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邵武龙湖林业采育场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的灰色预测
1
作者 张海燕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4-6,共3页
应用灰色理论与方法,以邵武市龙湖林业采育场2004-2007年度经营情况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福建省森林公园主要指标:(1)森林公园收入,(2)公园建设资金投入,(3)环境保护投入,(4)社会旅游收入,(5)发... 应用灰色理论与方法,以邵武市龙湖林业采育场2004-2007年度经营情况数据为基础,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福建省森林公园主要指标:(1)森林公园收入,(2)公园建设资金投入,(3)环境保护投入,(4)社会旅游收入,(5)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经检验,预测精度好,可信度高,可为福建省森林旅游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湖采育场 灰色预测模型 GM(1 1)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铁皮石斛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环境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燕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3,共3页
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其密集、形态多异的丹霞地貌是兰科石斛属植物最适合生长的生态环境区。通过民间访查、实地调查及人工栽培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该区铁皮石斛生长在通风较好的西北、东北向的阴坡悬崖石壁上,生... 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其密集、形态多异的丹霞地貌是兰科石斛属植物最适合生长的生态环境区。通过民间访查、实地调查及人工栽培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发现该区铁皮石斛生长在通风较好的西北、东北向的阴坡悬崖石壁上,生长环境要求湿度高,光照时数影响不大,耐干旱,对土壤有机质要求不高,但要求偏酸性土壤,通透性要好,怕积水。常与苔藓、地衣、石韦等形成小群落。针对该资源濒临灭绝现状,提出保护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邵武将石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种源苗期性状变异与原产地生态因子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军 陈益泰 +4 位作者 姜景民 姜荣波 张海燕 曹永康 蔡宏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29,共3页
为系统揭示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变异规律以及与原产地生态因子间典型相关程度,对香椿天然分布区内的35个种源3个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椿不同种源间苗高、地径和抗冻性3个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57... 为系统揭示不同种源苗期生长性状变异规律以及与原产地生态因子间典型相关程度,对香椿天然分布区内的35个种源3个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椿不同种源间苗高、地径和抗冻性3个性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57、0.782和0.950,说明香椿苗期生长性状在种源水平上主要受较强的遗传力控制,综合选出7个速生、抗冻的优良种源;香椿苗期性状与原产地生态因子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苗期性状地理变异的基本模式是以纬度变异为主,来自偏南、偏西的种源比偏北和偏东的种源生长快,但抗冻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种源 苗期生长性状 生态因子 典型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杉表型差异分析及优树选择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祥希 高楠 +5 位作者 何文广 余孟杨 陈金章 张海燕 郭福泰 蒋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2012~2013年开展了油杉属油杉、江南油杉的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在49个调查区选出254株优树。这些优树综合表现好,树干通直圆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分别为16.49m、59.0cm、3.24m^3、9.39m和... 2012~2013年开展了油杉属油杉、江南油杉的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在49个调查区选出254株优树。这些优树综合表现好,树干通直圆满,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平均冠幅、平均枝下高分别为16.49m、59.0cm、3.24m^3、9.39m和3.55m。各优树10个表型性状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材积(156.51%)〉结实(64.09%)〉胸径(61.13%)〉枝下高(39.27%)〉树高(37.17%)〉冠幅(24.16%)〉分叉性(13.25%)〉整枝度(13.16%)〉圆满度(10.83%)〉通直度(6.62%)。种实性状千粒重、球果重量、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比值等指标差异也比较明显,种实主要性状指标千粒重和球果重量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6.07%和31.66%。性状差异传递出的丰富的遗传信息,为油杉和江南油杉的遗传改良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杉 江南油杉 优树选择 种实性状 表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凋落物配比对杉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珍 陈爱玲 +4 位作者 曹光球 张月全 张海燕 汪凤林 王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49-1857,共9页
【目的】探讨土壤微生物对不同配比杉木—火力楠凋落物分解的响应,为促进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国南方典型酸雨区福建省邵武市4、15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内,设5个凋落物分解试验处理,分别为杉木... 【目的】探讨土壤微生物对不同配比杉木—火力楠凋落物分解的响应,为促进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国南方典型酸雨区福建省邵武市4、15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内,设5个凋落物分解试验处理,分别为杉木(C)、火力楠叶(M)、杉木∶火力楠叶=2∶1(C2M1)、杉木∶火力楠叶=1∶1(C1M1)、杉木∶火力楠叶=1∶2(C1M2),采用网袋法分析不同配比处理杉木人工林0~5 cm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的碳、氮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差异。