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邵武市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燕杰 《福建林业》 2023年第2期14-15,共2页
林业行政执法是林业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直接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大量经常性的活动,也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林业改革的深化和事业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所在。邵武市地... 林业行政执法是林业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直接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大量经常性的活动,也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林业改革的深化和事业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所在。邵武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市)之一,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3.22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行政执法 南方集体林区 林业改革 林业用地 林业行政管理 邵武市 县(市)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武市开展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做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化桐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9期74-75,共2页
成立林业综合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是适应林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对邵武市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在体制创新、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所作的工作与成效,分析了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行政执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 成立林业综合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是适应林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对邵武市林业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在体制创新、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所作的工作与成效,分析了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行政执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林业执法工作、保护森林资源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行政执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快邵武市竹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阳峰 《林业科技开发》 2003年第z1期123-125,共3页
调查了邵武市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邵武市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邵武市竹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竹产业 发展 调查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武市开展福建野鸦椿种源繁育及推广工作
4
《国土绿化》 2013年第1期50-50,共1页
福建野鸦椿是一种常绿树种,适应性强,果实为红色且挂果时间长,果、根亦可入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列入彩色绿化树种名录。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乡土树种福建野鸦椿的种源收集、高效栽培及... 福建野鸦椿是一种常绿树种,适应性强,果实为红色且挂果时间长,果、根亦可入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列入彩色绿化树种名录。近年来,福建省邵武市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乡土树种福建野鸦椿的种源收集、高效栽培及新资源产品开发研究工作,现已建成福建野鸦椿种源繁育示范基地30余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野鸦椿 邵武市 推广工作 种源 繁育 自然保护区 常绿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武市积极创新集约人工林栽培经营机制
5
作者 《福建林业》 2020年第4期34-34,共1页
林业产业不仅具有传统优势、发展潜力,而且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邵武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以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为抓手,不断提升林业生产发展能力,推进集约人工林... 林业产业不仅具有传统优势、发展潜力,而且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邵武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以实施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为抓手,不断提升林业生产发展能力,推进集约人工林栽培合作造林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家储备林 林业生产 林业产业 经营机制 产业兴旺 工程项目 发展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武市五举措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
6
作者 余晓勤 《福建林业》 2013年第1期15-15,共1页
邵武市积极鼓励,引导林农充分利用林下、林间空地种植药用植物、食用菌、珍贵树木、生物质能源树种,创建原生态养殖业,发展林下经济,增加了农民收益。邵武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五个举措是: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关于... 邵武市积极鼓励,引导林农充分利用林下、林间空地种植药用植物、食用菌、珍贵树木、生物质能源树种,创建原生态养殖业,发展林下经济,增加了农民收益。邵武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五个举措是: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并成立林下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林业局也相应成立林下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确定发展重点。以中福生物科技、瑶理药业、邵禾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带动林农利用林下资源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三叶青等名贵中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邵武市 组织领导 生物科技 生态养殖业 名贵中药材 药用植物 能源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邵武市竹林受灾状况与生产自救
7
作者 林阳峰 《世界竹藤通讯》 2008年第2期32-34,共3页
评估了邵武市竹林的受损状况和经济损失。介绍了当地林业部门和科技人员对灾后生产自救、技术指导、竹林尽快恢复等方面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竹林 受灾状况 经济损失 生产自救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邵武市依托生态公益林景观资源开发生态旅游的构想
8
作者 张光坤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2期26-27,31,共3页
在简要论述生态旅游的涵义、重要性及其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邵武市现有生态公益林景观资源,提出开发利用的构想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景观资源 生态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平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6期39-43,共5页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种类、区系分布等信息,结果表明:(1)保护区分布有药用植物136科350属528种,其中物种数最多的是豆科(Fabaceae)和菊科(Asteraceae),均有28种,占总物种数...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种类、区系分布等信息,结果表明:(1)保护区分布有药用植物136科350属528种,其中物种数最多的是豆科(Fabaceae)和菊科(Asteraceae),均有28种,占总物种数的5.30%。(2)药用植物的种对于科的分布存在集聚现象,大型科仅9科,却在种的水平上分布了175种,占比高达33.14%。(3)保护区内药用植物的生活型以草本为主,占比超过50%。(4)药用植物属的区系分布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其次是北温带成分。入药部位主要为全草类、多部位可入药类、根和根茎类。(5)被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药材基原植物有49科81属85种,表明保护区内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分析数据可作为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邵武将石省级自然保护区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武林改 改出新天地
