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宜优673作烟后茬示范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珊
陈象新
+3 位作者
张水金
董瑞霞
涂诗航
杨东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示范表现
后茬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闽西北山区
优质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彩营养米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铭顺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开发与利用
中国水稻研究所
2001年
维生素B1
必需氨基酸
微量元素锌
开发成功
有色稻米
科学配方
营养价值
营养保健
新成果
大米
食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籼福优多系一号试种初报
3
作者
游年顺
雷捷成
+4 位作者
黄利兴
郑向华
雷上平
朱雄涛
张铭顺
《福建稻麦科技》
1997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晚籼
福优多系一号
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籼品种邵原早18号的选育与利用
4
作者
张铭顺
张在明
赖细樵
《福建稻麦科技》
1997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早籼
邵原早18号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稻新组合区试结果与生产表现浅析
5
作者
张铭顺
陈象新
+2 位作者
赖细樵
何金妹
张永辉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2期18-21,共4页
对10a间区试(邵武点)晚籼新组合试验材料分析表明:完成区试的22个组合与汕优63比较,组合增产因素是穗粒重中某一性状的提高;6个组合生产实践认为,生产需求是组合稳定性内在因素及利用价值综合体现,抗病性和米质的改良是提高组合...
对10a间区试(邵武点)晚籼新组合试验材料分析表明:完成区试的22个组合与汕优63比较,组合增产因素是穗粒重中某一性状的提高;6个组合生产实践认为,生产需求是组合稳定性内在因素及利用价值综合体现,抗病性和米质的改良是提高组合利用价值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晚稻组合
区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昌优96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张铭顺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三系杂交水稻
三系不育系
农业科学院
2005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福建省
试验工作
高产稳产
株叶形态
新组合
野败型
研究所
邵武市
生育期
适应性
试种
晚籼
配组
稻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早稻佳禾早占栽培技术试验
7
作者
陈象新
何金妹
+1 位作者
张铭顺
赵良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3-4,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 ,佳禾早占在闽北地区早季种植 ,宜在 3月 2 0日左右播种 ,4月中旬插秧 ,每 666.7m2达 2 0 .5万苗时烤田 ,宜种植于中高肥力稻田 ,施氮 1 2 .5kg,氮、磷、钾比例 1∶ 0 .5∶ 0 .
关键词
佳禾早占
栽培技术
早稻
施氮肥
优质稻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湘晚籼5号高产施肥技术初探
8
作者
陈象新
赵良明
+1 位作者
张铭顺
何金妹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25-25,共1页
通过 2a试种和高产施肥技术探索与示范 ,得出湘晚籼 5号在闽北作双季晚稻种植 ,每 667m2 宜施纯氮 10 0~ 12 5kg ,N∶P∶K要求达到 1∶0 5∶0
关键词
湘晚籼5号
栽培技术
施肥
产量
施氮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优多系1号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9
作者
陈象新
赖细樵
张铭顺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96-97,共2页
特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最佳父母本差期为24d,叶差为6.3叶。培育多蘖壮秧,重施基肥,原种制种,母本宽窄行插植,父本攻多穗,母本保足穗,科学养花为其合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杂优组合
特优多系1号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汕优多系1号”制种技术初探
10
作者
陈象新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5期7-7,共1页
“汕优多系1号”制种技术初探陈象新(邵武市水稻原种场354000)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的新组合。多系1号是该所用明恢63与特特甫杂交再回交选育的高抗稻瘟病亲本。...