【结果】4和15年生杉木人工林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的处理分别为C2M1和C1M1,显著高于C、M单一配比处理(P<0.05,下同),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中各处理间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随时间波动变化;4、15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中,不同混合凋落物与单一凋落物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存在差异。各林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在凋落物分解的不同时段存在明显波动变化,且分解时间为120和240 d时出现最低值。土壤温度与水分含量对4年生和15年生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显著,对32年生杉木人工林影响不明显;各林龄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受林龄、杉木—火力楠凋落物配比及凋落物分解时间的多重影响,各林分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凋落物整个分解周期内呈波动变化,其中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峰值出现在60和240 d,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峰值出现在120和240 d。【结论】对纯杉木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混交改良采用杉木—火力楠以2∶1和1∶1混交效果更佳,而在生产实践中对杉木—火力楠配比的选择还应综合考虑杉木林龄、土壤pH、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等环境因子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凋落物配比 土壤微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 被引量:19
6
作者 罗飞 谢书妮 +3 位作者 张海燕 曹光球 危炳忠 陈爱玲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在研究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pH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2)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 在研究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pH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2)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成熟林高于中龄林和幼龄林,而蔗糖酶活性随林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蔗糖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各林龄中均为冬、春、秋季较高,夏季最低;脲酶活性为秋季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夏季>秋季>春、冬季,春季与冬季差异不显著;过氧化物酶活性为秋季显著低于冬、夏、春季。(4)土壤酶活性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区 杉木人工林 林龄 土壤酶活性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配比对杉木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珍 曹光球 +3 位作者 张月全 张海燕 王飞 陈爱玲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在4、15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内采用网袋法布设不同配比杉木-火力楠凋落物网袋和空白对照样地,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内凋落物配比对表层(0~5 cm)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以及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 在4、15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内采用网袋法布设不同配比杉木-火力楠凋落物网袋和空白对照样地,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内凋落物配比对表层(0~5 cm)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以及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表现为32 a>15 a>4 a;杉木-火力楠1∶2处理下4年生幼林表层土壤中整体代谢活性最强。3个林分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Shannon指数)以及多样性(Simpson指数)差异较小,杉木-火力楠1∶2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均一度(Mc Intosh指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01)。3个林分都以碳水化合物、氨基酸以及聚合物作为主要的碳源利用类型,其中4、15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中杉木-火力楠2∶1、纯杉木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聚为一类,杉木-火力楠1∶2、杉木-火力楠1∶1与纯火力楠处理在15、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中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凋落物配比 土壤微生物 碳代谢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不同家系苗期生长性状变异及选择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燕 曹永康 +2 位作者 刘军 沙小滨 刘化桐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4-98,共5页
在福建省邵武市对16个家系苗高、地径、保存率及遗传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椿家系在4月中旬进入萌动期,展叶期在5月中旬,生长高峰期在6月初—9月底,11月中旬进入休眠期;香椿SM-15、SM-2家系苗高生长最快,SM-15家系地径增长最大,SM-... 在福建省邵武市对16个家系苗高、地径、保存率及遗传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椿家系在4月中旬进入萌动期,展叶期在5月中旬,生长高峰期在6月初—9月底,11月中旬进入休眠期;香椿SM-15、SM-2家系苗高生长最快,SM-15家系地径增长最大,SM-2家系保存率最高,其他家系在苗高、地径及保存率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香椿不同家系苗高、地径及保存率的遗传率分别为46.62%、32.16%和44.56%,其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受中等遗传水平控制。根据标准化值与方差分析,初步选出5个家系(SM-15、SM-2、SM-5、SM-9、SM-10)作为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家系 生长性状 变异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不同阔叶树种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颖 吴鹏飞 +2 位作者 邹显花 来端 马祥庆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6年第4期231-235,共5页
