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角切开术围手术期前房出血及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管理方案专家推荐意见
1
作者 张秀兰 潘晓晶 +8 位作者 柯敏 唐莉 谢琳 陶黎明 范肃洁 唐广贤 段宣初 原慧萍 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1-886,共6页
房角切开术(G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适用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尽管GT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前房出血和一过性眼压升高仍然是G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然而,在处理... 房角切开术(G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适用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尽管GT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前房出血和一过性眼压升高仍然是G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然而,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临床医生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规范。这种情况不仅可能影响临床医生对手术效果的判断,还可能对手术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详细、完整的围手术期前房出血及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管理方案,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地处理并发症,推动MIGS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此国内部分青光眼治疗专家及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相关专家共同回顾既往文献,通过反复讨论,对GT围手术期前房出血和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的管理方案达成一致性推荐意见,包括围手术期前房出血的定义、高危因素、转归,术前预防出血的方法、术中减少出血的方法、术后前房出血的管理,及一过性眼压升高的定义、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处理及转归等方面,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治疗方案 并发症 前房出血 一过性眼压升高 微创青光眼手术 房角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耳聋的有效性研究
2
作者 吴琼芳 马宁 +2 位作者 蔡爱军 梁佳 张社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聋患儿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先天性耳聋患儿100例。实施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比患儿术前、术后听觉行为分级...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聋患儿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邯郸市眼科医院(邯郸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先天性耳聋患儿100例。实施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比患儿术前、术后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评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评分及脑灰质密度的变化差异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年,患儿后扣带回、额内侧回、梭状回脑灰质密度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年,患儿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engibity rating,SIR)评分、CAP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儿SIR评分、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评分与后扣带回、梭状回、额内侧回脑灰质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月内,1例患儿出现味觉异常,并且在短期内消失。结论先天性耳聋患儿应用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可增强大脑皮层能量活动,增强患儿脑灰质密度、听觉皮层功能、视觉皮层功能,促进大脑皮层发育,增强视觉皮层功能补偿机制,提高听觉行为分级标准评分、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评分,有效改善听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人工耳蜗植入术 先天性耳聋 治疗效果 脑灰质密度 听觉行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儿童的残余听力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赖春红 习国平 +5 位作者 宋志民 吴延平 王毅 王彩君 杨艺全 吴玉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了解听性脑干反应(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的听力障碍儿童的残余听力。方法对30例3~6岁双耳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儿童进行行为测听,分析其结果。结果 1例小儿左耳2 kHz 120 dB HL无反应、4 kHz 115 dB HL无反应;1例小儿右耳4 kHz 115... 目的了解听性脑干反应(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的听力障碍儿童的残余听力。方法对30例3~6岁双耳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儿童进行行为测听,分析其结果。结果 1例小儿左耳2 kHz 120 dB HL无反应、4 kHz 115 dB HL无反应;1例小儿右耳4 kHz 115 dB HL无反应;1例小儿右耳0.25 kHz 120 dB HL、0.5 kHz120 dB HL、1 kHz 120 dB HL、2 kHz 120 dB HL和4 kHz 115 dB HL均无反应;其余小儿各频率均获得听阈。30例小儿0.25、0.5、1、2、4 kHz行为听阈检出率为左耳分别为97%、97%、97%、97%、93%,右耳分别为100%、100%、100%、97%、97%。结论 ABR最大声输出无反应的听力障碍儿童绝大部分有残余听力,充分利用和保护其残余听力,可以使极重度听力障碍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行为测听 听障儿童 残余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戏测听与听觉诱发脑干反应评估小儿听力 被引量:6
