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至2023年邯郸市肺癌死亡趋势及减寿分析
1
作者 房念珍 赵阳 杨阳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7-433,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位居我国癌症死亡的首位,严重损害居民的生命健康。通过分析邯郸市2017至2023年肺癌死亡趋势及其导致的寿命损失情况,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17至2023年邯郸市因肺癌导致的死亡资料,应用Excel 2010、SP... 背景与目的肺癌位居我国癌症死亡的首位,严重损害居民的生命健康。通过分析邯郸市2017至2023年肺癌死亡趋势及其导致的寿命损失情况,为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收集2017至2023年邯郸市因肺癌导致的死亡资料,应用Excel 2010、SPSS 26.0和Joinpoint 4.9.0.0软件分析肺癌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去死因期望寿命(cause eliminated life expectancy,CELE)、去死因期望寿命增长年(potential gains in life expectancy,PGLEs)、Fulfillment指数、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减寿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标化潜在减寿率(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SPYLLR)等指标。结果2017至2023年邯郸市肺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7.10%,P<0.01)。肺癌CELE增长了2.49岁(AAPC=0.48%,P<0.05);寿命损失率下降21.43%(AAPC=-4.61%,P<0.05)。2017至2023年肺癌的Fulfillment指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17至2023年邯郸市因肺癌导致的PYLL为134,219.75人年,PYLLR为2.03‰,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SPYLL)为98,735.63人年,SPYLLR为1.49‰,历年PYLLR和SPYLLR均呈下降趋势(AAPC=-6.34%和-9.34%,P均<0.01)。结论2017至2023年邯郸市肺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肺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有所减轻。不同年龄及分性别的肺癌死亡率存在差异,应针对男性和高年龄组人群做好肺癌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去死因期望寿命 Fulfillment指数 潜在减寿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队伍建设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维洁 高晓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了解、评价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余缺情况,给人员建设配置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北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进行普查,典型寻访、座谈。结果: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每千人口含量:全省0.14,省级机构0.008、市级机构0.03... 目的:了解、评价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余缺情况,给人员建设配置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北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进行普查,典型寻访、座谈。结果: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每千人口含量:全省0.14,省级机构0.008、市级机构0.03、县级机构0.10。现有人员多、编制指数紧、业务技术人员专业对口少、素质低、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结论:增加编制、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控制 编制指数 人员素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干预对河北省邯郸市手足口传染病控制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娜娜 马艳霞 +7 位作者 邓健 张丽杰 沈纪川 郭瑞玲 李晓伟 马会来 朱保国 刘慧慧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9期814-816,820,共4页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在河北省邯郸市手足口等传染病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计算样本量为6380名目标儿童并随机分组,对干预组实施5个月的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症状监测以及手部细菌学监测的形式对干预效果...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在河北省邯郸市手足口等传染病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计算样本量为6380名目标儿童并随机分组,对干预组实施5个月的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以问卷调查、症状监测以及手部细菌学监测的形式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干预组儿童洗手习惯(16.3±6.1)、儿童不良卫生习惯(4.6±1.5)、儿童日常用品清洗习惯(3.9±1.6)、照看人洗手习惯(23.5±6.8)、照看人手足口病知识(9.5±2.7)、照看人洗手行为观察(12.5±1.4)6个调查因素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呼吸道及消化道传染病常见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手部细菌学监测中,项目中、后期干预组大肠菌群阳性率分别为3.43%和1.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6%和9.1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洗手等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手足口等传染病的流行有一定的遏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危险因素 社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及获取途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春广 刘风琴 +2 位作者 闫晓强 周怡 杨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掌握水平及获取途径,为慢性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6个社区和6个村18岁以上城市和农村居民300人。采用面对面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正常...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掌握水平及获取途径,为慢性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抽取6个社区和6个村18岁以上城市和农村居民300人。