为解决大面积营造针叶纯林造成的地力衰退问题,筛选适宜的阔叶造林树种,以福建邵武10 a生南酸枣、乐昌含笑、檫树和桤木等4种阔叶树种为试材,对其生长量及生物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阔叶树种人工林造林当年保存率存在明显差异,... 为解决大面积营造针叶纯林造成的地力衰退问题,筛选适宜的阔叶造林树种,以福建邵武10 a生南酸枣、乐昌含笑、檫树和桤木等4种阔叶树种为试材,对其生长量及生物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阔叶树种人工林造林当年保存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乐昌含笑的造林保存率最大;不同树种生长优劣程度为:乐昌含笑>南酸枣>檫树>桤木;不同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明显不同,南酸枣表现为:树干>根>树枝>树皮>树叶,而乐昌含笑、檫树和桤木则表现为:树干>根>树枝>树叶>树皮;不同树种生物量大小为:乐昌含笑>南酸枣>檫树>桤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种 人工林 生长量 生物量 闽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盐基离子含量动态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月全 张海燕 +3 位作者 谢书妮 王珍 曹光球 陈爱玲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以酸雨区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探讨酸雨背景下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盐基离子含量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盐基离子含量与季节、林龄及土层深度各因子均呈极显著相关关... 以酸雨区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探讨酸雨背景下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盐基离子含量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土壤盐基离子含量与季节、林龄及土层深度各因子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同一林龄同一土层杉木人工林土壤交换性K+、Na+含量总体表现为夏秋季显著高于春冬季,Ca2+、Mg2+含量则呈春夏高于秋冬季(P<0.05);在四季中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交换性K+、Na+含量总体呈现1-5 a增加,5-15 a降低,15-20 a增加的规律;Ca2+、Mg2+含量则随林龄表现出1-10 a增加,10-20 a减少的趋势;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盐基离子含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区 林龄 土层深度 杉木人工林 盐基离子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铝含量季节动态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飞 陈爱玲 +4 位作者 李芳芳 张莉莉 谢书妮 张海燕 曹光球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0-477,共8页
分析了酸雨区不同林龄(1、5、10、15 a)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同一季节同一土层深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交换态铝含量表现为15 a>10 a>5 a>1 a,1 a与5 a差异不显著;同一林龄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季节杉... 分析了酸雨区不同林龄(1、5、10、15 a)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铝含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同一季节同一土层深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交换态铝含量表现为15 a>10 a>5 a>1 a,1 a与5 a差异不显著;同一林龄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季节杉木人工林土壤交换态铝含量总体表现为冬季>春季>夏、秋季,夏、秋季间无明显变化.杉木人工林土壤吸附态羟基铝含量随林龄及季节的变化规律与交换态铝相似.同一土层深度同一林龄不同季节杉木工人林土壤有机络合态铝含量总体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同一季节同一土层深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络合态铝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提高.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活性铝含量高于中下层土壤,活性铝占总铝的比例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杉木 人工林 土壤活性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危炳忠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以酸雨区4年生、15年生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容重与土壤空隙度差异明显,幼龄林与成熟林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均比中龄... 以酸雨区4年生、15年生和32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容重与土壤空隙度差异明显,幼龄林与成熟林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均比中龄林强;杉木人工林土壤水分及持水能力表现为:幼龄林>成熟林>中龄林;土壤容重、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等指标与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具有较明显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物理性质 水源涵养功能 酸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光泽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生长状况与土壤性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官九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8期86-89,共4页
在福建省光泽县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混交比例3∶1)。造林后8年,对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15.06m3/hm2,比杉木纯林大21.40%,差异达显著水平(... 在福建省光泽县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混交比例3∶1)。造林后8年,对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15.06m3/hm2,比杉木纯林大21.4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毛红椿混交林中的毛红椿和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大于纯林杉木。造林后8年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的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和有效P有所改善,而在杉木纯林中则下降。毛红椿是杉木较好的混交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毛红椿 混交林 生长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