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干德彪 李军涛 +4 位作者 刘冰 段军燕 张博 贾宗翰 霍会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入院时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 目的探讨入院时全身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4年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BAD患者326例,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97例和非END组229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D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SII对BAD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结果END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hs-CRP、中性粒细胞、SII显著高于非END组,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非E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1.134,95%CI:1.050~1.226,P=0.001)、hs-CRP(OR=1.131,95%CI:1.024~1.249,P=0.015)、SII(OR=1.001,95%CI:1.001~1.002,P=0.003)为BAD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SII预测BAD患者发生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660,显著优于入院NIHSS评分和hs-CRP(P<0.05)。结论炎症指数SII是BAD患者发生END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SII对BAD患者发生END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神经功能恶化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宋彦丽 林杰 +12 位作者 武一平 李晓晶 刘改芬 夏文静 张玉英 张晓林 吕晨冉 周红 李凯 薛斌 陈玲玲 张忠波 彭晓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2期1360-1365,共6页
目的调查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9月对邯郸市7个社区中≥40岁的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 目的调查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并分析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非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9月对邯郸市7个社区中≥40岁的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当地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并分析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33例调查对象,其中吸烟、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单独居住、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服用降压药物、服用降糖药物、服用调脂药物、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调查对象分别为982例(24.97%)、528例(13.42%)、1794例(45.61%)、2621例(66.64%)、244例(6.20%)、760例(19.32%)、647例(16.45%)、1362例(34.63%)、730例(18.56%)、105例(2.67%)、147例(3.74%)、1698例(43.17%)、1265例(32.16%)、682例(17.34%)。1698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6.96%(1137例)、42.99%(730例)、14.96%(254例),其中女性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男性(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男性、高血脂、高BMI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邯郸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欠佳,高龄、男性、高血脂、高BMI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控制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高血压 血脂异常 糖尿病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体积的影像学评估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亚飞 吴亭亭 +4 位作者 闫世曦 贾崇 张邯菲 张忠波 武一平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5,共7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体积(infarct core volume,ICV)的形成是由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可对卒中的预后以及治疗选择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基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ICV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显示出来,但应重视当前成... 急性缺血性卒中梗死核心体积(infarct core volume,ICV)的形成是由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可对卒中的预后以及治疗选择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基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ICV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方法显示出来,但应重视当前成像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对不同影像评估ICV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选择治疗策略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核心体积 急性缺血性卒中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中译本信度和效度及敏感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9
4
作者 王伊龙 马建国 +1 位作者 李军涛 王拥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 引进并修订了Williams等编制的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 (SS QOL) ,并在我国脑卒中人群中进行信度、效度和敏感度的初步研究。方法 信度检验用加权kappa系数和Cronbach’sα系数来评价。采用人为推理判断方法评价内容效度 ;以Rankin... 目的 引进并修订了Williams等编制的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 (SS QOL) ,并在我国脑卒中人群中进行信度、效度和敏感度的初步研究。方法 信度检验用加权kappa系数和Cronbach’sα系数来评价。采用人为推理判断方法评价内容效度 ;以Rankin量表分级作为外在效标来评估辨别效度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考核量表的结构效度 ;通过相关分析考察量表的效标效度。各领域敏感度通过标准化效应大小 (SES)来评估 91例患者。结果  3个月时实际随访评定 80例。SS QOL中译本各领域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的kappa系数均在 0 .82~ 1.0 0之间 ;内容一致信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 0 .76以上 ,显示了良好的信度。以Rankin量表为外在效标的分组中 ,得分具有显著差异 ,具有良好的辨别效度。通过聚类分析将 12个领域聚为 6类。除“社会角色 (0 .10 )”和“视力 (0 .17)”领域外 ,SS QOL中译本各领域均显示了与对应的“准金标准”呈适度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 0 .30~ 0 .84 ,P <0 .0 0 1)。大多数领域显示了理想的敏感度。结论 SS QOL中译本在轻、中度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敏感度 ,可用于脑卒中结局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萍 王春雪 +6 位作者 张玉梅 李军涛 张宁 李菁晶 沈东超 石庆丽 吴硕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LA)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LA伴MCI患者早期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LA伴MCI患者31例(病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7例(对照组),2组行常规头颅MRI及DT... 