采用面对面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正常体重和血压及超重和高血压的危害等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掌握情况及其获取途径。结果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率48.7%,其中男性知晓率46.2%,女性50.6%;35~44岁居民中有91.9%掌握慢性病核心知识,35岁以下居民知晓率20.8%~37.5%、45岁以上居民知晓率49.5%~50.0%(P<0.01);城市居民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率54.7%、农村居民为42.7%(P<0.05);小学及以下、中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7%、50.2%和61.0%(P<0.01);事业、企业、农民、家务和学生慢性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3%、50.7%、31.7%、60.7%和15.4%(P<0.01)。男性通过听说、电视和阅读获取慢性病知识的比例为64.4%、42.4%、18.9%(P<0.01),女性为53.0%、51.8%和20.8%(P<0.01),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较男性更多地通过电视获取慢性病知识;不同年龄层次居民通过听说、电视和阅读获取慢性病知识方面存在差异(P<0.05),且随年龄增长通过阅读获取慢性病知识的人数减少;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员工、农民、家务和学生通过电视途径获取慢性病知识有减少趋势;农村居民较城市居民更多通过听说途径获取慢性病知识;无慢性病史的人群更多通过听说和电视获取慢性病知识。结论农民和青年人慢性病防控核心知识知晓率低,应加强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讲解而不是散发宣传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慢性病防控 核心知识 获取途径 宣传讲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邯郸市社区居民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马艳霞 史宇晖 +3 位作者 郭娜娜 邓健 郭瑞玲 张治芳 《中国健康教育》 2011年第5期346-347,354,共3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邯郸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前后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河北省邯郸市选择2个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乙肝防... 目的了解河北省邯郸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前后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改变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河北省邯郸市选择2个社区,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变化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干预后乙肝疫苗作用、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约90%,对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接种对象、携带者概念的知晓率约为60%~70%,对乙肝疫苗种类及我国乙肝携带者人数等问题的知晓率不足40%,对照组大部分问题的知晓率在25%~45%之间,干预组的整体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关于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态度较对照组积极(P<0.05)。结论对社区人群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增强了社区人群对乙肝及其疫苗预防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乙肝防治 健康教育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认知状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任永献 张海秀 +1 位作者 石永星 果丽平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通过调查邯郸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甲型H1N1流感对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等,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邯郸市某小学五年级16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 目的通过调查邯郸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甲型H1N1流感对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等,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邯郸市某小学五年级161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甲型H1N1流感对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87.58%小学生知道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高,但在其传播途径上有一定误解,51.55%学生认为甲型H1N1流感"通过食用猪肉"传播。同学获得甲型H1N1流感信息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和学校。结论有针对性的通过电视、学校等途径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治,降低甲型H1N1流感给同学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习惯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知晓率 控制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矢车菊素通过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董永杰 董静 +2 位作者 岳峰 贾辉 乔光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讨棕矢车菊素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CRC细胞HCT116,分为对照组、棕矢车菊素-L组(25μmol/L)、棕矢车菊素-M组(50μmol/L)、... 