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大蒜多糖固体饮料配方
1
作者 李天一 苗佳鑫 +3 位作者 任远 杨嗣臣 李伟昊 常世敏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37,共7页
大蒜多糖因其生物活性和加工特性而备受关注。该研究采用大蒜多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大蒜多糖固体饮料的工艺配方,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得到配方为大蒜多糖添加量4.5 ... 大蒜多糖因其生物活性和加工特性而备受关注。该研究采用大蒜多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优化大蒜多糖固体饮料的工艺配方,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得到配方为大蒜多糖添加量4.5 g、菊粉添加量7.7 g、柠檬酸添加量0.1 g、甜菊糖苷添加量0.04 g、DL-苹果酸添加量0.02 g、柳橙粉添加量1.6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固体饮料感官评分最高,为90.6分。此配方下生产的固体饮料产品水分含量为5%,总糖含量为25%,膳食纤维含量为80.8%,休止角为31°,水溶性指数为94%,堆积密度约为0.88 g/cm ^(3),溶解时间约为61 s,均符合国家固体饮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模糊数学 固体饮料 大蒜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谷物麸皮品质特性及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安琪 常世敏 +2 位作者 李京芳 许文涛 古东月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229,共8页
谷物麸皮作为谷物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但由于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等原因,谷物麸皮利用率较低。文章综述了常见谷物麸皮改性方法和改性处理对谷物麸皮理化、活性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改性处理... 谷物麸皮作为谷物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但由于其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等原因,谷物麸皮利用率较低。文章综述了常见谷物麸皮改性方法和改性处理对谷物麸皮理化、活性成分等品质特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改性处理前后谷物麸皮对面制品风味、感官、质构等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麸皮 全谷物面制品 品质特性 改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及其在食药领域应用进展
3
作者 肖骏 叶双双 +3 位作者 陈志飞 李京芳 柴燃 常世敏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6,共12页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由于其良好的功能特性被广泛作为载体原料使用。然而,使用SPI制备的载体存在包封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者可通过修饰调控SPI结构优化其功能特性;针对特定需求及目标特性,采用不同改性策略定... 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由于其良好的功能特性被广泛作为载体原料使用。然而,使用SPI制备的载体存在包封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研究者可通过修饰调控SPI结构优化其功能特性;针对特定需求及目标特性,采用不同改性策略定向修饰SPI,以构建具有差异化包封能力的多样化载体。常见的以SPI为原料制备的载体包括微胶囊、Pickering乳液和微凝胶,它们能够有效保护活性物质,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宽SPI在食品、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大豆分离蛋白的物理、化学、生物及复合改性方法,以及基于这些改性方法制备的载体在食药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为SPI高值化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对提升SPI资源的利用率及改善食品、药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改性方式 食药应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仁褐变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由曌阳 李海芹 +2 位作者 程子天 李京芳 常世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00-407,共8页
板栗仁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板栗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酶促和非酶促反应的共同作用,极易发生褐变,影响其感官品质和商业价值。该文首先综述了板栗仁加工的现状以及板栗褐变的主要机理,分析了导致褐变的主要... 板栗仁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板栗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酶促和非酶促反应的共同作用,极易发生褐变,影响其感官品质和商业价值。该文首先综述了板栗仁加工的现状以及板栗褐变的主要机理,分析了导致褐变的主要因素,其次,探讨了防止褐变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以及化学方法等。最后,对未来板栗仁褐变控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开发新型安全高效的褐变抑制剂和优化加工工艺对抑制板栗褐变的重要性。研究褐变机理及其控制方法对于提高板栗仁产品质量、延长货架期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仁 加工 褐变机理 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及其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肖骏 张紫阳 +3 位作者 骆霜霜 柴燃 常世敏 齐立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以番茄红素粗乳液为芯材,海藻酸钠(SA)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壁材,采用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纳米胶囊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SPI∶SA质量比40∶1、芯壁材质量比1∶1... 以番茄红素粗乳液为芯材,海藻酸钠(SA)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壁材,采用热诱导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胶囊,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纳米胶囊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SPI∶SA质量比40∶1、芯壁材质量比1∶12.3、盐离子浓度0 mmol/L、pH 8、热诱导温度95℃、热诱导时间11 min。在此条件下番茄红素纳米胶囊的包埋率为89.93%,粒径为150.9 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280。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纳米胶囊结构可以有效保护番茄红素抵抗温度、光照以及长期贮藏的影响,提高番茄红素在素肉肠中的着色效果,明显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热诱导法 纳米胶囊 大豆分离蛋白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法优化大蒜多糖酸性乳饮料配方及其品质分析
6
