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压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68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崔振吉 薛素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5期1069-1069,共1页
关键词 指压法 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 取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肿瘤Ⅰ型单纯疱疹病毒介导GALV fus基因治疗肺腺癌的体外试验研究
2
作者 朱冰 杨建茹 +2 位作者 江跃全 陈诗奉 付新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启动子UL38及无肿瘤特异性巨细胞病毒启动子(CMVP)调控的嗜肿瘤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介导的长臂猿白血病病毒致融性外膜糖蛋白(GALV.fus)基因系统体外对人肺腺癌的选择性杀伤效应。方法:选择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目的:探讨特异性启动子UL38及无肿瘤特异性巨细胞病毒启动子(CMVP)调控的嗜肿瘤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介导的长臂猿白血病病毒致融性外膜糖蛋白(GALV.fus)基因系统体外对人肺腺癌的选择性杀伤效应。方法:选择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肺腺癌细胞(A549)和正常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FL-Ⅰ GNHu 5),将构建成功的重组HSV-Ⅰ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导入包装细胞Vero中制备重组HSV-Ⅰ病毒,用来转染A549和HFL-Ⅰ GNHu 5,观察其转染、表达状况及体外抗肿瘤作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片段取代GALV.fus作对照质粒。提取受染A549和HFL-Ⅰ GNHu 5细胞的总蛋白,以Western Blot法鉴定GALV.fus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包装重组HSV-Ⅰ载体,致融性病毒感染A549后引起强烈的细胞膜融合,且杀伤作用随着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而非致融病毒仅引起病毒细胞毒性效应,细胞呈圆形,镜下未见细胞融合斑。CMVP调控的重组HSV-Ⅰ在HFL-ⅠGNHu 5生长静止抑制状态均引起细胞膜融合,UL38P调控的重组HSV-Ⅰ仅在生长状态导致细胞膜融合;而细胞处于静止和抑制状态时,不引起细胞膜融合以及任何细胞病理改变。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受染A549和HFL-Ⅰ GNHu 5细胞,均可检到GALV.fus基因蛋白表达。结论:UL38p调控的GALV.fus基因在有效的载体内对体外肺癌细胞有强效的选择性杀伤效果和应用安全性,为临床肺癌治疗探索出一种新型基因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臂猿白血病病毒致融性外膜糖蛋白 I型单纯疱疹病毒 肺腺癌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V致融性糖蛋白转导肺腺癌细胞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3
作者 朱冰 杨建茹 +1 位作者 付新平 江跃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37-1741,共5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启动子控制下嗜肿瘤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载体介导的长臂猿白血病病毒致融性外膜糖蛋白(GALV.fus)基因转导肺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重组HSV-Ⅰ载体质粒通过脂质体导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中包装制备重组HSV-... 目的探讨特异性启动子控制下嗜肿瘤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载体介导的长臂猿白血病病毒致融性外膜糖蛋白(GALV.fus)基因转导肺腺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重组HSV-Ⅰ载体质粒通过脂质体导入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中包装制备重组HSV-Ⅰ病毒,用来转染肺腺癌细胞(A549)和正常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FL-ⅠGNHu5)及裸鼠皮下肺癌转移模型,观察其体外及体内抗肿瘤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成功包装重组HSV-Ⅰ病毒,BALB/c裸鼠皮下接种A549细胞2周后均有肿瘤生长,成瘤率为100%。重组单纯疱疹病毒能特异性转染A549细胞,治疗组及对照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0%及70%,病毒对A549细胞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对裸鼠皮下肺癌转移灶抑制明显。结论GALV.fus基因对肺癌细胞有强效的抗肿瘤作用,为临床肺癌治疗探索出一种新型基因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嗜肿瘤单纯疱疹病毒 肺腺癌 长臂猿白血病病毒致融性外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肝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丽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828-828,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复肝饮 疗效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超声与病理对比研究
5
作者 王国英 蔡秀红 申建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32-2032,共1页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超声与病理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对60例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进行病理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6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14例为S0期、9例为s1期、13例为S2期、12例为S3期...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超声与病理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对60例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进行病理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6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14例为S0期、9例为s1期、13例为S2期、12例为S3期、12例为S4期,患者包膜光滑情况和分期存在一定关系,根据不同分期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患者分期不同肝回声也存在不同差异。结论:超声在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检验的过程中,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的特点,可以用于临床对于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的诊断,如果患者情况特殊可选择病理检验进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超声与病理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