目的:探讨棕矢车菊素调节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CRC细胞HCT116,分为对照组、棕矢车菊素-L组(25μmol/L)、棕矢车菊素-M组(50μmol/L)、棕矢车菊素-H组(100μmol/L)、激活剂组[100μmol/L棕矢车菊素+10μmol/L cGAS激活剂氯化锰(Mn-Cl_(2)·4H_(2)O)]、抑制剂组(100μmol/L棕矢车菊素+1μmol/L cGAS抑制剂RU.521);CCK-8检测HCT116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HCT116细胞凋亡;HCT116细胞与NK细胞共培养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中IFN-γ、粒酶B(Granzyme B)水平;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cGAS-STING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棕矢车菊素-L、棕矢车菊素-M、棕矢车菊素-H组HCT116细胞A_(450)值和Bcl-2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cGAS、STING及Bax表达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共培养组相比,棕矢车菊素-L、棕矢车菊素-M、棕矢车菊素-H组共培养组细胞上清中IFN-γ、Granzyme B水平、NK细胞杀伤活性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cGAS激活剂MnCl_(2)·4H_(2)O增强了高剂量棕矢车菊素对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cGAS抑制剂RU.521减弱了高剂量棕矢车菊素对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棕矢车菊素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免疫逃逸,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矢车菊素 结直肠癌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增殖 凋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大蒜多糖固体饮料配方
8
作者 李天一 苗佳鑫 +3 位作者 任远 杨嗣臣 李伟昊 常世敏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7,共7页
大蒜多糖因其生物活性和加工特性而备受关注。该研究采用大蒜多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大蒜多糖固体饮料的工艺配方,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得到配方为大蒜多糖添加量4.5 ... 大蒜多糖因其生物活性和加工特性而备受关注。该研究采用大蒜多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大蒜多糖固体饮料的工艺配方,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得到配方为大蒜多糖添加量4.5 g、菊粉添加量7.7 g、柠檬酸添加量0.1 g、甜菊糖苷添加量0.04 g、DL-苹果酸添加量0.02 g、柳橙粉添加量1.6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固体饮料感官评分最高,为90.6分。此配方下生产的固体饮料产品水分含量为5%,总糖含量为25%,膳食纤维含量为80.8%,休止角为31°,水溶性指数为94%,堆积密度约为0.88 g/cm ^(3),溶解时间约为61 s,均符合国家固体饮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模糊数学 固体饮料 大蒜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郝玉芹 孙皆宜 +2 位作者 李艾 杨国兴 张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2-605,共4页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快速、敏感、特异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沙门氏菌的IpaB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检测,利用正交设计对多重PCR反应体... [目的]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的快速、敏感、特异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沙门氏菌的IpaB基因、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检测,利用正交设计对多重PCR反应体系的镁离子、Taq酶、dNTP、引物的浓度在4个水平上进行L16(44)优化试验,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结果]3对引物能特异性扩增出210、280、393 bp的目的条带。利用FTA滤膜提取模板DNA,采用建立多重PCR同时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灵敏度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5×102cfu/ml、沙门氏菌为2.2×102cfu/ml、志贺氏菌为1.0×102cfu/ml。[结论]该检测方法准确、快速、高效,为同时检测食品中多种致病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FTA滤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对韭菜中乐果和毒死蜱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朝晖 吴彤娇 +2 位作者 万阳芳 郝建雄 刘海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通过对韭菜分别进行乐果与毒死蜱两种典型有机磷类农药的模拟污染,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微酸性电解水对韭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微酸性电解水中的有效氯浓度、温度与处理时间对韭菜中两种农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酸... 通过对韭菜分别进行乐果与毒死蜱两种典型有机磷类农药的模拟污染,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微酸性电解水对韭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探讨了微酸性电解水中的有效氯浓度、温度与处理时间对韭菜中两种农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消除效果优于同一有效氯浓度的NaClO溶液。随着有效氯浓度的升高,乐果和毒死蜱的去除率先增大后降低。其中,处理时间在5~30 min内,对去除效果无显著影响;当微酸性电解水的处理温度在20~50℃时,其对韭菜中两种有机磷农药的去除率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果 毒死蜱 韭菜 微酸性电解水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海芳 张钢 +5 位作者 张彦春 董运强 赵娜 兰敏 冀素晓 张松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6只雄性C57BL/KsJ-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苯酞干预组[L-NBP组,予以120mg/(kg·d)丁苯酞灌胃,8只]和糖尿病...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6只雄性C57BL/KsJ-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苯酞干预组[L-NBP组,予以120mg/(kg·d)丁苯酞灌胃,8只]和糖尿病对照组(DM组,等量植物油灌胃,8只),同窝出生的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等量植物油灌胃,10只)。干预6周后,进行指标观察。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记录小鼠体内海马前穿通纤维-齿状回通路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RT-PCR检测NMDA受体亚单位(NR2B)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L-NBP组小鼠上述学习记忆成绩明显改善(P<0.05);与NC组比较,DM组和L-NBP组小鼠海马LTP明显降低[(136.17±12.73)%、(174.17±20.35)%vs(251.67±43.78)%,P<0.05],海马CA1区NR2B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1.02±0.12、1.42±0.12 vs 1.86±0.14,P<0.05)。