作者 周婧璇 李海芹 +4 位作者 由曌阳 梁星的 常世敏 刘安琪 高伟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182,共8页
该研究以脱脂乳粉和大蒜多糖为主要原料,添加羧甲基纤维素、三氯蔗糖、柠檬酸等辅料制备大蒜多糖酸性乳饮料。以组织状态、色泽、风味、整体可接受度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法计算感官综合评分,对大蒜多糖添加量、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 该研究以脱脂乳粉和大蒜多糖为主要原料,添加羧甲基纤维素、三氯蔗糖、柠檬酸等辅料制备大蒜多糖酸性乳饮料。以组织状态、色泽、风味、整体可接受度为评价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法计算感官综合评分,对大蒜多糖添加量、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三氯蔗糖添加量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当大蒜多糖添加量为1.0%、羟甲基纤维素添加量为0.20%、三氯蔗糖添加量为0.012%时,大蒜多糖酸性乳饮料的感官评分最高,为90.05分,并对酸性乳饮料样品的粒径、Zeta电位、离心沉淀率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品质分析。综合来看,大蒜多糖的添加为酸性乳饮料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并为其风味带来了植物的清香,减弱了乳的厚重感,使口感更加清新爽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法 大蒜多糖 酸性乳饮料 品质分析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关玉婷 张瑞 +2 位作者 柴燃 田振扬 常世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6,23,共8页
为提升黑米渣的利用率,该研究以黑米渣为原料,探究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fermented modified black rice residue dietary fiber, FBD)的最优工艺,并对其持水力、持油力和体外吸附能力进行研究;采用粗糙脉孢菌对黑米渣发酵改性,以纤... 为提升黑米渣的利用率,该研究以黑米渣为原料,探究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fermented modified black rice residue dietary fiber, FBD)的最优工艺,并对其持水力、持油力和体外吸附能力进行研究;采用粗糙脉孢菌对黑米渣发酵改性,以纤维素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改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测定发酵前后黑米渣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吸附能力和微观结构,研究发酵改性对FBD功能特性的影响。在发酵时间6 d、料液比1∶0.6 (g/mL)、发酵温度29℃的条件下效果最优,纤维素酶活力为2.399 U;相比未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unfermented modified black rice residue dietary fiber, UFBD),FBD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提升了71.68%,纤维素含量降低了22.83%。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增加了1.9,2.3,2.6倍。胆固醇吸附能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和胆酸钠吸附能力均极显著提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FBD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结晶度降低。该研究确定了发酵改性黑米渣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得出了发酵改性对黑米渣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的影响,为黑米渣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渣 膳食纤维 发酵 改性 响应面法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脉孢菌发酵改性黑小麦麸皮馒头配方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安琪 常世敏 +3 位作者 许文涛 古东月 李海芹 江利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以黑小麦粉、粗糙脉孢菌(Nc)发酵改性黑小麦麸皮(BWB)为主要原料,制备Nc-BWB馒头。以馒头感官评分、比体积及宽高比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馒头配方,并对其色度、质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 以黑小麦粉、粗糙脉孢菌(Nc)发酵改性黑小麦麸皮(BWB)为主要原料,制备Nc-BWB馒头。以馒头感官评分、比体积及宽高比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馒头配方,并对其色度、质构和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Nc-BWB与黑小麦粉总质量计,Nc-BWB添加量8%、水添加量49%、酵母添加量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Nc-BWB馒头综合评分为87.25。与BWB馒头和纯黑小麦粉馒头相比,Nc-BWB馒头L^(*)值最低,a^(*)值最高。Nc-BWB馒头中醇类、萜烯类、杂环类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多;四氢薰衣草醇、苯乙醛、反式-2,4-癸二烯醛、丙位壬内酯、亚油酸乙酯、α-石竹烯是Nc-BWB馒头中独有的风味物质。质构分析表明,用Nc发酵改性后的BWB制备馒头对其品质起到了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脉孢菌 黑小麦 馒头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的黑蒜加工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鹏 刘平香 +4 位作者 王玉涛 高瑞 江育荧 毕京秀 王正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0,共9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黑蒜中10种风味前体物质和21种游离氨基酸同时测定的检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黑蒜加工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75℃、相对湿度85%条件下,黑蒜中的特征成分含量...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黑蒜中10种风味前体物质和21种游离氨基酸同时测定的检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黑蒜加工过程中特征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75℃、相对湿度85%条件下,黑蒜中的特征成分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较大改变。其中,γ-氨基丁酸、S-烯丙基-L-半胱氨酸、异蒜氨酸、谷氨酰胺、甲基蒜氨酸、蒜氨酸、色氨酸和γ-L-谷氨酰-S-烯丙基-L-半胱氨酸变化最为显著,是黑蒜加工过程中小分子代谢物变化的化学标志物。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满足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加工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含硫化合物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肝油脂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10
作者 叶双双 刘安琪 +3 位作者 肖骏 王殿勤 苑博华 常世敏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23,共7页