10
《国土绿化》 2010年第2期35-35,共1页
福建省邵武市自2003年以来,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主体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各项配套改革正在深化,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邵武市 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 配套改革 经济社会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的生理变化及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11
作者 苏海兰 牛雨晴 +5 位作者 成建华 朱雁鸣 陈宏 郑梅霞 黄贤贵 朱育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2-670,共9页
【目的】探明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方法】以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6个阶段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每个阶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可溶性蛋白、粗脂肪、... 【目的】探明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及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方法】以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6个阶段的种子为材料,采用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每个阶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α淀粉酶、β淀粉酶、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6个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用qRT-PCR法对关键差异基因的表达量进行验证。【结果】(1)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前4个时期逐渐增高后,在后两个时期稍有下降;粗脂肪、蛋白质整体呈下降趋势;α-淀粉酶活性及β-淀粉酶活性呈现增强趋势。(2)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蔗糖和淀粉代谢途径、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等显著富集差异表达基因。【结论】多花黄精种子生理后熟过程中,淀粉等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化与内源激素的协调作用,促进多花黄精种子的生理后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理后熟 转录组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嫁接方法对苦槠接穗成活率与新梢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李毅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56-61,86,共7页
为了提高苦槠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以2年生普通苦槠实生苗为砧木,通过截顶接穗楔接法、干侧芽贴法、侧枝芽贴法嫁接10个苦槠无性系,分析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和新稍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处理的接穗成活率,砧木截顶接穗楔... 为了提高苦槠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以2年生普通苦槠实生苗为砧木,通过截顶接穗楔接法、干侧芽贴法、侧枝芽贴法嫁接10个苦槠无性系,分析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和新稍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嫁接处理的接穗成活率,砧木截顶接穗楔接法(86.06%)>砧木干侧芽贴法(74.93%)>砧木侧枝芽贴法(72.47%),砧木截顶接穗楔接法的接穗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不同无性系嫁接成活率从大到小依次为:JO19、GZ18、JO07、JO21、GZ06、GZ11、JO15、GZ30、JO01、GZ08,其中JO19(82.23%)最高,其次为GZ18(79.32%),均显著高于GZ08(71.40%)(p<0.05)。从不同嫁接处理接穗新梢生长量来看,砧木侧枝芽贴法(37.64 cm)>砧木干侧芽贴法(36.71 cm)>砧木截顶接穗楔接法(32.81 cm),砧木侧枝芽贴法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不同无性系接穗新梢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GZ08、JO01、JO15、GZ11、JO19、JO07、GZ18、JO21、GZ06、GZ30,其中,GZ08(38.78 cm)最高,显著高于GZ30(32.83 cm)(p<0.05)。因此,苦槠嫁接无性系接穗苗时,为提高成活率,应优先考虑采用砧木截顶接穗楔接法嫁接;为提高新稍生长量,应优先考虑采用砧木侧枝芽贴法嫁接,以提高苗木质量和繁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槠 无性系 嫁接 成活率 新稍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对林分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作者 蔡桥雄 《福建林业》 2024年第6期43-45,共3页
对6年生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模式林分及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养分变化的调查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枫香混交种植对杉木幼林生长有正面效应,其中2杉1枫混交的杉木幼林生长量相对最高,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较杉木纯林提高7.14%、7.05%;营... 对6年生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模式林分及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养分变化的调查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枫香混交种植对杉木幼林生长有正面效应,其中2杉1枫混交的杉木幼林生长量相对最高,平均树高、胸径分别较杉木纯林提高7.14%、7.05%;营造杉木与枫香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原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枫香 混交模式 林分生长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特性及其与杉木混交效应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3 位作者 余元华 刘化桐 蔡宏明 陈永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6-212,共7页
以营造在福建邵武6年生南酸枣与杉木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和5年生南酸枣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同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 以营造在福建邵武6年生南酸枣与杉木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和5年生南酸枣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同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产力、生物量差异和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酸枣早期生长快,在中等肥力立地上,6年生平均高为8 53m,平均胸径9 74cm,立木蓄积量86 08m3·hm-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密度越大立木蓄积量和枝下高越大,冠幅越小的趋势。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3∶南1(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生物量较高,蓄积量为76 42m3·hm-2,生物量为41 5127t·hm-2,与杉木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74 55%和97 27%,是值得推广的杉阔混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人工林 早期生长特性 杉木 混交效应 生物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山杜英混交林及其纯林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2 位作者 余元华 刘化桐 蔡宏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19-823,共5页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7年生杉木与山杜英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及山杜英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山杜英纯林(81.9210t/hm2)和杉3∶山1(58.1940t... 