结论丁苯酞可能通过上调糖尿病小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的表达,促进LTP,改善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认知障碍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长时程增强 记忆 丁苯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金果 刘爱林 +5 位作者 周向梅 苑方重 尹晓敏 杨建民 杨利峰 赵德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4-198,共5页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禽分支杆菌等引起的一类慢性消耗性疾病,是牛各种传染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病在人畜之间可以相互传染,很难根治,是影响养牛业和全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控制本病的传播和蔓延迫在眉睫...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支杆菌、结核分支杆菌、禽分支杆菌等引起的一类慢性消耗性疾病,是牛各种传染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该病在人畜之间可以相互传染,很难根治,是影响养牛业和全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控制本病的传播和蔓延迫在眉睫。控制牛结核病的主要措施是及时检疫和根除病牛,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监控。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进一步将传统细菌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3种方法相结合,特别是分子水平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逐渐得到完善,同时获得了许多牛分支杆菌的特异性抗原及其基因,对于阐明结核分支杆菌和牛分支杆菌的分子进化和遗传变异规律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分支杆菌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会民 张联英 +4 位作者 吕广波 王永会 朱颜辉 徐华 林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810-814,共5页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河北省20个县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确认的1岁及1岁以上的7884例密切接触者在线索患者确诊后1个月内进行PPD试验,3个月后对第1次试验阴性者再次... 目的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河北省20个县确诊的涂阳肺结核患者确认的1岁及1岁以上的7884例密切接触者在线索患者确诊后1个月内进行PPD试验,3个月后对第1次试验阴性者再次进行PPD试验。结果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15岁的儿童感染率为39.03%(153/392),15岁及以上年龄组感染率为60.65%(4014/6618)。PPD试验强阳性率<15岁的无卡痕儿童高达28.06%(110/392),是有卡痕儿童(16.82%,147/874)的1.67倍,15岁及以上年龄组13.55%(897/6618)最低。随着线索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的增多,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增高,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不同的线索患者的接触者感染率及PPD试验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P<0.01;χ2=235.11,P<0.01)。与线索患者为夫妻、父母、同学和同事关系的接触者感染率较高,为祖孙和兄弟姐妹关系的接触者感染率较低,不同关系接触者的感染率和PPD试验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4,P<0.05;χ2=18.97,P<0.05)。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年感染危险率为3.53%(ARI=10÷1133÷3×12×100%)。结论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危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接触者结核感染的危险与线索患者痰中结核分枝杆菌菌量、接触者与线索患者关系以及接触者的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传播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及健康行为干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文海 任永献 +2 位作者 冯文霞 张炎 李伟昊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乡镇中学生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后,农村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效果,为农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两个乡镇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和部分居民作为试验... 目的探讨通过乡镇中学生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后,农村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行为改变效果,为农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邯郸市两个乡镇在校中学生及其家长和部分居民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对两地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对试验组中学生实施结核病核心信息干预活动,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对家庭成员及周围居民进行人际传播。一年后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终末调查,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基线调查,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学生、家长、居民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由51.7%、56.0%、58.9%提高到94.1%、89.5%、88.3%,高于对照组的35.4%、57.7%、59.3%(P<0.01)。试验组学生、家长、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由49.5%、44.3%、46.6%提高到88.9%、81.4%、80.9%,高于对照组的49.4%、48.1%、49.5%(P<0.01)。