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1年我院重症医学科病原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皓 庄蕙萃 +3 位作者 杨丽梅 任敬 崔东升 张丽然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同时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比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9-2021年ICU各类标本分离检出的病原菌,药...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同时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比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9-2021年ICU各类标本分离检出的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分离菌株2088株,下呼吸道1463株(占70.1%),血211株(占10.1%),中段尿115株(占5.5%)。2088株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1483株(占71.0%),革兰阳性菌527株(占25.2%),真菌78株(占3.7%)。革兰阴性杆菌中前四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中前三位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长明显,超过8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接近和超过20%。自2020年开始,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占据第一位,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低于2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较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的占27.3%~34.5%,均未发现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结论我院ICU患者病原菌来源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血流感染、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呈增长趋势,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耐药率均低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远高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其他细菌的耐药情况和全国基本持平。临床选择用药应根据自家医院的药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抗药性 细菌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谵妄筛查工具的临床使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皓 任敬 +1 位作者 杨丽萍 刘天歌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谵妄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常见疾病,早期筛查及诊疗可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有超过10种谵妄筛查方法出现,但其优缺点、敏感度、特异度不同。本文对常用ICU患者谵妄筛查工具进行总结对比,旨在为ICU患者谵妄的诊断提... 谵妄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常见疾病,早期筛查及诊疗可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有超过10种谵妄筛查方法出现,但其优缺点、敏感度、特异度不同。本文对常用ICU患者谵妄筛查工具进行总结对比,旨在为ICU患者谵妄的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重症监护病房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抬高不同角度联合侧卧位在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海燕 王景梅 +1 位作者 周虎 王超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抬高不同角度联合侧卧位在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寻找合适体位,为早期干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东、西两区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下肢抬高不同角度联合侧卧位在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寻找合适体位,为早期干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东、西两区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下肢抬高的不同角度,将其随机分为两组,45°+侧卧位组47人,30°+侧卧位组48例,记录并比较其入组前一般基线资料,详细观察并记录其住院期间各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压疮的发生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侧卧位组、30°+侧卧位组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5.1‰、41.6‰;压疮的发生率是21.2%、8.3%.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压疮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抬高30°+侧卧位能降低重症病房的压疮发生率,在重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角度 侧卧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腹部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霞 佟飞 +6 位作者 陈慧 霍书花 刘芳 刘志宽 张曼莉 赵昆 刘芙蓉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5期502-504,508,共4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腹部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腹部脓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全肠外营养(TPN),研究组除常规的TPN外,在营养配方中添加ω-3PUFA(0.2g·kg...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腹部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腹部脓毒症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全肠外营养(TPN),研究组除常规的TPN外,在营养配方中添加ω-3PUFA(0.2g·kg-1·d-1)连续5天,分别于TPN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天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乳酸、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的水平,采动脉血计算氧合指数(OI),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同时记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例数及应用时间。结果治疗后第3、6天,研究组WBC、CRP、ALB、PA、PCT、D-乳酸及OI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10.03(2.15)天vs 7.75(1.90)天(P<0.05),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与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的例数及时间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PUFAs免疫增强的肠外营养,能改善腹部脓毒症患者的营养及器官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有效的腹部脓毒症营养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脂肪酸类 ω-3 静脉营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院海燕 杨鸿芳 +2 位作者 李海珍 张金建 王景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9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在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6例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采用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在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6例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采用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气管插管3 d、拔管后24 h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配合治疗程度(83.7%)高于对照组(65.1%)(P<0.05)。干预组自行拔管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14.0%)(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是导致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高危因素,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水平,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配合治疗程度,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健康教育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自行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密闭式吸痰前预充氧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院海燕 王景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在密闭式吸痰前是否需要常规给予预充氧。