探究粗制鸭肝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考察精炼工艺主要参数对鸭肝油脂精炼效果的影响,并分析精炼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4∶1(g/mL)、无水乙醇与正己烷体积比1∶1、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在此... 探究粗制鸭肝油脂的最佳提取工艺,考察精炼工艺主要参数对鸭肝油脂精炼效果的影响,并分析精炼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4∶1(g/mL)、无水乙醇与正己烷体积比1∶1、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鸭肝油脂提取率55.74%;最佳精炼工艺为脱胶水添加量(以粗制鸭肝油脂质量计)10%、脱酸超碱量(以脱胶油质量计)0.6%、活性白土用量(以脱酸油质量计)10%、真空脱臭2.0 h。精炼后油脂的酸价为1.17 mg/g,过氧化值为0.1538 g/100 g;鸭肝油脂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肝 油脂提取 超声辅助提取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一氧化氮对扁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丽春 何雪莲 +3 位作者 郑鄢燕 左进华 王清 王正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75-182,共8页
为研究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对扁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外源NO供体,采用0.2mmol/L浓度的SNP溶液浸泡处理扁豆10min(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析(20±1)℃和80%~90%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 为研究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对扁豆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硝普纳(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外源NO供体,采用0.2mmol/L浓度的SNP溶液浸泡处理扁豆10min(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析(20±1)℃和80%~90%相对湿度条件下贮藏期间扁豆腐烂率、锈斑率、硬度、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质量分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se,PAL)、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外源NO处理可以抑制扁豆腐烂和锈斑的产生,使扁豆保持较好的光泽和硬度,同时对TSS和叶绿素的降解起到抑制作用,使扁豆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外源NO处理还可以抑制MDA积累,提高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此外,外源NO处理还可以保持扁豆贮藏过程中PAL、CAT和APX活力,抑制组织中POD和PPO活力的增加,从而增强扁豆的抗氧化能力,延缓扁豆成熟衰老。结论:外源NO处理可以延缓扁豆采后成熟衰老,维持扁豆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品质,有效延长扁豆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豆 外源一氧化氮 成熟衰老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柴胡皂苷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天宇 冯军军 +6 位作者 景正义 贺锋 张帆 杜鹏飞 王守经 王静 李腾飞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134,共8页
为考察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柴胡皂苷的效果,设计并制备了5种低共熔溶剂,筛选得到提取量最高的低共熔溶剂,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溶剂摩尔比、料液比、含水量、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含... 为考察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柴胡皂苷的效果,设计并制备了5种低共熔溶剂,筛选得到提取量最高的低共熔溶剂,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溶剂摩尔比、料液比、含水量、超声时间以及超声功率,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含22%水的乳酸-氯化胆碱(摩尔比2∶1)、料液比1∶40(g/mL)、超声时间18 min、超声功率330 W。在此条件下,柴胡皂苷提取量为16.25±0.42 mg/g,优于水提法(5.84±0.33 mg/g)和乙醇提取法(8.06±0.16 mg/g)。超声辅助-DESs柴胡提取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22、0.16 mg/mL,抗氧化能力高于柴胡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 低共熔溶剂 超声辅助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渣多糖组成分析及体外抗癌、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关玉婷 温思萌 +6 位作者 冯雪 白云鹏 陈瑞瑞 沈晓勇 冯佳宁 常世敏 程鑫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81-387,共7页
目的:以茯苓渣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茯苓多糖,研究其单糖组成及抗癌、抗炎症因子及免疫活性,为开发茯苓多糖相关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水提茯苓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分析,采用CCK-8法对水提茯苓多糖进行抗... 目的:以茯苓渣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茯苓多糖,研究其单糖组成及抗癌、抗炎症因子及免疫活性,为开发茯苓多糖相关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水提茯苓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分析,采用CCK-8法对水提茯苓多糖进行抗肿瘤及免疫活性研究。结果:水提茯苓多糖的多糖含量为76%,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107:0.079:0.018;对胃癌细胞、乳腺癌细胞、肝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最优(IC=1096μg/mL),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促进增殖作用。结论:水提茯苓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癌及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多糖 结构表征 抗癌活性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渣粗多糖对发酵乳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正荣 吴鹏 +2 位作者 田小磊 郭双海 韩丽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3,共8页