4
作者 赖春红 习国平 宋志民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60例3~6岁感音神经性耳聋小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与小儿游戏测听(play audiometry,PA)测试结果比较,综合评估小儿听力。方法选择60例3~6岁门诊患儿,均经声导抗测试及耳声发射测试排除传导性耳... 目的通过对60例3~6岁感音神经性耳聋小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与小儿游戏测听(play audiometry,PA)测试结果比较,综合评估小儿听力。方法选择60例3~6岁门诊患儿,均经声导抗测试及耳声发射测试排除传导性耳聋及听神经病,将60例3~6岁小儿120耳分别进行ABR测试。根据ABR测试结果,选择ABR波Ⅴ反应阈为50~90dB nHL的小儿30例为A组,ABR最大输出97dB nHL未引出波Ⅴ反应阈的小儿30例为B组;之后两组小儿分别进行游戏测听,将两组的ABR反应阈与游戏测听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ABR的波Ⅴ反应阈与小儿游戏测听中2kHz~4kHz最小听阈相差均无显著差异;B组ABR最大输出97dB nHL未引出波Ⅴ的小儿,游戏测听绝大部分均能获得行为听阈。结论 ABR的波Ⅴ反应阈与小儿行为测听的高频听阈一致性较好;ABR最大输出97dB nHL未引出波Ⅴ的不等于无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测听 听觉诱发脑干反应 小儿听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虹膜切除联合房角分离及房角切开术治疗中晚期PAC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7
5
作者 林凤彬 路平 +13 位作者 宋云河 高新博 张英哲 聂昕 彭钰莹 黎晓燕 朱小敏 张恒丽 张懿 谢琳 唐广贤 唐莉 范肃洁 张秀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评估周边虹膜切除(SPI)联合房角分离(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邯郸市眼科医院、石家庄... 目的评估周边虹膜切除(SPI)联合房角分离(GSL)及房角切开术(G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邯郸市眼科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完成SPI+GSL+GT的中晚期PACG患者27例35眼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9(7,10)个月。采用ETDRS视力表及Goldmann压平眼压计分别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计算手术成功率,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不使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下,眼压控制在5~18 mmHg(1 mmHg=0.133 kPa)且眼压较基线下降20%,无威胁视力的并发症,无需接受额外的抗青光眼手术,无光感丢失;条件成功定义为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条件下达到完全成功的标准。结果术眼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为(15.69±3.70)mmHg,明显低于术前的(30.83±8.8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8,P<0.001);眼压平均降低13.00(8.00,21.00)mmHg,降幅为44.00%(34.78%,60.00%)。术后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为0(0,1)种,较术前的2(0,3)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9,P<0.001)。术前、术后6个月BCVA分别为0.80(0.63,1.00)和0.80(0.6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3,P=0.777)。手术完全成功率为62.86%(22/35),条件成功率为91.43%(32/35)。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6/35)、一过性眼压升高(3/35)和术后浅前房(4/35),未发生威胁视力的并发症。结论SPI+GSL+GT是治疗中晚期PACG安全、有效的方法,为PACG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 多中心研究 房角切开术 房角分离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神经眼科中应用的多中心评价
6
作者 王子荀 张晓玲 +7 位作者 贾洪强 魏瑞华 王宇航 范珂 祁艳华 谢学说 魏世辉 李志清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10期810-815,共6页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LLM)生成的与神经眼科相关典型临床问题的答案,并利用客观评价及专家评估的方式多维度探究神经眼科相关问题在LLM上的表现。方法多中心、随机、横断面试验研究。从神经眼科疾病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LLM)生成的与神经眼科相关典型临床问题的答案,并利用客观评价及专家评估的方式多维度探究神经眼科相关问题在LLM上的表现。方法多中心、随机、横断面试验研究。从神经眼科疾病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体征检查和治疗及预后4个角度选取30个神经眼科领域相关典型问题,分别使用Deepseek、文心一言4.0、豆包及Kimi 1.5四种国内开源LLM输出答案文本,采取客观评估法定量分析;同时采取专家评估法,由三位眼科专家分别对120个答案文本进行量化评分。根据问题回答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专业性及相关性和实用性分别制定3级、5级及4级李克特量表。选取其中表现最佳的LLM,观察在4类问题中该LLM是否存在表现差异,由另外三位专家评估各LLM是否可以替代真实世界医患沟通。结果在客观的汉语文本阅读难度分析中,4种LLM的总字数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在4种LLM中,Kimi 1.5表现最出色,其完整性最高分(3分)、准确性和专业性最高分(5分)、相关性和实用性最高分(4分)的频率分别为61%、29%、41%。Kimi 1.5在神经眼科疾病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体征、治疗及预后四个方面的问题中表现较为一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中文LLM在神经眼科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Kimi 1.5在完整性、准确性和专业性及相关性和实用性方面表现较其他LLM出色,但仍无法代替真实世界医患沟通,未来需要探索AI+医师的新型诊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人工智能 大语言模型 应用评价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螺钉种植支抗在上颌前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梅霞 申秀梅 +5 位作者 王玉萍 冯维 牛龙龙 王文玲 李咏梅 冯桂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68-1169,共2页