方法选择27例患者,对每例患者密闭式吸痰前行吸氧(吸氧组)和不吸氧(不吸氧组)自身对照,分别记录患者吸痰前、吸痰后、吸痰后1 min时SpO 2、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不同时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在密闭式吸痰前是否需要常规给予预充氧。方法选择27例患者,对每例患者密闭式吸痰前行吸氧(吸氧组)和不吸氧(不吸氧组)自身对照,分别记录患者吸痰前、吸痰后、吸痰后1 min时SpO 2、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结果不同时间两组SpO 2、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干预效应均P>0.05,时间效应P<0.05、P<0.01;SpO 2的交互效应P<0.05,心率、平均动脉压的交互效应均P>0.05。结论对于SpO 2正常患者,密闭式吸痰前不建议常规给予预充氧,吸痰过程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生理指标变化;吸痰时,对于如心功能不全、气道畸形、支气管哮喘等血氧饱和度有可能显著下降的患者,仍建议密闭式吸痰操作前给予预充氧,以提高氧储备,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 预充氧 氧疗 低氧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及管理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7
作者 院海燕 杨鸿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3期62-65,共4页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一直以来都是重症医学科主要不良事件之一,因此对于此类问题研究从未间断过。通过检索UEX相关文献,简述气管插管UEX发生现状,介绍UEX护理管理现状及近几年引进的管理方法及理念,分析得出UEX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一直以来都是重症医学科主要不良事件之一,因此对于此类问题研究从未间断过。通过检索UEX相关文献,简述气管插管UEX发生现状,介绍UEX护理管理现状及近几年引进的管理方法及理念,分析得出UEX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距"零拔管率"还有一定距离,尚未形成统一的气管插管UEX管理体系。指出社会对医务工作者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患者对护士"零犯错率"的要求,寻找一种符合目前医疗环境的UEX管理方法可能是今后护理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流速受限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侯丽艳 贾如江 王景梅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7期624-627,共4页
目的评估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呼气流速受限的发病率,并确定与呼气流速受限相关的主要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202例,通过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试验分为呼气流速受限组和非呼气流速受限组... 目的评估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中呼气流速受限的发病率,并确定与呼气流速受限相关的主要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202例,通过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试验分为呼气流速受限组和非呼气流速受限组,在患者行机械通气12小时内测定呼吸力学指标,每日测定呼吸力学指标,连测3日。所有患者均行简化急性生理状态评分系统(SAPS)评分和器官衰竭评分(SOFA);改良的英国医学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量表(mMRC)评定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结果22.77%的患者存在为呼气流速受限,其中脓毒性休克39例、ARDS 25例、失血性休克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恶化32例、急性呼吸衰竭45例、心力衰竭12例和脑血管病合并肺炎22例。呼气流速受限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较高,呼气流速受限与心脏病史、慢性肺病史有关(均P<0.05)。呼吸力学数据方面,呼气流速受限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较差,最大气道阻力高,弹性阻力增加,具有较高的呼气末正压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峰值压较高,氧合指数较低(均P<0.05)。呼气流速受限组患者SOFA评分、SAPSⅡ评分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更长,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均P<0.05)。结论BMI高、肺病或心脏病史是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流速受限的高危因素。呼气流速受限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更差。呼气流速受限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长,病死率较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呼气流速受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海燕 王景梅 +1 位作者 崔海军 杨丽萍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27-28,共2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患者被动接受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治疗方式时行机械通气(MV)48h后发生的肺炎,其中也包含撤机、拔管48h内出现的肺炎,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VAP是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患者被动接受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治疗方式时行机械通气(MV)48h后发生的肺炎,其中也包含撤机、拔管48h内出现的肺炎,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VAP是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使机械通气患者住院时间和ICU留治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 VAP 机械通气患者 床头抬高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头抬高45°和下肢抬高30°对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王景梅 冯强 +3 位作者 张学强 王海燕 刘芙蓉 崔海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床头45°联合下肢抬高30°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单纯床头抬高45°为对照组,床头抬高45°联合下肢抬高30°为... 目的:探讨床头45°联合下肢抬高30°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单纯床头抬高45°为对照组,床头抬高45°联合下肢抬高30°为实验组.记录并比较入组前的性别、年龄、BMI值、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等一般基线资料,详细观察并比较其住院期间两组的压疮、呼吸机相关肺炎、肺不张的发生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不张、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2%、7.8%,实验组肺不张、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3.7%、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7.8%,实验组压疮的发生率为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头抬高45°联合下肢抬高30°能降低肺不张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在重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高45° 机械通气 肺不张 呼吸机相关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头抬高45°联合不同角度侧卧位对预防压疮发生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王景梅 王海燕 +3 位作者 冯强 张学强 毛哲哲 刘芙蓉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床头抬高45°联合不同角度侧卧位在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寻找合适体位,为早期干预压疮不良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我院的符合标准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侧卧位的不同角度,将... 目的:探讨床头抬高45°联合不同角度侧卧位在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寻找合适体位,为早期干预压疮不良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我院的符合标准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侧卧位的不同角度,将其随机分为两组,45°+45°侧卧位组36人,45°+60°侧卧位组36例,记录并比较其入组前一般基线资料,详细观察并记录其体位移动情况和压疮的发生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45°侧卧位组与45°+60°侧卧位组体位移动情况无明显不同,其压疮的发生率是12.5%、9.3%,两组两组压疮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床头抬高45°联合45°、60°两种不同角度侧卧位对维持患者体位效果相同,均能降低重症病房的压疮发生率,在重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角度 侧卧位 压疮 床头抬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酸中毒1例