“汕优多系1号”制种技术初探陈象新(邵武市水稻原种场354000)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的新组合。多系1号是该所用明恢63与特特甫杂交再回交选育的高抗稻瘟病亲本。据1994年全省区试及抗病鉴定,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汕优多系1号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宜优673作烟后茬示范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1
作者
黄珊
陈象新
张水金
董瑞霞
涂诗航
杨东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
水稻
所
福建省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18-19,共2页
基金
农业部"优质专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主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06-01-01B)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ZC400150)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项目(STIF-Y04)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示范表现
后茬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闽西北山区
优质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
种植面积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51.04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彩营养米的开发与利用
被引量:
13
2
作者
张铭顺
机构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开发与利用
中国水稻研究所
2001年
维生素B1
必需氨基酸
微量元素锌
开发成功
有色稻米
科学配方
营养价值
营养保健
新成果
大米
食味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籼福优多系一号试种初报
3
作者
游年顺
雷捷成
黄利兴
郑向华
雷上平
朱雄涛
张铭顺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7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晚籼
福优多系一号
试种
分类号
S51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籼品种邵原早18号的选育与利用
4
作者
张铭顺
张在明
赖细樵
机构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7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早籼
邵原早18号
育种
分类号
S51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稻新组合区试结果与生产表现浅析
5
作者
张铭顺
陈象新
赖细樵
何金妹
张永辉
机构
福建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摘
对10a间区试(邵武点)晚籼新组合试验材料分析表明:完成区试的22个组合与汕优63比较,组合增产因素是穗粒重中某一性状的提高;6个组合生产实践认为,生产需求是组合稳定性内在因素及利用价值综合体现,抗病性和米质的改良是提高组合利用价值条件之一。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晚稻组合
区试
分类号
S511.03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昌优96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张铭顺
机构
福建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三系杂交水稻
三系不育系
农业科学院
2005年
2002年
2004年
2003年
福建省
试验工作
高产稳产
株叶形态
新组合
野败型
研究所
邵武市
生育期
适应性
试种
晚籼
配组
稻麦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早稻佳禾早占栽培技术试验
7
作者
陈象新
何金妹
张铭顺
赵良明
机构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3-4,共2页
文摘
试验结果表明 ,佳禾早占在闽北地区早季种植 ,宜在 3月 2 0日左右播种 ,4月中旬插秧 ,每 666.7m2达 2 0 .5万苗时烤田 ,宜种植于中高肥力稻田 ,施氮 1 2 .5kg,氮、磷、钾比例 1∶ 0 .5∶ 0 .
关键词
佳禾早占
栽培技术
早稻
施氮肥
优质稻
播种期
分类号
S511.3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晚籼5号高产施肥技术初探
8
作者
陈象新
赵良明
张铭顺
何金妹
机构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25-25,共1页
文摘
通过 2a试种和高产施肥技术探索与示范 ,得出湘晚籼 5号在闽北作双季晚稻种植 ,每 667m2 宜施纯氮 10 0~ 12 5kg ,N∶P∶K要求达到 1∶0 5∶0
关键词
湘晚籼5号
栽培技术
施肥
产量
施氮水平
分类号
S511.21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3.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优多系1号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9
作者
陈象新
赖细樵
张铭顺
机构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96-97,共2页
文摘
特优多系1号高产制种最佳父母本差期为24d,叶差为6.3叶。培育多蘖壮秧,重施基肥,原种制种,母本宽窄行插植,父本攻多穗,母本保足穗,科学养花为其合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杂优组合
特优多系1号
制种技术
分类号
S51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汕优多系1号”制种技术初探
10
作者
陈象新
机构
邵武市水稻原种场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5期7-7,共1页
文摘
“汕优多系1号”制种技术初探陈象新(邵武市水稻原种场354000)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的新组合。多系1号是该所用明恢63与特特甫杂交再回交选育的高抗稻瘟病亲本。据1994年全省区试及抗病鉴定,表...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汕优多系1号
制种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宜优673作烟后茬示范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黄珊
陈象新
张水金
董瑞霞
涂诗航
杨东
《福建农业科技》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七彩营养米的开发与利用
张铭顺
《福建农业科技》
200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晚籼福优多系一号试种初报
游年顺
雷捷成
黄利兴
郑向华
雷上平
朱雄涛
张铭顺
《福建稻麦科技》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早籼品种邵原早18号的选育与利用
张铭顺
张在明
赖细樵
《福建稻麦科技》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晚稻新组合区试结果与生产表现浅析
张铭顺
陈象新
赖细樵
何金妹
张永辉
《福建稻麦科技》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昌优964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铭顺
《福建稻麦科技》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优质早稻佳禾早占栽培技术试验
陈象新
何金妹
张铭顺
赵良明
《福建农业科技》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湘晚籼5号高产施肥技术初探
陈象新
赵良明
张铭顺
何金妹
《湖南农业科学》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特优多系1号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陈象新
赖细樵
张铭顺
《福建农业科技》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汕优多系1号”制种技术初探
陈象新
《福建农业科技》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