业教育的专业导向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满足护生职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基于护理专业专科护生关键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构建专科护理教学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能力 护理专业 专科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能力为本位的专科护理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翠珍 曾铁功 +1 位作者 雷芬芳 赵亚珍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7期9-12,共4页
针对专科护理教学课程在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力培养、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课程开发与护理职业需求缺乏有机联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建议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原则、三接轨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整合... 针对专科护理教学课程在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和能力培养、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课程开发与护理职业需求缺乏有机联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建议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原则、三接轨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学科型护理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专科护理教学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课程体系 能力本位 课程模块 学分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教育对邵阳市高校原发性痛经女生症状改善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唐娟 徐慧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439,共6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改善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症状及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邵阳市两所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原发性痛经者,按基线调查的痛经程度的比例分层随机抽取2个校区中的痛经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改善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症状及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整群抽取邵阳市两所高校的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筛查出原发性痛经者,按基线调查的痛经程度的比例分层随机抽取2个校区中的痛经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n=195)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n=195)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6个月之后比较两组的痛经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痛经程度和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痛经症状积分、VAS、痛经程度均明显低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生理健康总分和心理健康总分明显高于基线和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改善原发性痛经者的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教育 原发性痛经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提高专科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被引量:9
5
作者 邹淑珍 邓翠珍 马新华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66-67,共2页
针对现阶段专科层次临床护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把好教师关、备课关、课堂教学关和临床见习关4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以增强教师教学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临床护理课程 质量控制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医德素质形成过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运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6期55-56,共2页
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形成,既是个体进行医德辨认、医德选择、医德调整的过程和主体由医德无知到有知再到责任自觉的过程,也是体现个体医德自由、医德自主,追求医德进步的过程,更是一个由知到行、知行统一,实现医德内化与外化相互转化的过程。
关键词 医德品质 形成过程 医德无知 医德有知 医德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生关怀行为与教学策略相关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萍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58-60,共3页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关怀行为表现及临床教师教学策略对护生关怀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护生关怀行为量表和关怀照护教学策略问卷,对213名实习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关怀行为平均得分为53.09±7.68;护生认为临床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关怀行为表现及临床教师教学策略对护生关怀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护生关怀行为量表和关怀照护教学策略问卷,对213名实习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关怀行为平均得分为53.09±7.68;护生认为临床教师常用的教学策略为教师以身作则(27.7%)、小组讨论(23.9%)、案例分析(19.2%)、关怀团体(15.5%)、写实习心得(13.6%);影响专科护生关怀行为的主要教学策略为以身作则、小组讨论及关怀团体(均P<0.01)。结论护生关怀行为表现仍需提高,实施多元教学策略可提高护生的关怀意识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专科 关怀行为 教学策略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技能训练中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被引量:1
8
作者 文平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工作作风 技能训练 科学 医务工作者 实事求是 培养目标 医学教育 医疗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校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态度与反思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运喜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8S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政治课 学习态度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生子女心理障碍与家庭教育——兼谈学校、社会的责任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运喜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X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家庭教育 心理障碍 学校 责任 社会 中小学生 21世纪 单亲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三三一一”工程
11
作者 刘运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5期54-55,共2页
加强医学实习生医德教育,必须实施“三三一一”工程,重视做好选医院、选教师、选队长(“三选”)工作,做好医德医风调查、检查、自查工作,以及开展伦理讲座、伦理评价工作。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医德教育 “三三一一”工程 医院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提高学校德育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庶民 林目玉 《成人教育》 2004年第10期47-48,共2页
德育实践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德育效果的试金石。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采取"义务劳动"、"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多种德育实践形式,从而提高德育效果和广大学生的... 德育实践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德育效果的试金石。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采取"义务劳动"、"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多种德育实践形式,从而提高德育效果和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德育效果 德育工作 自我教育 军事训练 中等专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伦理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成就感培养的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庶民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年第6期70-70,87,共2页
