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邵东县四代二化螟大发生原因及控防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长义 周检军 申意玉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57-60,63,共5页
长期以来,邵东县水稻二化螟一般每年发生三代,近年来的暖冬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变化,出现了不完全四代。2016年,邵东县四代二化螟大发生,造成迟插一季稻和晚稻田出现大量虫伤株,一般发生稻田虫伤株率20%左右,严重稻田虫伤株率达80%以... 长期以来,邵东县水稻二化螟一般每年发生三代,近年来的暖冬气候条件和栽培制度的变化,出现了不完全四代。2016年,邵东县四代二化螟大发生,造成迟插一季稻和晚稻田出现大量虫伤株,一般发生稻田虫伤株率20%左右,严重稻田虫伤株率达80%以上。县城以南的乡镇发生严重,县城以北的乡镇发生较轻;砂性稻田重于粘性稻田。经调查和分析,主要原因是杂交水稻品种高杆、粗茎营养丰富,单、双稻混栽桥梁田多,长期、单一使用化学农药增强害虫抗药性,持续高气温加快发育进度,三代二化螟发育为四代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等。采取冬季清除田间越冬场所的虫源、化蛹高峰期之前翻耕稻田或深水灭蛹、螟蛾羽化初期开始安装二化螟性诱剂、在精准测报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虫伤株 发生原因 综合防控 邵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东县“一季优质稻+双低油菜”直播搭配模式探析
2
作者 申益玉 曾样平 +3 位作者 杨文明 曾明会 邓楚燕 罗晓亮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5期3-4,共2页
邵东县是湖南省的产粮大县和产油大县,稻茬油菜的生产模式已经被种粮大户们认可。总结"一季优质稻+双低油菜"生产技术,对于保证优质稻和油菜籽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意义重大。
关键词 一季稻 油菜 季节搭配 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与双季稻的种植产量与效益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世梅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8期43-45,共3页
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在种植两季水稻季节紧张但热量足够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再生稻生产,可以提高复种指数的产量,是调整优化粮食结构的一条有效途径。2018年,邵东县火厂坪镇农业站开展... 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在种植两季水稻季节紧张但热量足够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再生稻生产,可以提高复种指数的产量,是调整优化粮食结构的一条有效途径。2018年,邵东县火厂坪镇农业站开展了再生稻示范并与水稻进行了种植产量与效益的比较分析,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双季稻 种植效益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克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检军 李红云 雷庆宾 《湖南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54-54,共1页
对新农药新克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6 6 7m2 用 40 %新克EC 5 0~ 70ml,能有效地控制水稻二化螟的为害 。
关键词 新克 二化螟 药效试验 水稻害虫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检军 周颖 匡志高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50-51,54,共3页
三年来的调查表明,邵东县黄花菜地下害虫主要有刺足根螨、线虫、长角毛跳虫、蛞蝓、蜗牛等8类13种,其中有3种新害虫尚在研究、鉴定的过程中。地下害虫取食黄花菜的纤细根、肉质根和缩茎头,可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失收。通过采取清除田间残... 三年来的调查表明,邵东县黄花菜地下害虫主要有刺足根螨、线虫、长角毛跳虫、蛞蝓、蜗牛等8类13种,其中有3种新害虫尚在研究、鉴定的过程中。地下害虫取食黄花菜的纤细根、肉质根和缩茎头,可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失收。通过采取清除田间残株杂草、秋季培蔸前每667m2用10%辛拌磷DP3~4kg拌细土70~80kg撒施后翻入土中,黄花菜出苗期用10%蚜虱净WP150~200g对水800~1000kg浇灌或淋蔸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地下害虫 品种类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