目的研究脑白质疏松(LA)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LA伴MCI患者早期脑白质微观结构的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LA伴MCI患者31例(病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7例(对照组),2组行常规头颅MRI及DTI扫描,并进行认知及心理检查,最后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方法分析2组之间部分各向异性(FA)值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右侧新纹状体、内囊前肢、额叶眶皮质及深部白质,左侧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及深部白质区域的FA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伴MCI患者的右侧新纹状体、内囊前肢、额叶眶皮质及深部白质,左侧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及深部白质区域的白质纤维的完整性受到损害,且这些部位的损伤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下降及泌尿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认知障碍 磁共振成像 新纹状体 运动障碍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降解途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康林 杜鹃 +4 位作者 王斌 潘莹 李莎 苏玉红 崔慧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表达的影响,探讨CD147的降解途径。方法:在SY5Y细胞中分别加入0,1,2.5和5μmol/L不同浓度剂量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CD147)表达的影响,探讨CD147的降解途径。方法:在SY5Y细胞中分别加入0,1,2.5和5μmol/L不同浓度剂量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作用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和In-cell Western的方法检测CD147的相对含量;免疫荧光双标检测SY5Y细胞中CD147与泛素(ubiquitin)的表达及共定位情况。结果:在一定时间内,随着MG-132浓度的增大,CD147的含量相对增多;与0μmol/L组比较,5μmol/L组的CD147含量在两种实验方法中分别增加了约151.81%±36.26%(P<0.05)和76.43%±18.02%(P<0.05);CD147与泛素在细胞胞体中存在共定位的特征。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增加CD147的含量;CD147可被泛素化。提示CD147可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进行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SY5Y细胞 蛋白酶体途径 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变化与术后近期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伟光 李晓蕾 +2 位作者 刘振武 刘利 林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2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在预测近期手术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颈前路手术微创治疗的OPLL患者70例,监测术中SEP变化,根据术中SEP变化将患者分为SEP无变化组及SEP...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在预测近期手术效果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2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颈前路手术微创治疗的OPLL患者70例,监测术中SEP变化,根据术中SEP变化将患者分为SEP无变化组及SEP明显改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JOA评分。结果术中SEP无明显变化者35例,SEP明显改善者30例。两组术前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SEP改善组高于SEP无变化组(P〈0.05)。结论 OPLL患者术中SEP的变化与术后近期疗效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体感诱发电位 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小娟 李军涛 +2 位作者 彭卫平 刘爱学 杨桂凤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ngnitive impairment,VCI)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依据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分为...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ngnitive impairment,VCI)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依据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分为VCI组和认知正常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Hcy,并对两组的神经心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CI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组后发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1.0mm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得分高于IMT>1.0mm组(P<0.05)。结论 VCI与血清Hcy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高半胱氨酸 颈动脉疾病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约束手套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尤素伟 贾永 +2 位作者 宋福聪 吕洲 冯文霞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82-82,共1页
躁动、神志恍惚的患者易发生坠床、皮肤擦伤、意外拔管、骨折等意外。传统的约束方法是将棉垫围绕在患者手腕,再以约束带打套结后固定在床档的适当位置。此方法拇指和其他各手指仍能进行抓握,因此稍有不慎仍会出现意外拔管及皮肤擦伤... 躁动、神志恍惚的患者易发生坠床、皮肤擦伤、意外拔管、骨折等意外。传统的约束方法是将棉垫围绕在患者手腕,再以约束带打套结后固定在床档的适当位置。此方法拇指和其他各手指仍能进行抓握,因此稍有不慎仍会出现意外拔管及皮肤擦伤等现象。且神经内科以偏瘫患者居多,手指屈肌张力增高的患者,若不加以注意就会出现手部畸形,但患者不能自行保持功能位,需外力辅助固定。鉴此,笔者在临床实践工作中研制出一种约束手套,经临床300例患者使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 约束手套 意外拔管 手部畸形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房娉平 阚敏辰 王旭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脑梗死急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 目的:探究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脑梗死急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另外选取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NIHSS评分、hsCRP变化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与健康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显著升高,但不具有比较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NIHSS评分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急症患者临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液中COX-2水平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建军 王立 +5 位作者 陈鹏杰 王秀清 张洪刚 张素玲 张淑彦 李文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通过测定COX-2在前列腺液中的含量,分析其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泌尿外科门诊前列腺炎患者,以前列腺按摩前后"两杯法"(PPMT)筛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48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 目的:通过测定COX-2在前列腺液中的含量,分析其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泌尿外科门诊前列腺炎患者,以前列腺按摩前后"两杯法"(PPMT)筛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48例,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进行评分。