为提高苹果渣的开发利用价值,将提取的苹果渣粗多糖添加到发酵乳中,研究其对发酵乳的乳酸菌活菌数、滴定酸度、pH、持水力、色泽、质构、存储模量和损失模量、抗氧化活性及感官评定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06%~0.14%的苹果... 为提高苹果渣的开发利用价值,将提取的苹果渣粗多糖添加到发酵乳中,研究其对发酵乳的乳酸菌活菌数、滴定酸度、pH、持水力、色泽、质构、存储模量和损失模量、抗氧化活性及感官评定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06%~0.14%的苹果渣粗多糖可显著增加发酵乳的活菌数和酸度(P<0.05);对持水力具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当苹果渣粗多糖添加量为0.10%时,其硬度、咀嚼性最高,此时也具有最高的感官评分(90.8分);苹果渣粗多糖的添加有助于改善酸奶的凝胶特性,增加其存储模量G’和损耗模量G’’;同时显著提高了发酵乳的体外抗氧化活性(P<0.05),且抗氧化活性与添加量呈正相关性。本研究为苹果渣的再利用和功能性发酵乳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粗多糖 发酵乳 品质 流变学特性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法制备饲料级小麦低聚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晓勇 林峰 +2 位作者 马涛 金兴聪 常世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69,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双酶法制备饲料级小麦低聚肽。试验对比了食品级与饲料级蛋白酶水解谷朊粉的多肽含量,筛选出最佳的复合酶种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并测定可溶性小肽含量。结果显示,酶解工艺条件为谷朊粉添加...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双酶法制备饲料级小麦低聚肽。试验对比了食品级与饲料级蛋白酶水解谷朊粉的多肽含量,筛选出最佳的复合酶种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并测定可溶性小肽含量。结果显示,酶解工艺条件为谷朊粉添加量12%、pH值7.0、中性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各添加3%、水解5 h。在此条件下,可溶性小肽含量84.3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重均分子量为764 Da,分子量小于1 000 Da的小麦低聚肽占比87.19%。研究表明,使用饲料级蛋白酶酶解谷朊粉,小麦低聚肽含量显著提高,并降低成本,具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朊粉 小麦低聚肽 饲料添加剂 复合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棠灵芝桂花复合饮料配方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鹏 宋惠月 +1 位作者 韩丽春 王正荣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6期64-71,共8页
以海棠果、灵芝、桂花为主要原料,蔗糖、柠檬酸、β-环状糊精、黄原胶、CMC-Na为辅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海棠灵芝桂花复合饮料配方,并提高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海棠灵芝桂花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海棠... 以海棠果、灵芝、桂花为主要原料,蔗糖、柠檬酸、β-环状糊精、黄原胶、CMC-Na为辅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海棠灵芝桂花复合饮料配方,并提高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海棠灵芝桂花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海棠果汁添加量50%,灵芝汁添加量6%,桂花汁添加量12%,蔗糖添加量100 g/L,柠檬酸添加量0.2 g/L;复合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添加量0.3 g/L,CMC-Na添加量0.4 g/L,β-环糊精添加量0.6 g/L。按此配方制备的复合饮料产品外观呈橙黄色,口感酸甜柔和,具有海棠果、灵芝、桂花的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果 灵芝 桂花 复合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茄皮酚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功效研究
17
作者 关玉婷 陈瑞瑞 +5 位作者 蔡如玉 范蓓 孙晶 张瑞 张紫阳 常世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54-260,共7页
目的:为提升茄皮的附加值,本研究以茄皮为原料,探究茄皮酚(eggplant Peel polyphenol,EPP)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体内降血糖功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EPP,以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EPP工艺参... 目的:为提升茄皮的附加值,本研究以茄皮为原料,探究茄皮酚(eggplant Peel polyphenol,EPP)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体内降血糖功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EPP,以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EPP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测定EP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和对小鼠体重、空腹血糖和糖耐量的影响评价其体外和体内降血糖功效。结果:在超声功率540 W、料液比为1:50 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 min的条件下效果最优,EPP得率为43.2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随着EPP浓度的增加而提升,1 mg/mL EPP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45.46%;EPP可明显提升糖尿病小鼠的体重,改善空腹血糖值,提升糖耐量,对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结论:本研究确定了EPP具有降血糖功效,为茄皮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皮 酚类化合物 超声辅助 Α-葡萄糖苷酶 降血糖 糖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无糖芒果软糖配方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立红 李兰莹 +3 位作者 王悦馨 王利红 赵兴杰 付冠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176-181,189,共7页
本文以芒果、木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为主要原料制备无糖芒果软糖,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研究甜味剂添加比例(即木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的质量比)、复合凝结剂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等单因素对无糖芒果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 本文以芒果、木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为主要原料制备无糖芒果软糖,以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研究甜味剂添加比例(即木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的质量比)、复合凝结剂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等单因素对无糖芒果软糖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无糖芒果软糖配方。结果表明:无糖芒果软糖的最佳配方为50%芒果汁、0.2%柠檬酸、10.0%复合凝结剂、35%甜味剂(木糖醇∶山梨糖醇∶低聚果糖=2∶3∶1)、1%二十二碳六烯酸、0.5%维生素C。在此最佳配方条件下,无糖芒果软糖色泽均匀、弹性适中、形态饱满、酸甜可口,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芒果软糖 木糖醇 山梨糖醇 低聚果糖 配方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