阐述了在医学伦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成就感的重要性,并从学习要求、获得学习成功、评价方式、创设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成就感的问题。
关键词 医学伦理教学 成就感 学习动力 实现自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高校的立校之本
14
作者 何均胜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7期29-29,共1页
“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澄清了发展认识、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是高校的立校之本。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 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
15
作者 唐少旺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1X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科学人文精神 数学课 学生 全面发展 人的素质 人的需要 健全人格 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地区4276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艳 刘丹 +2 位作者 黄泽智 蒙松年 唐翠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196,共2页
肺炎支原体(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最主要的病原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10%-30%的CAP是由MP感染所致,流行期间可达40%-50%。MP没有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 肺炎支原体(M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最主要的病原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10%-30%的CAP是由MP感染所致,流行期间可达40%-50%。MP没有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急性呼吸道感染 药敏分析 感染状况 湖南地区 喹诺酮类抗生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与酪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共存碳纳米管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陈代武 谢青季 +1 位作者 蒋雪琴 姚守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9-387,共9页
采用荧光猝灭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了磷酸缓冲溶液(PBS,pH=7.4)中有无碳纳米管(CNTs)共存时,荧光活性物质槲皮素(Qc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酪蛋白(Cas)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方法1(固定蛋白质浓度,改变Qct浓度,测量蛋白质荧光改变)和方法2(固... 采用荧光猝灭和同步荧光法,研究了磷酸缓冲溶液(PBS,pH=7.4)中有无碳纳米管(CNTs)共存时,荧光活性物质槲皮素(Qc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酪蛋白(Cas)的相互作用.推导了方法1(固定蛋白质浓度,改变Qct浓度,测量蛋白质荧光改变)和方法2(固定Qct浓度,改变蛋白质浓度,测量Qct荧光改变)研究分子间作用的一般方程,由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法测算了结合常数K和摩尔结合比n,并藉此定量评估了"光内滤所致猝灭"效应的影响.研究了共存CNTs或Qct对BSA或Cas的荧光猝灭效应,及CNTs对Qct-BSA和Qct-Cas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同步荧光法考察了CNTs或Qct对BSA或Cas构象的影响,并测算了CNTs或Qct与蛋白质中酪氨酸(Tyr)或色氨酸(Trp)残基相关的K和n.结果表明,CNTs主要与处于蛋白质分子表面附近的Trp残基作用,而小分子Qct则还可与处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Tyr残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槲皮素 酪蛋白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同步荧光 分子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昔帕明对小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乐 刘伟 +5 位作者 廖琳玲 刘文礼 许建平 汉建忠 刘惠君 罗自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地昔帕明(DP)对脂多糖(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地昔帕明对照组(DP组)、模型组(LPS组)及地昔帕明处理组(DP+LPS组)。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 目的探讨地昔帕明(DP)对脂多糖(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地昔帕明对照组(DP组)、模型组(LPS组)及地昔帕明处理组(DP+LPS组)。腹腔注射LPS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6h后测定肺湿/干重比值(W/D)、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和蛋白含量、肺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同时用ELISA法检测肺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LPS可提高小鼠肺W/D、BALF中白细胞数和蛋白含量、肺匀浆MPO活性、MDA和TNF-α含量(P<0.01),DP处理组可有效减轻LPS所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DP对LPS导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肺TNF-α的产生,进而减轻中性粒细胞的肺部扣押和肺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昔帕明 内毒素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子因子-α 中性粒细胞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互动式一级预防教育用于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雷芬芳 陈红涛 +3 位作者 邓翠珍 邓莉莹 丁建华 岳景齐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一级预防教育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高危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网络互动式一级预防健康教育6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 目的探讨网络互动式一级预防教育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高危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网络互动式一级预防健康教育6个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程度及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网络互动式一级预防教育有助于患者积极参与,增加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了解,能有效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危人群 网络互动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代武 李绿冰 +2 位作者 林目玉 李杰红 傅春燕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45-1247,共3页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化学电源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二次电池,近年来对其广泛的研究使这一技术逐渐向着"提高性能"与"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发展,发现在铅酸蓄电池的极板和电解液中使用不同的添加剂能对电池的物理结构以...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化学电源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二次电池,近年来对其广泛的研究使这一技术逐渐向着"提高性能"与"延长使用寿命"方面发展,发现在铅酸蓄电池的极板和电解液中使用不同的添加剂能对电池的物理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和使用寿命有一定的影响。概述了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添加剂和电解液添加剂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原理,并对国内外有关铅酸蓄电池极的正负极添加剂和电解液添加剂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添加剂 正极 负极 电解液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