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血管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对老年三叉神经痛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李小波 谢东 李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炎性因子、神经递质、氧化应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保定市第一医院...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炎性因子、神经递质、氧化应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保定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VD组64例和PBC组66例。比较2组术后即刻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血清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和5-羟色胺]水平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MVD组与PBC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4%vs 97.0%,P>0.05)。MV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PB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组术后6 h血清IL-1β、IL-6、TNF-α、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PBC组,SOD、GSH-Px水平明显低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6 h血清IL-1β、IL-6、TNF-α、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术前,SOD、GSH-Px、CGRP、P物质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术后3 d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5-羟色胺水平高于术前,CGRP、P物质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疼痛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1,P=0.182)。结论MVD和PBC均是治疗老年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可调节炎性因子、神经递质水平;MV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而PBC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氧化性应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