目的评价微螺钉种植支抗在上颌前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33例上颌前突患者上颌后牙区颊侧齿槽骨或腭侧骨质上植入微螺钉种植支抗,使用0.019×0.025唇侧弓丝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 目的评价微螺钉种植支抗在上颌前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33例上颌前突患者上颌后牙区颊侧齿槽骨或腭侧骨质上植入微螺钉种植支抗,使用0.019×0.025唇侧弓丝直丝弓固定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观察矫治疗效。结果:所有拔牙间隙顺利关闭,平均矫治时间约20个月,矫治后突面型改善明显,咬合关系正常,头影测量分析uI—NA角度甲均减少10°,uI—NA距离平均减少6mm,UI—sN角度平均减少9°。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是一种有效支抗,不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最大限度内收前牙,改善牙齿前突和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支抗 上颌前突矫治 内收前牙 推磨牙远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支抗技术在牙性前突拔牙矫治中的磨牙支抗控制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袁建桥 陈斯 +5 位作者 牛龙龙 张月兰 苏红 陈贵 张馨 崔淑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6-520,共5页
目的:探讨生理性支抗(PASS)技术在牙性前突拔牙矫治中的磨牙支抗控制效果。方法:选取因牙齿前突需要拔牙矫治的恒牙期安氏Ⅰ类和Ⅱ类患者共76例(年龄11~41岁),拔除4颗前磨牙,上颌强或中支抗设计。分别使用生理性支抗矫治器(PASS)组和自... 目的:探讨生理性支抗(PASS)技术在牙性前突拔牙矫治中的磨牙支抗控制效果。方法:选取因牙齿前突需要拔牙矫治的恒牙期安氏Ⅰ类和Ⅱ类患者共76例(年龄11~41岁),拔除4颗前磨牙,上颌强或中支抗设计。分别使用生理性支抗矫治器(PASS)组和自锁托槽矫治器(自锁组)进行拔牙矫治,每组各38例,其中自锁组有17例使用种植钉加强支抗。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测量与磨牙支抗和前牙内收相关的骨性、牙性和牙合平面指标(共23项)。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前牙区主要骨性、牙性指标均有改善(P<0.05)。PASS组U1-NA距、U1-AP距减小量大于自锁组;PASS组U6-PP角度增加了(0.57±6.51°),自锁组减少了(-3.65±7.46°);PASS组U6c-PNS距增加量小于自锁组;PASS组OP-SN、OP-FH角度增加量大于自锁组(P均<0.05);两组其余各测量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SS技术在不采用额外支抗增强措施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上颌磨牙的强支抗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支抗 前牙内收 牙齿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宁高原眼健康筛查人群眼压分布及参考区间
9
作者 杨一佺 包云兰 +9 位作者 孙云晓 谢媛 汪夏玲 刘优 谢延玲 郝洁 彭晓霞 范肃洁 吴世政 王宁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探讨青海省西宁市高原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眼压分布特征,建立青海西宁高原人群眼压值参考区间。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在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271 km)对青海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进行眼科... 目的探讨青海省西宁市高原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眼压分布特征,建立青海西宁高原人群眼压值参考区间。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在青海省西宁市(海拔2.271 km)对青海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进行眼科检查及眼压测定。受检者均常居西宁市且近3个月未离开西宁市。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定、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照相及眼前后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眼压测定采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在眼表局部麻醉下进行。排除有可引起眼压显著改变因素、有影响眼压测量准确性因素及无法行眼压测量者。依据性别、年龄和不同民族对受检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眼压值分布及参考区间。结果纳入体检者6120人6120眼,其中男2850人,女3270人;年龄18~90岁,平均(45.54±13.85)岁。青海西宁高原地区人群眼压平均值为(14.32±1.93)mmHg(1 mmHg=0.133 kPa),参考区间为10.54~18.10 mmHg;男性眼压平均值为(14.42±1.98)mmHg,参考区间为10.54~18.30 mmHg;女性眼压平均值为(14.23±1.88)mmHg,参考区间为10.55~17.91 mmHg,男性眼压值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P<0.001)。汉族、藏族、回族和其他民族人群眼压分别为(14.38±1.91)、(13.93±2.06)、(14.21±1.87)和(13.94±1.95)mmHg,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3,P<0.001),其中汉族受检者眼压值明显高于藏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青海西宁高原地区人群与正常海拔地区相比眼压参考区间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参考区间 高原人群 中央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