12
作者 郭皓 郝彦开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2期2000-2001,共2页
患者,女,59岁,因间断剑突下疼痛3小时,腰背部疼痛5小时于2011年3月13日12:30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口服卡托普利等药物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史3年余,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0.25g,每日3次,此次发病因3天前血... 患者,女,59岁,因间断剑突下疼痛3小时,腰背部疼痛5小时于2011年3月13日12:30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口服卡托普利等药物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糖尿病史3年余,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0.25g,每日3次,此次发病因3天前血糖控制欠佳,加量二甲双胍。3天前出现进食差,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痛,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酸中毒 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FBXO45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3
作者 侯丽艳 贾如江 +1 位作者 尹清臣 王景梅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目的探讨FBXO45蛋白变异对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的影响,FBXO45蛋白参与胰腺导管腺癌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G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FBXO45 mRNA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UALCAN在线分析FBXO45 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中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目的探讨FBXO45蛋白变异对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的影响,FBXO45蛋白参与胰腺导管腺癌发生发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G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FBXO45 mRNA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UALCAN在线分析FBXO45 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中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进一步GEPIA数据库扩大正常胰腺组织对比标本数目,分析FBXO45 mRNA在胰腺导管腺癌中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FBXO45基因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中确定FBXO45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表达,并检索FBXO45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与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FBXO45蛋白的表达与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生存的关系。在cBioPortal数据库中检索FBXO45基因在胰腺癌中的改变,并分析FBXO45基因变异与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的关系。从String数据库中分析FBXO45蛋白在信号转导中关系密切的蛋白网络,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G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FBXO45 mRNA在24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不同,胰腺导管腺癌组织FBXO45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FBXO45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P<0.05)。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BXO45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的细胞质中,FBXO45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表达增高(P<0.05),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证明高表达FBXO45蛋白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总生存期较差(P<0.05)。在cBioPortal数据库中分析显4%(7/175)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表现出FBXO45基因改变,FBXO45基因变异的患者总生存预后较差(P<0.05)。String数据库显示在PPI网络中与FBXO45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有MYCBP2、TP73、SKP1、CUL1、SPRYD3、KCTD6、MAP3K12、MPP3、UNC13A、UNC13B等。结论FBXO45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FBXO45基因变异的患者总生存预后较差。FBXO45基因变异的患者总生存预后较差,与FBXO45相互作用比较密切的前3位蛋白有MYCBP2、TP73、SKP1,FBXO45蛋白参与蛋白质泛素化途径,是蛋白质修饰的一部分,推测FBXO45通过基因变异、促进蛋白泛素化,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影响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 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 cBioPortal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中小型肩袖损伤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尚文强 沈家亮 +3 位作者 赵弯弯 潘云 牛志强 杨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中小型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158例中小型肩袖损伤,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中小型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158例中小型肩袖损伤,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ROM)、肩关节恢复情况、肩关节疼痛程度与肩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20%高于对照组的86.08%(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ROM及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量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1)。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1)。治疗后,2组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治疗中小型肩袖损伤效果确切,并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肩关节疼痛程度,促进肩关节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中小型 体外冲击波 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 肩关节活动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肩关节功能 肩关节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行机械通气患者耐受性、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未培轩 兰晓敬 +3 位作者 吴亭亭 史俊峰 薛延英 王景梅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0期907-911,共5页
目的比较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耐受性、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持续喂养组和间断喂养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喂养目标达标... 目的比较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对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耐受性、营养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持续喂养组和间断喂养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喂养目标达标情况、喂养耐受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营养指标的差异。营养指标包括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结果两组喂养第1~6天目标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第7天,间断组目标达标率高于持续组(P<0.05);两组喂养耐受性情况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第1天及第7天,两组ALB、PA、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予肠内营养支持后,第7天两组ALB及Hb均较前升高(P<0.05)。结论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早期间断喂养与持续喂养效果相当,提高喂养耐受性是提高喂养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人工 肠道营养 营养支持 喂养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