结论由乡镇中学生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核心信息人际传播,对提高农村居民预防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和促进健康行为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健康干预 人际传播 中学生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对特定人群传播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文海 任永献 +1 位作者 李建坡 李娜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学生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后对其长辈再传播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效果。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对目标学校中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干预活动,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传播给其长辈,在传播前后进行基线和效果调查,对干预前后中学生及其长... 目的探讨中学生接受结核病健康教育后对其长辈再传播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效果。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对目标学校中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干预活动,并指导其将所学知识传播给其长辈,在传播前后进行基线和效果调查,对干预前后中学生及其长辈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干预后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率中学生由28.81%提高到97.80%、长辈知晓率平均提高了63.10%;相关行为改变率中学生由干预前的24.43%提高到73.40%、长辈行为改变率平均提高57.05%。结论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并可通过学生带动家庭、社会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农村居民 结核病 核心信息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村沼气建设与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万春 张海蓉 +7 位作者 孙建国 薛玉风 王坤 陈春雷 侯亚娟 董伯森 杨丹志 于欣 《中国健康教育》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了解农村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对庭院环境卫生和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探讨农村沼气建设及与农民健康促进工作的工作模式。方法选择两个沼气项目县,对402户进行问卷调查和6个村的骨干人群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并采集沼液、沼渣101份进行... 目的了解农村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对庭院环境卫生和农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探讨农村沼气建设及与农民健康促进工作的工作模式。方法选择两个沼气项目县,对402户进行问卷调查和6个村的骨干人群进行专题小组讨论,并采集沼液、沼渣101份进行了寄生虫虫卵检查。结果有沼气户的庭院卫生、厨房卫生、厕所卫生明显好于无沼气户,有效改善了农村脏、乱、差和“五乱”现象;沼气综合利用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有沼气户显著高于无沼气户。沼气中寄生虫卵的杀灭效果达100%,使粪便完全达到了无害化。农民获得沼气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电视媒体和宣传品。结论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卫生改善效果,应充分利用电视、宣传品等渠道和传播材料,广泛传播沼气综合利用的知识,尤其注重推广、普及沼气的广泛用途,提高沼气的综合利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建设及其综合利用 卫生学效果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自然衰减曲线的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云 刘爱林 +3 位作者 张晓立 林敬钧 赵德明 尹晓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97,共5页
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在自然环境中的衰减规律,有助于养殖场中IBV的防控和检测。本试验模拟养殖场的空气环境,应用气管环组织培养(TOC)法对IBV进行散布试验。试验通过采集不同时间段的空气样品,... 研究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在自然环境中的衰减规律,有助于养殖场中IBV的防控和检测。本试验模拟养殖场的空气环境,应用气管环组织培养(TOC)法对IBV进行散布试验。试验通过采集不同时间段的空气样品,对SPF鸡胚气管环进行攻毒试验,以气管环纤毛运动情况及上皮细胞完整性为判定依据,绘制IBV自然衰减曲线。结果显示,IBV在进入自然环境1 h内其存活率显著下降,1~4 h趋于平缓,4 h后其存活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气管环组织培养(TOC) 自然衰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转录因子19基因选择性剪接异构体的类型和表达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涛 林丽萍 +6 位作者 常文军 曹廷虎 徐兴兴 杨印辉 张宏伟 侯建国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人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否存在与细胞生长调节相关的转录因子19(TCF19)选择性剪接异构体,探索其表达特点及其与ccRCC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选择性剪接数据库(alternative Spli-cing Database,A... 目的探讨人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否存在与细胞生长调节相关的转录因子19(TCF19)选择性剪接异构体,探索其表达特点及其与ccRCC发生的关系。方法通过选择性剪接数据库(alternative Spli-cing Database,ASD)对TCF19基因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剪接异构体种类进行预测。设计可能存在的5种异构体引物,采用RT-PCR技术,在32例原发肾透明细胞癌的混合样本及癌旁组织的混合样本中分别检测预测异构体的表达,并对电泳所获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应用RT-PCR定量检测在各个组织样本中异构体TCF19-1、TCF19-3在原发肾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 ccRCC组织中存在2种新型TCF19替换剪接异构体(TCF19-1、TCF19-3)。RT-PCR检测结果发现这2种异构体在癌和癌旁组织中均表达,但TCF19-1在原发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01);TCF19-3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与原发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结论首次发现ccRCC组织中存在2种TCF19选择性剪接异构体TCF19-1和TCF19-3,其中TCF19-1的表达可能与ccRC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类 肾肿瘤 选择性剪接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