从林分生长、生物量、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等方面,对营造于福建邵武的7年生杉木与山杜英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及山杜英纯林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山杜英纯林(81.9210t/hm2)和杉3∶山1(58.1940t/hm2)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出2.01倍、1.13倍,杉5∶山1(49.7117t/hm2)和杉2∶山1(44.5395t/hm2)混交林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高82.67%和63.66%;杉木与山杜英混交林不仅有利于地力维护,促进杉木生长,而且还能形成较好的林分结构,因此,杉3∶山1混交模式是值得推广的杉阔造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山杜英 混交林 生物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酸枣地理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何贵平 陈益泰 +1 位作者 余元华 金其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 对来自8个省(区)的25个南酸枣种源在福建邵武进行了造林试验。4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南酸枣的树高、胸径、分叉高和分叉数4个性状在种源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树高和胸径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树高、胸径和分叉高3个生长性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和分叉高与种源地理纬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经度则未表现出显著负相关,而分叉数与种源地理经度、纬度间以及与树高、胸径和分叉高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根据树高和胸径,采用独立选择法初选出贺州、容县、上犹和乐昌4个幼林期较速生的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初步将种源划分为2个大区:亚热带中南部速生种源区和亚热带中北部生长相对较慢种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地理种源 幼林生长性状 种源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种子萌发前后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保财 陈菁瑛 +4 位作者 张武君 刘剑超 黄颖桢 赵云青 刘红跃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78-2090,共13页
多花黄精种子具有综合休眠现象,解析其种子萌发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对探讨种子生理、打破休眠等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高通量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对萌发过程的4个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剖析萌发前后差异基因... 多花黄精种子具有综合休眠现象,解析其种子萌发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对探讨种子生理、打破休眠等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高通量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对萌发过程的4个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剖析萌发前后差异基因表达特征。结果表明:(1)通过de novo组装,分别获得388231个Transcripts和178319个Unigenes。(2)萌发前后显著性差异表达的Unigenes有11817个,其中上调的有6405个,下调的有5412个。(3)GO富集分析表明,上调与下调的差异基因均主要富集在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中,主要参与代谢过程、催化活性等。(4)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核糖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通路中;上调的差异基因中富集在核糖体231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56个、淀粉和蔗糖代谢76个,下调的差异基因中富集在苯丙烷生物合成48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48个、淀粉和蔗糖代谢48个;40个差异基因参与了生长素通路中关键酶的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编码蔗糖磷酸合酶等基因下调,而编码糖原磷酸化酶等基因则上调。该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与淀粉和蔗糖代谢在多花黄精种子萌发前后起着关键作用,并阐明了这两条通路上参与的关键基因,为多花黄精种子的生理、繁殖及育种等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种子 萌发前后 基因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频次比较法研究浙江双栉蝠蛾幼虫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瑞卿 陈顺立 +3 位作者 罗群荣 王骁力 林春穆 吴智才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60-968,共9页
本文应用反频次比较法在福建邵武市11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样地上调查浙江双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s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该虫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以每株毛竹笋为单位,通过正频次... 本文应用反频次比较法在福建邵武市11块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样地上调查浙江双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s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该虫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以每株毛竹笋为单位,通过正频次比较法分析,浙江双栉蝠蛾幼虫在总计抽样的550株竹笋上的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以样地为单位,经过反频次比较法分析11块样地上浙江双栉蝠蛾的分布类型,结果为:样地1,2,4,5和8属于奈曼分布,样地7,9,10和11属于负二项分布,样地3和6属于奈曼分布或负二项分布。判别分析法判别函数能够100%正确分组,依据F值大小,6个环境指标的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有机质(X5)、林地卫生(X6)、坡位(X3)、坡向(X4)、竹林结构(X2)、立竹度(X1)。由此得出:无论是以每株毛竹笋为单位,还是以每个样地为研究对象或单位,都表明浙江双栉蝠蛾幼虫在空间分布上属于非均匀的聚集型分布。土壤腐殖质厚、林地卫生差可使双栉蝠蛾幼虫密度增大,立竹度、竹林结构、坡位和坡向单个指标对浙江双栉蝠蛾幼虫密度的影响不明显,但综合作用明显;反频次比较法比聚集度指标评价更为详细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双栉蝠蛾 毛竹 空间分布格局 幼虫密度 环境指标 频次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不同产地家系定向培育大径材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叶功富 涂育合 +2 位作者 林武星 蔡天贵 赵世荣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良种是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12个产地的65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以福建邵武的杉木优良家系为对照 结果表明: 选用杉木优良家系培育大径材,可以缩短杉木大径材培育年限, 18年生已接近或达到大径材培养标准, ... 良种是定向培育杉木大径材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12个产地的65个杉木优良家系进行造林对比试验, 以福建邵武的杉木优良家系为对照 结果表明: 选用杉木优良家系培育大径材,可以缩短杉木大径材培育年限, 18年生已接近或达到大径材培养标准, 同时提高林分产量和大径材出材量; 分析了不同产地和不同家系之间的生长差异, 11个产地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优于对照, 胸径生长都达到培育大径材标准; 筛选出50个速生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产地 家系 定向培育 大径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龙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思路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梓雯 张东升 黄志彪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3-56,共4页
主要阐述龙湖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生态基础,以及贯穿规划始终的生态思想。并结合现代林业理论和森林美学理论,重点分析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以及道路两旁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出了适合该公园的规划思路和规划重点。
关键词 植物景观 森林公园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