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肽Y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后癫痫风险的关系
1
作者 侯倩倩 夏文静 +3 位作者 田磊 王倩 陈红霞 余荣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内一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6例,根据脑卒中7 d内是否发生继发癫痫分为PSE组22例和... 目的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与急性脑卒中后癫痫(post-stroke epilepsy,PSE)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内一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26例,根据脑卒中7 d内是否发生继发癫痫分为PSE组22例和非PSE组204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E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PY对PSE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卒中7 d内,在226例患者中PSE发生率为9.73%。PSE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病灶为皮质比例显著高于非PSE组,NPY水平显著低于非PS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1.571,95%CI:1.103~2.238,P=0.012)、病灶部位(OR=5.920,95%CI:1.280~27.391,P=0.023)、高敏C反应蛋白(OR=2.140,95%CI:1.202~3.807,P=0.010)是PSE的危险因素,NPY(OR=0.819,95%CI:0.750~0.895,P=0.000)是PSE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PY诊断PSE的曲线下面积为0.936,预测价值最高(P<0.05)。结论NPY对PSE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NPY水平越高,抑制PSE发生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卒中 癫痫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姗姗 陈红霞 +1 位作者 武一平 林杰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9期990-994,共5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kinsonism,VP)是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其症状及认知障碍特点与原发帕金森病有所区别。V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皮质下脑缺血及神经代谢递质变化有关。目前认为与其发病相关的因...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kinsonism,VP)是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其症状及认知障碍特点与原发帕金森病有所区别。V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皮质下脑缺血及神经代谢递质变化有关。目前认为与其发病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脑白质病变、基底节缺血等。本文就VP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症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红霞 郭姗姗 +2 位作者 武一平 宋彦丽 林杰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148-1153,共6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及非显性脑血管病(脑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及非显性脑血管病(脑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的临床综合征。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是VCI的早期阶段,其中约一半患者会在5年内进展为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在治疗上尚未发现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又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发现VCIND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对于寻求延缓痴呆进展的二级预防策略至关重要。现从VCIND的概念、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早期识别相关危险因素,防治V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概念 流行病学 诊断标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急性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武崇光 柴琴琴 +1 位作者 林杰 武一平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0期958-961,共4页
脑微出血患者发生急性卒中事件时,在时间窗内给予溶栓治疗是十分具有挑战的临床决策。如果给予溶栓治疗,出血的风险较高;不给予溶栓治疗,可能使时间窗内的卒中患者错过最佳治疗的时机。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脑微出血急性卒中患者在接... 脑微出血患者发生急性卒中事件时,在时间窗内给予溶栓治疗是十分具有挑战的临床决策。如果给予溶栓治疗,出血的风险较高;不给予溶栓治疗,可能使时间窗内的卒中患者错过最佳治疗的时机。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脑微出血急性卒中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都会发生出血,如果可以明确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就能识别出适合溶栓的脑微出血患者,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溶栓治疗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