选择无临床症状、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正常的32例做对照。检验前列腺液常规后,检测前列腺液中COX-2的含量,同时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NBP组前列腺液中平均每高倍镜视野下WBC计数与COX-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NBP患者前列腺液中COX-2与NIH-CPSI疼痛不适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853,P<0.01)。与NIH-CPSI症状总评分呈正相关(r=0.671,P<0.01)。而CNBP患者前列腺液中WBC计数与COX-2水平和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疼痛或不适症状与前列腺液中COX-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呈正相关。其疼痛或不适症状的产生可能与氧化应激诱导COX-2路径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胶囊对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运平 曹妍 +1 位作者 王慧娟 李军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66-1467,共2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胞磷胆碱钠+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 目的研究丁苯酞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胞磷胆碱钠+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Barthel指数(BI).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后的B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效果的概率分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死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英 崇丽宁 李继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8期691-69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凝血指标与脑出血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证实的脑出血的住院患者146例为脑出血组,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58例为...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凝血指标与脑出血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证实的脑出血的住院患者146例为脑出血组,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58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年轻老年组、老老年组4个亚组。分析脑出血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异常检出率,并对Hcy与年龄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比较以上各亚组间血清Hcy值、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脑出血组血清Hcy水平增高104例(71.2%),男性患者增高明显(8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2)脑出血组Hcy、Fbg水平比对照组各亚组均显著增高;PTA水平在中年组以上增高,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D-二聚体水平在老老年组与同龄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D-二聚体和Fbg为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y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在脑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中亦应重视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出血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液中PGE2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
14
作者 王立 赵建军 +5 位作者 陈鹏杰 王秀清 张洪刚 张素玲 张淑彦 李文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1-33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PGE2在前列腺液中的含量,分析其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泌尿外科门诊前列腺炎患者,以前列腺按摩前后"两杯法"(PPMT)筛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48名,年龄20-42岁,平均28.96±6.0... 目的:通过检测PGE2在前列腺液中的含量,分析其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泌尿外科门诊前列腺炎患者,以前列腺按摩前后"两杯法"(PPMT)筛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48名,年龄20-42岁,平均28.96±6.04岁。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进行评分。选择无临床症状、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正常的32名做对照,年龄20-39岁,平均28.19±6.73岁。检验前列腺液常规后,检测前列腺液中PGE2的含量,同时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NBP组前列腺液中平均每高倍镜视野下WBC计数与PGE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CNBP患者前列腺液中PGE2水平与NIH-CPSI疼痛不适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1)。与NIH-CPSI症状总评分呈正相关(P〈0.01)。而CNBP患者前列腺液中WBC计数与PGE2水平和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结果显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疼痛或不适症状与前列腺液中PGE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呈正相关。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疼痛或不适症状的产生与PGE2的产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症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误诊脑脓肿为脑肿瘤1例
15
作者 宋福聪 白水平 +1 位作者 孙彦书 韩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94-394,400,共2页
关键词 MRI 误诊 脑脓肿 脑肿瘤 头痛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亭亭 刘亚飞 +4 位作者 闫世曦 武一平 张忠波 张邯菲 房娉平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10期1133-1138,共6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全球卫生系统的应用增加,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中的应用也得到相应发展。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手机等终端设备应用程序,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更加的高效、便捷、实用,但应重视应用过程中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在全球卫生系统的应用增加,其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中的应用也得到相应发展。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手机等终端设备应用程序,使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更加的高效、便捷、实用,但应重视应用过程中的伦理学问题。本研究对“互联网+”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前急救、院前院内衔接、院内绿色通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构建“互联网+”卒中救治新模式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救治 卒中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